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5612发布日期:2019-11-19 20:2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炖锅是一种采用文火慢烧法炖粥、汤的烹饪用具,常用的电炖锅采用陶瓷锅胆或金属锅胆来烹饪食材。

目前,电炖锅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锅胆,其中,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对锅胆加热的加热组件以及与加热组件电连接的电路板,其中,为了对锅胆的温度进行检测,在外壳体内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测温组件,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往往穿过加热组件抵在锅胆的外底壁上,从而实现对锅胆温度的检测,其中,测温组件检测到的锅胆温度会传递给电路板,电路板根据锅胆温度控制电炖锅的加热状态,其中,测温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测温元件,测温元件通过弹性件在加热组件上,具体的,加热组件上设置支撑孔,测温组件通过弹性件可伸缩地设置在支撑孔内,且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在弹性件的支撑下从支撑孔的顶端向外伸缩,当锅胆放置在外壳体内时,测温组件在锅胆压力下向支撑孔内缩入,锅胆拿开时,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在弹力作用下从支撑孔伸出。

然而,上述电炖锅中,测温组件在支撑孔内伸缩移动时,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在支撑孔的顶端孔口易出现卡涩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炖锅中测温组件在加热组件的支撑孔内上下伸缩时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在支撑孔的顶端孔口易出现卡涩现象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温组件在上下伸缩过程中不易出现卡涩的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锅胆、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其中:

所述加热组件上具有可容纳所述测温组件以及可供所述测温组件上下伸缩的容纳空间,且所述容纳空间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测温组件上下伸缩过程中在横向上对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进行限位。

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上具有可供所述测温组件容纳以及上下伸缩的容纳空间,且所述容纳空间设有第一限位件,这样测温组件上下伸缩时,第一限位件可以对测温组件的采温端进行限位,而测温组件伸缩过程中在第一限位件的阻挡下不易发生偏转,从而使得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在容纳空间的顶端开口处不易出现卡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容纳空间中增加了第一限位件时,这样即使容纳空间顶端开口内沿厚度小于1mm,但是在第一限位件的作用下,测温组件的采温端不易发生偏移,从而避免了测温组件在伸缩过程中易出现卡涩的问题,从而确保了测温组件可以顺畅地在容纳空间中上下伸缩,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实现了测温组件在加热组件的容纳空间中伸缩顺畅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电炖锅中测温组件上下伸缩时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在支撑孔的顶端孔口易出现卡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反射板、设在反射板上的加热元件和支撑板,且所述反射板上具有向所述支撑板延伸的安装部,且所述安装部的内侧面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安装部的顶端具有环形面,且所述环形面的内圈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内竖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内表面光滑的圆柱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的顶端内沿连接,第二端沿着竖向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内侧壁与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外侧面之间的水平间隔为x,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延伸高度大于2x。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感温探头、弹性件和固定架,且所述感温探头通过所述弹性件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横向上对所述感温探头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感温探头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件,且所述感温探头向上伸出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对所述第二限位件进行阻挡,以在纵向上对所述感温探头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加热元件为可产生红外线的加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微晶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锅胆为玻璃锅胆。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现有烹饪器具中测温组件与支撑孔之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现有的烹饪器具中加热组件上的支撑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外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b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反射板上的安装部与第一限位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测温组件在安装部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测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0—外壳体;

11—底座;

12—侧壳体;

20—锅胆;

30—测温组件;

31—固定架;

32—弹性件;

33—感温探头;

331—第二限位件;

40—加热组件;

41—反射板;

42—加热元件;

43—支撑板;

44—安装部;

441—容纳空间;

442—第一限位件;

443—环形面;

5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单元分实施例,而不是全单元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电炖锅存在测温组件在上下伸缩过程中易出现卡涩的问题,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在于:如图1a-1b所示,现有的感温探头33在加热组件的支撑孔101中上下伸缩时,感温探头33在横向上的限位主要通过支撑孔101的顶端孔口内沿102进行横向限位,但是顶端孔口内沿102的厚度小于1mm,而感温探头33与支撑孔101的内壁之间间隙单边就有0.5mm以上,这样感温探头33上下伸缩时,由于横向上间隙较大,所以感温探头33易发生横向上的偏转,这样使得感温探头33的顶端在顶端孔口内沿102处很容易卡涩,从而造成感温探头33无法向上移动。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示例如下: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外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b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反射板上的安装部与第一限位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测温组件在安装部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测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具体可以为电炖锅、电饭锅或者压力锅等烹饪器具,本实施例中,具体以烹饪器具100为电炖锅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如图2a-6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外壳体10以及设置在外壳体10内的锅胆20、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组件40和测温组件30,即本实施例中,锅胆20、电路板以及加热组件40和测温组件30均位于外壳体10内,而且需要说明的是,锅胆20与外壳体10为两个独立的器件,需要烹煮食材时,将锅胆20放置在外壳体10内进行烹煮,烹煮结束时,锅胆20可以从外壳体10内取出,其中,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在外壳体10内设置,加热组件40与锅胆20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可以为加热组件40与锅胆20的锅底对应设置,这样锅胆20在外壳体10内放置时,锅胆20放置在加热组件40上,或者加热组件40可以与锅胆20的外侧面相对,即加热组件40从侧面对锅胆20进行加热,或者还可以在锅胆20的底面与侧面均对应设置加热组件40,这样可以对锅胆20的底面和侧面均进行加热,其中,加热组件40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加热组件40位于外壳体10内且置于锅胆20的底面,加热组件40对锅胆20的底面进行加热,其中,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具体可以设在外壳体10内的底端,且位于加热组件40的下方,或者电路板可以位于外壳体10的侧面。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用于对锅胆20的温度进行检测,具体的,测温组件30对锅胆20的锅底温度进行检测,且测温组件30将检测的锅胆20温度信号传输给电路板,电路板根据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锅胆20温度控制烹饪器具100的加热状态。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具体固定在加热组件40上,其中,测温组件在加热组件40上设置时,具体的,如图3-6,加热组件40上具有可供测温组件30容纳以及可供测温组件30上下伸缩的容纳空间441,即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上具有容纳空间441,测温组件30具体安装在容纳空间441中,且测温组件30在容纳空间441中可上下伸缩,且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需从容纳空间441中向外伸出且与锅胆20抵接,即容纳空间441为非封闭的空间。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测温组件30在容纳空间441中伸缩时易出现卡涩的问题,具体的,在容纳空间441设有第一限位件442,第一限位件442用于在测温组件30上下伸缩过程中对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进行限位,即第一限位件442可以对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进行限位,这样测温组件30上下伸缩过程中在第一限位件442的阻挡下不易发生偏转,从而使得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在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处不易出现卡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在容纳空间441中增加了第一限位件442,所以即使容纳空间441顶端开口内沿厚度小于1mm,但是在第一限位件442的作用下,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不易发生偏移,从而避免了测温组件30在伸缩过程中易出现卡涩的问题,从而确保了测温组件30可以顺畅地在容纳空间441中上下伸缩。

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测温组件30在容纳空间441中需上下伸缩,所以,为了保证测温组件30正常的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与测温组件30之间需留意一定的间隙,但是该间隙只要确保测温组件30能上下移动即可,其中,该间隙往往小于1mm。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在容纳空间441中设置时,具体的,第一限位件442可以沿着竖向设置一定的高度,这样可以对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在横向上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而且第一限位件442由于沿着竖向设置,所以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可以在竖向上对测温组件30起到导向作用,确保测温组件30延伸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可以为环形结构,例如可以为圆筒状,或者第一限位件442还可以为在容纳空间441中沿着竖向间隔设的多个限位块,通过多个限位块在不同高度、不同周向方向上对测温组件30进行限位。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加热组件40上具有可供测温组件30容纳以及上下伸缩的容纳空间441,且容纳空间441设有第一限位件442,这样测温组件30上下伸缩时,第一限位件442可以对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进行限位,这样测温组件30伸缩过程中在第一限位件442的阻挡下不易发生偏转,从而使得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在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处不易出现卡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容纳空间441中增加了第一限位件442时,这样即使容纳空间441顶端开口内沿厚度小于1mm,但是在第一限位件442的作用下,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不易发生偏移,从而避免了测温组件30在伸缩过程中易出现卡涩的问题,从而确保了测温组件30可以顺畅地在容纳空间441中上下伸缩,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实现了测温组件30在加热组件40的容纳空间441中伸缩顺畅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电炖锅中测温组件30上下伸缩时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在支撑孔的顶端孔口易出现卡涩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在伸缩过程中是易在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边缘处发生卡涩现象,所以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采温组件的采温端不易在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处发生卡涩现象,具体的,第一限位件442的第一端与容纳空间441上可供测温组件30伸出的开口的内沿连接,第二端沿着竖向朝向容纳空间441内延伸,即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直接设在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处,这样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处形成向下弯折的翻边,从而使得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向下伸入容纳空间441时无法卡在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边缘处,第一限位件442在容纳空间441的顶端开口处引导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避免了测温组件30卡在向外伸出口的边缘处。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第一限位件442的内侧壁与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外侧面之间的水平间隔为x,第一限位件442在容纳空间441内的延伸高度h2大于2x,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容纳空间441顶端开口处的壁厚为h1,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的延伸高度h2大于h1,其中,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一限位件442的内侧壁与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外侧面之间的水平间隔可以为0.5mm,此时,第一限位件442的延伸高度h2大于1mm的,例如可以10mm,其中,容纳空间441顶端开口处的壁厚往往为h1小于或等于1mm的,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限位件442设置,增加了容纳空间441顶端开口处的内侧壁深度,从而在横向上对测温组件30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加热组件40具体包括反射板41、设在反射板41上的加热元件42和支撑板43,具体的,反射板41与支撑板43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可供加热元件42进行设置,所以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和支撑板43之间具体围成腔体,加热元件42设置在反射板41和支撑板43围成的腔体内,锅胆20在外壳体10内放置时,锅胆20具体放置在支撑板43上,支撑板43起到对锅胆20进行支撑的作用,同时支撑板43将锅胆20与加热元件42隔开,避免加热元件42直接与锅胆20接触而造成的锅胆20局部加热过快而出现糊锅,同时,加热元件42通过锅胆20隔开时,不易使得锅胆20加热过程中由于与加热元件42接触而出锅胆20炸裂的现象,其中,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用于将加热元件42朝向外壳体10底端辐射的热量向上反射,以使热量作用与锅胆20,降低加热元件42产生的热量对外壳体10底端辐射,这样当外壳体10内设置在加热元件42下方的器件不易受到加热元件42高温的影响。

同时,本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且反射板41上具有向支撑板43延伸的安装部44,具体的,安装部44的一端与反射板41上设置的开口内沿相连,另一端伸入支撑板43上开设的通孔中,且安装部44的内侧面围成容纳空间44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向上凸起形成两端开口的容纳空间441,安装时,测温组件30从反射板41背面伸入容纳空间441中,且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从安装部44顶端开设的开口向外伸出。

其中,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4的顶端具有环形面443,其中,环形面443具体通过安装部44的顶端朝内弯折形成,同时,环形面443的内圈朝向容纳空间441内竖向延伸形成第一限位件442,即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具体通过安装部44的顶端经过两次弯折形成,这样第一限位件442与安装部44为一体成型的,连接更加牢靠,第一限位件442不易发生脱落。

其中,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4具体是反射板41向上凸起形成,或者本实施例,安装部44具体与反射板41之间通过焊接、卡接或者粘合进行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与支撑板43之间具体通过卡合、粘合或者紧固架紧固连接在一定,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2具体为绕设在反射板41上的环形结构,为了实现加热元件42固定在反射板41上,具体的,反射板41朝向支撑板43的一面上设置安装槽,加热元件42卡在安装槽中。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具体为独立的部件,具体的,第一限位件442为内表面光滑的圆柱件,即第一限位件442为内部中空的管体,第一限位件442的第一端与安装部44的顶端内沿连接,第二端沿着竖向朝向容纳空间441内延伸,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与安装部44之间具体通过焊接、卡接或者紧固件紧固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锅胆20具体为透明锅胆,支撑板43为透明微晶玻璃,加热元件42具体为加热盘或者加热管,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过锅胆20内食物的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2为红外加热元件,具体的,红外加热元件为碳纤维管,这样加热时,碳纤维管可以发出红外线,通过红外线对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由于红外线可以对食物实现均匀加热,防止了从食物表面开始加热而成食物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包括感温探头33、弹性件32和固定架31,感温探头33通过弹性件32可上下伸缩地设置在固定架31上,具体的,弹性件32的一端与感温探头33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架31相连,这样安装时,感温探头33的采温端通过弹性件32伸出安装部44,当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感温探头33在锅胆20重力作用下朝向反射板41移动,弹性件32被压缩,且感温探头33在弹性件32的弹力支撑下与锅胆20紧密接触,使得感温探头33可以准确地检测锅胆20温度,当锅胆20从支撑板43上移开后,弹性件32的弹力驱动感温探头33向上移动,从安装部44顶端开口伸出,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42具体对感温探头33进行限位,防止感温探头33在弹性件32的驱动下移动时发生偏转而卡在安装部44的顶端开口处。

其中,本实施例中,感温探头33与弹性件32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件331,且感温探头33向上伸出过程中,第一限位件442的第二端对第二限位件331进行阻挡,使得感温探头33不能继续向外伸出,通过第二限位件331的设置,可以在纵向对感温探头33进行限位,避免感温探头33在弹性件32的弹力下向外伸出过多,所以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限位件442和第二限位件331实现了对感温探头33的横向和纵向的限位。

其中,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的外壳体10具体由底座11以及侧壳体12组成,即,底座11与侧壳体12形成外壳体10,同时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盖体50,盖体50盖设在外壳体10或者锅胆20的外沿上,其中,盖体50与外壳体10之间可以为没有连接关系的独立器件,或者盖体50也可以与外壳体10之间可以转动连接,例如盖体50与外壳体10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具体设在底座11的内地面上,电路板具体可以设在底座11内,或者电路板可以设在侧壳体12的内侧壁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0内还设置保温罩,保温罩沿着外壳体10的内侧壁设置,加热组件40设置在保温罩上,保温罩对烹饪器具100进行保温的作用,减少烹饪器具100内的热量向外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