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翻带书架隐形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6128发布日期:2019-06-29 01:02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翻带书架隐形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翻带书架隐形床。



背景技术:

现代卧室面积的相对缩小需要家装设计尽可能合理地利用空间。与以往卧室兼顾娱乐学习等功能相比,现代卧室已回归到仅仅睡眠、休息的空间。所以,从人的心理特征与现代住房的面积等方面出发,卧室的设计趋势将是小而精。隐形床又称为壁床,翻板床。隐形床就是装在墙上的床。平时外观如同衣柜,睡觉时将柜门翻下,就是一张标准的席梦思。有92%的家庭需要一房两用。隐形床恰恰是将次卧-书房、客卧-书房、客厅-客卧完美结合的产物。现有技术中,带书架的隐形床随着床架的翻转,大部分书架很难始终保持水平,而少部分书架能够水平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稳定性较差,影响其市场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竖翻带书架隐形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收纳架、侧固定板、书架水平推拉杆、床架侧管、旋转轴螺钉、床体、书架连接板、书架;所述的收纳架与侧固定板固定连接,床架侧管与侧固定板、书架水平推拉杆以及书架连接板通过旋转轴螺钉和衬套顺次铰接、首尾铰接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旋转轴螺钉上套设有衬套;所述的床架侧管与床体固定连接,书架连接板与书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体的一侧通过书桌连接组件连接书桌支撑脚和书桌支撑架,书桌支撑架上固定有书桌面板,从而形成竖翻带书桌书架隐形床。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体的一侧通过沙发连接组件连接沙发支撑脚和沙发坐垫支撑架,沙发坐垫支撑架上固定有沙发坐垫,沙发坐垫的一侧固定有沙发靠背,从而形成竖翻带沙发书架隐形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床架侧管与侧固定板、书架水平推拉杆和书架连接板组成的平行四连杆结构,在床体绕侧固定板旋转时,保证了床体翻转过程中,书架连接板和书架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状态,当床体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书架连接板和书架支撑在地面,对床体进行支撑,当床体绕侧固定板旋转收起时,书架仍为水平状态,便于放置物品;床体外侧可放置一独立沙发,及沙发软包作为靠背,但注意沙发座垫高度不可高于隐形床需翻转打开后的床面板高度,隐形床需翻转打开时,只需拿开靠背软包即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竖翻带书架隐形床,采用外置水平推拉杆结构,更好的保证了床架翻转过程中,书架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同时降低生产加工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适配分体沙发,沙发与床架相对独立,有效实现沙发的个性定制;外置水平推拉杆结构同样适用于竖翻带书桌书架隐形床和竖翻带沙发书架隐形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起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竖翻带书桌书架隐形床打开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竖翻带书桌书架隐形床收起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竖翻带沙发书架隐形床打开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竖翻带沙发书架隐形床收起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床体与侧固定板、书架水平推拉杆、床架侧管和书架连接板的组合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床体的水平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床体的旋转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床体的竖直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收纳架1、侧固定板2、书架水平推拉杆3、床架侧管4、旋转轴螺钉5、床体6、书架连接板7、书架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收纳架1、侧固定板2、书架水平推拉杆3、床架侧管4、旋转轴螺钉5、床体6、书架连接板7、书架8;所述的收纳架1与侧固定板2固定连接,床架侧管4与侧固定板2、书架水平推拉杆3以及书架连接板7通过旋转轴螺钉5和衬套顺次铰接、首尾铰接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在床体6绕侧固定板2旋转时,保证了床体6翻转过程中,书架连接板7和书架8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状态;所述的床架侧管4与床体6固定连接,书架连接板7与书架8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当床体6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书架连接板7和书架8支撑在地面,对床体6进行支撑,当床体6绕侧固定板2旋转收起时,书架8仍为水平状态,便于放置物品;隐形床收起时,可在床体6一侧放置的沙发可以正常使用,隐形床需翻转打开时,只需拿开靠背软包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