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折叠门的折叠联动机构及平开折叠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6511发布日期:2019-10-08 22:13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开折叠门的折叠联动机构及平开折叠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开折叠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开折叠门的折叠联动机构及平开折叠门。



背景技术:

由于平开折叠门具有使用方便、节约空间、美观大方等优点,所以其广泛应用于车间、庭院等场所。常见的平开折叠门的活动组件包括主门扇、从动门扇以及折叠联动机构,主门扇通过摆杆和齿轮组带动从动门扇开、闭,但在实际使用中,主、从动齿轮由于间断的齿轮咬合会使齿轮传动出现间断的受力峰值,从而导致主、从动齿轮齿牙的加速磨损或脱齿,产品使用寿命短,折叠联动机构无法做到平滑传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开折叠门的折叠联动机构,包括伸缩套杆、伸缩杆、折叠连肘、可调拉杆;所述伸缩套杆设置有伸缩滑腔,所述伸缩套杆顶部设置有从动门扇联动转轴;所述折叠连肘一端顶部设置有主门扇联动转轴,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可调拉杆联动转轴;所述伸缩杆一端滑动连接在伸缩滑腔内,另一端与折叠连肘靠近主门扇联动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折叠连肘所形成的夹角大小范围为90~120度;所述可调拉杆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转动连接。通过将伸缩套杆的伸缩滑腔套接在伸缩杆上,组成一个可旋转滑动的组件,从而代替现有的传动齿轮组解决无法平滑传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联动机构具有传动平滑、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详细技术方案达到目的:

一种平开折叠门的折叠联动机构,包括伸缩套杆、伸缩杆、折叠连肘、可调拉杆;

所述伸缩套杆设置有伸缩滑腔,所述伸缩套杆顶部设置有从动门扇联动转轴;所述折叠连肘一端顶部设置有主门扇联动转轴,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可调拉杆联动转轴;所述伸缩杆一端滑动连接在伸缩滑腔内,另一端与折叠连肘靠近主门扇联动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折叠连肘所形成的夹角大小范围为90~120度;所述可调拉杆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主门扇联动转轴通过联动转轴座可转动的连接主门扇底部或顶部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与从动门扇连接处,所述从动门扇联动转轴通过联动转轴座可转动的连接从动门扇底部或顶部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与从动门扇连接处,所述可调拉杆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一端通过定位转轴转动连接到门柱旁的墙体或地面上,俯视角度上所述定位转轴与门柱的连线与折叠连肘、可调拉杆、主门扇构成一个四边形且定位转轴与门柱的连线与可调拉杆的夹角小于90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折叠联动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主门扇和从动门扇的底部或是顶部。

当主门扇转动时,基于四边形连杆转动的原理,所述可调拉杆带动折叠连肘和伸缩杆以主门扇联动转轴为圆心转动,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在伸缩滑腔内滑动;在伸缩杆另一端在伸缩滑腔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伸缩套杆以从动门扇联动转轴为圆心转动并推动从动门扇以主门扇与从动门扇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实现从动门的折叠和展开;而且相较于主、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通过伸缩杆与伸缩套杆的配合实现了平滑传动、减小了折叠联动机构损坏的风险。

其中,所述伸缩杆与折叠连肘所形成的夹角大小范围为90~110度。

其中,所述伸缩杆与折叠连肘所形成的夹角大小为100度。

其中,所述可调拉杆为长度可伸缩调节的可调伸缩拉杆,方便用对原有的的平开折叠门进行改造,在安装折叠联动机构时,只需调整可调拉杆的长度便可满足不同宽度的主门扇的调试安装。

其中,所述可调伸缩拉杆包括调节套管、滑杆,所述滑杆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管通过定位转轴转动连接到门柱旁的墙体或地面上,所述调节套管另一端套接在滑杆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一端上;

所述调节套管与滑杆套接一端设置两个相互对称的U形缺口,所述U形缺口将调节套管与滑杆套接一端分成两组相互对称的圆弧状压片,所述圆弧状压片外侧设置有斜面螺纹,所述调节套管与滑杆套接一端还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斜面螺纹与调节套管螺纹连接且螺母内径小于斜面螺纹的最大外径,所述圆弧状压片的材料为可弯曲形变材料,所述滑杆通过螺母挤压两组圆弧状压片与调节套管锁定;

当安装调试折叠联动机构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套管与滑杆套接的位置,从而调整可调伸缩拉杆长度,并将螺母锁合在圆弧状压片的斜面螺纹上,通过旋转螺母挤压两组圆弧状压片将滑杆与调节套管锁定。

其中,所述可调伸缩拉杆包括调节套管、调节螺杆,所述调节套管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管通过定位转轴转动连接到门柱旁的墙体或地面上,所述调节套管另一端通过内螺纹与调节螺杆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一端螺纹连接;

当安装调试折叠联动机构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杆调整调节螺杆与调节套管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可调伸缩拉杆长度。

一种具有上述折叠联动机构的平开折叠门,包括门扇组件、用于驱动门扇组件的曲臂开门机、用于推动门扇组件的折叠联动机构,所述门扇组件包括主门扇、从动门扇,所述主门扇一侧与门柱铰接,所述主门扇另一侧与从动门扇铰接;

所述曲臂开门机固定在门柱上且曲臂开门机的曲臂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主门扇上用于驱动主门扇转动;

所述折叠联动机构包括伸缩套杆、伸缩杆、折叠连肘、可调拉杆;所述伸缩套杆设置有伸缩滑腔,所述伸缩套杆顶部设置有从动门扇联动转轴;所述折叠连肘一端顶部设置有主门扇联动转轴,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可调拉杆联动转轴;所述伸缩杆一端滑动连接在伸缩滑腔内,另一端与折叠连肘靠近主门扇联动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折叠连肘所形成的夹角大小范围为90~120度;所述可调拉杆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主门扇联动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主门扇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与从动门扇连接处,所述从动门扇联动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从动门扇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与从动门扇连接处,所述可调拉杆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一端通过定位转轴转动连接到门柱旁的墙体或地面上,所述定位转轴与门柱的连线与折叠连肘、可调拉杆、主门扇构成一个四边形且定位转轴与门柱的连线与可调拉杆的夹角小于90度;

当曲臂开门机驱动主门扇转动时,基于四边形连杆转动的原理,所述可调拉杆带动折叠连肘和伸缩杆以主门扇联动转轴为圆心转动,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在伸缩滑腔内滑动;在伸缩杆另一端在伸缩滑腔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伸缩套杆以从动门扇联动转轴为圆心转动并推动从动门扇以主门扇与从动门扇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实现从动门的折叠和展开;而且相较于主、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通过伸缩杆与伸缩套杆的配合实现了平滑传动、减小了折叠联动机构损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传动平滑、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套杆(上左)、伸缩杆(上右)、折叠连肘(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杆与折叠连肘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门关闭状态折叠联动机构状态(上)、折叠门开启状态折叠联动机构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门与折叠联动机构组合(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门与折叠联动机构组合(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调节套管与滑杆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调节套管立体结构示意图(上)、图中C处放大示意图(下)。

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调节套管与滑杆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调节套管与调节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调节套管与调节螺杆组合结构示意图。

10、门柱,11、主门扇,12、从动门扇,13、联动转轴座,20、曲臂开门机,21、曲臂,30、折叠联动机构,31、伸缩套杆,311、伸缩滑腔,312、从动门扇联动转轴,32、伸缩杆,33、折叠连肘,331、主门扇联动转轴,332、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4、可调拉杆,341、调节套管,342、U形缺口,343、圆弧状压片,344、螺母,345、滑杆,346、调节螺杆,347、定位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平开折叠门的折叠联动机构30,包括伸缩套杆31、伸缩杆32、折叠连肘33、可调拉杆34;

所述伸缩套杆31设置有伸缩滑腔311,所述伸缩套杆31顶部设置有从动门扇联动转轴312;所述折叠连肘33一端顶部设置有主门扇联动转轴331,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所述伸缩杆32一端滑动连接在伸缩滑腔311内,另一端与折叠连肘33靠近主门扇联动转轴33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2与折叠连肘33所形成的夹角大小范围为90~120度;所述可调拉杆34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转动连接;

所述主门扇联动转轴331通过联动转轴座13可转动的连接主门扇11底部或顶部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11与从动门扇12连接处,所述从动门扇联动转轴312通过联动转轴座13可转动的连接从动门扇12底部或顶部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11与从动门扇12连接处,所述可调拉杆34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一端通过定位转轴347转动连接到门柱10旁的墙体或地面上,俯视角度上所述定位转轴347与门柱10的连线与折叠连肘33、可调拉杆34、主门扇11构成一个四边形且定位转轴347与门柱10的连线与可调拉杆34的夹角小于90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折叠联动机构30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主门扇11和从动门扇12的底部或是顶部。

当主门扇11转动时,基于四边形连杆转动的原理,所述可调拉杆34带动折叠连肘33和伸缩杆32以主门扇联动转轴331为圆心转动,所述伸缩杆32另一端在伸缩滑腔311内滑动;在伸缩杆32另一端在伸缩滑腔311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伸缩套杆31以从动门扇联动转轴312为圆心转动并推动从动门扇12以主门扇11与从动门扇12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实现从动门的折叠和展开;而且相较于主、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通过伸缩杆32与伸缩套杆31的配合实现了平滑传动、减小了折叠联动机构30损坏的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32与折叠连肘33所形成的夹角大小范围为90~110度。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32与折叠连肘33所形成的夹角大小为100度。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拉杆34为长度可伸缩调节的可调伸缩拉杆,方便用对原有的的平开折叠门进行改造,在安装折叠联动机构30时,只需调整可调拉杆34的长度便可满足不同宽度的主门扇11的调试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伸缩拉杆包括调节套管341、滑杆345,所述滑杆345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管341通过定位转轴347转动连接到门柱10旁的墙体或地面上,所述调节套管341另一端套接在滑杆345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一端上;

所述调节套管341与滑杆345套接一端设置两个相互对称的U形缺口342,所述U形缺口342将调节套管341与滑杆345套接一端分成两组相互对称的圆弧状压片343,所述圆弧状压片343外侧设置有斜面螺纹,所述调节套管341与滑杆345套接一端还设置有螺母344,所述螺母344通过斜面螺纹与调节套管341螺纹连接且螺母344内径小于斜面螺纹的最大外径,所述圆弧状压片343的材料为可弯曲形变材料,所述滑杆345通过螺母344挤压两组圆弧状压片343与调节套管341锁定;

当安装调试折叠联动机构30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套管341与滑杆345套接的位置,从而调整可调伸缩拉杆长度,并将螺母344锁合在圆弧状压片343的斜面螺纹上,通过旋转螺母344挤压两组圆弧状压片343将滑杆345与调节套管341锁定。

一种具有上述折叠联动机构30的平开折叠门,包括门扇组件、用于驱动门扇组件的曲臂开门机20、用于推动门扇组件的折叠联动机构30,所述门扇组件包括主门扇11、从动门扇12,所述主门扇11一侧与门柱10铰接,所述主门扇11另一侧与从动门扇12铰接;

所述曲臂开门机20固定在门柱10上且曲臂开门机20的曲臂21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主门扇11上用于驱动主门扇11转动;

所述折叠联动机构30包括伸缩套杆31、伸缩杆32、折叠连肘33、可调拉杆34;所述伸缩套杆31设置有伸缩滑腔311,所述伸缩套杆31顶部设置有从动门扇联动转轴312;所述折叠连肘33一端顶部设置有主门扇联动转轴331,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所述伸缩杆32一端滑动连接在伸缩滑腔311内,另一端与折叠连肘33靠近主门扇联动转轴33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2与折叠连肘33所形成的夹角大小范围为90~120度;所述可调拉杆34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转动连接;

所述主门扇联动转轴331可转动的连接主门扇11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11与从动门扇12连接处,所述从动门扇联动转轴312可转动的连接从动门扇12且连接位置靠近主门扇11与从动门扇12连接处,所述可调拉杆34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一端通过定位转轴347转动连接到门柱10旁的墙体或地面上,所述定位转轴347与门柱10的连线与折叠连肘33、可调拉杆34、主门扇11构成一个四边形且定位转轴347与门柱10的连线与可调拉杆34的夹角小于90度;

当曲臂开门机20驱动主门扇11转动时,基于四边形连杆转动的原理,所述可调拉杆34带动折叠连肘33和伸缩杆32以主门扇联动转轴331为圆心转动,所述伸缩杆32另一端在伸缩滑腔311内滑动;在伸缩杆32另一端在伸缩滑腔311内滑动的过程中,所述伸缩套杆31以从动门扇联动转轴312为圆心转动并推动从动门扇12以主门扇11与从动门扇12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实现从动门的折叠和展开;而且相较于主、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通过伸缩杆32与伸缩套杆31的配合实现了平滑传动、减小了折叠联动机构30损坏的风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调伸缩拉杆包括调节套管341、调节螺杆346,所述调节套管341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346一端与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管341通过定位转轴347转动连接到门柱10旁的墙体或地面上,所述调节套管341另一端通过内螺纹与调节螺杆346远离可调拉杆联动转轴332一端螺纹连接;

当安装调试折叠联动机构30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杆346调整调节螺杆346与调节套管341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可调伸缩拉杆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实施例具有安装拆卸便捷、后期维护检修方便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