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式饮水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3683发布日期:2019-07-10 09: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架式饮水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支撑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式饮水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都是放置在室内使用,且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易于搬运携带,因此都是在固定点进行取水。然而在一些郊游、露营、登山等野外活动时,人们都是采用携带小瓶水进行使用,小瓶装水不易于携带,且容易发生引用水不够的情况,而稍大的桶装水由于没有取水设备,因此大致取水不便,而且在取水后该桶装水会变得不易携带,即水容易洒漏的情况,因此野外的用水给人们带来许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框架式饮水支撑架,解决在野外桶装水取水和搬运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框架式饮水支撑架,包括框体、板体、转轴、顶盘、刺针和水龙头;所述框体设置有贯穿顶边框和底边框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框体的中心轴线与侧边框之间,板体设置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旋转孔,旋转孔位于板体的中心轴线与侧面之间,所述板体的宽度小于框体的内孔的宽度,板体用于旋转套设在框体内且通孔与旋转孔重合设置,所述转轴套设在通孔与旋转孔内;所述框体的顶面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板体的顶面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槽,顶盘的放置面上设置有放置凸台,放置凸台的台面设置有取水槽,顶盘的底面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固定凸起用于和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相互嵌合设置,刺针设置在取水槽的中心孔内,水龙头设置在顶盘的底面边缘上,且水龙头位于固定凸起与固定凸起之间的顶盘上,水龙头的进水端与刺针的出水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底边框的两端设置有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为壳体结构,板体的底面的两端设置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套设在转轴的两端,且两个轴承分别设置在框体的底边框与底边框的通孔内。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饮水支撑架通过拼合组成,进而可以使得框体和板体绕着转轴旋转,进而将顶盘通过固定凸起放入框体和板体的固定槽内,使得顶盘被固定在框体和板体上,同时框体和板体通过顶盘进行固定无法转动,达到整体结构稳固的效果。进而在放入水桶,通过放置凸台使得水桶的密封盖与刺针相互对齐,即通过放置凸台与水桶的桶盖进行校准定位,无需人工对密封盖和刺针对准,使得放置水桶更加便捷,同时拼接结构的设置,使得饮水支撑架可以进行拆卸携带,同时整体结构较小,重量较轻,提高人们携带的便利性。还可以将饮水支撑架放置在桌面上进行使用,提高饮水支撑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框架式饮水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框架式饮水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框架式饮水支撑架的仰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框架式饮水支撑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桶;

10、框体;101、通孔;102、第一固定槽;103、支脚;

11、板体;111、旋转孔;112、第二固定槽;113、壳体结构;

114、支撑脚;

12、转轴;

13、顶盘;131、放置凸台;1311取水槽;132、固定凸起;

14、刺针;15、水龙头;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式饮水支撑架,包括框体10、板体11、转轴12、顶盘13、刺针14和水龙头15,所述框体设置有贯穿顶边框和底边框的通孔101,所述通孔位于框体的中心轴线与侧边框之间,板体设置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旋转孔111,旋转孔位于板体的中心轴线与侧面之间,所述板体的宽度小于框体的内框的宽度,板体用于旋转套设在框体内且通孔与旋转孔重合设置,所述转轴套设在通孔与旋转孔内;所述框体的顶面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02,板体的顶面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槽112,顶盘的放置面上设置有放置凸台131,放置凸台的台面设置有取水槽1311,顶盘的底面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132,固定凸起用于和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相互嵌合设置,刺针设置在取水槽的中心孔内,水龙头设置在顶盘的底面边缘上,且水龙头位于固定凸起与固定凸起之间的顶盘上,水龙头的进水端与刺针的出水端管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框体和板体可以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框体和板体可以绕着转轴旋转。具体的,将板体一端横向放入框体的内孔中,并使得板体上的旋转孔与框体的通孔重合,进而通过转轴连接,使得框体和板体连接在一起,由于通孔和旋转孔都不在框体和板体的中心轴线上,因此在旋转时,框体与板体之间为偏心转动,即框体的一侧距离转轴较远,而框体的另一侧距离转轴较近;同理板体的一侧距离转轴较远,而板体的另一侧距离转轴较近。而在板体与框体通过转轴固定后,板体与框体之间5度至175度之间转动。偏心结构的设置使得顶盘上的刺针可在中心孔位置穿过,不会与框体或板体之间造成干涉,同时也便于软管的布置。在框体和板体的顶面都个具有两个固定槽,因此在顶盘的底面设置四个固定凸起,四个固定凸起可以圆周阵列设置。因此,通过固定凸起与固定槽的配合,使得顶盘固定安装在框体和板体,此时框体和板体也不会再进行转动,达到稳固饮水机的目的。

在使用时,将装有饮用水的水桶1倒置放在顶盘的放置凸台上,放置凸台的侧面的圆周直径大小略小于水桶顶盖上的凸起所围成的直径大小,可以使得水桶顶盖的凸起与放置凸台的侧面相切,使得水桶的出水上的密封盖与顶盘取水槽内的刺针达到定位配合目的,即只需将水桶的顶盖与放置凸台相配合时,刺针会与水桶的密封盖配合并刺破密封盖,进而无需通过人工观察刺针是否与密封盖的出水口是否对准,降低了放置水桶的困难层度。进而通过水龙头进行取水即可。整体的饮水机可以使用塑料通过模具进行制作,使得饮水机整体重量较轻,且框架的拼接结构可以进行拆卸携带,便于人们携带。

对于板体和框体之间的空间可以放置水杯、废水槽等等物品,因此为了便于放置可以在板体与框体之间的空间的底面放置一块板,通过该板进行放置物品,便于人们清理,同时还可以提高饮水机整体的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体的底边框的两端设置有支脚103。所述板体为壳体结构113,板体的底面的两端设置有支撑脚114。通过框体的支脚与板体的支撑脚可以提高饮水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支脚和支撑脚的设置便于框体和板体之间相互转动。而对于板体的壳体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板体的重量,使得饮水机在携带时重量较轻。对于板体的板面还可以进行镂空处理,增加板体的整体的美观度,同时减轻板体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轴承16,所述轴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套设在转轴的两端,且两个轴承分别设置在框体的底边框与底边框的通孔内。通过轴承可以有效避免转轴的磨损,提高饮水机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