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门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7246发布日期:2019-07-06 10:3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门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门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活动板房与集装箱建筑具有灵活多变、生产装配快捷的优点,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集装箱建筑的使用场合与使用对象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活动板房和集装箱建筑的窗户安装方式一般是采用钢板焊接压制而成,这种连接装置具有现场施工量大、工序繁琐、保温防水性能差、不可拆卸回收再利用的缺点,大大降低了窗户的使用耐久性、保温性及环保性能。另外,这类建筑多用在建筑施工区域或机械加工、修理场地临时使用,外部环境复杂、空气污染大,安全性差,开窗通风换热会影响其内部空气质量并增大了盗窃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门窗安装结构,能够快速拆卸安装,同时能够对内部空气进行净化,隔绝了外部空气与噪声污染,适用范围广。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门窗安装结构,包括窗体、包围所述窗体的框体以及用于安装和固定所述框体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内框体与外框体,所述内框体与墙板内侧表面贴合,所述外框体与所述墙板外侧表面贴合,所述内框体、所述外框体与所述墙板之间通过螺栓固接;所述外框体上靠近所述墙板一侧设有安置槽,所述窗体设置在所述安置槽内;所述内框体外侧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墙板、所述内框体与所述外框体上设有贯通所述内框体与所述外框体的第三风口,所述外框体外侧设有风道;所述内框体上端设有两个涡轮风扇,两个所述涡轮风扇朝向所述风道倾斜设置,所述外框体内侧表面与所述风道相对处设有玻璃纤维消音棉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风道设有百叶,所述百叶铰接设置在所述风道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框体与所述外框体的边框相对处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框体与所述墙板之间设有隔水保温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涡轮风扇外侧设有罩体,所述罩体环绕所述涡轮风扇设置,所述罩体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内框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涡轮风扇一侧设有过滤体,所述过滤体位于所述罩体内并可随所述罩体从所述内框体内翻转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框体上梁内部设有电线,所述电线沿所述内框体上梁延伸至两端,所述上梁两端设有插电口。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外框体下梁外侧,所述风道处设有金属滤网。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框体与所述外框体的左右边框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螺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风口处设有塞块,所述塞块形状与所述第一风口形状相同,所述塞块边缘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风口边缘卡接的环形槽。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适合工厂化生产,能够快速拆卸安装,运输方便,可重复利用;能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于建筑工地与修理企业等使用场合,能够避免外部粉尘、油漆气味等传到屋内,可在长期关窗的同时隔绝外部噪声;风扇与过滤体能够翻转出进行检修更换,普通使用者即可进行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外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罩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塞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内框体,11.涡轮风扇,12.第一风口,13.塞块,131.弹性体,2.外框体,21.风道,22.安置槽,23.隔水保温层,3.墙板,4.窗体,5.第三风口,6.罩体,7.过滤体,8.玻璃纤维消音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建筑门窗安装结构,包括窗体4、包围窗体4的框体以及用于安装和固定框体的墙板3,框体包括内框体1与外框体2,内框体1与墙板3内侧表面贴合,外框体2与墙板3外侧表面贴合,内框体1、外框体2与墙板3之间通过螺栓固接;外框体2上靠近墙板3一侧设有安置槽22,窗体4设置在安置槽22内;内框体1外侧设有第一风口12,墙板3、内框体1与外框体2上设有贯通内框体1与外框体2的第三风口5,外框体2外侧设有风道21。内框体1上端设有两个涡轮风扇11,两个所述涡轮风扇11朝向风道21倾斜设置,外框体2内侧表面与风道21相对处设有玻璃纤维消音棉层8。这里的内框体1与外框体2外侧指的是远离墙板3一侧,内侧指的是靠近墙板3一侧。内框体1与外框体2的左右边框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螺栓。

该结构可整体预制,适合工厂化生产,能够快速拆卸安装,运输方便,可重复利用。同时能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于建筑工地与修理企业等使用场合,能够避免外部粉尘、油漆气味等传到屋内,可在长期关窗的同时隔绝外部噪声。涡轮风扇11的轴线与玻璃纤维消音棉层8表面成一锐角,倾斜设置的涡轮风扇11使得出风顺畅通过风道21进入外框体2内,避免在两个涡轮风扇11之间产生紊流,进而避免噪音过大或内框体1上端灰尘聚积飘散影响屋内环境。进入外框体2的风作用在玻璃纤维消音棉层8上,以进行降噪,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对风阻影响不大。

第一种实施例中,风道21设有百叶,百叶铰接设置在风道21两侧,避免老鼠等动物进入,可起到部分防雨水溅入的作用,气体经过时百叶转动与振动,加快了气体流动。

第二种实施例中,内框体1与外框体2的边框相对处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形结构,可适用于集装箱建筑,锯齿形结构与集装箱墙板3配合。外框体2与墙板3之间设有隔水保温层23,提升了其保温性能。

第三种实施例中,涡轮风扇11外侧设有罩体6,罩体6环绕涡轮风扇11设置,罩体6下端铰接设置在内框体1上。涡轮风扇11一侧设有过滤体7,过滤体7位于罩体6内并可随罩体6从内框体1内翻转出,过滤体7位于涡轮风扇11与第一风口12之间。风扇与过滤体7能够翻转出进行检修更换,普通使用者即可进行操作,方便快捷。罩体6上端可设置与内框体1连接以限制罩体6移动的结构,如卡扣件或螺丝,以避免使用过程中二者间因为震动等因素松脱。内框体1上梁内部设有电线,电线沿内框体1上梁延伸至两端,上梁两端设有插电口。

风道21位于外框体2下梁外侧,风道21处设有金属滤网。出风由框体内部上端向下端流动,可以除去其内的粉尘、雨水等杂质,并驱逐出一些误入的昆虫等。第一风口12处设有塞块13,塞块13的形状与第一风口12形状相同,塞块13边缘设有弹性体131,弹性体131上设有与第一风口12边缘卡接的环形槽。不使用时将弹性体131上的环形槽卡在第一风口12边缘上,可实现密封,避免外部有害气体流入。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