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447发布日期:2019-08-23 22:4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中,在粉碎杯体利用粉碎器进行粉碎或研磨,一般设计具备了自动制浆和自动清洗功能,因此需要自动排浆和自动排清洗余水的功能。而为了简化整体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排浆和排余水都用同一根排液管,排液管与粉碎杯体连通,在需要排浆时,排液管旋转至接浆杯,在需要排余水时,排液管旋转至余水盒。而排液管旋转一般是通过电机驱动控制的,电机工作一定时间使排液管旋转固定角度进行切换,在正常情况下,排液管能实现切换,但是如果外界存在干扰,控制电机工作的信号出现问题或丢失的情况下,电机的工作时间可能延长,导致排液管旋转过度,结果排液管与机器发生碰撞,由于排液管一般采用软管制成,因此可能弯扭,不仅无法正常排浆或排余水,而且会让浆液或余水排到机器外面,给用户带来麻烦,降低了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避免排液管旋转过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盛液杯体、排液组件、接浆杯和余水盒,盛液杯体通过排液组件向接浆杯排浆或向余水盒排余水,排液组件包括排液阀、排液管和控制排液阀开闭并驱动排液管在接浆杯与余水盒之间旋转切换的排液电机,排液阀包括阀体和平面动阀片,排液管转动连接于阀体,排液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带动平面动阀片、排液管旋转,排液管在接浆杯与余水盒之间旋转切换的旋转角度由齿轮传动机构限制为A,A≤180°。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排液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设于排液管的第一从动齿轮和设于平面动阀片的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包括带动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齿轮部和带动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齿轮部,主动齿轮同时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过渡齿轮,第一齿轮部与第一过渡齿轮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渡齿轮上设有第二凸筋,阀体上设有位于第二凸筋旋转轨迹上的挡筋,挡筋限制第二凸筋的旋转角度为A,从而限制排液管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的轮齿对应的圆心角为A来限制排液管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部为不完全齿轮,第一齿轮部的轮齿对应的圆心角为A来限制排液管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设有第一凸筋,阀体上设有两个位于第一凸筋旋转轨迹上的限位台阶,两个限位台阶对应的圆心角为A来限制第二从动齿轮的旋转角度为A,从而限制排液管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和阀盖,阀座与阀盖固定连接并形成安装平面动阀片的阀腔,阀盖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阀腔的外侧,排液电机位于延伸部的外壁,主动齿轮定位于延伸部的内壁,排液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延伸部与主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还包括盖板,盖板盖住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盖板与阀盖固定连接,盖板与阀盖、阀座一起固定连接,盖板上设有供排液管伸出的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杯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盛液杯体的外壁设有螺钉柱,阀座设有与螺钉柱配合的安装孔,第三螺钉依次穿过盖板、阀盖与螺钉柱连接,将阀座、阀盖和盖体一起固定于盛液杯体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采用一个排液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带动平面动阀片和排液管旋转,减少电机数量,降低成本;其次,单独控制一个排液电机,电路更简单、可靠性更容易得到保证;第三,利用齿轮传动机构来限制排液管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对于排液阀没有影响,不需要对排液阀进行重新设计,可以降低功能改进对成本的影响;第四,采用纯机械结构的齿轮传动机构来实现发明目的,不仅可靠性更高,而且使用寿命更长久;第五,齿轮传动机构本身具备一定的自锁能力,因此能够让排液管在切换过程结束后可靠地保持在向接浆杯排浆的位置或保持在向余水盒排余水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液管切换的旋转角度A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排液阀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排液阀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排液阀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排液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排液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液管切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1和设于机体1的盛液杯体2、排液组件、接浆杯3和余水盒4,盛液杯体2通过排液组件向接浆杯3排浆或向余水盒4排余水,排液组件包括排液阀5、排液管6和控制排液阀5开闭并驱动排液管6在接浆杯3与余水盒4之间旋转切换的排液电机7,排液阀5包括阀体和平面动阀片,排液管6转动连接于阀体,排液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带动平面动阀片、排液管6旋转,排液管在接浆杯与余水盒之间旋转切换的旋转角度由齿轮传动机构限制为A,A≤180°。首先,采用一个排液电机7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带动平面动阀片和排液管6旋转,减少电机数量,降低成本;其次,单独控制一个排液电机7,电路更简单、可靠性更容易得到保证;第三,利用齿轮传动机构来限制排液管6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对于排液阀5没有影响,不需要对排液阀5进行重新设计,可以降低功能改进对成本的影响;第四,采用纯机械结构的齿轮传动机构来实现发明目的,不仅可靠性更高,而且使用寿命更长久;第五,齿轮传动机构本身具备一定的自锁能力,因此能够让排液管6在切换过程结束后可靠地保持在向接浆杯3排浆的位置或保持在向余水盒4排余水的位置。

图1中排液管6位于向接浆杯3排浆的位置,图2中排液管6位于向余水盒4排余水的位置,旋转角度A可以参考图3所示,图3中实线的排液管6处于向接浆杯3排浆的位置,虚线的排液管6处于向余水盒4排余水的位置。齿轮传动机构一般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根据需要可以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增加过渡轮。旋转角度A一般不超过180°,如果超过180°则可以控制反向旋转,减小旋转角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齿轮传动机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下面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排液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81、设于排液管6的第一从动齿轮82和设于平面动阀片54的第二从动齿轮83,主动齿轮81包括带动第一从动齿轮82的第一齿轮部811和带动第二从动齿轮83的第二齿轮部812,主动齿轮81同时带动第一从动齿轮82和第二从动齿轮83旋转。第二从动齿轮83可以是完整的齿轮,也可以是设在平面动阀片54外周的一部分轮齿,即本实施例采用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平面动阀片54的转向与排液管6的转向相同,方便设计与计算,增加了第一过渡齿轮84,第一齿轮部811与第一过渡齿轮84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84与第一从动齿轮82啮合传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发明目的,在第一过渡齿轮84上设有第二凸筋841,阀体上设有位于第二凸筋841旋转轨迹上的挡筋532,挡筋532限制第二凸筋841的旋转角度为A,从而限制排液管6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无论排液电机7正转或反转带动第一过渡齿轮84旋转,第一过渡齿轮84的第二凸筋841抵到挡筋532上,第一过渡齿轮84都无法继续旋转,可以通过设计使排液阀5此时也正好处于打开状态,因此排液电机7也就不需要继续工作。

考虑到排液阀5的打开过程是开度从0到100%的逐渐变化过程,因此只要排液阀5打开一点,也会有液体流出,而在这个过程中排液管6可能还未切换到位,结果可能出现液体流出排液管6时位于余水盒4与接浆杯3之间的位置,所以可以设计在排液管6进入余水盒4或接浆杯3范围内,排液阀5才开始打开,相应的,在排液管6离开余水盒4或接浆杯3范围之前,排液阀5完全关闭,避免液体排到余水盒4和接浆杯3之外。

阀体包括阀座51和阀盖52,阀座51与阀盖52固定连接并形成安装平面动阀片54的阀腔,阀腔内一般还设有第一静阀片55和第二静阀片56,平面动阀片54位于第一静阀片55和第二静阀片56之间,阀盖52设有延伸部521,延伸部521位于阀腔的外侧,排液电机位于延伸部521的外壁,主动齿轮81定位于延伸部521的内壁,排液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延伸部521与主动齿轮81连接。

阀体还包括盖板53,盖板53盖住主动齿轮81、第一从动齿轮82,由于阀座51没有与延伸部521对应的部分,盖板53具有与延伸部521对应的部分,因此盖板53与阀盖52在延伸部521与其对应的部分之间固定连接,另外,盖板53与阀盖52、阀座51一起固定连接,例如通过一个螺钉将三者固定在一起,三者之间的固定关系非常稳定可靠,盖板53上设有供排液管6伸出的贯通孔531。另外,挡筋532设在盖板53上。

盛液杯体2的底部设有排液口,盛液杯体2的外壁设有螺钉柱,阀盖52设有与螺钉柱配合的安装孔,为简化装配,可以利用前面提到将盖板53与阀盖52、阀座51一起固定连接的螺钉依次穿过盖板53、阀座51、阀盖52与螺钉柱连接,将阀盖52、阀座51和盖体一起固定于盛液杯体2的底部。

实施例二:

除了实施例一的方式,也可以如图7所示,通过设计第一从动齿轮82为不完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82的轮齿对应的圆心角为A来限制排液管6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

除了单独实施,本实施例也可以结合到实施例一中一起实施。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也可以通过设计第一齿轮部811为不完全齿轮,第一齿轮部811的轮齿对应的圆心角为A来限制排液管6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

除了单独实施,本实施例也可以结合到上述实施例中一起实施。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第二从动齿轮83设有第一凸筋831,阀体上设有两个位于第一凸筋831旋转轨迹上的限位台阶511,本实施例选择设在阀座51上,两个限位台阶511对应的圆心角为A来限制第二从动齿轮83的旋转角度为A,从而限制排液管切换的旋转角度为A。另外,第一凸筋831也可以设在平面动阀片的外周。

除了单独实施,本实施例也可以结合到上述实施例中一起实施。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