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特别是涉及一种牛奶煮锅。
背景技术:
牛奶煮锅是用于煮牛奶的厨具,主要包括锅体和手柄,锅体中具有开口向上且供牛奶倾倒的腔室。现阶段的牛奶煮锅由于仅通过锅体的侧壁传热导致在进行煮奶的过程中,容易将底部的牛奶煮焦,因此现阶段需要研制出一种传热理想的牛奶煮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奶煮锅,所述牛奶煮锅的传热较为理想,降低了将底部牛奶煮焦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牛奶煮锅,包括锅体和锅柄,所述锅体具有供牛奶倾倒且上端开口的煮奶空腔,所述锅体在煮奶空腔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传热导柱,所述传热导柱的高度至少为煮奶空腔高度的三分之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热导柱的设置能够将锅体底部的热量传递到煮奶空腔的不同高度上,从而提升了牛奶煮锅的传热性能,从而降低了底部牛奶煮焦的概率。同时,将传热导柱的高度至少为煮奶空腔高度的三分之二,能够保证牛奶煮锅在煮不同量的奶时,位于煮奶空腔中不同高度的牛奶均能够得到传热导柱的热传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在煮奶空腔中还设置有筛网组件,所述筛网组件包括固定于锅体空腔底部中心的固定柱和将煮奶空腔隔断的过滤筛网,所述过滤筛网的底部具有与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过滤筛网均能够进行导热,进一步提升了牛奶煮锅的热传递;同时,筛网组件的设置能够过滤在煮奶过程中在奶表面产生的浮泡,从而降低了牛奶煮锅倒出来的奶上的浮泡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具有固定铁块,所述固定套具有与固定铁块配合的固定磁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上的固定铁块和固定套上的固定磁石的配合,实现了固定柱和固定套的连接固定,且这种固定方式安装较为方便,且不易发生松脱,且适用于不同形状的锅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热导柱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所述传热导柱以固定柱为轴线周向均匀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热导柱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提升了整个牛奶煮锅的热传递能力;传热导柱以固定柱为轴线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牛奶煮锅的热传递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筛网的底部具有传热导柱一一对应且供传热导柱顶部嵌入的定位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提升过滤筛网的定位能力,提升过滤筛网在锅体内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筛网的顶部具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能够方便将过滤筛网从锅体上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柄包括固定于锅体外侧壁的固定片、连接固定片且水平设置的连接部以及竖直向下的手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柄的结构设置,相较于传统的一字型锅柄设置,改变了倒奶的姿势,从而避免了传统倒奶过程中蒸汽直接朝向人脸的问题。同时上述锅柄类似于茶杯手柄的结构,方便人进行倒奶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持部外侧表面设有第一隔热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隔热套的设置能够降低手持部外表面的温度,从而方便人直接持握手持部,降低了被烫伤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在与手持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隔热套,所述第一隔热套和第二隔热套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隔热套的设置使得人能够将大拇指按在第二隔热套上,从而方便使用上述牛奶煮锅进行倒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的上边沿具有向外的倒奶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奶翻边的设置能够方便奶从锅体上倒出,且降低了奶从锅体倒出过程中倾洒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牛奶煮锅通过设置传热导柱从而提升了牛奶煮锅的热传递能力,也提升了牛奶煮锅的煮奶效率;
2、通过设置筛网组件,能够减少在倒奶过程中从牛奶煮锅中倒出的浮泡量;
3、锅柄包括固定片、连接部和手持部,相较于传统的一字型锅柄,改变了其的倒奶姿势,从而降低了倒奶过程中蒸汽朝向人脸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锅体;11、煮奶空腔;12、倒奶翻边;13、传热导柱;2、锅柄;21、固定片;22、连接部;23、手持部;24、第一隔热套;25、第二隔热套;3、筛网组件;31、固定柱;311、固定铁块;32、过滤筛网;321、固定套;322、固定磁石;323、把手;324、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一种牛奶煮锅,包括锅体1和锅柄2,锅体1具有供牛奶倾倒且上端开口的煮奶空腔11。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整体呈圆柱状,且煮奶空腔11也为圆柱空腔,锅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导热陶瓷涂层,锅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防粘涂层。
其中,锅体1的上边沿具有向外的倒奶翻边12,能够方便将牛奶煮锅内的奶倒出,降低奶倾洒的概率。
锅体1在煮奶空腔11内设置有一个筛网组件,筛网组件包括固定柱31和过滤筛网32,过滤筛网32的底部具有与固定柱31配合的固定套321。其中,固定柱31设置于煮奶空腔11的底部中心处,过滤筛网32呈圆盘状且将煮奶空腔11的上端开口隔断。其中,固定柱31和过滤筛网32均由导热金属制成。
固定柱31的顶部设置有一块固定铁块311,固定套321具有与固定铁块311配合的固定磁石322。当过滤筛网32安装在固定柱31上时,过滤筛网32位于煮奶空腔11高度的六分之五处。
为了方便将过滤筛网32从锅体1中取出,过滤筛网32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倾倒c形的把手323,把手323的两端均固定在过滤筛网32的顶部。
锅体1在煮奶空腔1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传热导柱13,传热导柱13的高度至少为煮奶空腔11高度的三分之二。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在煮奶空腔11的底部设置有六根传热导柱13,且传热导柱13的高度为煮奶空腔11高度的六分之五,传热导柱13有导热金属制成,且其外表面也涂布有防粘涂层,六根传热导柱13以固定柱31为轴线周向均匀布置。
其中,过滤筛网32的底部具有传热导柱13一一对应且供传热导柱13顶部嵌入的定位座324,且过滤筛网32的底部与传热导柱13的顶部相抵接。定位座324的底部具有供传热导柱13嵌入的定位槽。
参阅附图1和附图2,锅柄2包括固定于锅体1外侧壁的固定片21、连接固定片21且水平设置的连接部22以及竖直向下的手持部23。固定片21和锅体1外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手持部23外侧表面设有第一隔热套24,连接部22在与手持部2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隔热套25。其中,第一隔热套24和第二隔热套25一体设置。
上述结构的设置区别于传统的一字型锅柄2,从而改变了传统牛奶煮锅的倒奶姿势,降低了在倒奶过程中牛奶的蒸汽朝向人脸的概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