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拉吸盘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9227发布日期:2019-10-09 06:3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无拉吸盘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窗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拉吸盘帘。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窗帘已多样化,但多数窗帘由于自身特点有诸多的限制也造成很多的不便。如现有窗帘系统多数是由于珠线或拉绳控制,珠线或拉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窗帘在安装时要对墙体或窗帘进行打孔,不但要借助工具而且对墙体和窗框打孔,操作多有不便。现有的窗帘中,也有利用吸盘固定在墙面或者玻璃上的结构。专利CN207604743U公开了窗帘结构,通过弹性绳使帘体具有下拉展开以及弹性收合的效果。上轨通过固定件固定,并且可以附加吸盘件固定。但是专利中固定件和吸盘件的安装方式,决定了窗帘上轨如果带动固定件向上晃动,固定件就可能离开吸盘。这种固定件和吸盘的连接方式使窗帘并不稳固。而且,对比文件中的弹性绳的方式,下轨拉下后一定要固定,否则帘体就会回弹, 且弹力绳受温度影响较大,已疲劳、长时间使用后不易回收。需要一种控制更加方便的无拉吸盘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不会晃动脱离、吸附稳定的无拉吸盘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无拉吸盘帘,包括圆管、下梁以及设置在其间可以展开、收合的帘体,圆管两端分别设置大吸盘,圆管两端分别连接吸盘座,吸盘座上设置大吸盘,吸盘座上设置连通的大孔和小孔、两个吸盘座的小孔相向设置或者相对设置。

下梁上设置手柄,下梁上手柄的对面设置下梁吸盘座;下梁吸盘座上设置小吸盘。

下梁吸盘座上设置连通的大孔和小孔,大孔设置在小孔的上方。

圆管两端分别设置与吸盘座相连的左支架、右支架,圆管内设置弹簧棒,弹簧棒一端连接可以在圆管内移动的滑块,滑块与圆管内壁配合随着圆管转动,弹簧棒远离滑块的一端伸出圆管一端与右支架连接并固定。

圆管靠近滑块的一端设置与圆管一同转动的制尾,制尾与左支架相连。

左支架上设置与制尾相连的可调阻力装置,右支架上设置与弹簧棒相连的弹簧扭力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窗帘安装方便、安装完成后窗帘稳固,不会晃动或者脱落。可以根据窗帘的布料、重量调节弹簧棒的弹力和阻力,窗帘收卷时达到最佳平衡状态。使用时只需用手轻拉和上推即可实现窗帘开合。安装方便,使用时安全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无拉吸盘帘示意图。

图2是弹簧棒剖视图。

图3是大吸盘安装示意图。

图4是下梁部件组装图。

图5为图4中的组装步骤图。

图6是窗帘安装图。

其中,1是大吸盘 、2是吸盘座、3是左支架、4是右支架、5是弹簧棒 6是制尾、7是圆管、8是帘体、9是下梁、10是压条、11为下梁封头、12是小吸盘、13是下梁吸盘座、14是手柄、15是滑块、16是套筒、17是小孔、18是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无拉吸盘帘,包括圆管7、下梁9以及设置在其间可以展开、收合的帘体8,圆管7两端分别设置大吸盘1。圆管7两端分别连接吸盘座2,吸盘座2上设置大吸盘1,吸盘座2上设置卡槽,卡槽包括连通的大孔和小孔、两个吸盘座的小孔17相向设置或者相对设置。先将大吸盘1通过大孔然后移动到小孔17位置,小孔17用来卡紧大吸盘1。现有的技术中,吸盘座2的位置使小孔17位于大孔的正上方,这样帘体8向上晃动就有脱离处大吸盘1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小孔17相向设置或者相对设置。这样,吸盘座2上下不能晃动,左右也不能晃动,不会从大吸盘1中脱离。

下梁上9设置手柄14,下梁9上手柄14的对面设置下梁吸盘座13;下梁吸盘座13上设置小吸盘12。帘体8上端粘在圆管7上,下端背面粘压条10后穿入下梁9中。然后将封头11设置在下梁9的两端。小吸盘12卡入下梁吸盘座13后,将吸盘座13居中卡在下梁9上。手柄14也安装在下梁9中间部位。

窗帘打开时可实现将下梁9所配小吸盘12吸附在玻璃上固定下梁9。下梁吸盘座13上设置连通的大孔和小孔,大孔设置在小孔的上方。这样帘布拉紧时,吸附稳固。

圆管7两端分别设置与吸盘座2相连的左支架3、右支架4,这里的右支架4、左支架3不限定方向,右支架4不一定在圆管7的右侧,也可以在左侧。左支架3、右支架4与吸盘座2配合处有倒齿,可在安装时根据窗框厚度不同实现将窗帘扣紧在窗户上。圆管7内设置弹簧棒5,弹簧棒5一端连接可以在圆管7内移动的滑块15,滑块15与圆管7内壁配合随着圆管7转动,弹簧棒5远离滑块15的一端伸出圆管7一端与右支架4配合连接并固定。这样弹簧棒5一端固定,一端随着圆管7转动产生使帘体8收缩的扭矩。圆管7靠近滑块15的一端设置与圆管7一同转动的制尾6,制尾6与左支架3配合。弹簧棒5远离滑块15的一端设置套筒16,套筒16转动设置在弹簧棒5上,套筒16外壁与圆管7内部配合随之圆管7转动。安装时,弹簧棒5前端滑块15装入圆管7内的槽内并在槽内滑动。继续推进到套筒16进入圆管7并与圆管7紧密配合。

左支架3上设置与制尾6相连的可调阻力装置将需要的阻力加载在窗帘上。右支架4上设置与弹簧棒5相连的弹簧扭力调节装置。弹簧棒5包括内芯18和内芯上设置的弹簧。弹簧套在内芯上且弹簧的两端一端与内芯固定,一端与滑块15相连转动。内芯18上转动设置套筒16。弹簧棒5的内芯18与弹簧扭力调节装置配合。右支架4的弹簧扭力调节装置可以双向调节实现弹簧卸力和加力。可调阻力装置可以为专利CN201820096948.5一种可调阻力器的结构。弹簧扭力调节装置可以为专利CN201810081112.2一种弹簧扭力调节器的结构。这样可以根据窗帘的布料、重量调节弹簧棒的弹力和阻力,窗帘收卷时达到最佳平衡状态。使用时只需用手轻拉和上推帘体8即可实现窗帘开合。安装方便,使用时安全省力。

具体实施时,将大吸盘1嵌入吸盘座2大孔,然后侧向滑入吸盘座2小孔17卡紧。然后将玻璃窗使用抹布擦干净,将大吸盘1吸附在窗户或者墙体上。将小吸盘12卡入下梁吸盘座13中,组装好帘子后左支架3、右支架4分别卡入固定好的吸盘座2的卡槽内与吸盘座2连接。调节右支架4对窗帘弹簧棒5扭力进行调节,同时左支架3阻力进行微调,达到窗帘展开时下梁重量与弹簧扭力平衡,只需用手轻轻推拉下梁即可将窗帘开合至任意高度,下梁背面小吸盘12可吸附玻璃上加以固定,防止窗帘摆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