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炖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442发布日期:2019-08-27 19:54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炖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炖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容器中,有锅类的,有壶类的,主要就是通过电发热形式对容器进行加热,这种方式目前还尚未应用在杯类容器中,而针对于杯类的电热容器,若采用上述形式,具有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杯体结构问题,如传统杯体大都是环形手柄箍住杯身,这种情况会造成在饮用杯中的水时,部分水会顺着杯身遗留在箍条上,清洁不方便,也容易造成污染;第二个是发热盘通常是在电热容器下部进行加热,发热盘与热敏电阻距离较短,容易造成发热盘所散发的热量影响到热敏电阻的精准度,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电炖杯,具有更为精准的温控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电热容器,效果更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炖杯,主要有杯体,所述杯体放置于底座上,底座中设有用于支撑杯体的内罩,内罩的外壁设有环形发热带,所述底座中还设有触动开关以及热敏电阻,且触动开关与环形发热带、热敏电阻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中,热敏电阻贯穿内罩底部,触动开关的垂直位置低于热敏电阻,且触动开关与热敏电阻联动,通过下压热敏电阻,通过热敏电阻触发触动开关,使电路接通。

进一步的,触动开关与热敏电阻均装有复位弹簧,使触动开关与热敏电阻具有自动复位功能。

进一步的,触动开关、环形发热带、热敏电阻与供电源进行串联。

优选的,内罩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中。

上述方案中,杯体侧壁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杯柄插接后通过螺丝进行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双层联动使电路接通,减少开孔数量,优化产品成本;

2.采用环形发热带,可最大程度降低对热敏电阻的精度影响,使产品的控温效果更佳;

3.杯体与杯柄的连接方式更为方便,工序少、成本低,结构牢固,且产品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热敏电阻与触动开关的关联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炖杯,主要有杯体1,所述杯体1放置于底座2上,底座2中设有用于支撑杯体1的内罩21,内罩21通过螺钉6固定于底座2中。内罩21的外壁设有环形发热带3,为了便于导热,内罩21可使用铝金属制成。而底座2中还设有触动开关4以及热敏电阻5,且触动开关4与环形发热带3、热敏电阻5电性连接。具体的,触动开关4、环形发热带3、热敏电阻5与供电源进行串联,当触动开关4动作时,则整个电路形成回路,环形发热带3与热敏电阻5进行正常工作,由于环形发热带3与热敏电阻5作用于杯体1的不同部位,热量通过内罩21传递至杯体1中的介质后,再传递至热敏电阻5,可实现温度的精准探测,当热敏电阻5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则加热完成,这时热敏电阻5断开,从而使整个回路断开。

触动开关4与热敏电阻5均装有复位弹簧,热敏电阻5贯穿内罩21底部,触动开关4的垂直位置低于热敏电阻5,且触动开关4与热敏电阻5联动,即触动开关4可设置于热敏电阻5的正下方,亦可设置于热敏电阻5的侧下方。当杯体1放入内罩21中,杯体1底部下压热敏电阻5,热敏电阻5下压触动开关4,使电路接通,则环形发热带3开始工作。反之,当拿走杯体1,则热敏电阻5与触动开关4复位,从而电路断开。

另外,杯体1侧壁设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与杯柄7插接后通过螺丝71进行紧固。螺丝71的装配方式可侧向水平装配紧固,亦可由上方或下方进行垂直装配紧固,保证杯柄7与连接部11结合牢固即可。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