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型无动力座椅式擦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9916发布日期:2019-07-20 01:0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型无动力座椅式擦背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擦背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运动型无动力座椅式擦背机。



背景技术:

皮肤表面存在角质层,每天角质层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过程,为了使得皮肤更加清爽舒适,一般通过搓澡将“陈”的角质层去除,但是背部,尤其是肩胛骨部分,自己很难擦到,一些澡堂会有人工搓背的技师存在,但是对于隐私意识很强的人来说,比较难以接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擦背机。

现今很多上班族由于工作原因,多数会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血液流通较差,进而导致很多上班族均会伴随着职业病,但是现今上班族由于工作强度大,导致业余时间进行运动的几率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洗澡是大多数人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洗澡的擦背机很少有与运动结合的情况,很难满足上班族在有限的时间下达到运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型无动力座椅式擦背机,在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先坐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丝杆套件,带动传动轮旋转,使转刷转动,当转刷停止转动后,完成一次擦背动作,使用者站起,座椅恢复原位,此时使用者坐下,可以进行下一次搓背过程,在不断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站起、坐下的过程,可以在搓背过程中达到运动的效果,有效弥补年轻人普遍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效满足使用者在有限时间内和必要的事情下,进行运动的需求,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过程不需要外界动力,利用人体重力,自然带动转刷工作,达到擦背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运动型无动力座椅式擦背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传动轮和从动轮相互摩擦接触,且从动轮位于传动轮后侧,所述传动轮上端安装有弹性刹车板,所述传动轮上方设有座椅,所述座椅和传动轮之间连接有丝杆套件,所述座椅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带有一个调速刹车装置的扶手,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从动轮外侧的保险杠,所述保险杠滑动贯穿座椅,且保险杠位于座椅上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和从动轮之间设有转刷,所述转刷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轴承与固定支架和从动轮连接,所述转刷包括连杆和多层擦背巾,所述多层擦背巾依次包裹在连杆位于座椅上方的外端,在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先坐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丝杆套件,带动传动轮旋转,使转刷转动,当转刷停止转动后,完成一次擦背动作,使用者站起,座椅恢复原位,此时使用者坐下,可以进行下一次搓背过程,在不断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站起、坐下的过程,可以在搓背过程中达到运动的效果,有效弥补年轻人普遍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效满足使用者在有限时间内和必要的事情下,进行运动的需求,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过程不需要外界动力,利用人体重力,自然带动转刷工作,达到擦背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套件包括与传动轮固定连接的内丝杆和外套管以及与座椅下端固定连接的座椅轴,所述座椅轴和内丝杆均位于外套管内侧,所述座椅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正向棘爪轮,且座椅轴和正向棘爪轮相连通,所述内丝杆外侧套设有带有反向棘爪轮的滑动螺母,所述正向棘爪轮与滑动螺母相匹配,所述滑动螺母内端开凿有传动孔,所述内丝杆贯穿传动孔并延伸至正向棘爪轮内侧,且正向棘爪轮和座椅轴均与内丝杆相匹配,当使用者坐下时,受到人重力作用下,正向棘爪轮随座椅轴向下运动,且正向棘爪轮卡进滑动螺母内,锁住滑动螺母,使其只能向下运动不能旋转,进而迫使内丝杆带动传动轮转动,实现擦背巾转动并对使用者进行擦背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螺母与传动轮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内丝杆外侧,当一次搓背完成,使用者从座椅上站起后,通过回位弹簧的反弹力,可以推动滑动螺母向上沿着内丝杆旋转向上运动,进而顶起座椅使其恢复原位,此时使用者坐下,可以进行下一次搓背过程,在使用者不断的站起坐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并完成搓背,同时使用者还可以在搓背过程中达到运动的效果,有效弥补年轻人普遍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内丝杆和传动孔内壁均开凿有螺旋槽,且两个螺旋槽相匹配,使得当滑动螺母受力向下运动时,通过螺旋槽的作用,能够有效迫使内丝杆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轮转动,最终带动擦背巾转动完成搓背,螺旋槽使得整个过程更加流畅。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包括内定杆和外变杆,所述外变杆包裹在内定杆外侧,且外变杆的包裹范围上下均超出擦背巾边缘3-5cm,从而右效保证擦背巾整体均位于外变杆的外侧,进而使在搓背过程中,擦背巾均能及时随外变杆的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使擦背巾与背部的摩擦接触面积更大,可以有效提高搓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定杆为硬性材质,所述外变杆为软性材质,且外变杆的厚度为内定杆的2-3倍,使内定杆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连杆的强度,在擦背时,给擦背巾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搓背效果,使外变杆在受到来自使用者背部的挤压力时,能够适应背部的形状发生形变,使得搓背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每层所述擦背巾的首尾之间均设有半连端口,且每个半连端口的位置相互交错,不重合的半连端口,使得水汽很难连续穿过两个或以上的半连端口,有效保护内侧的擦背巾不易受到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擦背巾包括搓背刷毛、起泡层和竹棉抑菌层,所述竹棉抑菌层位于靠近连杆的一侧,所述搓背刷毛和起泡层均与竹棉抑菌层固定连接,且搓背刷毛和起泡层在竹棉抑菌层外表面呈螺旋状交错分布,竹棉抑菌层可以有效阻隔外侧的潮湿环境下的滋生的细菌进一步向内侧的擦背巾渗透,同时,搓背刷毛和起泡层共同作用下,可以同时实现边揉搓沐浴露边进行搓背的效果,进而有效降低搓背的时间,提高搓背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对皮肤的保护,并且二者成螺旋状分布,当擦背巾随连杆转动时,可以有效提高二者与北部之间的摩擦里,提高擦背效果。

进一步的,每层所述擦背巾外侧均设有助撕层,所述助撕层的一端与外侧的擦背巾粘接,所述助撕层另一端与内侧的擦背巾相接触,所述助撕层的上下两端均与连杆密封粘接,且多层助撕层两端的粘接点从内向外依次向连杆上下两侧延伸,使得每层擦背巾都能得到助撕层的保护,通过助撕层既可以便于通过其将使用后对应的擦背巾揭下,还可以有效隔绝擦背巾内外侧的环境,使得内部擦背巾不易受到外部潮湿环境的影响,并且越靠近内侧的擦背巾,其需要保存的时间也需要越长,因而其对应的助撕层与连杆的粘接点越靠内,使得越靠近内侧的擦背巾受到越多层助撕层的保护,使其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证洁净度,进而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助撕层为0.5-1mm厚的纳米级单向透水复合纤维膜,单向透水复合纤维膜具有单向透水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挡擦背时的水汽通过助撕层渗透到内侧未使用的擦背巾上,进而保持内部的干爽,破坏细菌的滋生环境,有效提高内部未使用的擦背巾的洁净度。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在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先坐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丝杆套件,带动传动轮旋转,使转刷转动,当转刷停止转动后,完成一次擦背动作,使用者站起,座椅恢复原位,此时使用者坐下,可以进行下一次搓背过程,在不断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站起、坐下的过程,可以在搓背过程中达到运动的效果,有效弥补年轻人普遍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效满足使用者在有限时间内和必要的事情下,进行运动的需求,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过程不需要外界动力,利用人体重力,自然带动转刷工作,达到擦背效果。

(2)丝杆套件包括与传动轮固定连接的内丝杆和外套管以及与座椅下端固定连接的座椅轴,座椅轴和内丝杆均位于外套管内侧,座椅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正向棘爪轮,且座椅轴和正向棘爪轮相连通,内丝杆外侧套设有带有反向棘爪轮的滑动螺母,正向棘爪轮与滑动螺母相匹配,滑动螺母内端开凿有传动孔,内丝杆贯穿传动孔并延伸至正向棘爪轮内侧,且正向棘爪轮和座椅轴均与内丝杆相匹配,当使用者坐下时,受到人重力作用下,正向棘爪轮随座椅轴向下运动,且正向棘爪轮卡进滑动螺母内,锁住滑动螺母,使其只能向下运动不能旋转,进而迫使内丝杆带动传动轮转动,实现擦背巾转动并对使用者进行擦背动作。

(3)滑动螺母与传动轮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套设在内丝杆外侧,当一次搓背完成,使用者从座椅上站起后,通过回位弹簧的反弹力,可以推动滑动螺母向上沿着内丝杆旋转向上运动,进而顶起座椅使其恢复原位,此时使用者坐下,可以进行下一次搓背过程,在使用者不断的站起坐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并完成搓背,同时使用者还可以在搓背过程中达到运动的效果,有效弥补年轻人普遍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4)内丝杆和传动孔内壁均开凿有螺旋槽,且两个螺旋槽相匹配,使得当滑动螺母受力向下运动时,通过螺旋槽的作用,能够有效迫使内丝杆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轮转动,最终带动擦背巾转动完成搓背,螺旋槽使得整个过程更加流畅。

(5)连杆包括内定杆和外变杆,外变杆包裹在内定杆外侧,且外变杆的包裹范围上下均超出擦背巾边缘3-5cm,从而右效保证擦背巾整体均位于外变杆的外侧,进而使在搓背过程中,擦背巾均能及时随外变杆的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使擦背巾与背部的摩擦接触面积更大,可以有效提高搓背效率。

(6)内定杆为硬性材质,外变杆为软性材质,且外变杆的厚度为内定杆的2-3倍,使内定杆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连杆的强度,在擦背时,给擦背巾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搓背效果,使外变杆在受到来自使用者背部的挤压力时,能够适应背部的形状发生形变,使得搓背效果更好。

(7)每层擦背巾的首尾之间均设有半连端口,且每个半连端口的位置相互交错,不重合的半连端口,使得水汽很难连续穿过两个或以上的半连端口,有效保护内侧的擦背巾不易受到污染。

(8)擦背巾包括搓背刷毛、起泡层和竹棉抑菌层,竹棉抑菌层位于靠近连杆的一侧,搓背刷毛和起泡层均与竹棉抑菌层固定连接,且搓背刷毛和起泡层在竹棉抑菌层外表面呈螺旋状交错分布,竹棉抑菌层可以有效阻隔外侧的潮湿环境下的滋生的细菌进一步向内侧的擦背巾渗透,同时,搓背刷毛和起泡层共同作用下,可以同时实现边揉搓沐浴露边进行搓背的效果,进而有效降低搓背的时间,提高搓背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对皮肤的保护,并且二者成螺旋状分布,当擦背巾随连杆转动时,可以有效提高二者与北部之间的摩擦里,提高擦背效果。

(9)每层擦背巾外侧均设有助撕层,助撕层的一端与外侧的擦背巾粘接,助撕层另一端与内侧的擦背巾相接触,助撕层的上下两端均与连杆密封粘接,且多层助撕层两端的粘接点从内向外依次向连杆上下两侧延伸,使得每层擦背巾都能得到助撕层的保护,通过助撕层既可以便于通过其将使用后对应的擦背巾揭下,还可以有效隔绝擦背巾内外侧的环境,使得内部擦背巾不易受到外部潮湿环境的影响,并且越靠近内侧的擦背巾,其需要保存的时间也需要越长,因而其对应的助撕层与连杆的粘接点越靠内,使得越靠近内侧的擦背巾受到越多层助撕层的保护,使其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证洁净度,进而提高安全性。

(10)助撕层为0.5-1mm厚的纳米级单向透水复合纤维膜,单向透水复合纤维膜具有单向透水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挡擦背时的水汽通过助撕层渗透到内侧未使用的擦背巾上,进而保持内部的干爽,破坏细菌的滋生环境,有效提高内部未使用的擦背巾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丝杆套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丝杆套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转刷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转刷处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擦背巾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转刷处竖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21传动轮、22从动轮、3座椅、4保险杠、5擦背巾、50半连端口、51搓背刷毛、52起泡层、53竹棉抑菌层、6连杆、61内定杆、62外变杆、71座椅轴、72内丝杆、73外套管、81正向棘爪轮、82滑动螺母、9回位弹簧、10弹性刹车板、11助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运动型无动力座椅式擦背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轮21和从动轮22,传动轮21和从动轮22相互摩擦接触,且从动轮22位于传动轮21后侧,传动轮21上端安装有弹性刹车板10,通过脚踩弹性刹车板10,其会与1表面发生摩擦达到刹车效果,停止脚踩,其会弹回,传动轮21上方设有座椅3,座椅3和传动轮21之间连接有丝杆套件,座椅3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带有一个调速刹车装置的扶手,调速刹车装置可以对转刷的转速进行调节;

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从动轮22外侧的保险杠4,当人体后依靠时候,两个保险杠4可以顶住人体压力,从而使转刷正常转动,保险杠4滑动贯穿座椅3,且保险杠4位于座椅3上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和从动轮22之间设有转刷,转刷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轴承与固定支架和从动轮22连接,转刷包括连杆6和多层擦背巾5,多层擦背巾5依次包裹在连杆6位于座椅3上方的外端。

请参阅图2-3,丝杆套件包括与传动轮21固定连接的内丝杆72和外套管73以及与座椅3下端固定连接的座椅轴71,座椅轴71和内丝杆72均位于外套管73内侧,座椅轴71下端固定连接有正向棘爪轮81,且座椅轴71和正向棘爪轮81相连通,内丝杆72外侧套设有带有反向棘爪轮的滑动螺母82,正向棘爪轮81与滑动螺母82相匹配,滑动螺母82内端开凿有传动孔,内丝杆72贯穿传动孔并延伸至正向棘爪轮81内侧,且正向棘爪轮81和座椅轴71均与内丝杆72相匹配,当使用者坐下时,受到人重力作用下,正向棘爪轮81随座椅轴71向下运动,且正向棘爪轮81卡进滑动螺母82内,锁住滑动螺母82,使其只能向下运动不能旋转,进而迫使内丝杆72带动传动轮21转动,实现擦背巾5转动并对使用者进行擦背动作,滑动螺母82与传动轮21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9,回位弹簧9套设在内丝杆72外侧,当一次搓背完成,使用者从座椅3上站起后,通过回位弹簧9的反弹力,可以推动滑动螺母82向上沿着内丝杆72旋转向上运动,进而顶起座椅3使其恢复原位,此时使用者坐下,可以进行下一次搓背过程,在使用者不断的站起坐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并完成搓背,同时使用者还可以在搓背过程中达到运动的效果,有效弥补年轻人普遍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请参阅图4,内丝杆72和传动孔内壁均开凿有螺旋槽,且两个螺旋槽相匹配,使得当滑动螺母82受力向下运动时,通过螺旋槽的作用,能够有效迫使内丝杆7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轮21转动,最终带动擦背巾5转动完成搓背,螺旋槽使得整个过程更加流畅。

请参阅图6,连杆6包括内定杆61和外变杆62,外变杆62包裹在内定杆61外侧,且外变杆62的包裹范围上下均超出擦背巾5边缘3-5cm,从而右效保证擦背巾5整体均位于外变杆62的外侧,进而使在搓背过程中,擦背巾5均能及时随外变杆62的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使擦背巾5与背部的摩擦接触面积更大,可以有效提高搓背效率,内定杆61为硬性材质,外变杆62为软性材质,且外变杆62的厚度为内定杆61的2-3倍,使内定杆61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连杆6的强度,在擦背时,给擦背巾5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搓背效果,使外变杆62在受到来自使用者背部的挤压力时,能够适应背部的形状发生形变,使得搓背效果更好,每层擦背巾5的首尾之间均设有半连端口50,且每个半连端口50的位置相互交错,不重合的半连端口50,使得水汽很难连续穿过两个或以上的半连端口50,有效保护内侧的擦背巾5不易受到污染。

请参阅图7,擦背巾5包括搓背刷毛51、起泡层52和竹棉抑菌层53,竹棉抑菌层53位于靠近连杆6的一侧,搓背刷毛51和起泡层52均与竹棉抑菌层53固定连接,请参阅图5,且搓背刷毛51和起泡层52在竹棉抑菌层53外表面呈螺旋状交错分布,竹棉抑菌层53可以有效阻隔外侧的潮湿环境下的滋生的细菌进一步向内侧的擦背巾5渗透,同时,搓背刷毛51和起泡层52共同作用下,可以同时实现边揉搓沐浴露边进行搓背的效果,进而有效降低搓背的时间,提高搓背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对皮肤的保护,并且二者成螺旋状分布,当擦背巾5随连杆6转动时,可以有效提高二者与北部之间的摩擦里,提高擦背效果。

请参阅图8-9,每层擦背巾5外侧均设有助撕层11,助撕层11的一端与外侧的擦背巾5粘接,助撕层11另一端与内侧的擦背巾5相接触,助撕层11的上下两端均与连杆6密封粘接,且多层助撕层11两端的粘接点从内向外依次向连杆6上下两侧延伸,使得每层擦背巾5都能得到助撕层11的保护,通过助撕层11既可以便于通过其将使用后对应的擦背巾5揭下,还可以有效隔绝擦背巾5内外侧的环境,使得内部擦背巾5不易受到外部潮湿环境的影响,并且越靠近内侧的擦背巾5,其需要保存的时间也需要越长,因而其对应的助撕层11与连杆6的粘接点越靠内,使得越靠近内侧的擦背巾5受到越多层助撕层11的保护,使其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证洁净度,进而提高安全性,助撕层11为0.5-1mm厚的纳米级单向透水复合纤维膜,单向透水复合纤维膜具有单向透水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挡擦背时的水汽通过助撕层11渗透到内侧未使用的擦背巾5上,进而保持内部的干爽,破坏细菌的滋生环境,有效提高内部未使用的擦背巾5的洁净度。

在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先坐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丝杆套件,带动传动轮21旋转,使转刷转动,当转刷停止转动后,完成一次擦背动作,使用者站起,座椅3恢复原位,此时使用者坐下,可以进行下一次搓背过程,在不断进行擦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站起、坐下的过程,可以在搓背过程中达到运动的效果,有效弥补年轻人普遍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效满足使用者在有限时间内和必要的事情下,进行运动的需求,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过程不需要外界动力,利用人体重力,自然带动转刷工作,达到擦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