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推进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3108发布日期:2019-05-24 20:2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旋转推进拖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居除卫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转推进拖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拖把种类多样,操作也较为方便,但实用功能还是存在有缺陷,如拖地时,拖把的拖布上容易粘连毛发、果壳等异物,为了避免毛发等异物影响拖地的清洁,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一是在拖地前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毛发等异物扫除后再用拖把拖地;二是直接用拖把拖地,然后通过其他辅助工具将拖把上的毛发等异物除掉,第一种方法较为费时费力,第二种方法要频繁的使用辅助工具也较为不便。另外,拖把在拖地时都是沿直线直进直退,至少要一进一退两个步骤才能将地面拖干净,遇到顽固污渍往往需要反复的拖才能擦干净,拖布由棉布或细纤维制成,会很大程度的降低拖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推进拖把,具有多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有不同的材料制成,解决了拖布使用寿命短,拖地因毛发等异物而费事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推进拖把,包括握把和拖盘,所述握把的一端与拖盘铰接,所述拖盘包括传动盘、连接在传动盘底部的除卫层、连接在传动盘顶部用于使除卫层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除卫层包括由细纤维制成的内环拖片、由硬质海绵制成的中环拖片、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外环拖毛,所述外环拖毛高出中环拖片0.5-2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内环托片、中环托片和外环脱毛构成的除卫层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内环托片由细纤维制成,材料较为柔软用于清除地面上的灰尘,中环托片由硬质海绵构成,用于清除顽固的污渍,外环脱毛用于清除地面上的毛发等异物,避免毛发粘连在中环托片和内环托片上,驱动装置用于在托盘推进的过程中驱动除卫层旋转,使拖把只需要向前推进这一步骤即可将地面清洁干净,大大节省了打扫卫生的时间,聚氯乙烯制成的脱毛具有弹性,外环拖毛高出中环拖片0.5-2cm,外环脱毛与地面接触后容易变形,能够更好的与地面接触,且接触力度更大,容易将地面的毛发等异物扫除干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盘、传动杆、一号带轮和二号带轮,所述传动盘的上端面靠近圆心位置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传动盘同圆心设置,所述固定盘嵌设在环形凹槽内,固定盘与传动盘之间通过一号轴承转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的上端面靠近外边位置设有齿环,该齿环与传动盘同圆心设置,所述传动杆靠近齿环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齿环啮合的齿轮,另一端与一号带轮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带轮设置在一号带轮的底部用于与地面滚动接触,所述一号带轮与二号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把控制托盘向前移动时,二号带轮与地面接触产生滚动摩擦,一号带轮在皮带的作用下转动,并且将扭力通过传动杆传递到齿环上,传动杆连接在固定盘,固定盘又通过一号轴承与传动盘连接,促使传动盘相对固定盘转动,从而使固定在传动盘上的除卫层转动,达到托盘边直线移动边转动,传动杆将二号带轮的转动转换到传动盘上,该传动方式的作用在于托盘向前移动一个行程,拖盘转动一圈,避免托盘转动过快造成地面垃圾飞溅的弊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盘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座,所述二号带轮连接在安装座上,并且以安装座的轴心为圆心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封片,该封片与安装座通过二号轴承转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带轮连接在安装座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号带轮以安装座的轴心为圆心转动角度为0-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号带轮可以沿安装座的轴心为圆心转动,使托盘在拖地时能够更灵活方便,封片的设置用于防止果壳等垃圾从通孔位置进入到托盘的内部,二号带轮转动角度为0-90°,可以有效的避免连接一号带轮与二号带轮的皮带过度缠绕,从而影响传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号带轮主要由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构成,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之间,并且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的半径小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半径,所述第二滚轮与一号带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的外边上连接有橡胶防滑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之间,并且半径最小可以皮带偏移,第一滚动与第三滚动上设置的橡胶防滑圈用于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能够更好的在地面上滚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还包括连接在固定盘和传动盘上的罩壳,所述传动盘上设有卡槽,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固定盘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罩壳通过螺钉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罩壳的外壁上在对于内环托片、中环托片及外环脱毛位置设置有不同颜色的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盘的设置一方面用于防尘,另一方面用于限定固定盘,避免固定盘与传动盘一起移动,影响除卫层的正常转动,三种不同颜色的条纹可以方便判断内环托片和中环托片的位置,使用者根据地面污渍的情况具体的采用不同材质的托片清洁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推进拖把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旋转推进拖把的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旋转推进拖把的示意图3。

图中:1、传动盘;2、除卫层;21、内环拖片;22、中环拖片;23、外环拖毛;3、驱动装置;31、固定盘;32、传动杆;33、一号带轮;34、二号带轮;4、安装座;5、封片;6、罩壳;7、齿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旋转推进拖把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2所示,一种旋转推进拖把,包括握把和拖盘,握把的一端与拖盘铰接,拖盘包括传动盘1、连接在传动盘1底部的除卫层2、连接在传动盘1顶部用于使除卫层2旋转的驱动装置3,除卫层2包括由细纤维制成的内环拖片21、由硬质海绵制成的中环拖片22、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外环拖毛23,外环拖毛23高出中环拖片220.5-2cm。

由内环托片、中环托片和外环脱毛构成的除卫层2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内环托片由细纤维制成,材料较为柔软用于清除地面上的灰尘,中环托片由硬质海绵构成,用于清除顽固的污渍,外环脱毛用于清除地面上的毛发等异物,避免毛发粘连在中环托片和内环托片上,驱动装置3用于在托盘推进的过程中驱动除卫层2旋转,使拖把只需要向前推进这一步骤即可将地面清洁干净,大大节省了打扫卫生的时间,聚氯乙烯制成的脱毛具有弹性,外环拖毛23高出中环拖片220.5-2cm,外环脱毛与地面接触后容易变形,能够更好的与地面接触,且接触力度更大,容易将地面的毛发等异物扫除干净。

接续图1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固定盘31、传动杆32、一号带轮33和二号带轮34,传动盘1的上端面靠近圆心位置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传动盘1同圆心设置,固定盘31嵌设在环形凹槽内,固定盘31与传动盘1之间通过一号轴承转动固定连接,传动盘1的上端面靠近外边位置设有齿环7,该齿环7与传动盘1同圆心设置,传动杆32靠近齿环7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齿环7啮合的齿轮,另一端与一号带轮33固定连接,二号带轮34设置在一号带轮33的底部用于与地面滚动接触,一号带轮33与二号带轮34通过皮带传动,一号带轮33的滚动放向与握把平行。

握把控制托盘向前移动时,二号带轮34与地面接触产生滚动摩擦,一号带轮33在皮带的作用下转动,并且将扭力通过传动杆32传递到齿环7上,传动杆32连接在固定盘31,固定盘31又通过一号轴承与传动盘1连接,促使传动盘1相对固定盘31转动,从而使固定在传动盘1上的除卫层2转动,达到托盘边直线移动边转动,传动杆32将二号带轮34的转动转换到传动盘1上,该传动方式的作用在于托盘向前移动一个行程,拖盘转动一圈,避免托盘转动过快造成地面垃圾飞溅的弊端。

结合图1至3所示,传动盘1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座4,二号带轮34连接在安装座4上,并且以安装座4的轴心为圆心转动。安装座4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封片5,该封片5与安装座4通过二号轴承转动固定连接,二号带轮34连接在安装座4上,二号带轮34以安装座4的轴心为圆心转动角度为0-90°。

二号带轮34可以沿安装座4的轴心为圆心转动,使托盘在拖地时能够更灵活方便,封片5的设置用于防止果壳等垃圾从通孔位置进入到托盘的内部,二号带轮34转动角度为0-90°,可以有效的避免连接一号带轮33与二号带轮34的皮带过度缠绕,从而影响传动效果。

二号带轮34主要由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构成,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之间,并且同轴固定连接,第二滚轮的半径小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半径,第二滚轮与一号带轮33通过皮带传动,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的外边上连接有橡胶防滑圈。

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之间,并且半径最小可以皮带偏移,第一滚动与第三滚动上设置的橡胶防滑圈用于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能够更好的在地面上滚动。

托盘还包括连接在固定盘31和传动盘1上的罩壳6,传动盘1上设有卡槽,托盘上设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卡扣,固定盘31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连接柱,罩壳6通过螺钉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罩壳6的外壁上在对于内环托片、中环托片及外环脱毛位置设置有不同颜色的条纹。

托盘的设置一方面用于防尘,另一方面用于限定固定盘31,避免固定盘31与传动盘1一起移动,影响除卫层2的正常转动,三种不同颜色的条纹可以方便判断内环托片和中环托片的位置,使用者根据地面污渍的情况具体的采用不同材质的托片清洁地面,如遇到顽固污渍时,通过条纹颜色判断中环托片的位置,用中环托片清洁顽固污渍。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