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322发布日期:2019-08-27 19:5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了解到液体加热容器(例如普通电水壶、养生壶、煮茶壶等)内的水温或加热时间等相关情况,在液体加热容器上通常会设置显示件,以显示相关数据。然而,湿气(例如液体加热容器所产生的高湿蒸汽、空气中的水汽等)容易进入显示件上方,而在显示件上方的显示区域形成雾窗,而影响用户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旨在避免液体加热容器的显示件上方形成雾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显示件,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设有用以安装所述显示件的安装腔、及盖合所述安装腔的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显示件对应的透视区域,所述透视区域的内侧面设有防雾结构。可选地,所述防雾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透视区域内侧面的防雾膜或防雾涂层。可选地,所述防雾膜的厚度范围为0.05毫米~0.5毫米或所述防雾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微米~50微米。可选地,所述防雾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透视区域内侧面的微纳米结构。可选地,所述微纳米结构激光蚀刻成型或者模压成型于所述透视区域的内侧面。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内还收容有干燥剂。可选地,所述干燥剂呈块状设置,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可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及设在所述容器本体上端的容器盖,所述安装腔设于所述容器盖。可选地,所述容器盖包括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固定盖部、及与所述固定盖部活动连接的活动盖部;所述安装腔成型于所述固定盖部。可选地,所述显示件为显示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盖板上对应显示件的透视区域的内侧面设有防雾结构,以防止该透视区域起雾,避免雾窗现象妨碍用户对显示件显示内容的观察,从而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容器本体11内胆12外壳13手柄20容器盖21固定盖部22活动盖部201盖板202透视区域203防雾膜30显示组件31电控板32显示件33支撑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显示件32,且该液体加热容器设有用以安装显示件32的安装腔、及盖合该安装腔的盖板201,该盖板201具有与显示件32对应的透视区域202,以将显示件32所显示的内容显示于外,该透视区域202的内侧面设有防雾结构,以防止该透视区域202起雾。本实施例中,显示件32可以但不限于用以显示该液体加热容器内液体的温度参数、水位参数、水质参数或压力参数等,其可以但不限于以数字、图形等方式进行显示。可选地,显示件32为显示屏,其可以是一般的液晶屏,也可以是OLED屏,OLED屏的显示更为清楚,且可以显示更多内容,便于满足消费者的较多显示要求;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显示件32也可以设置为显示灯等。另外,所述安装腔内通常还设有于显示件32电连接的电控板31,可以理解,显示件32和电控板31均为液体加热容器的显示组件30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显示件32可以直接安装在电控板31上,也可以间接安装在电控板31上;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显示组件30还包括安装于电控板31的支撑架33,显示件32安装于支撑架33,即是说,显示件32通过支撑架33间接安装在电控板31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盖板201上对应显示件32的透视区域202的内侧面设有防雾结构,以防止该透视区域202起雾,避免雾窗现象妨碍用户对显示件32显示内容的观察,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及设在该容器本体10上端的容器盖20,所述安装腔设于容器盖20。即是说,本实施例中,显示件32设在容器盖20上,如此,使得用户可从高处往下查看显示件32,从而更加方便观察显示件32所显示的内容。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显示件32还可设置在容器本体10上。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对于盖板201,可仅在透视区域202的内侧面设有所述防雾结构,如此,所述防雾结构所设置的面积最小,可节省所述防雾结构的用料;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盖板201的整个内侧面都设置所述防雾结构,如此,在设置所述防雾结构时,可节省确定所述透视区域202边界的工序。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容器盖20包括与容器本体10固定连接的固定盖部21、及与固定盖部21活动连接的活动盖部22,所述安装腔成型于固定盖部21,以供显示组件30安装,如此,可便于显示组件30通过连接导线与容器本体10上的电器件(例如用以检测的各种传感器、加热装置等)进行电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容器本体10包括内胆11、包覆内胆11的外壳12、及连接于外壳12上端的手柄13,固定盖部21的一部分连接于手柄13上端,另一部分遮盖外壳12上端的部分;如此,可便于得到更大体积的固定盖部21,从而可便于得到更大的用以安装显示组件30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防雾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透视区域202内侧面的防雾膜203;防雾膜203具有很强的疏水性,可防止蒸汽在透视区域202内侧面雾化而形成影响用户观察的水珠,更可避免雾化水珠汇聚而滴落到显示件32上。可选地,防雾膜203粘贴于所述透视区域202的内侧面,其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双面胶或者黏性胶进行粘贴。可以理解,粘贴工艺简单,便于操作,且无需额外的专门的设备即可实现。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防雾膜203还可通过热压工艺熔接固定在所述透视区域202的内侧面。可选地,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防雾膜203的厚度范围为0.05毫米~0.5毫米,此范围适中,可使得防雾膜203不会过厚,过厚容易导致材料浪费,而成本过高,还可使得防雾膜203不会过薄,过薄不利于防雾膜203在透视区域202内侧面的覆盖装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防雾结构设置为与盖板201分体的防雾膜203。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防雾结构还可为设置在透视区域202内侧面的防雾涂层,即通过喷涂工艺将防雾涂料布设在所述透视区域202的内侧面,喷涂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可选地,所述防雾涂层可为含氟涂层或者其他具有良好防防雾性能的涂层;可选地,所采用的防雾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微米~50微米,此范围适中,可使得防雾涂层不会过薄,过薄难以喷涂均匀,还可使得防雾涂层不会过厚,过厚容易导致涂料浪费。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防雾结构还可为设置在透视区域202内侧面的可防止蒸汽雾化的微纳米结构;可选地,微纳米结构可激光蚀刻成型或者模压成型于所述透视区域202的内侧面,激光蚀刻成型工艺或者模压成型工艺通常均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可便于防雾结构的批量化生产。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内还收容有干燥剂(未图示),所述干燥剂可吸收残留在安装腔内的空气中的水汽,还可吸收后期渗透到安装腔内的水汽,从而确保显示件32能够较长时间地处在干燥环境中。可选地,干燥剂固定在安装腔内,以避免液体加热容器在移动的过程中,干燥剂在安装腔内晃动,而发出响声,影响用户体验;进一步可选地,干燥剂呈块状设置,以便于干燥剂在安装腔内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干燥剂的材质可以是活性炭、生石灰或纤维干燥剂等,且通常地,干燥剂具有外包装,而便于形成块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