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4036发布日期:2020-01-10 16:01阅读:1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窗。



背景技术:

日常见到的窗一般是平开窗和推拉窗。而平开窗的开启方式分别为内开式和外开式,平开窗无论内开或者外开都会占据一定空间,而且外开还会有高出掉落的危险;而推拉窗的开启方式是左右推拉,推拉窗不能同时两边开启最大通风最大面积,只能单边开启最大通风面积,通常平开窗和推拉窗不具电动开窗和关窗的功能,不具有折叠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窗,其窗户能够实现电动开启窗户和关闭窗户,还能折叠窗体,不占据空间,还能实现单开时都能拥有较大通风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窗,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滑动嵌设于窗框中;所述窗扇包括第一窗扇、第二窗扇、第三窗扇、第四窗扇和第五窗扇,所述第一窗扇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窗扇中,所述第二窗扇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三窗扇中,所述第三窗扇滑动嵌设于所述第四窗扇中,所述第四窗扇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五窗扇中,以实现窗扇可以折叠收纳在另一个窗扇中,最终收纳在第五窗扇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窗框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的两端分别镶接在所述左框和所述右框中,所述左框设有用于收纳第五窗扇的凹槽,凹槽起到安置和固定第五窗扇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窗扇连接有推板,通过拉动推板可实现开启和关闭窗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均设有用于为所述推板导向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以及收纳窗扇用的窗扇收纳槽,滑轨能够实现推板移动更平顺和起到导向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窗扇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所述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窗扇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所述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诉第三窗扇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所述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四窗扇包括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所述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五窗扇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所述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之间设有连接块,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之间的连接块起到连接以及撑开的作用,让第五窗扇形成一个收纳空间,弹簧用于连接相互对置的玻璃,挤压弹簧能缩小相互对置的玻璃之间的间距用于收纳于其他窗扇的间隙里面,还能够复位相互对置的玻璃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右框设有电动链式开窗器,所述电动链式开窗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铰接,以实现电动开启窗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动链式开窗器有两个以上,以实现电动开启窗户时更加平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动链式开窗器包括链条、链轮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链轮啮合,所述链轮与所述链条啮合连接,以实现电机控制链条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链条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推板铰接,所述链条的末端设有行程挡块,以实现链条运动时,连接头带动推板跟着活动,链条的末端设有形成挡块,以限位链条复位的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链条的转角处设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相抵设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电动链式开窗器的输出端设有导向槽,以实现链条在工作时不偏移轨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折叠窗能够通过推拉的形式开启与关闭窗户,而且在开启的时候能够把每个窗扇收纳在一起,减少对空间占据,节约空间。

2、该窗在开启的状态下具有大于同面积推拉窗的通风空间。

3、该窗设有电动链式开窗器,能够通过电动开启代替人手开启,减轻用户开启窗户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关闭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开启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开启状态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电动链式开窗器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窗框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推板机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上、下框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窗的窗扇玻璃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窗框;2、窗扇;3、电动链式开窗器;4、弹簧;5、开关;6、把手;7、连接块;8、第一滑轨;9、第二滑轨;10、窗扇收纳槽;11、右框;12、上框;13、左框;14、下框;21、推板;22、第一窗扇;23、第二窗扇;24、第三窗扇;25、第四窗扇;26、第五窗扇;27、第一卡槽;28、第一凸起;29、第二卡槽;30、第二凸起;31、开窗器壳体;32、链条;33、导向槽;34、连接头;35、步进电机;36、第一导向板;37、链轮;39、行程挡板;38、第二导向板;81、第一滑快;91、第二滑快;101、窗扇滑快;221、第一玻璃;231、第二玻璃;241、第三玻璃;251、第四玻璃;261、第五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及有关公知的技术知识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窗,包括窗框1和窗扇2,窗扇2滑动于窗框1中。

如图1、7、9所示,窗框1是一种金属框架,镶嵌在墙上,窗框1由上框12、下框14、左框13和右框11组成,左框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框12和下框14左端配合镶接,右框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框12和下框14右端配合镶接。

如图8所示,上框12的两侧设有第一滑轨8,第一滑轨8内侧设有窗扇收纳槽10,上框12中间设有第二滑轨9;下框13同样设有第一滑轨8、窗扇收纳槽10和第二滑轨9。

如图7所示,推板21上下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滑块81,推板21中间设有第二滑块91,第二滑块91的两侧设有窗扇滑块101。

如图2、3、4、6所示,推板21上下端的第一滑块81分别与上框12和下框14的第一滑轨8间隙配合,推板21上下端的第二滑块91与上框12和下框14的第二滑轨9间隙配合,推板21上下端的窗扇滑块101与上框12和下框14的窗扇收纳槽10间隙配合,从而实现推板21能够顺着在上框12和下框14的轨道方向平顺来回滑动。

如图1、3所示,窗扇2包括第一窗扇22、第二窗扇23、第三窗扇24、第四窗扇25和第五窗扇26,第五窗扇26固定在左框13的凹槽里面,第五窗扇26由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261组成,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261之间连接有连接块7,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261不与左框13连接的那端设有第二卡槽29,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261的内侧设有两个第一凸起28;第四窗扇25由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组成,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之间连接有弹簧4,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29,另一端设有第二凸起30,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槽27,内侧设有第一凸起28,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的第二凸起30分别与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261的第二卡槽29配合,形成一个对应的卡位,从而实现第四窗扇25与第五窗扇26连接;第三窗扇24由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组成,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之间连接有弹簧4,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29,另一端设有第二凸起30,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槽27,内侧设有第一凸起28,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的第二凸起30分别与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的第二卡槽29配合,形成一个对应的卡位,从而实现第三窗扇25与第四窗扇26连接;第二窗扇23由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组成,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之间连接有弹簧4,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29,另一端设有第二凸起30,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槽27,内侧设有第一凸起28,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的第二凸起30分别与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的第二卡槽29配合,形成一个对应的卡位,从而实现第二窗扇25与第三窗扇26连接;第一窗扇22安装在推板21的凹槽里面,第一窗扇22由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组成,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之间连接有连接块弹簧4,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不与推板21连接的那端设有第二凸起30,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的内侧设有两个第一卡槽27,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的第二凸起30分别与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的第二卡槽29配合,形成一个对应的卡位,从而实现第一窗扇22与第二窗扇23连接;此时的状态为窗户关闭状态。

如图2、4所示,第一窗扇22、第二窗扇23、第三窗扇24、第四窗扇25和第五窗扇26的玻璃分别安装在上框12和下框14的窗扇收纳槽10中,第一窗扇22、第二窗扇23、第三窗扇24、第四窗扇25和第五窗扇26的玻璃可以在上框12和下框14的窗扇收纳槽10中滑动,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可以通过压缩弹簧4在推块21的凹槽内活动,通过推动推板21使得第一窗扇22压缩弹簧4减少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的距离,让第一窗扇22向前第二窗扇23方向滑动,第一窗扇22的相互对置的第一玻璃221的第一卡槽27卡紧第二窗扇23的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的第一凸起28,使得第一窗扇22收纳在第二窗扇23中;推板21继续往第三窗扇24方向滑动,第二窗扇23的相互对置的第二玻璃231的第一卡槽27卡紧第三窗扇24的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的第一凸起28,使得第二窗扇23收纳在第三窗扇24中;推板21继续往第四窗扇25方向滑动,第三窗扇24的相互对置的第三玻璃241的第一卡槽27卡紧第四窗扇25的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的第一凸起28,使得第三窗扇24收纳在第四窗扇25中;推板21继续往第五窗扇26方向滑动,第四窗扇25的相互对置的第四玻璃251的第一卡槽27卡紧第五窗扇26的相互对置的第五玻璃261的第一凸起28,使得第四窗扇25收纳在第五窗扇26中,此时的状态为窗户开启状态,这样收纳窗扇,可以不用占用其他空间的同时能够拥有较大的通风空间。

如图1、2、3、4所示,右框11的内部设有两个电动链式开窗器3,电动链式开窗器3包括开窗器壳体31、链条32、导向槽33、连接头34、步进电机35、第一导向板36、链轮37、第二导向板38和行程挡板39,开窗器壳体31里面安装有步进电机35,步进电机35和链轮37之间啮合,步进电机35前方设有第一导向板36,链条32与链轮37啮合,开窗器壳体31的链条32输出口处设有导向槽33,链条32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头34,连接头34铰接在推板21里面,第一导向板36的对面设有第二导向板38,开窗器壳体31设有限制链条32行程的行程挡板39;步进电机35正转时带动链轮37顺时针转动,链轮37与链条32啮合,链轮37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链条32向前伸展,以使推板21向前运动,从而窗扇2开启,当步进电机35反转时,链条32则收回到开窗器壳体31内,直到链条32碰触到行程挡块39停止,以使窗扇2关闭,此处步进电机35为四线步进电机,额定电压为24v,步距角为1.8度,右框11设有一个开关5,开关5电性连接电动链式开窗器3,可以通过开关5实现电动开启窗户;推板21上设有把手6,可以通过把手6实现手动开启窗户。

该种折叠窗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按压开关5的开启按钮,启动电动链式开窗器3,电动链式开窗器3的链条32运动带动推板21运动,推板21使第一窗扇22、第二窗扇23、第三窗扇24和第四窗扇25收纳在第五窗扇26中,此时窗户为打开状态,按压开关5的关闭按钮,以使电动链式开窗器3的链条32回收,从而实现窗户关闭。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