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1495发布日期:2019-10-29 20:4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洗地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中,洗地机一般包括清洁辊,通过清洁辊在吸液(清洁液)以后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其中,清洁辊可以是布辊、棉辊等。具体地,在洗地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清洁辊在完成一次转动清洁之后,需要将清洁辊中的污浊液体清除,然后再进行清洁辊的下一次吸液转动清洁。因此,现有的洗地机中一般都需要配备一个强力的吸取装置,该吸取装置需要从清洁辊中直接将污浊液体吸走。然而,上述的结构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1、对清洁辊中的污浊液体的清除效果不佳;具体表现为,大部分的污浊液体会跟随清洁辊进行下一次的转动清洁当中,并在如此反复循环之后,导致清洁辊的清洁效果较差。2、需要该吸取装置的吸力非常大,导致现有的洗地机的功率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地机,结构简单,清洁效果好,且功率能耗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地机,包括清洁辊以及外壳,所述清洁辊用以吸液后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清洁辊的外围,所述外壳的内壁延伸出压液块,所述压液块抵顶于所述清洁辊,且所述压液块的下方设置有吸液口。

所述压液块向下延伸出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以将液体引导至所述吸液口。

所述吸液口包括下壁部,所述下壁部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朝向所述外壳的内侧延伸,以使所述下壁部凸出于所述导向部。

所述吸液口还包括上壁部,所述上壁部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导向部的外侧。

所述清洁辊的底部外露于所述外壳,所述压液块设置在所述清洁辊底部的转动后侧处。

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梳齿,所述梳齿贴合于所述清洁辊的表面。

所述外壳于所述清洁辊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喷液口,所述外壳的内壁、于所述清洁辊的上方设置有导液结构,所述导液结构用以将所述喷液口喷出的液体从所述清洁辊的端部引导至所述清洁辊的中部。

所述导液结构从所述外壳的端部向所述外壳的中部呈阶梯状倾斜。

该洗地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壳体,且所述吸液口设置在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设置有辅助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时,洗地机的清洁辊在吸液后可以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以实现洗地机的洗地作用。并且,由于洗地机的外壳的内壁延伸出压液块,压液块抵顶于清洁辊;因此,在清洁辊转动的过程中,压液块可以持续地挤压于清洁辊,并将清洁辊中的污浊液体挤压脱离清洁辊,确保绝大部分的污浊液体不会跟随清洁辊进行下一次的转动清洁,进而确保了洗地机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地,由于压液块的下方设置有吸液口;此时,对于压液块从清洁辊挤出的污浊液,只需在吸液口处提供一个微吸力,即可将污浊液体吸进至污液箱内,进而有效地降低洗地机的功率能耗,更为符合绿色能耗的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去了清洁辊;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清洁辊的周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沿清洁辊的轴向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洗地机,包括清洁辊1以及外壳2,所述清洁辊1用以吸液后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所述外壳2套设于所述清洁辊1的外围,所述外壳2的内壁延伸出压液块21,所述压液块21抵顶于所述清洁辊1,且所述压液块21的下方设置有吸液口3。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时,洗地机的清洁辊在吸液后可以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以实现洗地机的洗地作用。并且,由于洗地机的外壳的内壁延伸出压液块,压液块抵顶于清洁辊;因此,在清洁辊转动的过程中,压液块可以持续地挤压于清洁辊,并将清洁辊中的污浊液体挤压脱离清洁辊,确保绝大部分的污浊液体不会跟随清洁辊进行下一次的转动清洁,进而确保了洗地机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地,由于压液块的下方设置有吸液口;此时,对于压液块从清洁辊挤出的污浊液,只需在吸液口处提供一个微吸力,即可将污浊液体吸进至污液箱内,进而有效地降低洗地机的功率能耗,更为符合绿色能耗的环保要求。

其中,压液块21沿清洁辊1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设置,使压液块能够整体对清洁辊的进行挤压,确保污浊液体能够尽可能地脱离于清洁辊。相应地,吸液口也是沿清洁辊1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清洁辊可以是布辊、棉辊等可以吸液的清洁辊。清洁液可以是水、清洁溶液等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液块21向下延伸出导向部22,所述导向部22用以将液体引导至所述吸液口3,使污浊液体能够更容易地进入至吸液口内,对吸液口处吸力的大小要求更低,有效地提升洗地机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口3包括下壁部31,所述下壁部31于所述外壳2的外侧朝向所述外壳2的内侧延伸,以使所述下壁部31凸出于所述导向部22。这样,吸液口的下壁部承接从导向部落下的污浊液体,以防止污浊液体的外流,进一步地提升洗地机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口3还包括上壁部32,所述上壁部32延伸至所述外壳2的导向部22的外侧,以防止污浊液体的外流,进一步地提升洗地机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辊1的底部外露于所述外壳2,所述压液块21设置在所述清洁辊1底部的转动后侧处。这样,在清洁辊的底部完成转动清洁之后,便可立刻对清洁辊中的污浊液体进行清除收集,结构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的内壁设置有梳齿23,所述梳齿23位于清洁辊贴合于所述清洁辊1的表面,梳齿可与外壳一体成型,也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外壳。在清洁辊转动清洁的过程中,由于清洁辊上容易粘有毛发等杂物,通过梳齿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杂物清除,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其中,梳齿沿清洁辊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设置,使梳齿能够整体对清洁辊的进行清理,确保杂物能够尽可能地脱离于清洁辊。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外壳2于所述清洁辊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喷液口24,所述外壳2的内壁、于所述清洁辊1的上方设置有导液结构25,所述导液结构25用以将所述喷液口24喷出的液体从所述清洁辊1的端部引导至所述清洁辊1的中部,使清洁液体于清洁辊上能够均匀地分布,有效地提升清洁效果。

具体地,所述导液结构25从所述外壳2的端部向所述外壳2的中部呈阶梯状倾斜。具体地,可以是呈三段式的阶梯状。这样,喷液口喷出的清洁液体沿着外壳从端部流向中部,以实现清洁液体于清洁辊上的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该洗地机还包括壳体4,所述外壳2安装在所述壳体4,且所述吸液口3设置在所述壳体4,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设置有辅助轮5。这样,清洁辊与两辅助轮便可以构成三点着地支撑的结构,使洗地机在清洁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强。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