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2026发布日期:2019-07-19 22:22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柜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柜门。



背景技术:

目前放置在卫生间或者或卧室的用于收纳洗漱用品或化妆品的柜子的柜门上一般安装有镜子,该柜门一般包括玻璃盖板、用于固定玻璃盖板的外框、设置在外框内并用于支撑玻璃盖板的内框,玻璃盖板朝向内框的一侧包括:涂刷反射涂层的反射区、环绕于反射区的透光区,并且透光区包括:环设在反射区四周的多个透光侧边,相邻透光侧边之间形成透光角部,同时柜门还包括:依次环设在内框上的多个第一灯带,第一灯带的数量与透光侧边的数量相等,也就会说每个透光侧边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灯带,各第一灯带收尾相连,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两个第一灯带一般是在透光角部处连接,并且镜子一般是四边形,也就是说两个第一灯带呈90度夹角连接,因此在两个第一灯带的连接处一般不能够设置多个灯,从而使得透光角部处的光照不足,也就是说会在透光角部处形成暗斑,进而会降低柜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门,使得透光角部不会出现暗斑,进而可提高柜门的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柜门,包括:

透明盖板;

外框,环绕于所述透明盖板,并与所述透明盖板固定;

内框,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用于支撑所述透明盖板;且所述透明盖板朝向所述内框的一侧包括:涂刷反射涂层的反射区、环绕于所述反射区的透光区,且所述透光区包括:环设于所述反射区四周的N个透光侧边,且所述N为大于3的自然数,且任意相邻的两个透光侧边之间形成透光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包括:

M条第一灯带,所述M等于所述N,并一一对应;且各所述第一灯带沿所述内框依次设置,且各所述第一灯带均固定在所述内框上,并与各自所对应的所述透光侧边同侧设置,且各所述第一灯带用于在被打开时分别朝各自所对应的所述透光侧边的方向照射光线;

K条第二灯带,所述K等于所述M,且各所述第二灯带均固定在所述内框上,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灯带之间均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灯带,且各所述第二灯带均与各所述透光角部一一对应,且各第二灯带用于在被打开时分别朝各自所对应的所述透光角部的方向照射光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柜门还包括多条第二灯带,任意相邻两条第一灯带之间设有一条第二灯带,并且各第二灯带均与透光角部一一对应,各第二灯带在打开时能够分别朝各自所对应的透光角部的方向照射光线,从而可避免在透光角部出现暗斑,进而可提高柜门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内框包括:

若干个内侧边,与所述透光侧边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且各所述内侧边与各自所对应的所述透光侧边同侧设置;

若干个角边,与所述透光角部的数量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侧边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角边,且各所述角边与各所述透光角部一一对应,且各所述角边的法线方向指向各自所对应的所述透光角部;

若干个档边,且至少有两个所述档边分别设置在任意相对的两个所述内侧边的顶部,用于承托所述透明盖板;

其中,每个所述内侧边朝向所述外框的一侧均设有一条所述第一灯带,每个所述角边朝向所述外框的一侧均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灯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带包括:

第一基板,固定于任意一个所述内侧边朝向所述外框的一侧;

若干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由于第一基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光源,因此通过若干个第一光源能够充分照亮透光角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基板为硬板或软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灯带包括:

第二基板,固定于任意一个所述角边朝向所述外框的一侧;

若干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板为硬板或软板。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还包括:

主控单元,与各所述第一灯带和各所述第二灯带电性连接;

第一触控按键,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上,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第一触控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触控按键所发送的所述第一触控信号后,打开或关闭各所述第一灯带和各所述第二灯带。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还包括:

第二触控按键,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上,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第二触控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按键所发送的第二触控信号后,调节各所述第一灯带和各所述第二灯带的亮度。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还包括:

第三触控按键,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上,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第三触控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触控按键所发送的第三触控信号后,调节各所述第一灯带和各所述第二灯带的色温。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还包括:

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在预设范围内检测人体;

其中,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打开所述各所述第一灯条和各所述第二灯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柜门将透明盖板去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透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柜门,如图1至3所示,该柜门包括:透明盖板1、环绕于透明盖板1上的外框2、设置在外框2内的内框3,该透明盖板1可为玻璃板或水晶板等透明板,并且外框2与透明盖板1固定,例如,可将透明盖板1通过胶水贴于外框2上,或者将透明盖板1的侧边嵌入外框2内,同时为了固定住透明盖板1,内框3还用于支撑透明盖板1,透明盖板1朝向内框3的一侧包括:涂刷反射涂层的反射区1-1、环绕在反射区1-1四周的透光区1-2,该透光区1-2包括:环设在反射区1-1四周的多个透光侧边1-2-1,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透光侧边1-2-1之间形成透光角部1-2-2;

另外,该柜门还包括:多条第一灯带4和多条第二灯带5,第一灯带4的数量等于透光侧边1-2-1的数量,并且一一对应,个第一灯带4沿内框3依次设置,并且各第一灯带4均固定在内框3上,同时与各自所对应的透光侧边1-2-1同侧设置,当各第一灯带4打开后分别朝各自所对应的透光侧边1-2-1的方向照射光线;

第二灯带5的数量与第一灯带4的数量相等,各第二灯带5均固定在内框3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一灯带4之间均设有一条第二灯带5,并且各第二灯带5均与各透光角部1-2-2一一对应,并且各第二灯带5均与透光角部1-2-2一一对应,当各第二灯带5打开后分别朝各自所对应的透光角部1-2-2的方向照射光线。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柜门还包括多条第二灯带5,任意相邻两条第一灯带4之间设有一条第二灯带5,并且各第二灯带5均与透光角部1-2-2一一对应,各第二灯带5在打开时能够分别朝各自所对应的透光角部1-2-2的方向照射光线,从而可避免在透光角部1-2-2出现暗斑,进而可提高柜门的实用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柜门还包括:底板6,该底板6分别与内框3和外框2固定连接,如图1至2所示,上述内框3包括:若干个挡边3-1、均设置在底板6上的若干个内侧边3-2、若干个角边3-3,各内侧边3-2和各角边3-3均与底板6一体成型,其中,内侧边3-2的数量与透光侧边1-2-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各内侧边3-2与各自所对应的透光侧边1-2-1同侧设置,每个内侧边3-2上均设置有一条第一灯带4,并且第一灯带4位于内侧边3-2朝向外框2的一侧,角边3-3的数量与透光角部1-2-2的数量相等,并且一一对应,任意两个内侧边3-2之间均设有一个角边3-3,各角边3-3的法线方向指向各自所对应的透光角部1-2-2,每个角边3-3上均设置有一条第二灯带5,并且第二灯带5位于内框3朝向外框2的一侧,同时,为了支撑透明盖板1,至少有两个挡边3-1分别设置在任意相对的两个内侧边3-2的顶部,该挡边3-1可与内侧边3-2一体成型,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内侧边3-2的条数为四条,角边3-3的条数也为四条,对应的第一灯带4和第二灯带5的数量也为四个,透光区1-2为一个四边形框体,每个透光侧边1-2-1为四边形框体的一条侧边,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内侧边3-2、角边3-3、第二灯带5和第二灯带5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在此并不作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透明盖板1安装在外框2和内框3上后,透明盖板1的反射区1-1完全遮住内框3和内框3上第一灯带4和第二灯带5,避免用户通过透光区1-2查看到第一灯带4和第二灯带5。

另外,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灯带4包括:固定在内侧边3-2朝向外框2的一侧的第一基板4-1、设置在第一基板4-1上的多个第一光源4-2,各第一光源4-2位于第一基板4-1朝向外框2的一侧,同时为了能够固定尽可能多的第一光源4-2,第一基板4-1可选的可谓硬板,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第一基板4-1也可以是软板,第一基板4-1可通过胶水贴合在内侧边3-2上。

另外,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二灯带5包括:规定在角边3-3朝向外框2一侧的第二基板5-1、设置在第二基板5-1上的多个第二光源5-2,各第二光源5-2均位于第二基板5-1朝向外框2的一侧。同时为了能够固定尽可能多的第二光源5-2,第二基板5-1可选的可谓硬板,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第二基板5-1也可以是软板,第二基板5-1可通过胶水贴合在角边3-3上。

另外,具体的,如图3所示,柜门还包括:与各第一灯带4和各第二灯带5电性连接的主控单元、设置在透明盖板1上的第一触控按键7,该第一触控按键7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向主控单元发送第一触控信号,当用户触摸该第一触控按键7时,第一触控按键7就向主控单元发送了第一触控信号,主控单元在接收到第一触控按键7所发送的第一触控信号后,打开或者关闭各第一灯带4和各第二灯带5。

同时,柜门还包括:设置在透明盖板1上的第二触控按键8,该第二触控按键8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向主控单元发送第二触控信号,当用户触摸该第二触控按键8时,第二触控按键8就向主控单元发送第二触控信号,主控单元接收到第二触控信号后,调节各第一灯带4和各第二灯带5的亮度。

同时,柜门还包括:设置在透明盖板1上的第三触控按键9,该第三触控按键9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向主控单元发送第三触控信号,当用户触摸该第三触控按键9时,第三触控按键9就向主控单元发送第三触控信号,主控单元接收到第三触控信号后,调节各第一灯带4和各第三灯带的色温。

另外,如图1所示,柜门还包括: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的传感器10,该传感器10为红外线传感器10,并且该传感器10设置在外框2上,当然,在实际情况中,该传感器10还可以设置在安装柜门的其他结构件上,例如柜体,或者传感器10设置在柜体附近的墙壁上,该传感器10能够在预设范围内检测人体,例如距离柜门的一米范围内,当传感器10检测到人体后,向主控系统发送开启信号,主控单元收到开启信号后,打开各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从而使得人一旦靠近柜门,灯就打开,人一旦离开柜门,灯就关闭,当然,可以设置在预设时间后关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