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摆动助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2405发布日期:2019-08-27 19:4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摆动助眠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摆动助眠床。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高速运动的火车上,或坐在匀速驾驶的汽车上或飞机上,一会儿就不知不觉得睡着了,这是因为人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和半规管前的椭圆囊和球状囊两个囊状结构是起平衡作用的,三个半规管相互垂直控制旋转平衡,而椭圆囊和球状囊则控制直线性平衡,包括地心引力。当坐车或乘飞机时人处于不停地晃动之中,影响了内耳内淋巴液的自然平衡,为了恢复平衡,内耳神经就需要频繁的发出平衡指令,从而使人非常容易疲劳而入睡。现有的振动床的设计大多数结构复杂,尤其是振动部分,制作成本高,结构不稳定,或噪音不能控制,功能单一。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026704.7公开了一种助眠床,在床板下面设有上下支架,上下支架通过安装在侧面的一对同极相对的电磁铁产生摇动而带动床板一起摇动;另外床板下面还固定有偏心轮及其驱动电机。但是此助眠床结构复杂,既用了电动机,又用了电磁铁,成本高。另外驱动电机直接安装在床板底下,噪音可能会很大,反而会影响入睡。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65866.9公开了一种摇摆助眠床,床底架与床垫间使用铰链连接,并以电动机链接偏心轮带动床垫摆动,配合开关形成小幅度摇摆功能。但电机直接连接床底架,所需动力大,耗电多;另外床底架振动可能会损伤地板,也会产生噪音,可能影响楼下的住户。

为帮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减少助眠床在工作中发生倾斜事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电动摆动助眠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摆动助眠床,通过环绕突出部设置的电磁力件依次交替工作,使得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实现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辅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动摆动助眠床,包括床架和床垫,所述床架顶部设置有床垫槽,所述床垫设置在床垫槽内,所述床垫槽内设置有多个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环绕床垫设置,弹力件的两端分别与床垫槽侧壁、床垫侧壁连接,床垫的底部设置有突出部和多个磁体,所述突出部与床垫槽底部触接,所述磁体均匀环绕突出部设置,所述床垫槽内设有多个电磁力件,所述电磁力件与磁体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为半球形结构的突出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躺在床垫上,可控制均匀环绕突出部设置的电磁力件依次工作,使电磁力件依次规律地产生磁力吸引磁体,例如,设置四个电磁力件,并将电磁力件分别设置在突出部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以右边的电磁力件起始工作,控制电磁力件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工作,在右边的电磁力件工作时,右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右晃动,随后右边的电磁力件停止工作,前边的电磁力件开始工作,使得前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前晃动,然后前边的电磁力件停止工作,左边的电磁力件开始工作,使得左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左晃动,随后左边的电磁力件停止工作,后边的电磁力件开始工作,使得后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后晃动,即,前后左右的四个电磁力件依次交替工作,使得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实现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辅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的重心位于突出部。在使用过程中,将突出部设置为半球形结构,使得突出部表面所有的点都能作为支点支撑床垫晃动,使得床垫的晃动支点随着晃动过程不断改变,有效增大床垫的晃动灵敏度,同时更好的配合床垫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另一方面,通过将床垫的重心设置在突出部,使得床垫在晃动的过程中,由于床垫的重心低,使得床垫能够快速恢复晃动前的初始位置,使得床垫晃动时间得到延长,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件为弹簧。通过在床垫和床架之间设置有弹力件,且弹力件分别环绕床垫设置,在床垫向左边倾斜时,靠近左边的弹力件压缩、靠近右边的弹力件拉伸,从而有效阻碍床垫过度晃动,控制床垫的晃动幅度,而在床垫向左倾斜至低点时,压缩的左边弹力件与拉伸的右边弹力件协作,将床垫向右倾斜晃动,从而实现床垫的持续晃动,延长了床垫的持续晃动时间,使得人力驱动床垫晃动过程中,人力能量损耗减小,提高装置的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和床垫槽设有间隙。通过在床垫和床垫槽设置间隙,避免床垫在晃动过程中与床垫槽内壁产生碰撞,导致床架或床垫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顶部设置有隔离网,所述床垫通过隔离网与床垫槽内壁连接。通过设置隔离网,避免杂物从间隙落入床垫槽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网为柔性隔离网。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件设置在隔离网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包括保护板和床垫本体,所述保护板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床垫本体,所述隔离网、弹力件分别与保护板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床沿,所述床沿设置在间隙的上方。通过在保护板的顶部设置有床沿,利用床沿覆盖床垫与床垫槽之间的间隙,使得床垫上的人或物,不会在晃动的过程中落入间隙中,从而有效避免使用者被床垫和床垫槽夹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槽底部为弧面结构。通过将床垫槽底部设置为向下凹的弧面结构,使得床垫槽的中间低,外围高,而在床垫前后左右晃动的过程中,利用床垫槽的外围高的特点,有效限制床垫的晃动幅度,将床垫的晃动幅度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底部还设置有环形柔性缓冲层。通过在床垫底部设置柔性缓冲层,有限降低床垫在与床垫槽内壁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减小设备损坏,延长设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并列设置有的储物室和设备室。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室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磁力件、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力件分别通过振荡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振荡器用于控制电磁力件规律地产生磁力吸引磁体或产生磁力排斥磁体。在使用过程中,为提高床垫晃动的频率,可控制电磁力件与振荡器协作,使电磁力件规律地先产生磁力吸引磁体,或产生磁力排斥磁体,例如,设置四个电磁力件,并将电磁力件分别设置在突出部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以右边的电磁力件起始工作,控制电磁力件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工作,在右边的电磁力件工作时,右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右晃动;在床垫向右晃动至低点后,右边电磁力件连接的振荡器工作,使得右边的电磁力件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助推床垫向左晃动,同时前边的电磁力件开始工作,使得前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前晃动;在床垫向前晃动至低点时,右边的电磁力件停止工作,而前边电磁力件的振荡器工作,使得前边的电磁力件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助推床垫向后晃动,同时左边的电磁力件开始工作,使得左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左晃动;在床垫向左晃动至低点时,前边的电磁力件停止工作,而左边电磁力件的振荡器工作,使得左边的电磁力件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助推床垫向右晃动,同时后边的电磁力件开始工作,使得后边电磁力件吸引床垫底部对应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向后晃动,即,前后左右的四个电磁力件、及电磁力件对应的振荡器分别依次交替工作,使得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实现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增大床垫的晃动频率,辅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力件包括线圈和金属体,所述线圈缠绕金属体设置,在线圈通电后,金属体产生磁场,吸引保护板底部的磁体靠近电磁力件,从而驱使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晃动,在振荡器工作后,使得线圈电流方向改变,让金属体产生磁场,排斥对应的磁体远离电磁力件,助推床垫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摆动助眠床,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环绕突出部设置的电磁力件依次交替工作,使得床垫以突出部为支点实现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辅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摆动助眠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摆动助眠床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摆动助眠床床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摆动助眠床床垫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摆动助眠床床垫的仰视图;

图中,1-床架,2-床垫,3-床垫槽,4-弹力件,5-突出部,6-磁体,7-电磁力件,8-保护板,9-床垫本体,10-凹槽,11-床沿,12-隔板,13-储物室,14-设备室,15-控制器,16-电源,17-振荡器,18-环形柔性缓冲层,19-储物门,20-设备门,21-床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电动摆动助眠床,包括床架1和床垫2,所述床架1顶部设置有床垫槽3,所述床垫2设置在床垫槽3内,所述床垫槽3内设置有多个弹力件4,所述弹力件4均匀环绕床垫2设置,弹力件4的两端分别与床垫槽3侧壁、床垫2侧壁连接,床垫2的底部设置有突出部5和多个磁体6,所述突出部5与床垫槽3底部触接,所述磁体6均匀环绕突出部5设置,所述床垫槽3内设置有多个电磁力件7,所述电磁力件7与磁体6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突出部5为半球形结构的突出部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躺在床垫2上,可控制均匀环绕突出部5设置的电磁力件7依次工作,使电磁力件7依次规律地产生磁力吸引磁体6,例如,设置四个电磁力件7,并将电磁力件7分别设置在突出部5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以右边的电磁力件7起始工作,控制电磁力件7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工作,在右边的电磁力件7工作时,右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右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右晃动,随后右边的电磁力件7停止工作,前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前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前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前晃动,然后前边的电磁力件7停止工作,左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左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左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左晃动,随后左边的电磁力件7停止工作,后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后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后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后晃动,即,前后左右的四个电磁力件7依次交替工作,使得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实现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辅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具体地,所述床垫2的重心位于突出部5。在使用过程中,将突出部5设置为半球形结构,使得突出部5表面所有的点都能作为支点支撑床垫2晃动,使得床垫2的晃动支点随着晃动过程不断改变,有效增大床垫的晃动灵敏度,同时更好的配合床垫2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另一方面,通过将床垫2的重心设置在突出部5,使得床垫2在晃动的过程中,由于床垫2的重心低,使得床垫2能够来回持续晃动,使得床垫2晃动时间得到延长,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具体地,所述弹力件4为弹簧。通过在床垫2和床架1之间设置有弹力件4,使用者可以通过挪动身体改变床垫2的重心,左右摇晃床垫2,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晃动,在床垫2向左边倾斜时,靠近左边的弹力件4压缩、靠近右边的弹力件4拉伸,从而有效阻碍床垫2过度晃动,控制床垫2的晃动幅度,而在床垫2向左倾斜至低点时,压缩的左边弹力件4与拉伸的右边弹力件4协作,将床垫2向右倾斜晃动,从而实现床垫2的持续晃动,延长了床垫2的持续晃动时间,使得人力驱动床垫2晃动过程中,人力能量损耗减小,提高装置的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具体地,所述床垫2和床垫槽3设有间隙。通过在床垫2和床垫槽3设置间隙,避免床垫2在晃动过程中与床垫槽3内壁产生碰撞,导致床架1或床垫2的磨损。

具体地,所述间隙顶部设置有隔离网,所述床垫2通过隔离网与床垫槽3内壁连接。通过设置隔离网,避免杂物从间隙落入床垫槽3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所述隔离网为柔性隔离网。

具体地,所述弹力件4设置在隔离网的下方。

具体地,所述床垫2包括保护板8和床垫本体9,所述保护板8顶部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用于放置床垫本体9,所述隔离网、弹力件4分别与保护板8的侧壁连接。

具体地,所述保护板8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床沿11,所述床沿11设置在间隙的上方。通过在保护板8的顶部设置有床沿11,利用床沿11覆盖床垫2与床垫槽3之间的间隙,使得床垫2上的人或物,不会在晃动的过程中落入间隙中,从而有效避免使用者被床垫2和床垫槽3夹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床沿1底部设置有床头21。

具体地,所述床垫槽3底部为弧面结构。通过将床垫槽3底部设置为向下凹的弧面结构,使得床垫槽3的中间低,外围高,而在床垫2前后左右晃动的过程中,利用床垫槽3的外围高的特点,有效限制床垫2的晃动幅度,将床垫2的晃动幅度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床垫2底部还设置有环形柔性缓冲层18。通过在床垫2底部设置柔性缓冲层18,有限降低床垫2在与床垫槽3内壁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减小设备损坏,延长设置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环形柔性缓冲层18设置在保护板8的底部,所述突出部5、磁体6分别设置在环形柔性缓冲层18内。

具体地,所述床架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空腔分隔为并列设置有的储物室13和设备室14。

具体地,所述设备室14内设置有控制器15和电源16,所述控制器15分别与电磁力件7、电源16连接。优选地,所述储物室13所在床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储物门19,所述设备室14所在床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设备门20。

具体地,所述电磁力件7分别通过振荡器17与控制器15连接。优选地,所述振荡器17设置在电磁力件7的底部。所述振荡器17用于控制电磁力件7规律地产生磁力吸引磁体6或产生磁力排斥磁体6。在使用过程中,为提高床垫2晃动的频率,可控制电磁力件7与振荡器17协作,使电磁力件7规律地先产生磁力吸引磁体6,或产生磁力排斥磁体,例如,设置四个电磁力件7,并将电磁力件7分别设置在突出部5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以右边的电磁力件7起始工作,控制电磁力件7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工作,在右边的电磁力件7工作时,右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右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右晃动;在床垫2向右晃动至低点后,右边电磁力件7连接的振荡器17工作,使得右边的电磁力件7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6,助推床垫2向左晃动,同时前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前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前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前晃动;在床垫2向前晃动至低点时,右边的电磁力件7停止工作,而前边电磁力件7的振荡器17工作,使得前边的电磁力件7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6,助推床垫2向后晃动,同时左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左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左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左晃动;在床垫2向左晃动至低点时,前边的电磁力件7停止工作,而左边电磁力件7的振荡器17工作,使得左边的电磁力件17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6,助推床垫2向右晃动,同时后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后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后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后晃动,即,前后左右的四个电磁力件7、及电磁力件7对应的振荡器17分别依次交替工作,使得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实现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增大床垫2的晃动频率,辅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具体地,所述电磁力件7包括线圈和金属体,所述线圈缠绕金属体设置,在线圈通电后,金属体产生磁场,吸引保护板8底部的磁体6靠近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晃动,在振荡器17工作后,使得线圈电流方向改变,让金属体产生磁场,排斥对应的磁体6远离电磁力件7,助推床垫2晃动。

在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床垫2上,可以通过挪动身体改变床垫2的重心,左右摇晃床垫2,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晃动,由于在床垫2和床架1之间设置有弹力件4,且弹力件4分别环绕床垫2设置,在床垫2向左边倾斜时,靠近左边的弹力件4压缩、靠近右边的弹力件4拉伸,从而有效阻碍床垫2过度晃动,控制床垫2的晃动幅度,而在床垫2向左倾斜至低点时,压缩的左边弹力件4与拉伸的右边弹力件4协作,将床垫2向右倾斜晃动,从而实现床垫2的持续晃动;此外,为节省人力,可控制电磁力件7与振荡器17协作,使电磁力件7规律地先产生磁力吸引磁体6,或产生磁力排斥磁体,例如,设置四个电磁力件7,并将电磁力件7分别设置在突出部5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以右边的电磁力件7起始工作,控制电磁力件7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工作,在右边的电磁力件7工作时,右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右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右晃动;在床垫2向右晃动至低点后,右边电磁力件7连接的振荡器17工作,使得右边的电磁力件7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6,助推床垫2向左晃动,同时前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前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前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前晃动;在床垫2向前晃动至低点时,右边的电磁力件7停止工作,而前边电磁力件7的振荡器17工作,使得前边的电磁力件7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6,助推床垫2向后晃动,同时左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左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左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左晃动;在床垫2向左晃动至低点时,前边的电磁力件7停止工作,而左边电磁力件7的振荡器17工作,使得左边的电磁力件17产生磁力排斥对应的磁体6,助推床垫2向右晃动,同时后边的电磁力件7开始工作,使得后边电磁力件7吸引床垫2底部对应的磁体6靠近后边电磁力件7,从而驱使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向后晃动,即,前后左右的四个电磁力件7、及电磁力件7对应的振荡器17分别依次交替工作,使得床垫2以突出部5为支点实现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晃动,增大床垫2的晃动频率,辅助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