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水壶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3700发布日期:2019-07-10 09:4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水壶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水壶领域,具体是一种即热式水壶发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即热式饮水机类产品的发热管存在体积大的问题,导致整个产品的体积都偏大化,产品不能精致,成本偏高。

消费者越来越渴望需要一台体积小且精致的即热式水壶。因此,需要对即热式水壶发热体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即热式水壶发热体,其结构简单,体积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即热式水壶发热体,包括用于水流通加热的水加热管,所述水加热管为竖向设置的长管,水加热管的上端连接有水汽分离器,水加热管内部或外部设有对其内流通的水加热的发热器,水加热管的下端连接有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上设有排水堵头。

所述水汽分离器包括盒体和盖体,两者可拆卸组装,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敞开的开口,盖体盖接在开口上,盒体内部设有水汽分离腔,水汽分离腔的底面设有出水口、蒸汽管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密封插接在水加热管的上端。

所述水汽分离腔的底面从进水管至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

所述蒸汽管的上端管口高度>进水管的上端管口高度>出水口的高度。

所述盖体底面对应蒸汽管的外围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阻挡板。

所述出水口可拆卸安装有出水塞,出水塞上设有出水汇流孔,出水汇流孔为竖向设置的长孔,其孔径小于出水口的孔径。

所述盖体设有用于控制发热器工作或关闭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盖体上的微动开关和旋钮杆,所述微动开关与发热器的电路连接,微动开关上设有弹性触脚,所述旋钮杆上设有与弹性触脚接触的旋转盘,旋转盘侧部设有一凹口,旋钮杆驱动旋转盘转动,当旋转盘旋转至凹口与弹性触脚接触时,弹性触脚弹出复位,微动开关的电路断开,发热器关闭,当旋转盘旋转至旋转盘侧部与弹性触脚接触时,弹性触脚受压,微动开关的电路接通,发热器工作。

所述发热器为金属发热丝,金属发热丝沿水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呈连续迂回折弯。

所述进水机构为进水三通,排水堵头可拆解安装在进水三通的第一端口上,进水三通的第二端口为进水端,进水三通的第三端口通过套管与水加热管的下端连接。

所述进水三通呈T形,其第一端口开口朝下、第二端口开口朝上、第三端口从其侧部延伸而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水加热管为长管结构,同时集成水汽分离器、发热器、进水机构以及排水堵头,结构简单、可有效缩小发热体的整体体积,其广泛应用在各类即热式水壶产品上,使产品体积更加小且更加精致,能更加节省成本,使即热式水壶在家电行业更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总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总装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热器关闭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热器工作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热器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热器与水加热管装配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6,本即热式水壶发热体,包括用于水流通加热的水加热管3,所述水加热管3为竖向设置的长管结构,具有单一的水流通道腔,水加热管3的上端连接有水汽分离器,水加热管3内部或外部设有对其内流通的水加热的发热器,水加热管3的下端连接有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上设有排水堵头7,或者,作为等同的简单变形方案,排水堵头7可设置在水加热管3上,排水堵头7打开后,可排走水加热管3内的水,并与清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水加热管3为长管结构,同时集成水汽分离器、发热器、进水机构以及排水堵头7,如图2所示,发热体工作时,水从进水机构进入水加热管3,并通过发热器加热,加热后的水流入水汽分离器,水汽分离器把水以及蒸汽分离排出,其结构简单、可有效缩小发热体的整体体积,其广泛应用在各类即热式水壶产品上,使产品体积更加小且更加精致,能更加节省成本,使即热式水壶在家电行业更有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水汽分离器包括盒体2和盖体20,两者可拆卸组装,便于后期维护以及清洗,两者可采用螺钉、卡扣等常规的可拆卸机构组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所述盒体2的顶部设有敞开的开口,盖体20盖接在开口上,盒体2内部设有水汽分离腔21,水汽分离腔21的底面设有出水口22、蒸汽管23和进水管24,所述进水管24密封插接在水加热管3的上端。经过加热的水以及水蒸汽从进水管24进入水气分离腔21,在重力作用下,水向下流并从出水口22排出,而水蒸汽向上飘升,最终从蒸汽管23排出,以实现水汽分离,防止出水同时蒸汽喷出伤人。

进一步地,所述水汽分离腔21的底面从进水管24至出水口22的方向向下倾斜,便于水的流经,有效防止水汽分离腔21内部积水,提高卫生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23的上端管口高度>进水管24的上端管口高度>出水口22的高度,防止水从蒸汽管23溢出,也更有利于出水口22的出水。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20底面对应蒸汽管23的外围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阻挡板201,阻挡板201可阻挡水蒸汽,也有利于水蒸汽冷凝,从而减缓水蒸汽的喷出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22可拆卸安装有出水塞221,出水塞221上设有出水汇流孔222,出水汇流孔222为竖向设置的长孔,其孔径小于出水口22的孔径,便于出水时,水汇流成水柱,防止出现出水散流飞溅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20设有用于控制发热器工作或关闭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盖体20上的微动开关1和旋钮杆6,所述微动开关1与发热器的电路连接,微动开关1上设有弹性触脚11,所述旋钮杆6上设有与弹性触脚11接触的旋转盘61,旋转盘61侧部设有一凹口62,旋钮杆6驱动旋转盘61转动,如图3所示,当旋转盘61旋转至凹口62与弹性触脚11接触时,弹性触脚11弹出复位,微动开关1的电路断开,发热器关闭,如图4所示,当旋转盘61旋转至旋转盘61侧部与弹性触脚11接触时,弹性触脚11受压,微动开关1的电路接通,发热器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器为金属发热丝41,金属发热丝41沿水加热管3的长度方向呈连续迂回折弯,能够增大金属发热丝41与水加热管3或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快、更高效地对水加热,同时进一步减小发热体整体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机构为进水三通5,排水堵头7可拆解安装在进水三通的第一端口上,进水三通的第二端口为进水端,进水三通的第三端口通过套管4与水加热管3的下端连接。本实施例的进水三通呈T形,其第一端口开口朝下、第二端口开口朝上、第三端口从其侧部延伸而成。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