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多人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5874发布日期:2020-03-17 14:3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中央多人沙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央多人沙发。



背景技术:

沙发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随着社会的发展,沙发已是许多家庭以及一些办公室必需的家具;授权公告号cn2022341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人沙发,包括沙发靠和沙发扶手,沙发扶手对称的设置在沙发体的两边,沙发靠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沙发扶手上,沙发靠为圆柱体,该沙发靠设置在沙发体的上方且与沙发体上表面相平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人们坐在沙发上时,手臂往往会搭放在扶手上,但是由于扶手的空间仅仅只够用于人们将手臂搭放在上面,当人们手中拿有一些物品坐在沙发上时,只能将物品直接放置在沙发体上,放置在沙发体上的物品会减少供人们坐的空间;当该物体为装有水的水杯时,由于沙发体较软,人们将水杯直接放在沙发体上时,水杯容易倾倒,因此现有的沙发不足以满足人们放置物品的需求,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多人沙发,具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放置物品的需求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央多人沙发,包括沙发本体、放置在沙发本体上的沙发软垫;所述沙发本体包括沙发座和支撑沙发的沙发腿,所述沙发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沙发腿铰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所述沙发腿的铰接处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放置板一侧边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沙发座两相邻侧边沿竖直方向分别穿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均设有使所述放置板脱离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的触发件,所述放置板完全位于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插孔脱离且与所述第一插孔卡接,所述放置板位于所述收纳槽外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插孔脱离且与所述第二插孔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板完全位于收纳槽内时,按下触发件,限位件与第一插孔脱离,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放置板向外转动,当放置板位于收纳槽外时,限位件与第二插孔卡接,从而实现了放置板位置的固定,由于放置板时沙发以外额外增设的,其相当于一个承托载体,在不影响物品占据沙发供人坐的空间的同时,能够将人们手中持有的物品放置在放置板上,比如说将书本放置在放置板上,因此减少了书本对沙发沙发软垫的占用率,从而保证了沙发供人坐的空间不被书本占用,同时比如说人们将手中持有的水杯放置在放置板上,放置板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放置板对水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了水杯倾倒的情况;由于放置板是额外增设来用于放物品的,所以很多不同种类的物品都可以放置在放置板上,从而增强了放置板本身的整体实用性;收纳槽的开设是用于收纳放置板的,当不需要使用放置板时,放置板收纳在收纳槽内,从而减少了放置板在不使用时对空间的占用率;由于放置板一端与沙发腿铰接,放置板围绕其与沙发腿的铰接点转动,沙发腿在支撑沙发座的同时对放置板同样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触发件相当于一个按钮开关的作用,当放置板完全位于收纳槽内时,按下触发件,限位件与第一插孔脱离,当放置板位于收纳槽外时,按下触发件,限位件与第二插孔脱离,由于只需要按下触发件就能够实现放置板位置的改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弹簧和卡块,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卡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凹槽槽底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与卡块配合同插孔之间的卡接配合,实现了放置板完全位于收纳槽中和完全位于收纳槽外的这两种情况实现了一个卡接固定,从而增强了放置板与沙发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卡块随放置板一起移动,直到卡块自动弹到插孔中与插孔卡接,若用螺钉或螺栓,人首先需要将放置板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然后再拿螺钉或螺栓锁紧,相对于螺钉螺栓而言,第一弹簧与卡块的配合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快捷;同样第一弹簧压缩时,卡块与插孔脱离,此时可转动放置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孔内壁设有固定块,所述触发件包括触发杆和与触发杆一端部连接的触发块,所述触发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触发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触发块,使得与触发块相连的触发杆朝卡块运动,当触发杆与卡块接触时,卡块从插孔中脱离,从而实现了当放置板完全位于收纳槽内时,按压触发块,实现卡块与第一插孔的脱离,从而可以转动放置板将放置板移出收纳槽,同时也实现了当放置板位于收纳槽外时,按压触发块,实现卡块与第二插孔的脱离,从而可以转动放置板将放置板移入收纳槽中,只需要按压触发块就可以接触放置板在不同位置处的限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第二弹簧的设置一方面是对触发块与固定块之间实现一个连接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按压触发块,第二弹簧压缩因此对受按压的触发块起到一个复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触发块卡在插孔中的情况,增强了触发件整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杆远离触发块的一端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侧壁与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块存在与插孔脱离时因受力不均而卡在插孔内的情况,而抵接块与触发杆一端连接并且抵接块的侧壁与插孔内壁贴合,从而增大了抵接块与卡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卡块能够顺利从插孔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与插孔内壁固定的限位块,所述触发块与所述限位块接触时,所述卡块与任一插孔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触发杆是穿设在插孔内的,并且人是无法观测到触发杆在外界力的作用下其所移动的具体位置,即无法保证每次触发杆都能够移动到相同的位置刚好将卡在插孔内的卡块抵出插孔,从而无法每次都能准确的实现卡块的解锁,而限位块的设置,按压触发块,当触发块与限位块接触时,卡块与第一插孔或第二插孔脱离,从而提高了卡块解锁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远离地面的一端均铰接有开关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很容易不小心触碰到裸露在外的触发块,而开关盒的设置,开关盒对触发块起到一个阻隔的作用,减少了在不需要打开放置板时发生误操作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槽靠近地面的一侧面开设有以放置板与沙发腿铰接的铰接点为圆心的圆弧形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与所述放置板靠近地面的一侧面固定的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板完全位于收纳槽外时,由于放置板一端与沙发腿铰接,另一端通过卡块与第而通孔卡接固定,所以整个放置板的受力都击中在这两个位置,且这两个位置位于放置板的同一侧边缘,当放置板上的所承受的力较大时,放置板与沙发腿的铰接的位置处和第二通孔的位置处会因为受力过大而磨损,而支撑件的设置,支撑件相当于增加了放置板的受力点,从而支撑件对放置板起到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原受力点的磨损;另一方面仅在收纳槽靠近地面的一侧面开设一条供支撑件滑动的圆弧形滑动,而不是将整个收纳槽靠近地面的一侧面都开通,一方面在放置板完全位于收纳槽内时,在不影响支撑件随放置板一起转动到收纳槽外的同时增大了收纳槽与放置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收纳槽对放置板的固定支撑作用,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减少了支撑件承受人体重力的情况,对支撑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远离放置板的一端设有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件跟随放置板围绕放置板与沙发腿的铰接点转动的过程中,支撑件远离放置板的一端与地面之间是滑动摩擦,而滑轮的增设,从而将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地面对支撑件的摩擦阻力,因此便于支撑件在地面上的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可实施性,由于该沙发增设有放置板,而放置板上可以放置各种不同种类的物品,所以人们可以将手中持有的物品放置在放置板上,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放置物品的需求,增强了放置板的整体实用性。

2.由于放置板在不使用时是可以收纳在收纳槽内的,所以减少了放置板在不使用时对占地空间造成的浪费。

3.通过支撑件与圆弧形滑道的配合设置,支撑件在增加放置板受力点的同时,圆弧形滑道增强了收纳槽对放置板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了放置板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受力点磨损的情况。

4.由于放置板在收纳槽内的转入和转出都至需要按压触发块,使得抵接块与卡块接触,实现卡块与插孔内壁的脱离,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放置板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放置板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凹槽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触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沙发本体;11、沙发座;12、沙发腿;13、沙发软垫;14、软垫;15、挡板;2、放置板;21、弹性件;3、收纳槽;31、支撑件;32、滑道;33、滑轮;4、凹槽;41、限位件;411、卡块;412、第一弹簧;51、第一插孔;52、第二插孔;6、触发件;61、触发块;62、第二弹簧;63、触发杆;64、固定块;65、限位块;66、抵接块;7、开关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中央多人沙发,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沙发本体1,沙发本体1包括沙发座11和支撑沙发座11的若干沙发腿12,沙发座11整体为圆形结构,沙发座11垂直固定有4块挡板15,两两挡板15之间的夹角为90度,相邻两挡板15之间形成一个隔间,沙发腿12的数量也为4个,两两沙发腿12之间的夹角也为90度,且每个沙发腿12与之对应的挡板15处于同一平面内。

每个隔间内的沙发座11远离地面的一侧面均铺设有沙发软垫13,挡板15的两侧面铺设有软垫14,沙发软垫13的形状为90度的扇形,扇形的沙发软垫13的两直线边缘与两侧挡板15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扇形沙发软垫13的的圆弧形边缘与沙发座11的边缘同样存在一定的间距。

每个沙发腿12靠近沙发座11一端都铰接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形状为1/4圆弧形,圆弧形的放置板2的两边缘直线的交点与沙发腿12铰接,放置板2与沙发腿12的铰接处设置有弹性件21,弹性件21为扭簧,扭簧一端与沙发腿12固定,另一端与放置板2固定。

沙发座11的圆弧形边缘向内凹设有收纳槽3,收纳槽3的形状与放置板2的形状匹配,也为1/4圆弧形,圆弧形收纳槽3的两边缘直线的交点与放置板2和沙发腿12的铰接点重合。

如图5所示,放置板2靠近收纳槽3内的一边缘凹设有凹槽4,凹槽4的形状为圆形,凹槽4位于放置板2边缘中部的位置。

如图5和图7所示,凹槽4内固定有限位件41,限位件41包括卡块411和第一弹簧412,卡块4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一弹簧412一端圆卡块411的圆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凹槽4槽底中心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扇形的沙发软垫1413的两直线边缘与两侧挡板15之间的间距处开设有第一插孔51,第一插孔51圆心到放置板2与沙发腿12铰接点的距离等于凹槽4中心到放置板2与沙发腿12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扇形沙发软垫13的的圆弧形边缘与沙发座11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处开设有第二插孔52,第二插孔52圆心到放置板2与沙发腿12铰接点的距离等于凹槽4中心到放置板2与沙发腿12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第一插孔51和第二插孔52的内均各固定有圆形固定块64。

如图6所示,第一插孔51和第二插孔52内均设有触发件6,触发件6包括触发杆63和与触发杆63一端部固定的触发块61,触发块61与固定块6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第二弹簧62一端触发块6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2另一端与固定块64固定连接。

当第二弹簧62处于自然状态时,触发块61位于插孔远离地面一端的端口处。

触发杆63远离触发块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块66,抵接块66的横截面积为圆形且抵接块66侧壁与插孔内壁贴合。

触发块61与固定块64之间设有与插孔内壁固定的圆形限位块65,限位块65与固定块64同圆心设置,限位杆穿设于限位块65和固定块64中。

当第一插孔51内的触发块61与限位块65接触时,卡块411与第一插孔51脱离;当第二插孔52内的触发块61与限位块65接触时,卡块411与第二插孔52脱离。

第一插孔51和第二插孔52远离地面的一端的端口处均铰接有开关盒7。

收纳槽3靠近地面的一侧面开设有以放置板2与沙发腿12铰接的铰接点为圆心的圆弧形滑道32,圆形滑道32位于放置板2的圆弧形边缘位置。

滑道32内设有与放置板2靠近地面的一侧面固定的两个支撑件31,支撑件31为支撑杆,支撑杆位于圆弧形放置板2的直线边缘和圆弧线边缘的相交位置处。

支撑杆远离放置板2的一端设有滑轮33。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工作原理:

当放置板2完全位于收纳槽3内时,按下位于第一插孔51内的触发块61,放置板2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以放置板2与沙发腿12的铰接点为圆形向外做圆周运动,在放置板2移动的过程中,当放置板2旋转90度时,卡块411与第二插孔52卡接,放置板2停止运动并实现与第二插孔52的固定;此时人们就可以将物品放置在放置板2上了。

当放置板2位于收纳槽3外时,按下位于第二插孔52内的触发块61,推动放置板2以放置板2与沙发腿12的铰接点为圆形向内做圆周运动,在放置板2移动的过程中,当放置板2旋转90度时,卡块411与第一插孔51卡接,放置板2停止运动并实现与第一插孔51的固定,此时放置板2就完全收纳在收纳槽3内。

有益效果:

由于该沙发增设有放置板2,而放置板2上可以放置各种不同种类的物品,所以人们可以将手中持有的物品放置在放置板2上,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放置物品的需求,增强了放置板2的整体实用性。

由于放置板2在不使用时是可以收纳在收纳槽3内的,所以减少了放置板2在不使用时对占地空间造成的浪费。

通过支撑件31与圆弧形滑道32的配合设置,支撑件31在增加放置板2受力点的同时,圆弧形滑道32增强了收纳槽3对放置板2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了放置板2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受力点磨损的情况。

由于放置板2在收纳槽3内的转入和转出都至需要按压触发块61,使得抵接块66与卡块411接触,实现卡块411与插孔内壁的脱离,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由于卡块411与第一插孔51或者第二插孔52的卡接配合,从而实现了放置板2的固定,按下触发块61,同时又可以使得卡块411与第一插孔51或者第二插孔52脱离,从而实现了放置板2的转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