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1461发布日期:2019-08-13 18:2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软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



背景技术:

软床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睡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床铺。家具市场上的软床大致分布艺床、皮床和皮布结合床三种,色调主要有米白色、杏色、米黄色、咖啡色,现有的软床多为利用床垫自身的柔软度来提供舒适睡眠的目的,但这种软床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浑身酸痛感,尤其是老年人的使用,在此使用过程中,人体平躺时颈部、腰部及腿弯部与床垫间形成的s型间隙受力不均,导致头部、尾椎及小腿部受力过于集中,导致输血不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软床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浑身酸痛感,尤其是老年人的使用,在此使用过程中,人体平躺时颈部、腰部及腿弯部与床垫间形成的s型间隙受力不均,导致头部、尾椎及小腿部受力过于集中,导致输血不通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包括床架和床垫总成,所述床架内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床架等分成两个调节仓,所述调节仓的顶部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橡筋,所述橡筋的底部设有弧形弹簧板,所述调节仓相对的内壁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两个相对的所述滑块间固定设有支撑板,每个所述调节仓内的支撑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气囊袋,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设有伸缩杆,所述调节仓内均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所述气囊袋相连通,所述床架靠背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外接电源。

优选的,床垫总成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顶层床罩和底层床罩,所述底层床罩与所述床垫本体相对的一侧间夹接设有温控板,所述底层床罩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顶层床罩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顶层床罩和底层床罩均为高回弹海绵结构,所述顶层床罩和底层床罩相对的一侧间通过拉链绞合并完整包覆所述床垫本体。

优选的,所述床垫本体为天然乳胶垫,所述天然乳胶垫上等距均分设有若干竖直贯穿的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床垫总成内设有左右对称的两块所述温控板,所述温控板为电热丝结构,所述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温控板相应的分成对称两组。

优选的,每个所述调节仓内的三个支撑板的位置分别对应使用者的颈部、腰部及腿弯部,三个所述支撑板从头部至足部的排列间距为50cm、46cm。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气囊袋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气囊袋的顶点呈弧型排布,三个所述气囊袋组成一个气压组件,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与三个所述气压组件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电动液压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以单片机和核心的电路板,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伸缩杆、气泵、压力传感器、温控板及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带有伸缩杆、气囊袋的支撑板以及带有压力传感器、温控板、温度传感器的床垫总成间的相互配合,使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可针对于人体平躺时颈部、腰部及腿弯部与床垫间形成的s型间隙进行可调节性填充支撑,使人体其余部位受力得到减缓,进而提升了睡眠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提出的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提出的床垫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提出的床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床架1、控制单元2、床垫总成3、安装槽口4、隔板5、橡筋6、弧形弹簧板7、调节仓8、伸缩杆9、气泵10、滑槽11、滑块12、支撑板13、气囊袋14、底层床罩15、压力传感器16、温控板17、床垫本体18、顶层床罩19、温度传感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包括床架1和床垫总成3,床架1上设有与床垫总成3相匹配的安装槽口4,床垫总成3包括床垫本体18,床垫本体18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顶层床罩19和底层床罩15,底层床罩15与床垫本体18相对的一侧间夹接设有温控板17,床垫总成3内设有左右对称的两块温控板17,温控板17为电热丝结构,压力传感器16及温度传感器20均与温控板17相应的分成对称两组,两组温控板17的设置使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能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分组的温度调节。

底层床罩15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6,顶层床罩19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0,顶层床罩19和底层床罩15均为高回弹海绵结构,顶层床罩19和底层床罩15相对的一侧间通过拉链绞合并完整包覆床垫本体18,床垫本体18为天然乳胶垫,天然乳胶垫上等距均分设有若干竖直贯穿的透气孔,透气孔的设置便于床垫本体18透气的同时也便于温控板17的温度传递。

床架1内固定设有隔板5,隔板5将床架1等分成两个调节仓8,调节仓8的顶部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橡筋6,橡筋6的底部设有弧形弹簧板7,调节仓8相对的内壁设有竖直的滑槽11,滑槽11内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12,两个相对的滑块12间固定设有支撑板13,每个调节仓8内的支撑板13的数量为三个,每个调节仓8内的三个支撑板13的位置分别对应使用者的颈部、腰部及腿弯部,三个支撑板13从头部至足部的排列间距为50cm、46cm,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支撑板13的顶部固定设有气囊袋14,支撑板13的底部均设有伸缩杆9,伸缩杆9为电动液压伸缩杆,通过伸缩杆9的顶升作用,可带动支撑板13沿滑槽11上升或下降,进而可对床垫总成3进行局部支撑,调节仓8内均设有气泵10,气泵10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气囊袋14相连通,每个支撑板13上的气囊袋1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气囊袋14的顶点呈弧型排布,三个气囊袋14组成一个气压组件,气泵10的输出端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与三个气压组件并联设置,床架1靠背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控制单元2通过导线分别与伸缩杆9、气泵10、压力传感器16、温控板17及温度传感器20电性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带有伸缩杆9、气囊袋14的支撑板13以及带有压力传感器16、温控板17、温度传感器20的床垫总成3间的相互配合,使基于s形态人体学设计的软床可针对于人体平躺时颈部、腰部及腿弯部与床垫间形成的s型间隙进行可调节性填充支撑,可根据各压力传感器16传感反馈的压力数据,进而对床垫总成3的局部高度进行调节,使人体其余部位受力得到减缓,进而提升了睡眠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20感应调节温控板17的温度,提升了睡眠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