无缝隙折叠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774发布日期:2019-05-21 21:0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无缝隙折叠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缝隙折叠垫。



背景技术:

垫子是现代生活尤其是户外活动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生活用品。现有技术中的垫子通常为片状结构。人在户外进行休闲娱乐时,可以将垫子铺在比较平整的地面,并在垫子上休息。通常情况下,垫子表面还可以印制各种婴幼儿感兴趣的图案,供婴幼儿在垫子上玩耍的同时进行益智活动。作为垫子产品的一员,折叠垫由多个折叠垫单元拼接构成,折叠方式可以节省空间,方便携带和收纳,使用时铺开,增大使用面积。现有折叠垫单元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容易堆积灰尘和杂物,不利于清扫,同时对使用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隙折叠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主垫体和过渡垫体,所述主垫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过渡垫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主垫体和过渡垫体通过上端面齐平连接,相邻连接的所述主垫体的下端面之间以及所述主垫体下端面与过渡垫体下端面之间均设有狭缝。

作为优选,所述主垫体和过渡垫体厚度相等,所述主垫体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垫体的宽度,所述过渡垫体长度为所述垫体厚度的两倍。

作为优选,所述垫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耐磨布层、弹性垫层和防潮垫层,所述弹性垫层上端面与耐磨布层下端面连接,所述弹性垫层下端面与防潮垫层上端面连接,所述耐磨布层下端面与所述弹性垫层上端面之间夹设有橡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层由弹性缓冲垫组成,所述弹性缓冲垫自上而下平行设置有多组,多组弹性缓冲垫之间通过弹性支柱连接,所述弹性支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布层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橡胶层内部设置有蜂窝槽,所述防潮垫层下端设置有弹性凸出块。

作为优选,所述垫体下端面在其折叠方向所在的边沿位置设有第一磁贴,所述垫体下端面在其折叠方向所在的另一边沿位置设有第二磁贴,所述第一磁贴和第二磁贴均嵌设于所述垫体下端面内,且所述第一磁贴下端面和所述第二磁贴下端面与所述垫体下端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狭缝之间设置有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紧靠的两块所述主垫体相连接,或者与相邻紧靠的所述主垫体和所述过渡垫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垫体下端面设置有狭缝,一方面便于折叠,另一方面由于无缝折叠垫的上表面无缝链接,不存在死角,便于清洁,干净卫生。主垫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过渡垫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使折叠垫在水平折叠时,其所述垫体两侧端向中间位置折叠,其长度方向两侧端的主垫体的侧端贴合所述过渡垫体上端,所述过渡垫体的长度为垫体厚度的两倍,便于折叠整齐。

(2)本实用新型的垫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耐磨布层、弹性垫层和防潮垫层,通过设置耐磨布层增加了垫体的耐磨性,延长垫体的使用寿命,通过增加弹性垫层在提高垫体弹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垫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所述弹性垫和弹性缓冲垫的表面均设置有微型透气孔,所述耐磨布层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橡胶层内部设置有蜂窝槽,增加了垫体透气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垫体下端面在其折叠方向所在的两个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磁贴和第二磁贴,当对垫体进行清洗后需要挂在晾晒杆上进行晾干时,只需将过渡垫体下端面的中间段位置搭在晾晒杆上,所述垫体下端面两个边沿位置的第一磁贴和第二磁贴在重力影响下垂过程中自然相吸在一起,使垫底在晾干过程中不会受到自然风的影响而从晾晒干上吹落,免于常规的垫子在晾干过程中需要用夹子夹持住垫子和晾晒杆,造成垫子因夹子的长时间夹持使其表面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垫体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垫体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垫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垫体下端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侧视图。

图中:1.垫体;2.耐磨布层;3.弹性垫层;4.防潮垫层;5.橡胶层;1-1.主垫体;1-2.过渡垫体;1-3.狭缝;1-31.橡皮筋;2-1.通孔;3-1.弹性缓冲垫;3-11.弹性支柱;3-12.弹簧;4-1.弹性凸出块;5-1.蜂窝槽;6-1.第一磁贴;6-2.第二磁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缝隙折叠垫,包括垫体1,所述垫体1包括主垫体1-1和过渡垫体1-2,所述主垫体1-1分别连接于所述过渡垫体1-2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主垫体1-1和过渡垫体1-2通过上端面齐平连接,相邻连接的所述主垫体1-1的下端面之间以及所述主垫体1-1下端面与过渡垫体1-2下端面之间均设有狭缝1-3。

上述一种无缝隙折叠垫的工作原理如下:

垫体1展开后,组成垫体1的相邻主垫体1-1上端面之间以及主垫体1-1上端面和过渡垫体1-2上端面之间连为一体(连接方式可为整块皮革一体,缝制或强力胶粘等),无缝衔接,不存在死角,便于清洁,干净卫生,所述主垫体1-1和过渡垫体1-2为现有技术中的标准材质(如EPE,PE+PU,PVC,硅胶等)的垫子,所述主垫体1-1分别连接于所述过渡垫体1-2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垫体1折叠时,不同于传统的折叠垫的单方向式折叠,本折叠垫以所述过渡垫体1-2为中心,自垫体两侧端向中间位置折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垫体1-1和过渡垫体1-2厚度相等,所述主垫体1-1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垫体1-2的宽度,所述过渡垫体1-2长度为所述垫体1厚度的两倍,其长度方向两侧端的主垫体1-1的侧端贴合所述过渡垫体1-2上端,所述过渡垫体1-2的长度为垫体1厚度的两倍,便于折叠整齐。

如图2、图3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本申请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垫体1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为:所述垫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耐磨布层2、弹性垫层3和防潮垫层4,所述弹性垫层3上端面与耐磨布层2下端面连接,所述弹性垫层3下端面与防潮垫层4上端面连接,所述耐磨布层2下端面与所述弹性垫层3上端面之间夹设有橡胶层5,所述耐磨布层2材质为涤纶(聚酯)材质布料,所述弹性垫层3材质为棕垫,所述防潮垫层4材质为一种活性炭和无纺布混合压片的构件,所述橡胶层5材质为天然橡胶。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层3由弹性缓冲垫3-1组成,所述弹性缓冲垫3-1自上而下平行设置有多组,多组弹性缓冲垫3-1之间通过弹性支柱3-11连接,所述弹性支柱3-1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3-12,所述弹性缓冲垫3-1为厚度为6mm左右的棕垫层,所述弹性支柱3-11为两个异径桶体通过其开口端相互套设,弹簧3-12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异径桶体底端,从而保证弹性支柱3-11有一定的伸缩量,使垫体1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布层2的表面设置有通孔2-1,所述橡胶层5内部设置有蜂窝槽5-1,所述防潮垫层4下端设置有弹性凸出块4-1,所述通孔2-1直径在12mm左右,所述弹性凸出块4-1为一种防滑胶垫,增加了垫体1的透气功能和防滑功能。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体1下端面在其折叠方向所在的边沿位置设有第一磁贴6-1,所述垫体1下端面在其折叠方向所在的另一边沿位置设有第二磁贴6-2,所述第一磁贴6-1和第二磁贴6-2均嵌设于所述垫体1下端面内,且所述第一磁贴6-1下端面和所述第二磁贴6-2下端面与所述垫体1下端面平齐,所述垫体1下端面在其折叠方向所在的两个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磁贴6-1和第二磁贴6-2,当对垫体1进行清洗后需要挂在晾晒杆上进行晾干时,只需将垫体1下端面的中间段位置搭在晾晒杆上,所述垫体1下端面两个边沿位置的第一磁贴6-1和第二磁贴6-2在重力影响下垂过程中自然相吸在一起,使垫体1在晾干过程中不会受到自然风的影响而从晾晒干上吹落,免于常规的垫子在晾干过程中需要用夹子夹持住垫子和晾晒杆,造成垫子因夹子的长时间夹持使其表面产生变形。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狭缝1-3之间设置有橡皮筋1-31,所述橡皮筋1-3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紧靠的两块所述主垫体1-1相连接,或者与相邻紧靠的所述主垫体1-1和所述过渡垫体1-2相连接,通过设置有橡皮筋1-31,当垫体1在折叠过程中,利用橡皮筋1-31的回缩性,从而起到辅助使用者折叠垫体1的作用,而当垫体1平铺开后,利用橡皮筋1-31的回缩性,使垫体1下端受到张力,从而增加了垫体1与地面的吸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