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洗手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洗涤用品,通常放置在厨房、洗手间等处。随着家用电器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的洗手液投放装置也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新型的洗手液投放装置,通过自动感应技术,使用者只用将手放置在感应区内,洗手机便可以自动喷出洗手液泡沫,从而避免了传统洗手液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按压或倾倒的操作,而且对洗手液的单次使用量也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但这一类自动感应式洗手液投放装置内部构件较为精细且复杂,需要确保洗手机壳体部件在装配时的便捷性以及连接牢靠性,来对其内部构件进行有效地保护。
申请号为CN201420257416.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泵吹泡红外感应洗手液机,包括有机身主体和容纳洗手液的储液瓶,机身主体内设有液气混合装置、红外线感应装置、液体压缩泵、气体压缩泵、马达和PCB电路板。该申请中洗手机壳体部件包括机身前盖和机身后盖,机身前盖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机身后盖的正面,这种装配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装配便捷性,而且不利于提高洗手机整机的美观程度。
申请号为CN201621352399.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分体立式智能感应泡沫洗手机,它包括机身壳体、控制装置和出泡装置。该申请中机身壳体由前机身壳体与后机身壳体可拆卸地拼接组成,但并未具体对机身壳体部件的装配情况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利于提高洗手机壳体部件在装配时的便捷性以及连接牢靠性。
申请人在对洗手液投放装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在早期着重对动力机构及密封性能进行了研发,并递交了相应的申请文件,其具体结构如附图10所示,但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早期研发生产的洗手液投放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壳体部件受到外力时容易出现连接失效的问题,不能有效地确保壳体部件的连接牢靠性;另外,早期研发生产的洗手液投放装置中,第一管路52与储液瓶4直接连接,容易出现第一管路52与储液瓶4脱离的情况,影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早期研发生产的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基础上,申请人围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以解决壳体部件之间连接牢靠性较差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的吸液管路与储液瓶脱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泡沫生成部;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连接,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泡沫生成部被配置在空腔中;所述洗手液投放装置包括吸液件,所述吸液件分别与前盖板、后盖板连接;
所述吸液件分别与泡沫生成部、储液瓶连接,吸液件内部设置有吸液通路,泡沫生成部通过吸液通路与储液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件包括吸液部、出液部,所述吸液部与泡沫生成部连接,所述出液部与储液瓶连接;
所述吸液部上设置吸液口,所述出液部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吸液通路分别与吸液口、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板在内侧壁上设置有前隔板,后盖板在内侧壁上设置有后隔板;前隔板与后隔板配合,将所述空腔分隔为容纳腔和装配腔,所述泡沫生成部被配置在容纳腔中,储液瓶被配置在装配腔中;所述吸液件分别与前隔板、后隔板连接。
进一步的,前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口,后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口,第一避让口与第二避让口配合形成避让孔,吸液件与避让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部上设置槽体,吸液件通过槽体与第一避让口卡接,吸液件通过槽体与第二避让口卡接。
进一步的,前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分别与前盖板的内侧面、前隔板连接;
后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分别与后盖板的内侧面、后隔板连接;
吸液件分别与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卡口,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卡口;
所述吸液件包括第一卡接端、第二卡接端;第一卡接端与第一卡口连接,第二卡接端与第二卡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生成部包括泵体、制泡件;所述泵体通过第一管路与吸液件连接,泵体与制泡件之间设置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分别与泵体、制泡件连接;所述制泡件上设置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前盖板连接,且第三管路贯穿前盖板,并延伸至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制泡件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栅网。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卡接;
所述前盖板在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后盖板在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且卡扣与卡槽一一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通过吸液件分别与前盖板、后盖板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部件的连接牢靠性;另外,吸液件分别与泡沫生成部、储液瓶连接,仍能够通过吸液通路为洗手液提供通路,从而不影响洗手液的投放,同时前盖板与后盖板也能对吸液件进行固定,确保吸液件与储液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吸液管路与储液瓶溶液脱离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吸液件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中前盖板与后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另一种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分光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另一种局部剖视图;
图10为申请人在早期专利申请中提出的洗手液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前盖板1,前隔板11,第一避让口111,第一卡接部12,第一卡口121,定位部13,定位孔131,卡扣14,凹槽15,第一装配柱16,第二装配柱17,第一固定孔18,后盖板2,后隔板21,第二避让口211,第二卡接部22,第二卡口221,定位柱23,卡槽24,电池装配口25,开关装配部26,分光件3,第一装配部31,第一卡接部311,第一卡接孔312,第二装配部32,第二卡接部321,第二卡接孔322,第二固定孔33,柱体34,分光部35,分光槽351,分光孔352,肋片36,储液瓶4,泵体5,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吸液件6,吸液部61,吸液口611,槽体612,出液部62,第一卡接端63,第二卡接端64,吸液通路65,制泡件7,第三管路71,电池盒8,开关按键81,发光电路板9,卡孔91,第三固定孔92,容纳腔100,装配腔2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10所示,一种洗手液投放装置,包括前盖板1、后盖板2、泡沫生成部、储液瓶4;所述前盖板1与后盖板2连接,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泡沫生成部被配置在空腔中;储液瓶4用于存储洗手液,且储液瓶分别与前盖板1、后盖板2连接。
为了提高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的连接牢靠性,本实用新型在前盖板1、后盖板2之间设置吸液件,在不影响投放洗手液功能的前提下,解决壳体部件连接牢靠性较差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的吸液管路与储液瓶脱离的问题,具体的:
所述洗手液投放装置包括吸液件6,所述吸液件6分别与前盖板1、后盖板2连接;所述吸液件6分别与泡沫生成部、储液瓶4连接,吸液件6内部设置有吸液通路65,泡沫生成部通过吸液通路65与储液瓶4连通。
在现有技术中前盖板1与后盖板2卡接的基础上,通过吸液件6分别与前盖板1、后盖板2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部件的连接牢靠性;另外,吸液件6分别与泡沫生成部、储液瓶4连接,仍能够通过吸液通路65为洗手液提供通路,从而不影响洗手液的投放,同时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也能对吸液件6进行固定,确保吸液件6与储液瓶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吸液管路与储液瓶溶液脱离的情况发生。
为了进一步对吸液件6与前盖板1、后盖板2之间的连接情况进行说明,本申请提供了两种连接方式:吸液件与洗手液投放装置中的隔板连接;吸液件与前盖板、后盖板上相应的固定部件连接;本申请可以采用其中任意一种或多种连接方式,将吸液件6与前盖板1、后盖板2进行连接;
对于吸液件与洗手液投放装置隔板连接的方式而言,所述前盖板1在内侧壁上设置有前隔板11,后盖板2在内侧壁上设置有后隔板21;前隔板11与后隔板21配合,将所述空腔分隔为容纳腔100和装配腔200,所述泡沫生成部被配置在容纳腔100中,储液瓶4被配置在装配腔200中;所述吸液件6分别与前隔板11、后隔板21连接;
具体的,所述吸液件6包括吸液部61、出液部62,所述吸液部61与泡沫生成部连接,所述出液部62与储液瓶4连接;所述吸液部61上设置吸液口611,所述出液部62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吸液通路65分别与吸液口611、出液口连通;
前隔板11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口111,后隔板21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口211,第一避让口111与第二避让口211配合形成避让孔,吸液件6与避让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液部61上设置槽体612,吸液件6通过槽体612与第一避让口111卡接,吸液件6通过槽体612与第二避让口211卡接。
对于吸液件与前盖板、后盖板上相应的固定部件连接的方式而言,前盖板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2,第一卡接部12分别与前盖板1的内侧面、前隔板11连接;后盖板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第二卡接部22分别与后盖板2的内侧面、后隔板21连接;吸液件6分别与第一卡接部12、第二卡接部22连接。
具体的,第一卡接部12上设置有第一卡口121,第二卡接部22上设置有第二卡口221;所述吸液件6包括第一卡接端63、第二卡接端64;第一卡接端63与第一卡口121连接,第二卡接端64与第二卡口22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申请同时采用吸液件与洗手液投放装置中的隔板连接,吸液件与前盖板、后盖板上相应的固定部件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将吸液件6与前盖板1、后盖板2进行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吸液件6、前盖板1、后盖板2之间的连接稳定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壳体部件之间的连接牢靠性,而且有利于确保吸液件与储液瓶实现稳定连接,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吸液管路与储液瓶脱离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的连接牢靠性,同时便于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能够进行较为快捷地安装,所述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卡接;所述前盖板1在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14,后盖板2在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24,且卡扣14与卡槽24一一配合;
同时,前盖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13,后盖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柱23,定位部13上设置有定位孔131,定位柱23与定位孔131一一配合。
从而在前盖板1与后盖板2的具体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吸液件6与前盖板1连接,然后将后盖板2的定位柱23与前盖板1的定位孔131一一对齐,此时,随着定位柱23与定位孔131的对齐,前盖板1的卡扣14与后盖板2的卡槽24同时也一一对齐,且吸液件6的槽体612与第二避让口211同时也对齐,吸液件6的第二卡接端64与后盖板2的第二卡口221同时也对齐,仅需将定位柱23压入定位孔131中,即可实现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的卡接,以及前盖板1、后盖板2、吸液件6的连接;从而能够简单快捷地对壳体组件进行安装。
此外,所述洗手液投放装置还包括电池盒8、开关按键81,电池盒8与开关按键81连接,并均被配置于容纳腔100中,且电池盒8通过螺栓与前盖板1连接;电池盒8与泡沫生成部连接,通过电池为泡沫生成部的运转提供电能;开关按键81与泡沫生成部连接,通过控制开关按键81的启闭,来实现电池盒8中电池向泡沫生成部的供能与否,以及泡沫生成部各部件的运转与否;
相应的,后盖板2上设置有电池装配口25、开关装配部26,所述电池盒8与电池装配口25卡接,一方面用于向电池盒8中更换或填充电池,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的连接牢靠性;
所述开关装配部26与开关按键81配合,便于用户在后盖板2处启动开关按键,同时也不影响洗手液投放装置在前盖板处的美观。
为了实现对洗手液的投放,所述泡沫生成部包括泵体5、制泡件7;所述泵体5通过第一管路51与吸液件6连接,泵体5与制泡件7之间设置第二管路52,所述第二管路52分别与泵体5、制泡件7连接;所述制泡件7上设置有第三管路71,第三管路71与前盖板1连接,且第三管路71贯穿前盖板1,并延伸至洗手液投放装置的外部;其中,泵体5的内部结构与相关现有技术的泵体结构均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投放洗手液的过程中,通过触发泵体5运行提供动力,洗手液从储液瓶4依次经过吸液件6、第一管路51、泵体5内部的气液混合腔、第二管路52、制泡件7、第三管路71,用户通过设置在洗手液投放装置外部的第三管路71的出液口,获取洗手液;相应的,所述洗手液投放装置中设置有定时装置,在泵体5运行至额定时长后,产生停止信号以控制泵体5停止运行,从而控制每次洗手液的投放量,避免洗手液过度浪费;
其中,触发泵体5运行的条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开关启动,用户通过按压开关按键81,触发泵体5运行;也可以在洗手液投放装置中设置感应装置,并将感应装置与泵体5连接,用户通过靠近感应装置,并触发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生成触发信号,并将触发信号发送至泵体5,以控制泵体5启动。所述感应装置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红外热辐射超过额定强度时,即认为检测到用户靠近并触发感应装置;或者采用超声波发射器与接收器,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当接收器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超过额定强度时,即认为检测到用户靠近并触发感应装置。
此外,所述制泡件7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栅网(未图示),经过泵体5内部的气液混合腔的洗手液,通过第二管路52输送至制泡件7中,洗手液穿过栅网后,形成洗手液泡沫,供用户使用。
为了便于用户获知洗手液投放装置的运行状态,现有技术中往往在机身上设置指示灯,这种连接方式不利于提高指示灯的装配牢固程度,甚至当指示灯裸露在机身外部时,容易出现指示灯因外力损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本申请为了提高光学器件与壳体组件的连接牢靠性,对所述洗手液投放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具体的:
所述洗手液投放装置包括分光件3、发光电路板9;分光件3设置在前盖板1的内侧壁与发光电路板9之间,且分光件3分别与前盖板1、发光电路板9连接;所述发光电路板9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发光电气件,具有光源元件,能够在通电并启动的情况下发出光亮,并能够控制其亮度情况或闪烁情况;
前盖板1在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15、第一装配柱16、第二装配柱17;分光件3包括第一装配部31、第二装配部32、分光部35,分光部35分别与第一装配部31、第二装配部32连接;分光部35被配置于凹槽15中,第一装配部31与第一装配柱16连接,第二装配部32与第二装配柱17连接;
第一装配部3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11,第一卡接部31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孔312,第一卡接孔312与第一装配柱16配合;
第二装配柱17上设置有加强肋,第二装配部3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21,第二卡接部32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孔322,第二卡接孔322与第二装配柱17的加强肋配合;其中,第二卡接孔322的孔径大于第一卡接孔312,从而使分光件3在装配时仅能够单向装配,避免误装配情况的发生。
第一装配部31上设置有柱体34,第二装配部32上设置有柱体34,发光电路板9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91,卡孔91与柱体34配合。
第一装配柱16、第二装配柱17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8,第一装配部31、第二装配部32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3;在第一装配部31上,第二固定孔33贯穿第一卡接部311;在第二装配部32上,第二固定孔33贯穿第二卡接部321;发光电路板9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92;其中,在第一装配部31上,第二固定孔33的孔径小于第一卡接孔312;在第二装配部32上,第二固定孔33的孔径小于第二卡接孔322。
第一固定孔18、第二固定孔33、第三固定孔92配合,且螺钉被配置于第一固定孔18、第二固定孔33、第三固定孔92中,将前盖板1、分光件3、发光电路板9固定连接。
分光部35上设置有分光槽351,分光槽351与发光电路板9的光源元件配合,分光槽351的槽底设置有分光孔352;光源元件发出的光线在分光槽351中发散开来,并通过分光孔352投射在凹槽15的槽底,用户从前盖板1的外侧壁上能够感知到相应的光亮情况;通过控制光源元件的发光亮度和/或闪烁情况,来显示洗手液投放装置的不同运行状态,例如显示待机状时,光源元件每隔1.5s闪烁一次,且发光亮度为最低亮度;显示泡沫产生状态时,光源元件每隔1s闪烁一次,且发光亮度为最低亮度-正常亮度交替闪烁;显示故障状态或缺液状态时,光源元件不闪烁,且发光亮度为最高亮度。
在光学器件与壳体组件的连接中,在确保前盖板1与分光件3卡接、分光件3与发光电路板9卡接的前提下,第一固定孔18、第二固定孔33、第三固定孔92同时实现对齐,仅需将螺钉依次穿入第三固定孔92、第二固定孔33、第一固定孔18中,即完成了前盖板1、分光件3、发光电路板9之间的固定连接。
此外,为了改善分光件3的受力分布情况,提高分光件3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在第一装配部31、第二装配部32处的机械强度,所述第一装配部31包括肋片36,肋片36分别与第一卡接部311、分光部35连接;所述第二装配部32包括肋片36,肋片36分别与第二卡接部321、分光部35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