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201发布日期:2019-08-13 20:55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



背景技术: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之一,主要分为袋装和瓶装两种包装形式,而为了方便使用,袋装酱油在购回后也会倒入瓶中。现有的酱油瓶其瓶盖多由瓶盖本体和上盖组成,瓶盖本体上开设有倒油口,倒油口多设置在瓶盖本体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倒油口的四周设有防止酱油四溢的挡环,瓶盖本体通过软片与上盖连接。这种酱油瓶用瓶盖其倒油口的大小是固定的,因而对酱油的下料量无法进行控制,同时由于倒油口设置在瓶盖本体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在倒出酱油时容易将酱油洒在瓶盖本体上。为解决上述酱油瓶用瓶盖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特对其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酱油瓶用瓶盖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不会污染酱油瓶瓶盖、密封效果好的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包括瓶盖本体、通过软片与瓶盖本体连接的上盖和设置在瓶盖本体上表面上的倒油管,所述瓶盖本体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凸起的倒油管,所述倒油管一侧设有卡齿一,所述瓶盖本体上与倒油管相对的一侧设有软片,所述瓶盖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瓶盖本体内表面上与倒油管位置相对处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瓶盖本体套设在内盖上,所述内盖上表面上与瓶盖本体上倒油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圆柱形出油口,所述内盖下端内壁上设有螺纹结构,所述内盖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配合连接,所述上盖的内表面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在上盖盖上瓶盖本体时嵌入倒油管,所述上盖上与软片相对的一侧上设有盖沿,所述盖沿一侧的内壁上设有卡齿二,所述卡齿二在上盖盖上瓶盖本体时与卡齿一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其瓶盖本体套设在内盖上,通过瓶盖本体上的滑块和内盖上滑槽的配合连接相对固定,同时瓶盖本体上表面上设有倒油管,内盖上表面相应位置设有出油口,使得在旋转瓶盖本体时,倒油管与出油口之间连通的面积产生变化,进而调整倒出酱油量的多少,由于倒油管设置在瓶盖本体上表面的一侧,且倒油管凸出瓶盖本体上表面,使得在倒酱油时,酱油不易流到瓶盖本体上,在盖上上盖时卡齿一和卡齿二配合连接,同时上盖内表面上的凸块嵌入倒油管内室内,使得酱油瓶得到良好的密封。

作为改进,所述倒油管上端为斜口,斜口朝瓶盖本体上表面的中心倾斜,使得在倒出酱油时,酱油不易流到瓶盖本体上。

作为改进,所述瓶盖本体内壁上的滑块和内盖侧壁上的滑槽均有2个,且2个滑块之间的夹角与2个滑槽之间的夹角均为180度,使得瓶盖本体与内盖的连接更为稳固。

作为改进,所述滑槽的长度与圆形出油口的直径相等,使得在旋转瓶盖本体时,倒油管和出油口之间连通的面积最小为0,最大为出油口的直径,同时避免旋转过度。

作为改进,所述出油口的直径与导油的内径相等,使得对倒出酱油的量更易控制,同时防止倒酱油时,酱油流到内盖上。

作为改进,所述凹槽深度与出油口的高度相等,防止倒酱油时酱油流到内盖上。

作为改进,所述瓶盖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棱,增大摩擦防滑,方便旋转瓶盖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的瓶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的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的内盖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的内盖的仰视图。

如图所示:1、瓶盖本体,2、软片,3、上盖,4、倒油管,5、滑块,6、内盖,7、出油口,8、滑槽,9、凸块,10、盖沿,11、螺纹结构,12、棱,13、卡齿一,14、凹槽,15、卡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包括瓶盖本体1、通过软片2与瓶盖本体1连接的上盖3和设置在瓶盖本体1上表面上的倒油管4,所述瓶盖本体1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凸起的倒油管4,所述倒油管4一侧设有卡齿一13,所述瓶盖本体1上与倒油管4相对的一侧设有软片2,所述瓶盖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滑块5,所述瓶盖本体1内表面上与倒油管4位置相对处设有弧形凹槽14,所述瓶盖本体1套设在内盖6上,所述内盖6上表面上与瓶盖本体1上倒油管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圆柱形出油口7,所述内盖6下端内壁上设有螺纹结构11,所述内盖6的侧壁上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与滑块5配合连接,所述上盖3的内表面设有凸块9,所述凸块9在上盖3盖上瓶盖本体1时嵌入倒油管4,所述上盖3上与软片2相对的一侧上设有盖沿10,所述盖沿10一侧的内壁上设有卡齿二15,所述卡齿二15在上盖3盖上瓶盖本体1时与卡齿一13配合连接。

所述倒油管4上端为斜口,斜口朝瓶盖本体1上表面的中心倾斜,使得在倒出酱油时,酱油不易流到瓶盖本体1上。

所述瓶盖本体1内壁上的滑块5和内盖6侧壁上的滑槽8均有2个,且2个滑块5之间的夹角与2个滑槽8之间的夹角均为180度,使得瓶盖本体与内盖的连接更为稳固。

所述滑槽8的长度与圆形出油口7的直径相等,使得在旋转瓶盖本体时,倒油管4和出油口7之间连通的面积最小为0,最大为出油口7的直径,同时避免旋转过度,在倒酱油时需要花费时间找出油口7。

所述出油口7的直径与导油管4的内径相等,使得对倒出酱油的量更易控制,同时防止倒酱油时,酱油流到内盖6上。

所述凹槽14深度与出油口7的高度相等,能够有效避免倒酱油时酱油流到内盖上6。

所述瓶盖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棱12,增大摩擦防滑,方便旋转瓶盖本体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便于控制下料量的酱油瓶用瓶盖,由瓶盖本体、内盖和上盖组成,瓶盖本体套设在内盖上,瓶盖本体内壁上设有两个滑块分别与内盖侧壁上的滑槽配合连接,滑块和滑槽既对瓶盖本体和内盖起固定作用,同时又使得瓶盖本体可以在内盖上旋转,瓶盖本体上表面上设有倒油管,内盖上表面与倒油管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出油口,在旋转瓶盖本体时,出油口与倒油管之间连通的面积产生变化,从而控制酱油的倒出量。滑槽的长度与出有空的直径一致,使得在旋转瓶盖本体时,出油口与倒油管连通的面积最小为0,最大为出油口的面积,同时避免了因瓶盖本体的过度旋转,在使用时不能立即找到出油口这种情况的发生。倒油管设置在瓶盖本体上表面的一侧,且倒油管的上端为斜口,使得在倒酱油时,酱油不易流到瓶盖本体上,避免使用过后仍需对瓶盖进行清洁。瓶盖本体上与倒油管相对的一侧上设有软片,软片将瓶盖本体与上盖连接,上盖内表面上设有凸块,当上盖盖上瓶盖本体时,凸块嵌入倒油管,对瓶内酱油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对上盖起固定作用。上盖上与软片相对的一侧设有盖沿,方便上盖的开闭。上盖内壁上设有卡齿二,倒油管一侧设有卡齿二,当上盖盖上瓶盖本体上,卡齿二和卡齿一配合连接,起到紧固上盖的效果。瓶盖本体内表面与倒油管位置相对处设有凹槽,凹槽深度与圆柱型出油口的高度相同,使得在倒酱油时,酱油能够直接进入倒油管,而不再凹槽内淤积,保证了酱油不会流到内盖上。

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