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患者饮水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3332发布日期:2020-01-14 23:25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吞咽障碍患者饮水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吞咽障碍患者饮水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食物不能由口腔到胃的过程,常发生于脑卒中、颅脑外伤以及帕金森病等人群。对于可坐立的吞咽障碍患者,目前都是直接使用水杯来饮水。然而,由于现有水杯都是圆形阔口设计,正常人饮水时必须依靠仰脖来伸展颈部,从而达到喝水目的;而吞咽障碍患者由于自身病状,容易因仰脖而出现误吸甚至是呛喉等状况,从而给该类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吞咽障碍患者饮水辅助装置,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在确保不出现误吸和呛喉状况的同时,保证吞咽障碍患者的快捷化和效率化的自主饮水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吞咽障碍患者饮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杯套;所述杯套的杯腔外形呈便于水杯由上而下插入及固定的上粗下细的二段式阶梯孔状,以使得该杯腔的孔肩与水杯杯沿间构成限制水杯下行的止口配合,杯套的顶端处布置出水口;本装置还包括与杯套间通过水平铰接轴彼此铰接的槽口朝上的引导槽,以便于杯套内水杯能相对引导槽槽腔作以水平铰接轴为铰接点的液体倾倒动作;所述引导槽的尾部槽端在与杯套间铰接的同时,该尾部槽端的槽端面与杯套外侧壁间通过波纹槽段或弹性塑胶段加以衔接,以避免水杯内液体沿两者间隙处渗漏;引导槽的首部槽端构成用于伸入吞咽障碍患者嘴部的配合部。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外形呈由杯套顶端杯沿处凹设的缺口槽状,出水口的位于杯套外侧壁的一槽端处水平向外延伸有外翻边以便形成槽状导水口构造。

优选的,所述波纹槽段的一端槽口与杯套的外侧壁间密封固接而另一端槽口与引导槽的尾部槽端槽端面间密封固接,以便在杯套相对水平铰接轴而作转动动作时,波纹槽段能随动的作扇形展开及收拢动作;波纹槽段的作扇形展开及收拢动作的轴心线与水平铰接轴的轴心线彼此同轴。

优选的,所述引导槽的槽背处铅垂向下的延伸有用于避免引导槽相对吞咽障碍患者嘴部伸入过深的挡唇板;所述挡唇板外形呈与人体唇部下方下巴轮廓吻合的弧板状构造。

优选的,所述引导槽外形呈“u”型直槽状,且引导槽的槽壁高度由尾部槽端向首部槽端逐渐降低。

优选的,所述杯套外形呈“c”字卡口状,且出水口及引导槽与杯套的“c”字卡口的开口分别布置于杯套轴线的两侧处;在杯套的开口一侧外壁固接粘接带,所述粘接带沿杯套周向延伸且粘接带的朝向杯套的一面布置魔术贴的子面,从而与杯套的开口另一侧的外壁处设置的母面间构成魔术贴式固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以杯套作为供水杯正常卡入及放置的固定套,并在杯套外布置引导槽,从而以引导槽与杯套之间的铰接配合,搭配波纹槽段或弹性塑胶段的衔接过渡效果,最终实现吞咽障碍患者的快捷化和效率化的自主饮水目的。具体而言,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一次性纸杯等水杯由上而下的卡入杯套内并固定,再向水杯内倒水。之后,将引导槽伸入患者嘴部,再逐渐抬升杯套。由于杯套与引导槽间构成铰接配合,因此杯套及水杯的活动不会使得引导槽产生随动。随着杯套的倾斜,水杯内的液体会逐渐经由引导槽而倒入患者嘴部,最终完成吞咽障碍患者在无需仰脖下的自主饮水目的。

2)、出水口的布置方式可为多种,可作为正常的水平延伸的带有引导口的尖嘴结构,也可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整体下沉的缺口槽构造。再由缺口槽处向外延伸出外翻边以形成槽状导水口,从而方便水杯内液体快速沿槽状导水口进入引导槽槽腔内。

3)、由于引导槽与杯套之间为活动配合,两者间的铰接势必导致两者间会出现配合缝隙问题,因此特以波纹槽段或弹性塑胶段作为衔接过渡之用。当衔接件为弹性塑胶段时,只需依靠其自身的弹性伸缩功能,当引导槽的首部槽端放入患者嘴部且沿水平铰接轴掰动杯套时,只需克服弹性塑胶段的弹性力,即可实现水杯内液体向引导槽的倾倒功能;当使用完毕时,复位杯套和引导槽位置,此时弹性塑胶段自然在自身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位。而当衔接件为波纹槽段时,则需要依靠展开后呈现扇形布置的波纹槽来实现其液体引导目的了。当引导槽的首部槽端放入患者嘴部且沿水平铰接轴掰动杯套时,此时波纹槽段随动展开,即可实现水杯内液体向引导槽的倾倒功能;当使用完毕时,复位杯套和引导槽位置,此时波纹槽段即可自然折叠复位,其动作可靠稳定,使用起来极为快捷方便。

4)、挡唇板的使用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重点。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引导槽常具备较长的槽长,这容易使得一旦操作不慎有伸入患者喉部过深甚至损害患者喉部的危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导槽槽背处布置挡唇板,当患者执行引导槽相对自身嘴部的插入操作时,挡唇板起到了插入伸入限定的功能,从而使得引导槽的首部槽端相对患者嘴部的插入伸入始终恒定,这在提升其操作便捷性的同时使用安全性亦可得到有效保证。

5)、对于引导槽的槽壁高度也需要有所限定:引导槽的尾部槽端由于需要衔接杯套,因此理论上槽壁高度越高就越容易布置水平铰接轴从而配合杯套;而引导槽的首部槽端由于需要伸入患者嘴内,因此理论上槽壁高度越小就越容易插入。当然,实际操作时,引导槽的首部槽端的槽壁高度不可能越小越好,至少应当具备基本的液体导流和防溢出功能。

6)、杯套的外形可采用常规的套筒状构造,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型卡口结构。之所以本实用新型优选杯套外形呈“c”字卡口状,目的在于能够后期通过粘接带的调整,而使得杯套具备多种管径,以对应的适配不同杯体外径的水杯,最终可有效提升其适用范围和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杯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波纹槽的结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水杯

10-杯套10a-孔肩

11-出水口12-粘接带12a-魔术贴

20-水平铰接轴

30-引导槽31-挡唇板

40-波纹槽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5所示,其主体部分由杯套10、水平铰接轴20、波纹槽段40以及引导槽30四部分构成。实际操作时,也可考虑将波纹槽段40更换为弹性塑胶段,只需起到在杯套10相对引导槽30作铰接动作时两者配合缝隙不漏液即可。当然,波纹槽段40及弹性塑胶段,其另一个功能则是作为引导槽30的延长段来引导液体进入引导槽30,以确保液体能可靠准确的导入患者嘴内,最终实现吞咽障碍患者的自主饮水目的。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杯套10实际上是“c”字卡口状,搭配如图2所示的粘接带12,从而起到针对当前适配水杯a的管径可调功能。当患者取来水杯a并准备插入杯套10内时,可事先或在水杯a插入杯套10后,通过粘接带12处子面与母面的粘接,从而确保杯套10能始终可靠的箍紧水杯a,进而保障后续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杯套10管腔可布置为上部开口大而下部开口小的二段式阶梯孔状,具体可参照图3所示,从而进一步的利用杯套10管腔的孔肩10a来适配水杯a的翻边状的外沿,最终起到进一步定位水杯a位置的效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以图2为例,当粘接带12位置位于图2所示的杯套10的左侧时,出水口11及引导槽30应当位于图2所示杯套10的右侧,以使得两者在操作上最大程度的互不干涉。出水口11应当为如图1及图3所示的铅垂下凹的缺口槽状,并最终外延形成槽状导水口构造,以便于水杯a内液体的可靠导出。

对于引导槽30而言,由于引导槽30与杯套10之间为活动配合,两者间的铰接势必导致两者间会出现配合缝隙问题,因此特以波纹槽段40或弹性塑胶段作为衔接过渡之用。而当衔接件为如图1及图3-4所示的波纹槽段40时,需要依靠展开后呈现扇形布置的波纹槽来实现其液体引导目的了。而当引导槽30的首部槽端放入患者嘴部且沿水平铰接轴20掰动杯套10时,此时波纹槽段40随动展开,即可实现水杯a内液体向引导槽30的倾倒功能,具体如图4所示。当使用完毕时,如图3所示的复位杯套10和引导槽30位置,此时波纹槽段40即可自然叠合复位。

本实用新型在引导槽30槽背处还布置有挡唇板31,当患者执行引导槽30相对自身嘴部的插入操作时,挡唇板31能自然的抵住患者的下唇及下巴,从而起到了插入伸入限定的功能,进而使得引导槽30的首部槽端相对患者嘴部的插入伸入始终恒定;具体挡唇板31的布置位置及构造可参照图3-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