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5493发布日期:2019-11-19 21:55阅读:10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居窗户为平开窗,然而平开窗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如窗帘和窗户容易发生干涉,窗角容易碰头或碰腰,仅有一层纱窗,起不到防护作用,安全性能较低。

内开内倒窗则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内开内倒窗就是通过旋转窗子的执手,带动窗子内部的五金结构,使窗子处于锁紧、平开、内倒的不同位置。由于内开内倒窗的综合性能优良,其在别墅、商住楼、写字楼、酒店及居家使用的比例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平开窗的窗帘和窗户容易发生干涉、窗角容易碰头或碰腰、安全性能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窗外设有金刚纱窗扇,内设玻璃扇,安全可靠,等温面在同一平面上,节能效果会提高;排水路线统一布局,提高水密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主要由窗框、转角、竖中挺、横中挺、窗扇和玻璃组成,所述窗框、转角、竖中挺和横中挺组成窗户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分为左区、中区和右区三个区域,所述左区和中区之间、右区和中区之间通过转角连接,所述左区和右区为倾斜固定窗,所述中区被竖中挺和横中挺分成左上区固定窗、右上区活动窗和下区固定窗三个区域,所述窗扇为右上区活动窗的开关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倾斜固定窗由窗框和中空玻璃组成,所述窗框包括外侧窗框和内侧窗框,所述外侧窗框和内侧窗框之间设有隔热条,所述内侧窗框与扇压线卡接,所述外侧窗框的一侧伸出有玻璃槽口,所述玻璃槽口和扇压线之间用于安装中空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角包括内侧框体和外侧框体,所述内侧框体和外侧框体上设有正对的转角卡槽,该正对的转角卡槽之间设有隔热条,所述内侧框体的顶端和外侧框体的底端两侧均伸出有防脱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上区固定窗由窗框、中空玻璃和竖中挺组成,所述窗框包括外侧窗框和内侧窗框,所述竖中挺包括内侧竖中挺和外侧竖中挺,所述内侧窗框和外侧窗框之间、内侧竖中挺和外侧竖中挺之间均设有隔热条,所述内侧窗框、内侧竖中挺均与扇压线卡接,所述外侧窗框和外侧竖中挺的一侧均伸出有玻璃槽口,所述玻璃槽口和扇压线之间用于安装中空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窗扇由扇框和中空玻璃组成,所述扇框包括内侧扇框和外侧扇框,所述内侧扇框和外侧扇框之间设有隔热条,该隔热条一侧伸出至与一等压胶条相接,所述等压胶条卡接于所述竖中挺和/或窗框上,所述内侧扇框与扇压线卡接,所述外侧扇框的一侧伸出有玻璃槽口,所述玻璃槽口和扇压线之间用于安装中空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窗扇外侧设有纱窗扇,所述纱窗扇由纱窗扇框和金刚纱网组成,所述纱窗扇框卡接有扇压线,该纱窗扇框上还伸出有与扇压线正对的纱网槽口,所述扇压线与纱网槽口之间用于安装金刚纱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横中挺包括内侧横中挺和外侧横中挺,所述外侧横中挺具有高度依次递减的排水平面,且在不同高度的排水平面上设有排水孔,积水可由高到低依次从排水平面的排水孔中排出。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中挺上设置有高度依次递减的三个排水平面,利用不同平面的高度差,引导积水由高至低自然的流动,最后由排水孔中排出,而且由于第二排水平面高于第三排水平面,第一排水平面又高于第二排水平面,即使风压较大,水也不会流入窗内,从而使得该内开内倒窗的排水功能优良。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金刚纱网由不锈钢丝编织加工而成,具有防剪、防高冲击力等功能,防盗功能高于普通纱窗,同时其也能很好的防止高空坠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在内倒状态时,不占用空间,也不会与窗帘等发生干涉,即使年幼孩童在旁边玩耍,也不会有坠窗的危险,同时又能时刻保持与室外的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左上区固定窗和右上区活动窗上的隔热条、倾斜窗上的隔热条分别处在同一等温平面上,提高节能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倾斜固定窗10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转角2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左上区固定窗3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右上区活动窗40及纱窗扇5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横中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清楚完整的表达出附图,附图2、附图7均由水平方向向左旋转90°得到的,而本说明书中的方位,均是以水平方向的附图为基准,即看图时,应将附图2、附图7右旋90°。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a、窗框;1b、竖中挺;1c、窗扇;20、转角;60、横中挺;

10、倾斜固定窗;100、内侧窗框;101、外侧窗框;102、中空玻璃;103、扇压线;104、玻璃槽口;105、硅酮结构胶;106、分子筛;a、隔热条;

20、转角;200、内侧框体;201、外侧框体;202、防脱条;203、卡接板;204、转角卡槽;

30、左上区固定窗;300、内侧竖中挺;301、外侧竖中挺;

40、右上区活动窗;400、内侧扇框;401、外侧扇框;4001、扇框第一卡槽;4002、扇框第二卡槽;4003、扇框第三卡槽;4011、扇框第四卡槽;4012、扇框第五卡槽;b、密封条;c、等压胶条;a1、卡勾;

50、纱窗扇;500、扇窗扇框;501、金刚纱网;502、纱网槽口;5001、纱窗扇框第一卡槽;5002、纱窗扇框第二卡槽;5003、纱窗扇框第三卡槽;

60、横中挺;600、内侧横中挺;601、外侧横中挺;6001、横中挺第一卡槽;6002、横中挺第二卡槽;6003、横中挺第三卡槽;6011、横中挺第四卡槽;6012、第一排水平面;6013、第二排水平面;6014、第三排水平面;6015、横中挺第五卡槽;6016、第一排水孔;6017、第二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开内倒安全防护窗,该内开内倒窗主要由窗框1a、转角20、竖中挺1b、横中挺60、窗扇1c和玻璃组成,其中,所述窗框1a、转角20、竖中挺1b和横中挺60组成窗户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分为左区、中区和右区三个区域,所述左区和中区之间、右区和中区之间通过转角20连接,所述左区和右区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固定窗10,所述中区被竖中挺1b和横中挺60分成左上区固定窗30、右上区活动窗40和下区固定窗三个部分,所述窗扇1c为右上区活动窗40的开关窗,以下对各个区域的固定窗和活动窗的结构组成和位置关系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4,所述左区倾斜固定窗10和右区倾斜固定窗10在框架结构的两侧对称分布,现以左区倾斜固定窗10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倾斜固定窗10由窗框1a和中空玻璃102组成,且中空玻璃102的周边固定在窗框1a上,其中,所述窗框1a包括外侧窗框101和内侧窗框100,所述外侧窗框101和内侧窗框100之间设有隔热条a,所述内侧窗框100与扇压线103卡接,所述外侧窗框101的一侧伸出有玻璃槽口104,所述玻璃槽口104与扇压线103正对,且该玻璃槽口104和扇压线103之间用于安装中空玻璃102,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空玻璃102为双层中空玻璃,玻璃两端通过硅酮结构胶105粘接,硅酮结构胶105内侧设有铝框,所述铝框与玻璃的接触面上设有丁基胶(图中未示出),防止水分进入玻璃夹层,该铝框内设有分子筛106,分子筛106能够吸附玻璃夹层内产生的湿气或潮气,保证玻璃夹层中空气的干燥,中空玻璃102外表面与扇压线103以及玻璃槽口104之间通过结构密封胶粘接固定;中空玻璃102与其两侧的窗框1a之间设有玻璃垫块,保证玻璃不与窗框接触,避免玻璃破损。

参照图2、图5,本实施例中左区和右区的两个转角20在框架结构上对称分布,现以左区转角20为例进行说明,该转角20是用来连接左区窗框1a和中区窗框1a的连接件,转角20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角20与其两侧的窗框1a通过螺丝连接。所述转角20包括内侧框体200和外侧框体201,所述内侧框体200顶端两侧伸出有防脱条202,底端伸出一长条形卡接板203,所述外侧框体201是由底端弧形段、两侧直线段以及顶端直线段围合成的空腔,弧形底端两侧伸出有防脱条202,所述卡接板203上以及外侧框体201顶端上设有正对的转角卡槽204,该正对的转角卡槽204之间设有隔热条a。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转角的内侧框体与外侧框体的距离较近,内侧框体截面积较大,比较常见的内侧框体多为三角形框体或梯形框体,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内侧框体和外侧框体之间设置有卡接板,在同等状态下,内侧框体距外侧框体的距离变远,两者通过卡接板连接,从而间接减小内侧框体的截面积,甚至仅为现有内侧框体截面积的十分之一。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大大的节省转角型材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实际的利好作用。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框体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本专利申请并不对其形状做限制。

所述左上区固定窗30和右上区活动窗40通过竖中挺1b连接,所述左上区固定窗30、右上区活动窗40与下区固定窗通过横中挺60连接。参照图2、图6,所述左上区固定窗30由窗框1a、中空玻璃102和竖中挺1b组成,且中空玻璃102的周边固定在窗框1a和竖中挺1b上,所述窗框1a包括外侧窗框101和内侧窗框100,所述竖中挺1b包括内侧竖中挺300和外侧竖中挺301,所述内侧窗框100和外侧窗框101之间、内侧竖中挺300和外侧竖中挺301之间均设有隔热条a,所述内侧窗框100、内侧竖中挺300均与扇压线103卡接,所述外侧窗框101和外侧竖中挺301的一侧均伸出有玻璃槽口104,所述玻璃槽口104与同侧的扇压线103正对,且该玻璃槽口104和扇压线103之间用于安装中空玻璃102,所述中空玻璃的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2、图7,所述窗扇1c是右上区活动窗40的开关窗,所述窗扇1c由扇框和中空玻璃102组成,所述扇框包括内侧扇框400和外侧扇框401,所述内侧扇框400和外侧扇框401之间设有隔热条a,所述内侧扇框400与扇压线103卡接,所述外侧扇框401的一侧伸出有玻璃槽口104,所述玻璃槽口104与同侧的扇压线103正对,且该玻璃槽口104和扇压线103之间用于安装中空玻璃103,所述中空玻璃102的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扇框是固定在竖中挺1b和窗框1a之间,由于右侧扇框和左侧扇框在玻璃两端对称分布,现以左侧扇框固定在竖中挺1b上为例说明,所述内侧扇框400包括内侧扇框顶端、内侧扇框底端、内侧扇框左端和内侧扇框右端,所述内侧扇框顶端用来放置执手(图中未示出),所述内侧扇框顶端向左延伸有第一左延伸段,该第一左延伸段的端头处设有向下的扇框第一卡槽4001,该扇框第一卡槽4001与竖中挺1b通过密封条b密封,所述内侧扇框底端设有两个扇框第二卡槽4002,所述内侧扇框右端设有扇框第三卡槽4003,该扇框第三卡槽4003用来卡接扇压线103;所述外侧扇框401包括外侧扇框顶端、外侧扇框底端、外侧扇框左端和外侧扇框右端,所述外侧扇框顶端设有两个扇框第四卡槽4011,该两个扇框第四卡槽4011和两个所述扇框第二卡槽4002位置一一正对,分别用来安装两个隔热条a,背离中空玻璃102一端的隔热条a的中部伸出一卡勾a1,该卡勾a1与一等压胶条c卡接,该等压胶条c卡接于左侧的竖中挺1b上;所述外侧扇框左端下侧有缺口,该缺口处与竖中挺1b通过密封条b密封,所述外侧扇框右端向右延伸有第一右延伸段,该第一右延伸段为弧形,且该第一右延伸段通过弧角过度由水平向右延伸改变为竖直向上延伸,其端头处设有扇框第五卡槽4012,该扇框第五卡槽4012实际上是上述的玻璃槽口104,与同侧的扇压线103一起固定中空玻璃102,所述中空玻璃102的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图7中,右侧扇框与左侧扇框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右侧扇框固定在窗框1a上,扇框第一卡槽4001与窗框1a通过密封条b密封,等压胶条c卡接于右侧的窗框1a上,缺口处与窗框1a通过密封条b密封。

参照图2、图7,所述窗扇1c外侧设有纱窗扇50,所述纱窗扇50由纱窗扇框500和金刚纱网501组成,所述纱窗扇框500卡接有扇压线103,该纱窗扇框500上还伸出有与扇压线103正对的纱网槽口502,所述扇压线103与纱网槽口502之间用于安装金刚纱网501。

由于左侧纱窗扇框500和右侧纱窗扇框500在金刚纱网501两端对称分布,现以左侧纱窗扇框500为例说明其结构组成,所述纱窗扇框500为矩形框体,所述纱窗扇框500包括纱窗扇框顶端、纱窗扇框底端、纱窗扇框左端和纱窗扇窗右端,所述纱窗扇框左端设有纱窗扇框第一卡槽5001,所述纱窗扇框右端上侧设有纱窗扇框第二卡槽5002,下侧设有纱网槽口502,该扇窗扇框第二卡槽5002的高度高于纱窗扇框第一卡槽5001的高度,所述纱窗扇框第二卡槽5002与扇压线103卡接,该扇压线103与金刚纱网501之间采用密封条b密封,所述纱网槽口502与金刚纱网501之间通过结构胶粘接固定,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纱网槽口与纱网的粘胶面一般是平面,在该平面与纱网之间打结构胶从而固定纱网,但是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平面与纱网之间的结构胶易出现开裂等不良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纱网槽口502与金刚纱网501的粘胶面可做成锯齿状,结构胶均布在各个锯齿内部,再与纱网粘接,能够增加与纱网之间的粘接力,不易出现开裂现象。所述纱窗扇框左端底部还设有向左延伸的第二左延伸段,所述第二左延伸段的端头处设有纱窗扇框第三卡槽5003,该纱窗扇框第三卡槽5003与左侧的竖中挺1b通过密封条b密封。

本专利申请提供的内开内倒窗的排水功能优良,主要通过中挺结构上的改进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横中挺和竖中挺的结构相同,为方便观察,请参照图3、图8及图9,所述横中挺60包括内侧横中挺600和外侧横中挺601,所述内侧横中挺600为矩形空腔,其包括内侧横中挺顶端、内侧横中挺底端、内侧横中挺左端和内侧横中挺右端,所述内侧横中挺顶端设有横中挺第一卡槽6001,该横中挺第一卡槽6001左端与内侧扇框400通过密封条b密封,内侧横中挺底端设有横中挺第二卡槽6002,该横中挺第二卡槽6002用来卡接扇压线103,内侧横中挺右端设有两个横中挺第三卡槽6003;所述外侧横中挺包括外侧横中挺顶端、外侧横中挺底端、外侧横中挺左端和外侧横中挺右端,其中,所述外侧横中挺左端设有两个横中挺第四卡槽6011,该两个所述横中挺第四卡槽6011与两个所述横中挺第三卡槽6003一一对应,分别用来安装两个隔热条a,所述外侧横中挺底端与外侧横中挺顶端对称分布,以顶端为例介绍其组成,所述外侧横中挺顶端由高度依次递减的三个排水平面组成,在这里由高到低依次标记为第一排水平面6012、第二排水平面6013和第三排水平面6014,所述第一排水平面6012的右侧向上延伸有第一上延伸段,该第一上延伸段的端头处设有横中挺第五卡槽6015,该横中挺第五卡槽6015与外侧扇框401通过密封条b密封,所述第三排水平面6014右端向上延伸有第二上延伸段,该第二上延伸段与纱窗扇框500通过毛刷d连接。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外侧横中挺顶端设置为不同高度平面的目的在于:提高窗户的排水功能,具体来说,所述第一上延伸段上设有第一排水孔6016,所述第二上延伸段上设有第二排水孔6017,由于外侧横中挺顶端设置成高度依次减小的三个排水平面,即由高到低有一个高度差,当有积水存在时,水自然的由高处往低处流动,即水从第一排水孔6016流至第二排水平面6013,从第二排水平面6013流至第三排水平面6014,再从第三排水平面6014右端的第二排水孔6017排出,实现积水的自然排出,另一方面,在风压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第二排水平面6013高于第三排水平面6014,第一排水平面6012又高于第二排水平面6013,水也不会倒流入窗内,其排水功能优良,积水排出的方向可参照图9中箭头所示。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