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拓展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4260发布日期:2019-08-27 21:3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拓展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置物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拓展置物架。



背景技术:

在室内装修中,通常会制作多组置物架,置物架的多层结构可堆放更多的物品,实现有效地提高室内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506001u、授权公告日为2014.04.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柜子,柜子包括多个横向隔板、横向边板、纵向隔板和纵向边板,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的宽度方向上分别设有内凹卡榫,横向隔板的内凹卡榫和纵向隔板的内凹卡榫可榫接在一起,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榫接后形成十字形接合部上安装有塑料制成的十字形套头,十字形套头上的纵向侧翼上开有销孔,对应地在纵向隔板上开有通孔,在销孔和通孔内装有金属插销;横向边板分别固定于纵向隔板的两端,纵向边板分别固定于横向边板的两端,横向边板两端和纵向边板的两端相接。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柜子相当于本方案中的置物架,通过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之间采用双凹卡榫连接结构,加上套头的加固实现置物架的构成。但是,在使用时,不同用户对置物架的实际尺寸要求往往不同,针对不同的层数和长度需要,需要对于置物架的隔板进行重新设计,通用性比较低,而且,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灵活性也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拓展置物架,以解决现有置物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技术方案为:

可拓展置物架包括多个板单元,板单元包括板本体和凸设于板本体边缘的榫头,所述板本体的靠近榫头位置处开设有榫槽,所述榫头以及靠近所述榫头的榫槽构成榫接部;

以榫接部的榫头为首、榫槽为尾,四个板单元的各自榫接部首尾顺次插接,所述四个板单元的各自板本体分割构造出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空间,所述四个板单元中有至少一个板单元为隔板单元,所述榫接部在隔板单元的两个相对侧各设置一个。

有益效果:通过四个板单元的各自榫接部相互插接配合实现了置物架的空间搭建,通过四个板单元的板本体实现对完整空间的分割以构造出多个置物空间,并且,由于隔板单元的存在,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已有的置物架进行横向或者竖向拓展,置物架的结构灵活性和通用性更强。以榫接部的榫头为首、榫槽为尾,板单元的各自榫接部的首尾顺次榫接,通过榫接部自身的相互插接配合相比于双凹卡榫连接结构,不仅省去了套头之类的加固结构,而且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板单元的结构,提高榫接操作的方便性,所述四个板单元中有横向的板单元和竖向的板单元,所述横向的板单元的板面与竖向的板单元的板面相互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搭建成的置物架的外形规整度,确保置物架的平衡性更好,所述板单元中的一部分为边板单元,所述榫接部布置于边板单元的一侧,所述边板单元的远离榫接部的边缘部分构成所述置物架的外侧边。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置物架的模块化搭建,所述隔板单元包括横向的隔板单元和竖向的隔板单元,所述边板单元包括横向的边板单元和竖向的边板单元;所述竖向的隔板单元的两个榫槽分别与两个横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横向的边板单元的对应榫头插接配合,所述两个横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横向的边板单元处于所述竖向的隔板单元的同一侧板面位置;相应的,所述横向的隔板单元的两个榫槽分别与两个竖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竖向的边板单元的对应榫头插接配合,所述两个竖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竖向的边板单元处于所述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同一侧板面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置物架的模块化搭建,所述隔板单元包括横向的隔板单元和竖向的隔板单元,所述边板单元包括横向的边板单元和竖向的边板单元;所述竖向的隔板单元的位于相对侧的榫头和榫槽分别与两个横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横向的边板单元的对应榫槽和榫头插接配合,所述两个横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横向的边板单元处于所述竖向的隔板单元的同一侧板面位置;相应的,所述横向的隔板单元的位于相对侧的榫头和榫槽分别与两个竖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竖向的边板单元的对应榫槽和榫头插接配合,所述两个竖向的隔板单元或者两个竖向的边板单元处于所述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同一侧板面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板单元的加工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板单元为等厚的平板结构,所述板本体的厚度与所述榫头的厚度相等,且板厚与所述榫槽的槽宽相匹配。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因边角尖锐对用户造成伤害,所述板本体的形状分别为矩形轮廓,且板本体的各顶角位置分别为圆角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榫头的端部位置设有倒角结构,设置倒角结构能够在榫接时起到引导榫头进入榫槽的作用,提高了榫接操作的方便性。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榫接到位后榫头与榫槽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榫头的根部与所述板本体的边缘连接位置设有圆角连接部分。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搭建后的置物架的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所述榫槽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形的收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隔板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隔板单元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边板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边板单元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置物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第一榫接模块的组装过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第二榫接模块的组装过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第三榫接模块的组装过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织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第一榫接模块、第二榫接模块与第三榫接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织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第一榫接模块、第二榫接模块与第三榫接模块的组装过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组装成型后的置物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1-图11中:1-隔板单元、10-隔板本体、100-圆角过渡、11-榫头、110-倒角结构、111-圆角连接部分、12-榫槽、120-收窄结构、13-榫接部、2-边板单元、20-边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1,可拓展置物架包括多个板单元,板单元中的一部分为隔板单元1,板单元中另一部分为边板单元2,如图1、图2所示,隔板单元1包括隔板本体10以及凸设于隔板本体10的两个相对侧边缘位置的两个榫头11,隔板本体10的靠近两侧榫头11位置处开设有榫槽12;如图3、图4所示,边板单元2包括边板本体20以及凸设于边板本体20的一侧边缘位置的两个榫头11,边板本体20的靠近榫头11位置处开设有榫槽12,边板本体20的远离榫接部13的边缘部分构成置物架的外侧边。在本实施例中,隔板本体10和边板本体20的形状分别为矩形轮廓,隔板本体10的宽度等于边板本体20的宽度,隔板单元1的两侧榫头11分别位于隔板本体10的两个相对宽边上,边板单元2的榫头11位于边板本体10的宽边上,为了避免因边角尖锐对用户造成伤害,隔板本体10和边板本体20的各顶角位置分别设有圆角过渡100。

隔板单元1和边板单元2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隔板单元1为等厚的平板结构,具体为厚度为12mm的海桦木多层板,同一隔板单元1上隔板本体10的厚度与榫头11的厚度相等,且板厚与榫槽12的宽度相匹配;相应的,边板单元2也为等厚的平板结构,具体为厚度为12mm的海桦木多层板,边板单元2的厚度等于隔板单元1的厚度,同一边板单元2上边板本体20的厚度与榫头11的厚度相等,且板厚与榫槽12的宽度相匹配。将板单元设计成等厚的平板结构,且板本体的厚度与榫头的厚度相等,仅需确保板单元的整体厚度均匀一致,无需再对榫头11的厚度单独进行增减,即可榫接于对应的板单元的榫槽12中,简化了板单元的加工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板单元之间可采用插接配合而非榫接配合,即在榫头插接至榫槽中后,通过在榫头的端部设置挡止销与榫槽所在的板单元进行挡止配合,同样可以实现各个板单元之间的稳定连接。

隔板单元1的榫头11结构与边板单元2的榫头结构相同,以隔板单元1的榫头11为例,榫头11的根部位置与隔板本体10的边缘设有圆角连接部分111,榫头11的端部位置设有倒角结构110,设置倒角结构110能够在榫接时起到引导榫头11进入榫槽12的作用,提高榫接操作的方便性,在榫头11的根部位置设有圆角连接部分111,通过圆角连接部分111来增加榫头11的根部尺寸,确保榫接到位后榫头11与榫槽12之间的连接强度;相对应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榫头11与榫槽12的连接强度,榫槽1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形的收窄结构120,通过榫槽12两端的收窄结构120与榫头11根部的圆角连接部分111配合,确保置物架的整体结构稳定牢靠。

隔板单元1的位于同一侧榫头11和榫槽12构成榫接部13,即隔板单元1具有两个位于相对侧的榫接部13;边板单元2的榫头11和榫槽12构成榫接部13,即边板单元2具有一个榫接部13;在本实施例中,以榫接部13的榫头11为首、榫槽12为尾,四个板单元的各自榫接部13首尾顺次榫接,四个板单元的各自板本体分割构造出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空间,通过榫接部13自身的相互榫接配合相比于双凹卡榫连接结构,不仅省去了套头之类的加固结构,而且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具体榫接操作如下:

第一步:取两个边板单元2和一个隔板单元1,将隔板单元1的板面沿水平方向横向放置,将两个边板单元2的板面沿竖直方向竖向放置且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如图6所示,将两个边板单元2的榫槽12分别对应榫接在隔板单元1的左右榫头11上,两个竖向的边板单元2与一个横向的隔板单元1榫接形成第一榫接模块;

第二步:取四个隔板单元1,将四个隔板单元1的其中两个的板面沿水平方向横向放置且上下正对间隔布置;将四个隔板单元1的另外两个板面沿竖直方向竖向放置且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如图7所示,将竖直的隔板单元1的两个上下的榫槽12分别榫接在上下两个横向的隔板单元1的同一侧的榫头11上,两个横向的隔板单元1与两个竖向的隔板单元1榫接形成第二榫接模块,且第二榫接组件中的四个隔板单元1围成四棱柱状的容纳空间。

第三步:取两个边板单元2和一个隔板单元1,将隔板单元1的板面沿竖直方向竖向放置,将两个边板单元2的板面沿水平方向横向放置且上下正对间隔布置,如图8所示,将两个边板单元2的榫头11分别对应榫接在隔板单元1的上下榫槽12中,两个横向的边板单元2与一个竖向的隔板单元1榫接形成第三榫接模块;

第四步:在第二榫接模块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组边板单元2相背的第三榫接模块,左侧的第三榫接模块中的隔板单元1和第二榫接模块中左侧的隔板单元1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右侧的第三榫接模块中的隔板单元1和第二榫接模块中右侧的隔板单元1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如图9、图10所示,将第一模块的榫头12朝下布置在第二榫接模块和第三榫接模块的上侧,自上而下将榫头12朝下的第一模块榫接在第二榫接模块和第三榫接模块之间;将第一模块的榫头12朝上布置在第二榫接模块和第三榫接模块的下侧,自下而上将榫头12朝上的第一模块榫接在第二榫接模块和第三榫接模块之间。

任意两个榫接模块之间的连接分别通过四个板单元的各自榫接部13首尾顺次榫接而成,如图11所示,第二榫接模块中的四个隔板单元1本身围成了四棱柱状的容纳空间,第二榫接模块中的一个隔板单元1分别又与第一榫接模块中的隔板单元1和第三榫接模块中的隔板单元1共同围成了四棱柱状的容纳空间,即通过四个板单元的各自榫接部13相互榫接配合实现了置物架的空间搭建,通过四个板单元的板本体实现对完整空间的分割以构造出多个置物空间。并且,由于隔板单元1的存在,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已有的置物架进行横向或者竖向拓展,置物架的结构灵活性和通用性更强。另外,借助边板单元2的单侧榫接部13的结构,避免了榫接在边界位置的板单元向外悬伸有榫接部13,提高搭建成的置物架的外形规整度,且位于下侧边板单元2的能够对整个置物架起到稳定支撑,搭建后的平衡性更好。

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为了简化结构,提高板单元的模块化程度,可将板单元中的边板单元全部替换成隔板单元,即整个置物架由统一结构形状的隔板单元搭建而成,简化了实际的榫接操作以及搭建过程。

本发明的可拓展置物架的具体实施例3,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为了保证置物架的各个容纳空间的形状大小相同,可将第二榫接模块中两个竖向的隔板单元与两个横向的隔板单元的榫接形式进行调整,具体为:

将位于左侧的竖向的隔板单元的上侧榫头与位于上侧的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左侧榫槽榫接配合,位于上侧的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右侧榫头与位于右侧的竖向的隔板单元的上侧榫槽榫接配合,位于右侧的竖向的隔板单元的下侧榫头与位于下侧的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右侧榫槽榫接配合,位于下侧的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左侧榫头与位于左侧的竖向的隔板单元的下侧榫槽榫接配合,通过四个隔板单元的相互顺次榫接配合从而围设处正四棱柱状的容纳空间;

相适应的,对第一榫接模块中的隔板单元与边板单元的榫接形式相应调整,将位于左侧的竖向的边板单元的上侧榫头与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左侧榫槽榫接配合,将横向的隔板单元的右侧榫头与位于右侧的竖向的边板单元的上侧榫槽榫接配合;相适应的,对第三榫接模块中的隔板单元与边板单元的榫接形式相应调整,将调整后的第一榫接模块、第二榫接模块以及第三榫接模块再进行榫接连接从而搭建成置物架,该置物架上的各个容纳空间均为形状大小相同的正四棱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