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302发布日期:2019-08-27 19:5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液体加热容器都是需要通过按钮来实现开盖,即通常在壶体上设置一按钮,通过将按钮按下可将壶盖打开。由于按钮是活动设置在壶体上的,需要相对壶体进行运动,则按钮和壶体之间必然存在活动间隙供按钮被顺畅按压,但是该活动间隙内容易落入灰尘等异物,导致按钮和壶体之间的活动间隙变小而致使按钮活动不顺畅甚至卡死,进而使得壶盖不能够顺畅打开。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旨在保证壶盖能够被顺畅打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壶盖,包括固定盖部和活动盖部,所述固定盖部与所述壶体固定,所述活动盖部与所述固定盖部枢接,且所述活动盖部和所述固定盖部共同盖合所述壶体设置;弹性复位件,分别连接所述固定盖部和所述活动盖部;第一锁固件,安装在所述壶体,以及第二锁固件,安装在所述活动盖部,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之间具有锁附状态和解锁状态,通过对所述活动盖部施加压力以控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在所述锁附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锁附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锁紧而将所述活动盖部与所述壶体盖合;在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脱离,所述弹性复位件朝上弹起所述活动盖部。可选地,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其中一者安装在所述活动盖部的底面,另一者固定在所述壶体的周壁上;在所述解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锁附状态时,通过对所述活动盖部施加压力,所述第二锁固件沿上下方向推动所述第一锁固件,所述第一锁固件处于压缩状态并与所述第二锁固件扣接在一起;在所述锁附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时,通过对所述活动盖部施加压力,所述第二锁固件继续沿上下方向推动所述第一锁固件而使第一锁固件被继续压缩;在撤销施加于所述活动盖部上的压力时,所述第一锁固件沿上下方向恢复形变,且与所述第二锁固件脱离。可选地,所述第一锁固件包括安装座、活动夹手和弹性件,所述安装座具有朝上敞口的容置槽,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锁固件包括连接部和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限位部;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壶体的周壁上,所述连接部对应安装于所述活动盖部的底面;在所述解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锁附状态时,所述限位部插入所述活动夹手中,并推动所述活动夹手进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受压压缩,且所述活动夹手限制在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限位部夹持;在所述锁附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先被继续压缩后恢复形变,推动所述活动夹手伸出于所述容置槽,所述活动夹手松开对所述限位部的夹持。可选地,所述第一锁固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安装在所述活动夹手上,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定位槽;在所述解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锁附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受压压缩并推动所述定位件滑动至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件将所述活动夹手限制在所述容置槽内;在所述锁附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定位件滑出所述定位槽,从而解除对所述活动夹手的限制。可选地,所述壶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内胆,所述第一锁固件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可选地,所述内胆的上端朝外翻折形成一翻边,所述翻边搭接在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翻边朝下凹陷形成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锁固件安装在所述避让槽。可选地,所述避让槽的槽底设有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锁固件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孔设置,所述第一锁固件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避让孔的孔缘与所述限位槽卡合。可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并具有一朝上敞口的安装槽,所述第一锁固件的下端容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锁固件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抵接。可选地,所述避让孔的孔缘朝下延伸形成裙边,所述裙边卡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抵接凸部,所述抵接凸部与所述裙边抵顶。可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显控组件,所述显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可供活动盖部与壶体盖合,并将活动盖部和壶体固定,并在活动盖部被施加外力时使活动盖部相对壶体打开,从而实现了一种可以按压活动盖部使其打开的液体加热容器,且这种结构仅通过按压即实现打开或盖合,非常方便。此外,通过采用该方式来打开或是关闭活动盖部,仅需要在活动盖部上直接施加外力即可,而不需要在活动盖部或是壶体上额外设置按压按钮来传递外力,即可取消按钮位置,因而能够避免液体加热容器上按钮的设置,可保证活动盖部能够被顺畅打开。另外,还能够实现无缝设计,外观更完整、美观,并提高密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沿A-A剖线的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液体加热容器沿B-B剖线的剖切示意图;图6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于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第一锁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图10为图8中第一锁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图11为图8中第一锁固件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定位件与定位槽及导向槽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壶体3121夹手本体11外壳3122夹臂12内胆3123定位孔121翻边3124轴孔122避让槽313弹性件123裙边314定位件20壶盖3141连杆21活动盖部3142转轴22固定盖部3143定位柱31第一锁固件32第二锁固件311安装座321连接部3111容置槽322限位部3112定位槽40固定件3113导向槽41安装槽3114限位槽42抵接凸部312活动夹手90显控组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可为电水壶或养生壶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10和壶盖20等部件,壶盖20盖合壶体10设置,具体而言,壶盖20包括固定盖部22和活动盖部21,固定盖部22与壶体10固定,活动盖部21与固定盖部22枢接,且活动盖部21和固定盖部22共同盖合壶体10设置。在固定盖部22和活动盖部21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以使得活动盖部21具有相对壶体10打开的趋势。可选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固定盖部22和活动盖部21的枢接处,例如,该弹性复位件为扭簧。当然,弹性复位件也可设置在固定盖部2的侧壁2和活动盖部21的底壁。另外,弹性复位件还可为弹簧。在壶体10上还设有壶嘴,以在壶盖20盖合时供水倒出。进一步地,该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第一锁固件31安装在所述壶体,第二锁固件32安装在所述活动盖部21,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之间具有锁附状态和解锁状态,通过对所述活动盖部21施加压力以控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在所述锁附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锁附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锁紧而将所述活动盖部21与所述壶体10盖合;在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固件和所述第二锁固件脱离,所述弹性复位件朝上弹起所述活动盖部21。其中,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实现单点锁附活动盖部21,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实现双点或多点锁附活动盖部21。例如,在壶嘴的两相对侧各设置一第一锁固件31,每一第一锁固件31均对应设有一第二锁固件32,以使受力更加平衡。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可在活动盖部21与壶体10盖合时将活动盖部21和壶体10固定,并在活动盖部21被施加外力时解除活动盖部21和壶体10的固定,使活动盖部21相对壶体10打开,从而实现了一种可以按压活动盖部21使其打开的液体加热容器,且这种结构仅通过按压即实现打开或盖合,非常方便。此外,通过采用该方式来打开或是关闭活动盖部21,仅需要在活动盖部21上直接施加压力即可,而不需要在活动盖部21或是壶体10上额外设置按压按钮来传递外力,即可取消按钮位置,因而能够避免液体加热容器上按钮的设置,可保证活动盖部21能够被顺畅打开。另外,还能够实现无缝设计,外观更完整、美观,并提高密封性。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可以采用类似于弹性圆珠笔的弹性卡扣方式来实现活动盖部21与固定盖部22的安装,也可以是采用弹性推扣和扣接件(例如,门扣开关公端子和门扣开关母端子的结构)扣接实现,当然还可以是采用其它方式实现,此处并不限制,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弹性推扣和与弹性推扣扣接适配的扣接件实现,以下以第一锁固件31为弹性推扣,第二锁固件32为扣接件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具体地,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的其中一个固定在壶体10上,另一个设于活动盖部21上与第一锁固件31对应的位置。在解锁状态切换至锁附状态时,通过对活动盖部21施加压力,第一锁固件31被第二锁固件32沿上下方向压缩而处于压缩状态并与第二锁固件32扣接在一起;在锁附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通过对活动盖部21施加压力,第二锁固件32继续沿上下方向压缩第一锁固件31;在撤销施加于活动盖部21上的压力时,第一锁固件31恢复形变,且与第二锁固件32脱离,此时活动盖部21在扭簧的作用下相对壶体10打开。此结构采用扣接的方式方便活动盖部21和壶体10安装和拆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的位置可以互换。图7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于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锁固件31固定在活动盖部21上,第二锁固件32设置在壶体10上。请结合参考图8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扣接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锁固件31包括安装座311、活动夹手312、弹性件313及定位件314,安装座311具有朝上敞口的容置槽3111及设置在容置槽3111的槽壁上的定位槽3112,定位件314安装在活动夹手312上,弹性件313安装在容置槽3111内,且一端与定位件314抵接;第二锁固件32包括连接部321和凸设于连接部321的端部的限位部322;安装座311安装于壶体10的周壁上,连接部321对应安装于活动盖部21的底面。该实施例中,活动夹手312具有与限位部322分离的初始状态及与限位部322夹持的夹持状态,弹性件313在未受压时,推动活动夹手312伸出于容置槽3111的槽口外,活动夹手312处于初始状态。在解锁状态切换至锁附状态时,通过对活动盖部21施加压力,限位部322插入活动夹手312中,并推动活动夹手312进入容置槽3111内,弹性件313受压压缩并推动定位件314滑动至定位槽3112内,将活动夹手312限制在容置槽3111内,此时,活动夹手312受到容置槽3111的槽壁挤压而处于夹持状态,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之间锁紧,即完成活动盖部21的盖合,非常简便。在锁附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通过对活动盖部21施加压力,弹性件313受压被继续压缩,定位件314滑出定位槽3112,在撤销施加于活动盖部21上的外力时,弹性件313恢复形变,推动活动夹手312伸出于容置槽3111的槽口外,此时,活动夹手312在自由状态下,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得限位部322从活动夹手312中拔出,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之间解锁,活动盖部21在扭簧的作用下朝上弹起,即完成活动盖部21的打开。上述实施例中,活动夹手312包括夹手本体3121及两个夹臂3122,夹手本体3121与容置槽3111滑动适配,其中,夹手本体3121大致为矩形体结构,容置槽3111为沿纵向设置的矩形槽,夹手本体3121在容置槽3111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进出其槽口。并且,夹手本体3121背向容置槽3111槽口的一端设置有供弹性件313插入定位的定位孔3123,两个夹臂3122相对设置在夹手本体3121朝向容置槽3111槽口的一端,两夹臂3122大致呈夹钳形状,且两夹臂3122具有与夹手本体3121连接的弧形弯部,本实施例中,活动夹手312优选采用塑胶件,通过塑胶件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两夹臂3122通过各自的弧形弯部弯曲以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并相应夹持或者松开限位部322。可以理解的是,当两个夹臂3122随着夹手本体3121进入容置槽3111内时,当两个夹臂3122受到容置槽3111的槽壁挤压而相对靠近,且在靠近至一定距离时,将限位部322夹紧,限制活动盖部21与壶体10脱离,即实现活动盖部21的盖合。该实施例中,定位件314包括连杆3141,连杆3141的一端转动设有与其轴向垂直的转轴3142,转轴3142与夹手本体3121连接,其中,夹手本体3121设置有轴孔3124,供转轴3142插入,弹性件313插入定位孔3123的一端与转轴3142抵接;连杆314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轴向垂直的定位柱3143,定位柱3143与转轴3142沿相反方向延伸。该连杆3141的一端通过转轴3142与夹手本体3121连接,连杆3141另一端的定位柱3143靠近容置槽3111的槽壁或者与容置槽3111的槽壁滑动适配。当活动盖部21上传递的压力使得夹手本体3121向容置槽3111内滑动时,夹手本体3121通过转轴3142将压力传递给弹性件313,弹性件313被压缩,同时连杆3141也朝下运动,并以转轴3142为中心摆动,并带动定位柱3143在容置槽3111内移动,当定位柱3143移动至定位槽3112内且当活动盖部21上传递的压力消失时,定位柱3143限位在定位槽3112内,弹性件313产生的弹性推力无法使得定位柱3143向容置槽3111外移动,如此实现将夹手本体3121及其上的两夹臂3122限制在容置槽3111内,而夹持住第二锁固件32的限位部322,实现锁扣,使得活动盖部21可靠的盖合在壶体10上。活动盖部21在盖合状态下,再次按压活动盖部21到松开活动盖部21时,首先,活动盖部21上传递的压力使得夹手本体3121继续向容置槽3111内滑动,并带动连杆3141及定位柱3143朝定位槽3112的左下方或者右下方移动微小距离,弹性件313继续压缩,当施加在活动盖部21的力消失时,弹性件313恢复形变产生的反推力作用于定位件314的转轴3142上,使定位件314的定位柱3143在容置槽3111内偏转并与定位槽3112脱离,当夹手本体3121未被限制时,在弹性件313的弹性推力下,夹手本体3121上的两夹臂3122伸出于容置槽3111外,而与第二锁固件32的限位部322脱离而实现解扣,此时,活动盖部21在扭簧的作用下朝上弹起。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弹性件313与转轴3142抵接配合,转轴3142面向弹性件313的一侧设置有切面,弹性件313抵接在切面上。该切面具有一定的平面宽度,便于转轴3142将力传导至弹性件313上。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容置槽311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导向槽3113,导向槽3113与定位槽3112连通,定位柱3143与导向槽3113滑动适配,导向槽3113具有供定位柱3143滑动至定位槽3112内,以使活动夹手312处于夹持状态的第一滑动位,及使活动夹手312恢复至初始状态的第二滑动位。该导向槽3113可以是长槽,也可以是与定位槽3112一起构成“W”字形槽,此处不限,只要能供定位柱3143滑动至定位槽3112内,以及使得两夹臂3122能伸出容置槽3111与限位部322解离即可,其中“W”形状的槽可避免定位柱3143滑脱,造成自动弹出活动盖部21,提高活动盖部21盖合后的可靠性。此外,结合上述实施例,简要讲述活动盖部21的盖合和打开过程:当盖合活动盖部21时,将活动盖部21朝下按压,第二锁固件32的限位部322和部分连接部321朝下插入第一锁固件31的两个夹臂3122之间,当活动盖部21被继续压下时,活动盖部21通过连接部321和限位部322将推力传导至第一锁固件31的夹手本体3121上,使得夹手本体3121向下滑动并带动两个夹臂3122随着夹手本体3121进入容置槽3111内,两个夹臂3122受到容置槽3111的槽壁挤压而相对靠近;同时,夹手本体3121也通过转轴3142将压力传递给弹性件313,使弹性件313被朝下压缩,连杆3141朝下运动,由于连杆3141的定位柱3143是限位在导向槽3113内的,故连杆3141能够以转轴3142为中心摆动,并带动定位柱3143在导向槽3113内朝下滑动,当定位柱3143滑动至定位槽3112内且当活动盖部21上传递的压力消失时,定位柱3143处于第一滑动位,并限位在定位槽3112内,弹性件313产生的弹性推力无法使得定位柱3143向上移动,此时,两个夹臂3122在容置槽3111的槽壁挤压下将第二锁固件32的限位部322牢牢夹紧,此时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两者之间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附状态。由于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两者锁附,故可限制活动盖部21向上弹起,使得活动盖部21可靠的盖合在壶体10上。当需要打开活动盖部21时,朝下按压活动盖部21,此时,活动盖部21通过连接部321和限位部322将推力传导至第一锁固件31的夹手本体3121上,使夹手本体3121继续向下滑动,并使弹性件313继续被朝下压缩,同时夹手本体3121带动连杆3141及定位柱3143朝定位槽3112的左下方或者右下方移动微小距离,弹性件313继续压缩,当施加在活动盖部21的压力消失时,弹性件313恢复形变产生的反推力作用于定位件314的转轴3142上,定位件314的定位柱3143在导向槽3113内朝上滑动并与定位槽3112脱离,此时,在弹性件313的弹性推力下,定位件314的定位柱3143在导向槽3113内滑动至第二滑动位,并推动夹手本体3121向上滑动使夹手本体3121上的两夹臂3122伸出于容置槽3111外,而与第二锁固件32的限位部322脱离而实现解扣,此时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两者之间由锁附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由于第一锁固件31和第二锁固件32两者解锁,故活动盖部21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朝上弹起,即实现活动盖部21打开。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固件32与活动盖部21一体成型,例如第二锁固件32和活动盖部21均可采用塑料材质,第二锁固件32和活动盖部21为一体注塑成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固件32为金属件,并与活动盖部21注塑成型。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固件32与活动盖部21焊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锁固件32与活动盖部21可拆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是卡扣连接等。本实施例中,壶体10包括外壳11和容置于外壳11内的内胆12,第一锁固件31位于外壳11和内胆12之间。具体地,内胆12的上端朝外翻折形成一翻边121,翻边121搭接在外壳11的上端,翻边121朝下凹陷形成一避让槽122,避让槽122的槽底设有一避让孔(未标示),第一锁固件31即第一锁固件31的安装座311部分穿过避让孔设置,并与翻边121固定。本实施例中,内胆的翻边121下沉了一个台阶形成避让槽122来容置第一锁固件31,避让孔开设在避让槽122的槽底,这样不需要在壶体10的顶面开孔,其整体外观更好。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固件31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槽3114,避让孔的孔缘与限位槽3114卡合。具体而言,安装座311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槽3114。通过这种限位槽3114与避让孔的孔缘卡合的形式,能够保证安装座311将避让孔完全封闭,因而既可提高密封性能,又能够提升整体外观效果。进一步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固定件40,固定件40固设于外壳11和内胆12之间,并具有一朝上敞口的安装槽41,安装座311的下端容置在安装槽41内,且安装座311的底面与安装槽41的槽底抵接。本实施例中,安装槽41的设置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减少热量直接传递到安装座311。此外,由于安装座311是与安装槽41的槽底抵接的,故在第二锁固件32朝下挤压活动夹手312的过程中,弹性件313被压缩而挤压安装座311时,能够避免安装座311下移,相当于安装槽41能够限制安装座311上下移动,因此可保证弹性件313运动伸缩更加平稳,防止弹性件313脱扣。进一步地,避让孔的孔缘朝下延伸形成裙边123,裙边123卡入限位槽3114内,安装槽41的槽壁上设有抵接凸部42,抵接凸部42与裙边123抵顶。通过设置裙边123,增加了翻边121与限位槽3114的卡合面积,使得卡合效果更好。抵接凸部42的设置,将裙边123压接在安装座311上,则在活动夹手上下运动时,能够避免安装座311被活动夹手扯动,且可以避免避让孔的孔缘处在第二锁固件32和第一锁固件31扣接或解扣过程中被拉扯变形。进一步地,为能够直观了解壶体10内水体的温度、水质或水量等参数,在液体加热容器上还设有显控组件90,显控组件90与液体加热容器内的各个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TDS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电性连接,以能够显示水体的温度、水质或水量等参数。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显控组件90可设置在壶体10或壶盖20上,可选地,显控组件90设置在壶盖20上。本实施例中,显控组件90安装在固定盖部22上,相较于将显控组件90安装在壶体10上,本实施例中显控组件90安装在壶盖20,使得显控组件90位于高处,便于用户观察。本实施例中,固定盖部22与壶体10固定连接,固定盖部22与壶体10之间不需要预留活动间隙,则通过将显控组件90设置在固定盖部22上,显控组件90与壶体10上的电路板等其它电器件的电连接线无需设置显露在外的活动段来适应活动盖部21的开合,如此能够方便电连接线的设置。本实施例中,活动盖部2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上盖为低导热材质,例如,上盖采用玻璃或塑料制成,能够防止烫手。或者,在上盖上贴设有低导热层。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