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的搁架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8834发布日期:2019-09-06 20:0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的搁架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碗机的搁架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洗碗机包括:搁架,放置在内胆中用于容纳餐具;洗涤臂,将洗涤水喷射到搁架中的餐具上;以及洗涤泵和洗涤电机,用以将洗涤水供应到洗涤臂。

洗碗机通过驱动洗涤泵,以将储存在储水槽中的洗涤水输送到洗涤臂,进而洗涤水从洗涤臂以高压喷射,来冲击搁架中的餐具的表面。这样,高压洗涤水冲击餐具的表面,并去除残留在餐具的表面上的污物。而且,按照从餐具洗除污物、在洗涤之后漂洗餐具、以及在漂洗之后干燥餐具以从餐具的表面去除水分的步骤,顺序地进行餐具洗涤。

在搁架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各种常用餐具的支架,如碗架、盘架、杯架等等。盘架上可以放置并排的多个普通盘,但对于喜欢吃鱼的家庭或者饭店内,经常需要使用椭圆形鱼盘;由于鱼盘的长度较长,并且宽度也比正常平盘稍宽,因而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只有在盘架周围具有可供鱼盘伸出的空间的搁架上,才可以直接将鱼盘放置到盘架,但需要占用其他餐具的放置空间;并且普通的盘架对于鱼盘的支撑不够,使得放置后的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洗碗机的搁架,设有鱼盘架,保证鱼盘的稳定性、避免占用其他餐具的空间。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洗碗机的搁架,包括托架、以及用于支撑竖向放置的鱼盘的鱼盘架,所述鱼盘架设置在所述托架的边部,所述鱼盘架具有与所述托架底部固定的固定部、以及沿所述固定部设有下凹的且用于容纳所述鱼盘边沿的支撑槽。

进一步的,所述鱼盘架具有沿所述支撑槽的外端向外延伸、并向上的倾斜支撑部,所述倾斜支撑部固定在所述托架边缘的围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鱼盘架具有支撑鱼盘底部的横向支撑杆、以及沿所述横向支撑杆两端向下折弯延伸的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与倾斜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底部具有多根垂直设置的托架支撑杆,所述固定部向内延伸形成托架支撑杆。

进一步的,在所述托架上还设倾斜设置的杯架,所述杯架具有倾斜设置的底支撑架、以及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支撑架。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支撑架的倾斜翘起端设有向下折弯的固定延伸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托架上还有用于支撑深口瓶的瓶托架,所述瓶托架具有上端的弧形支撑部、以及沿所述弧形支撑部的两端向上延伸的竖向部、以及与所述托架固定的瓶托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部的下端设有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瓶托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部的下端设有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二折弯部,沿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下端设有向外折弯的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和瓶托固定部连接。

基于上述的洗碗机搁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搁架的洗碗机,设有鱼盘架,保证鱼盘的稳定性、避免占用其他餐具的空间。

一种洗碗机,包括内胆、以及位于内胆的上述搁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洗碗机搁架,通过用于支撑竖向放置的鱼盘的鱼盘架,使得鱼盘可以直接放置在鱼盘架上,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以及避免了占用较大的其他餐具的容纳空间;由于家庭中,每次也就是使用一个鱼盘,通过设置鱼盘架在托架的边部,使得鱼盘只占用边部的较小空间,对于搁架上其他餐具的容纳空间的布置影响较小。通过设置下凹的支撑槽,有利于降低鱼盘竖向放置后的高度,有利于增加对于鱼盘的支撑、以及减低鱼盘的高度,增加鱼盘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鱼盘设置在托架的边部,具有可下凹的空间,不会出现干涉情况。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洗碗机搁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铰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旋转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鱼盘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瓶托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支架通过卡合固定结构安装到托架处的放大的结构;

图9为图8中卡合固定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移动架和支架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连接固定座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旋转架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放置餐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过滤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杯形过滤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部分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5中过滤支撑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内胆中与过滤结构配合处的结构图;

图22过滤结构安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内”、“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以洗碗机正常使用状态下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远离用户的一侧为“后”。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1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洗碗机搁架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洗碗机搁架6,用于容纳餐具,如用于放置鱼盘100、杯子200、盘子300、碗400、汤碗500、以及筷笼3;搁架6包括托架61、以及设置在托架61上的鱼盘架65,鱼盘架65用于支撑竖向放置的鱼盘100的,鱼盘架65设置在托架61的边部;鱼盘架65具有与托架61底部固定的固定部651、以及沿固定部651设有下凹的支撑槽652,支撑槽652用于容纳鱼盘100的边沿。通过用于支撑竖向放置的鱼盘100的鱼盘架65,使得鱼盘100可以直接放置在鱼盘架65上,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以及避免了占用较大的其他餐具的容纳空间;由于家庭中,每次也就是使用一个鱼盘,通过设置鱼盘架65在托架61的边部,使得鱼盘100只占用边部的较小空间,对于搁架6上其他餐具的容纳空间的布置影响较小。通过设置下凹的支撑槽652,有利于降低鱼盘100竖向放置后的高度,有利于增加对于鱼盘100的支撑、以及减低鱼盘100的高度,增加鱼盘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鱼盘100设置在托架6的边部,具有可下凹的空间,不会出现干涉情况。

参见图5所示,为了保证鱼盘架65对于鱼盘的支撑,鱼盘架65具有沿支撑槽652的外端向外延伸、并向上的倾斜支撑部653,倾斜支撑部653固定在托架6边缘的围杆65上。鱼盘架65具有支撑鱼盘100底部的横向支撑杆654、以及沿横向支撑杆654两端向下折弯延伸的竖向支撑杆655,竖向支撑杆655与倾斜连接杆653连接。这样在鱼盘放置到鱼盘架65后,鱼盘的下端边缘位于支撑槽652内,倾斜支撑部653支撑从边缘到鱼盘底之间的位置;由于鱼盘100的长度较长,因而设置水平设置的横向支撑杆654,横向支撑杆654支撑在鱼盘的底部,用于增加对于鱼盘的支撑。

托架61底部具有多根垂直设置的托架支撑杆,固定部651向内延伸形成托架支撑杆。固定部651为两根平行设置的杆,固定部651、支撑槽652、倾斜支撑部653、竖向支撑杆655、以及横向支撑杆654为采用一根细金属杆折弯形成的。

参见图1所示,托架61上还设倾斜设置的杯架66,用于放置杯子200,杯架66具有倾斜设置的底支撑架661、以及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支撑架662,侧支撑架662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杆。在底支撑架661的倾斜翘起端设有向下折弯的固定延伸部663、底支撑架661的倾斜下沉端设有侧支撑架662。将杯子倒扣在底支撑架661上,杯子向侧支撑架662方向倾斜,杯子的杯身靠在两个相邻设置的支杆上;通过底支撑架661倾斜设置,有利于底支撑架661上的水滴的流淌,减少残留的水滴;通过设置侧支撑架662增加对杯子的支撑,增加杯子的稳定性。杯架66上也可以放置碟子,碟子也是扣放在侧支撑架662上。

参见图6所示,在托架61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深口瓶的瓶托架67,瓶托架67具有上端的弧形支撑部671、以及沿弧形支撑部671的两端向上延伸的竖向部672、以及与托架61固定的瓶托固定部673;竖向部672的下端设有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一折弯部674,第一折弯部674和瓶托固定部673连接。通过设置弧形支撑部671用于与深口瓶的内部的底面接触,有利于增加弧形支撑部671与深口瓶的内部的底面的适配性,通过设置第一折弯部674,增加瓶托架67的结构强度,增加支撑能力。

竖向部672的下端设有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二折弯部675,沿第二折弯部675的下端设有向外折弯的第三折弯部676,第三折弯部676和瓶托固定部673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折弯部675和第三折弯部676,有利于增加瓶托架67的结构强度,增加支撑能力。

参见图1所示,搁架61还包括铰接设置在托架61上的旋转架63,旋转架63用于清理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洗碗机的内胆底部,用于过滤清洗水中的食物残渣等。在搁架6放置到洗碗机的内胆后,打开旋转架63可取放过滤结构。通过设置旋转架63,在需要清理过滤结构7时,只需要将旋转架63旋转打开,就可以取出过滤结构7;在过滤结构7清理后,再将过滤结构7安装到内胆30底部,最后将旋转架63关闭;这样在清理过滤结构7的时候,避免了将搁架6取出,只需要旋转打开旋转架63就可;使得清理过滤结构的操作简单便利,提高清理效率。

参见图2-4、图12所示,托架61的底部具有垂直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撑杆611和第二支撑杆612,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第一支撑杆611和第二支撑杆612形成托架61的底部,在托架61的底部的边缘设向上的折弯。为了实现旋转架63的旋转,在旋转架63与托架61之间设有第一铰接结构64,旋转架63具有U形的旋转架本体635,在旋转架63的开口端设有折弯并相对靠近的第一铰接端631,在第一铰接结构64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铰接端631的第一铰接容纳槽641,在旋转架63开闭过程中,第一铰接端631在第一铰接容纳槽641内旋转。为了便于第一铰接端631的安装操作,在旋转架63关闭状态下,第一铰接容纳槽641具有朝向旋转架方向的铰接开口;旋转架63上放置有筷笼3,筷笼3以及其内的餐具的重力作用在旋转架63上,通过设置第一铰接容纳槽641具有侧向的开口,有利于第一铰接容纳槽641的受力支撑能力,提高第一铰接容纳槽641对于筷笼3的支撑,增加稳定性。

参见图4所示,为了增加对于筷笼3的限位,旋转架本体635上设有用于围成容纳筷笼3的空间的U形支撑限位杆636,U形支撑限位杆636的开口端向上、底部固定旋转架本体635上、U形支撑限位杆636上部的两向上的延伸壁位于筷笼3的外侧;通过设置U形支撑限位杆636,有利于增加筷笼3放置后的稳定性,保证了筷笼3的放置位置,使得筷笼3被U形支撑限位杆636在宽度方向上限位。在U形支撑限位杆636的上端部设有向外倾斜的导向段6361,在筷笼3放置到旋转架63时,从下向下放置,先到达导向段6361,之后放置到U形支撑限位杆636内侧;通过设置导向段6361,有利于提高筷笼3的放置效率,增加操作的便利性。

旋转架本体635具有可盖合在托架51上的支撑部6351、以及沿支撑部6351向上折弯形成的挡止部6352,挡止部6352与U形支撑限位杆636一起围成容纳筷笼3的空间。U形支撑限位杆636固定在支撑部6351上。优选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部6351,进一步增加对于筷笼3的限位。

为了进一步保证筷笼3放置到旋转架63后的稳定性,在筷笼3上设有多个开口向下的卡槽39,挡止部6352具有沿支撑部6351折弯延伸的挡止本体63521、以及与卡槽39相匹配的横向卡杆63522,卡槽39卡合在横向卡杆63522上。通过设置卡槽39和横向卡杆63522,增加了筷笼3放置到旋转架63后的牢固性。挡止部6352还具有连接挡止本体63521和横向卡杆63522的连接部63523,并且横向卡杆63522的宽度大于挡止本体63521的宽度;有利于增加横向卡杆63522对于筷笼3在宽度方向的支撑长度,有利于提高卡槽39和横向卡杆63522卡合后的卡合稳定性。

参见图1和图6所述,在托架61上设有可旋转的餐具架,餐具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架68,支架68可旋转的设置;支架68包括底支杆681、以及间隔设置在底支杆681上且向上延伸的多个侧支杆682;侧支架682具有竖向打开状态、以及在侧支架682旋转放平后的水平收起状态,在侧支架682旋转时底支架681同时旋转。通过设置支架68可旋转,使得侧支架682具有水平收起状态,避免了对于支架68的拆卸,增加使用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支架68包括底支杆681和多个侧支杆682,底支架681设置在托架61上,侧支架682用于支撑餐具,相邻的两个支架68为一组,用于支撑一排餐具;通过侧支架682旋转时底支架682同时旋转,也就是整个支架68一块旋转,有利于增加支架68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的隔架上放置有鱼盘100、杯子200、盘子300、碗400、汤碗500、以及筷笼3;

参见图8和图9所示,支架68与托架61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卡合固定结构69,卡合固定结构69将支架68安装到托架61上。卡合固定结构69包括在侧支架682的旋转开闭方向开口的第一收容槽691,侧支架682穿过第一收容槽691,第一收容槽691的横截面为U形槽,在侧支架682处于竖向打开状态时,侧支架682竖向伸出第一收容槽691,在侧支架682旋转关闭时,将侧支架682向第一收容槽691的开口方向推动,使得侧支架682到达水平收起状态。

卡合固定结构69还包括在第一收容槽691的上端的设有用于卡合侧支架682的第二卡合槽692,在侧支架682处于竖向打开状态时,侧支架682卡合在第二卡合槽692内,有利于保证侧支架682处于竖向打开状态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卡合固定结构69还包括在第一收容槽691的槽壁下端开设有卡合底支杆681的第一卡合槽693;在侧支架682旋转时,底支杆681在第一卡合槽693内旋转。卡合固定结构69还包括沿第一收容槽691的一槽壁向下且向两端延伸的支撑臂694,在槽壁和/支撑臂上设有用于卡合在托架61的支撑杆上的卡合部695。通过设置支撑臂694,有利于增加卡合固定结构69的结构强度,并且增加卡合部695的设置长度,有利于增加托架61的支撑杆与卡合部69的接触面积,增加牢固性和稳定性。

卡合部695为向外凸出、且交错设置的上卡爪6951和下卡爪6952,托架61的支撑杆可拆卸的固定在上卡爪6951和下卡爪6952所限定的空间内。上卡爪6951具有与托架61的支撑杆相匹配的上弧形槽、以及沿上弧形槽外侧向上倾斜的上引导部。下卡爪6952具有与托架支撑杆相匹配的下弧形槽、以及沿所下弧形槽外侧向下倾斜的下引导部。通过设置上引导部和下引导部,便于托架支撑杆卡合固定到卡合部695上,提高安装效率。

卡合固定结构69还包括在第一收容槽691的槽壁上设有外凸的弧形支撑片696,弧形支撑片696位于底支杆681的上方;弧形支撑片696有利于保证底支杆681卡合在第一卡合槽693内,增加稳定性。

参见图12所示,托架61的底部具有垂直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撑杆611和第二支撑杆612,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第一支撑杆611和第二支撑杆612形成托架61的底部,在托架61的底部的边缘设向上的折弯,在托架6边缘设有围杆65,第一支撑杆611和第二支撑杆612在底部边缘折弯后固定在围杆65上。

参见图10所示,餐具架还具有的移动架60,在移动架60左右两侧还设有卡合固定在托架61上的支架68。通过设置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架60,可以调节移动架60与支架68之间的间距,实现放置不同大小的餐具;在放置的餐具的宽度变化时,将移动架60移动,使得一个支架68与移动架60之间的距离变大,则另一个支架68与移动架60之间的距离就变小,可以使用一排大的餐具和一排小的餐具的同时摆放;有利于增加使用的便利性,避免了对于支架的拆卸安装,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

移动架6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移动支架602,移动支架602与支架68的结构相同,移动架60中的支架和与其相邻的固定在托架61上的支架68为一组,用于支撑一排餐具;也就是在餐具架2上用于放置两排餐具。移动架60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架68之间的连接固定座601,连接固定座601具有用于容纳托架支撑杆的滑动容纳槽6011。在需要调整移动架60时,在左右方向上推动移动架60,使得滑动容纳槽6011沿托架支撑杆滑动,使得移动架60与其左右两端的支架68之间的距离变化,来适应不同宽度的餐具。

移动支架602包括移动底支杆6021、以及间隔设置在移动底支杆6021上且向上延伸的多个移动侧支杆6022。将移动底支杆6021固定在托架支撑杆的上方,移动侧支杆6022用于支撑餐具。两个移动底支杆6021和连接固定座601一起组成移动架60,两个移动支架602之间的距离不变,主要通过左右移动,来调整两个移动支架602与两个支架68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餐具架用于放置两排碗,碗放置在移动支架602与支架68之间。

参见图11所示,连接固定座601还具有设在滑动容纳槽6011的两端、且向上凸起的第三卡合槽6012,移动底支杆6021卡合在第三卡合槽6012内,第三卡合槽6012为下开口的U形。连接固定座601还具有包覆在移动侧支杆6022外侧的U形槽6013, U形槽6013的一槽壁与滑动容纳槽6011连接。还具有在U形槽6013的上端的设有用于卡合移动侧支杆6022的第四卡合槽6014。这样连接固定座601可实现对于移动架60的固定以及左右移动。其中第四卡合槽6014和U形槽6013的开口方向相同,移动支架602可以旋转的设置在连接固定座601上,移动侧支杆6022具有竖向打开状态、以及水平收起状态。

参见图15-图22所示,详细说明过滤结构7的结构;过滤结构7具有过滤支撑架71、以及设置在过滤支撑架71上的杯形过滤网72;在洗碗机的内胆30上设有内凹的水槽305,在水槽305的底面与过滤支撑架7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通过将过滤支撑架71与水槽305的底面之间设置锁紧结构,使得锁紧结构具有较大的设置空间,可以设置较为牢固的结构,增加锁紧结构的强度,提高过滤结构7安装后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另外锁紧结构设置在水槽305底面与过滤支撑架71之间,锁紧结构为上下方向卡合固定,可以保证过滤结构7安装后的位置精确度,避免出现较大的装配间隙导致食物残渣进入水道内。

参见图15所示,过滤结构7还具有扣合在过滤支撑架71上的上盖73,过滤结构7具有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盖73、过滤支撑架71、以及杯形过滤网72,夹杂有食物残渣的水流经过滤支撑架71进入杯形过滤网72,实现对于食物残渣的过滤,之后水流进入水流通道。

参见图19和图21所示,锁紧结构包括在水槽305的底面上设有多个上凸的第一锁紧件3051、以及在过滤支撑架71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第二锁紧件711,并且第一锁紧件3051与第二锁紧件711旋转锁紧;由于杯形过滤网72位于过滤支撑架71的下部,因而在杯形过滤网72的底面开设有用于第一锁紧件3051伸入的过孔721,过孔721与第一锁紧件3051相匹配。通过控制第一锁紧件3051和第二锁紧件711在上下方向的尺寸,保证过滤结构7的装配精度;通过设置第一锁紧件3051与第二锁紧件711旋转锁紧,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并且第一锁紧件3051与第二锁紧件711在卡合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形,也就是在旋转锁紧过程中,第一锁紧件3051和第二锁紧件711不需要通过自身的形变,来实现卡合固定。

第一锁紧件3051具有沿水槽305的底面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部30511、沿第一支撑部30511的顶端水平延伸的第一爪部30512、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部30511和第一爪部30512外侧的加强部30513,加强部30513的下端与水槽305的底面连接,加强部30513为弧面。通过设置加强部30513,有利于增加第一锁紧件3051的结构强度,并且有利于在旋转锁紧时对于第二锁紧件711的导向和限位作用。在水槽305的底面上间隔均布有三个第一锁紧件3051,有利于提高第一锁紧件3051和第二锁紧件711锁紧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第二锁紧件711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支撑部7111、以及沿第二支撑部7111的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爪部7112;第一爪部30512的下端面和第二爪部7112的上端面相匹配卡合,第二支撑部7111为弧面。第二爪部7112设置在第二支撑部7111的外侧,使得第二支撑部7111的弧面长度较大,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增加受力性能。为了实现旋转锁紧,设置第二爪部7112倾斜设置,在第二爪部7112的倾斜上升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挡止部7113,第二挡止部7113用于限定第一锁紧件3051锁紧到位。第一支撑部30511用于限定第二锁紧件711的锁紧到位。第一爪部30512的下端面为与第二爪部7112的倾斜方向相匹配倾斜面,

参见图16和图17所示,为了增加过孔721处结构强度,增加第一锁紧件3051与过孔721之间的配合,在过孔721处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7211,在延伸部7211上开设有第二爪部7112通过的避让槽7212。通过设置延伸部7211增加过孔721处与第一锁紧件3051之间的配合面积,有利于提高装配后的稳定性;并设置避让槽7212,使得第一锁紧件3051的第一爪部30512可以通过并旋紧在第二锁紧件711上。

参见图17所示,第一锁紧件3051与过孔721相匹配,在第一锁紧件3051和第二锁紧件711旋转锁紧时,杯形过滤网72相对于第一锁紧件3051应该静止,这样也就是过滤支撑架71旋转,使得第一锁紧件3051和第二锁紧件711旋转卡合,杯形过滤网72与过滤支撑架71之间具有相对旋转关系。在过滤结构7放入水槽305后,第一锁紧件3051就穿过过孔721伸入杯形过滤网72内;在过滤支撑架71旋转安装时,第一锁紧件3051给予过孔721支撑力,使得杯形过滤网72与过滤支撑架71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为了进一步增加对于杯形过滤网72的定位,避免相对旋转的力作用在第一锁紧件3051与过孔721之间引起结构的变形。优选的,第一锁紧件3051与过孔721之间设置定位,在水槽305内设有挡止杯形过滤网72旋转的限位块306,在杯形过滤网72上开设有与限位块306相匹配的限位部722,限位块306伸入限位部722;通过设置限位块306和限位部722,有利于增加杯形过滤网72与水槽305之间的旋转牢固性。

参见图18所示,限位部722具有开设在杯形过滤网72的底面的第一限位口7221、以及开设在杯形过滤网72的侧面的第二限位口7222,第一限位口7221与第二限位口7222连通,其中第一限位口7221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口7222的宽度;有利于限位部722在限定杯形过滤网72在周向的定位,并且有利于保证杯形过滤网72在径向的定位,增加杯形过滤网72固定的牢固性。限位块306具有与第二限位口7222相匹配的限位本体、以及沿靠近过滤结构7的轴线的限位本体的端部设有延伸的卡沿,其中,限位本体位于第二限位口7222内,卡沿从第一限位口7221伸入杯形过滤网72内,卡沿挡止在第二限位口7222的内侧。杯形过滤网72从上向下移动,使得限位部722扣在限位块306上;限定了杯形过滤网72周向和径向的移动,或者说限定了杯形过滤网72正向旋转、反向旋转、以及在径向的移动;有利于增加固定的牢固性。在杯形过滤网72的底面上设有径向向上延伸的挡板725,挡板721位于第一限位口7221内侧,用于挡止定位限位块306;在限位块306和限位部722配合安装时,挡板725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并且在安装到位后,有利于限定限位块306和限位部722相互靠近方向的移动趋势。

在过滤结构7安装到洗碗机的内胆30上时,杯形过滤网72相对于内胆30静止,过滤支撑架71旋转与内胆30固定。通过设置杯形过滤网72旋转固定到过滤支撑架71上,有利于提高过滤结构7组装时的装配速度,并且通过旋转固定有利于提高固定后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过滤支撑架71与内胆30旋转锁定,有利于提高过滤结构7与内胆30之间的装配精度、装配效率,以及设置过滤支撑架71与内胆30之间的锁紧结构的结构强度,保证装配后的牢固性。

杯形过滤网72的旋转固定方向与过滤支撑架71安装固定的旋转方向相反。并且设置杯形过滤网72旋转固定时的旋转角度小于过滤支撑架71安装固定时的旋转角度;这样杯形过滤网72正向旋转固定到过滤支撑架71上,在过滤结构7旋转锁定在内胆30上时,过滤支撑架71反向旋转锁定,此时杯形过滤网72相对于内胆30静止,杯形过滤网72相对于过滤支撑架71反向旋转;杯形过滤网72与过滤支撑架71安装固定使得正向旋转的角度,在过滤结构7旋转锁定时,有又反向旋转使得杯形过滤网72沿拆卸方向旋转,通过设置杯形过滤网72旋转固定时的旋转角度小于过滤支撑架71安装固定时的旋转角度;使得在过滤网7固定到内胆30后,杯形过滤网72还固定在过滤支撑架71上,有利于增加过滤结构7固定后的稳定性。

参见图16-图18所示,对于杯形过滤网72与过滤支撑架71之间的旋转固定,杯形过滤网72上设挡爪724,其中挡爪724具有沿杯形过滤网72的侧壁设有向内凸起的挡杆7241、以及设置在挡杆7241的上端且向内延伸的挡凸7242。在过滤支撑架71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卡沿712,卡沿712位于杯形过滤网72的内侧,在卡沿712上开设有与挡杆7241相匹配的弧形的第一避让口7121、以及在第一避让口7121的一端设有与挡凸7242相匹配的第二避让口7122。卡沿712包括卡沿本体7120、以及开设在卡沿本体7120上的第一避让口7121和第二避让口7122。通过设置第一避让口7121和第二避让口7122,尤其第二避让口7122的设置,使得在杯形过滤网72装配到过滤支撑架71上时,杯形过滤网72靠近过滤支撑架71使得挡凸7242位于第二避让口7122内,此时挡杆7241位于第一避让口7121内,实现杯形过滤网72的定位;之后通过旋转使得挡杆7241沿第一避让口7121旋转,挡凸7242挡止在卡沿712的上侧;使得在旋转固定过程中,挡爪724不需要变形卡合,有利于设置挡爪724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杯形过滤网72与过滤支撑架71固定后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优选的,在第一避让口7121的另一端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筋7123,限位筋7123用于挡爪724安装固定到位;在挡爪724旋转到限位筋7123时,杯形过滤网72安装到位。

参见图19和图20所示,过滤支撑架71具有支撑本体710、沿支撑本体710的边缘向外径向延伸设置的装配沿713、以及设置在装配沿713上方的环形的盖框715,在盖框715与装配沿713之间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水流流入口716。通过竖向设置的水流流入口716,使得过滤器的水流流入口716从上侧看不到,也就是达到隐藏的效果,避免收集的食物残渣暴露,有利于提高美观性,有利于提高清洗的效果;并且具有了较大的结构设置的空间,有利于增加过滤结构7的结构强度;过滤结构7的结构设置合理、强度大,且设有竖向设置的水流流入口,有利于提高清洁效率。

过滤结构7包括上盖73,上盖73扣合在盖框715上,盖框715具有向下且向内倾斜的内端面,上盖73的边缘接触盖框715的内端面;通过设置上盖73,有利于盖框715的结构设置,并且通过设置上盖73的边缘接触盖框715的内端面,有利于保证上盖73扣合的严密性。在盖框715与装配沿713之间设有多个支撑筋717,相邻两个支撑筋717之间为水流流入口716。在盖框715上设有间隔向外延伸的多个装配手把718;通过向装配手把718施加扭矩,实现过滤支撑架71的旋转,有利于施加扭矩,使得过滤结构7安装到内胆30的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