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8028发布日期:2020-12-25 11:5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工业用和商业用电器,具体涉及餐具的多用途清洗器具。



背景技术:

现实洗碗机,水是主要清洗媒体和冲走污物的载体,洗碗过程慢长,快洗和轻柔洗模式也要20分钟以上,如要清洗黏附力强的米饭,甚至黏附力更强的粽子,快洗轻柔模式一般应付不了,需要很强力的长时间清洗,没有一小时以上都很难把粽子和米饭百分百清洗掉。有时就算再加长时间也不一定能洗干净,原因以下解释。因为受限制于清洗原理方法,水就是唯一主要载体,而水本身是液体,水的比重密度也不是很高,所以按每立方毫米的水去算水的动量就是受水本身限制,如能把水的密度提高,每立方毫米的动量就会相应提高,理论上也会改良冲洗能力。

可惜,因为水和其他液体受压会大大变形,这种特性应用在冲洗黏附力较高的物质,即使提高了冲洗液的密度也不会对冲洗能力改善很大,尤其是扁平贴着表面的物质更不利,日常生活都会发现很多高粘性的脏污很难用水冲洗干净,如图1所示。即使清洗液带有颗粒物来辅助,然而水依然是主要的载体,颗粒物还是靠水量和水流带着运行,主要还是依靠水流的压力,因此颗粒物会随着水的流线与曲线流向绕过黏附物,如图2所示,颗粒也是很难真正有效冲击掉脏污。洗碗机采用液体洗餐具,液体附着在餐具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所以再用液体冲击清洗餐具表面,冲击力不够突出,清洗效率不高,不利于快速将餐具表面污渍的去除。

有些喷淋洗碗方法,只是单纯地把颗粒物混入液体用传统固有的泵随着液体带出,其冲力不会大于被泵驱动的液体,也因多个实际技术缺陷导致难于实现和出现在市面,其缺陷在于:

第一,所述输送泵的功能在于输送液体,将颗粒物混合在清洗液中,所述输送泵也能输送,但是,所述输送泵难以单独输送固态的颗粒物,必须有液体存在带动颗粒物,所以颗粒物也很难超过液体的动量,因主要还是依靠水流的压力,因此颗粒物会随着水的流线与流向失去应有的效能,颗粒也是很难真正有效冲击掉脏污。

第二,由于所述输送泵的功能在于输送液体,因此,混合在清洗液中的颗粒物容易卡死输送泵,而且会受到泵叶的撞击,造成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容易导致输送泵损坏,所以颗粒物只能小也不能太大。

第三,经输送泵输送的颗粒物和清洗液混合物,需要经过输送管道后才能喷淋在餐具上,在这个过程中,颗粒物与输送管道内侧壁摩擦,会再一次损失较多的动能,因此,清洗餐具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所说到的提升物体的密度来提升清洗摩擦动能和清洗能力,还是可行的,只要把固体颗粒物代替了水变成清洗的主要载体,利用固体本身不易变形,以及使用比水的比重密度要高的颗粒物,就能解决液态变形导致难以有效清洗高黏性脏污的问题,而且因为颗粒物代替水变成主要清洗载体,所以可以有效节省很多水。本发明就是公开表述具体技术,如何运用驱动技术把大量颗粒物变成主要清洗载体,使颗粒物有着足够的冲击摩擦能量,从而快速的将餐具清洗干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洗器,包括能够容纳餐具的容器、颗粒物、颗粒物驱动装置,颗粒物驱动装置驱动颗粒物后,颗粒物直接作用于餐具。

按上述技术方案,颗粒物被本发明所述的颗粒物驱动装置驱动后,直接摩擦获得动能,不经过输送管道或其他传输介质而直接作用于容器内的餐具,是为颗粒物直接冲击作用于餐具表面的污渍。

在颗粒物获得动能至冲击作用于餐具过程中,颗粒物无需液体承载,而能独立行动。当然,颗粒物需要和少量的清洗用液体共同作用于餐具。其中,清洗用液体的驱动装置可以区别于所述颗粒物驱动装置,也可以与颗粒物共用所述颗粒物驱动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清洗器,能够单独使用颗粒物,利用固体与固体冲击摩擦的原理,直接作用于餐具,因此,餐具的清洗效率和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水冲洗餐具表面脏污的示意图;

图2为一般主要水流载体再带一些少量颗粒物冲洗餐具表面脏污的示意图;

图3-图6为颗粒物为主要载体,去除餐具表面脏污的连环示意图;

图7为清洗器的示意图;其中,颗粒物驱动装置的旋转件为滚轮、柱形辊;

图8为清洗器的示意图;其中,左侧旋转件逆时针旋转,右侧旋转件顺时针旋转;

图9为清洗器的示意图;其中,左侧旋转件顺时针旋转,右侧旋转件逆时针旋转;

图10为清洗器的示意图;其中,左右两侧的旋转件均逆时针旋转;

图11为清洗器的示意图;其中,旋转件的数量为一个;

图12为图8中a-a向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01、餐具表面脏污;02、水;

10、容器;11、回收结构(容器底部的低凹处);12、导向板;

20、颗粒物驱动装置;21、旋转件,可以是滚轮,或柱形辊;22、旋转轴;

30、颗粒物;

40、电机;

50、反射板;

60、餐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7,一种清洗器,包括能够容纳餐具的容器10、颗粒物30、颗粒物驱动装置20,喷淋装置,加热装置,颗粒物驱动装置驱动颗粒物后,颗粒物直接作用于餐具60。

所述颗粒物驱动装置20为旋转式轮组驱动装置。旋转式轮组驱动装置以旋转的方式摩擦作用于颗粒物30,颗粒物被旋转式轮组驱动装置摩擦甩出而冲击作用于容器内的餐具60,对餐具进行清洗。

所述颗粒物驱动装置20位于容器10中,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颗粒物驱动装置位于餐具60的下方。

如图7,旋转式驱动装置20向上甩出颗粒物30,颗粒物作用于餐具60,在重力和弹力作用下,回落至餐具的下方,与所述颗粒物驱动装置重新接触而被再次向上甩出。如此,颗粒物不断地向上作用于餐具,反射回落,再向上作用于餐具,反射再回落,反复不断,大大提高颗粒物的利用率,减少颗粒物动能的损失,提高餐具清洗效率和效果。其中,颗粒物在弹力作用下回落至餐具的下方,是指,颗粒物在容器10中运动,会与容器的内壁,包括侧壁、顶壁和底部,发生碰撞,发生碰撞后的颗粒物回落至餐具的下方。

如图7,所述颗粒物驱动装置20包括旋转件21和旋转驱动件,旋转件位于容器10内,且位于容器内餐具的下方。旋转件与容器的底部具有间隙,该间隙至少能够容纳单个颗粒物通过。如此,回落至容器底部的颗粒物能够被旋转件再次向上甩出。所述旋转驱动件设置在容器外,旋转驱动件通过旋转轴22与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旋转轴枢接在容器的侧壁上。

如图8至图11,容器10的底部设有回收结构11,所述旋转件位于回收结构处。在重力的作用下,颗粒物总是会滚落至回收结构,回收的颗粒物再被旋转件向上甩出。其中,容器的回收结构呈圆弧形,被旋转件作用的颗粒物能够沿圆弧形的回收结构向上甩出,颗粒物向上甩出的方向得到控制。

旋转件21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是若干个。相应地,一个旋转件配合设计有一个所述回收结构。任一个旋转件的旋转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或逆时针,如图7至图11所示。

如图7,作为一种优选,旋转件21的数量为两个一组,任一组旋转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具体地,一对旋转件中,左侧旋转件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右侧旋转件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一组旋转件之间具有间隙。如此设计,在一对旋转件之间隙中,颗粒物同时被左,右两侧旋转件向上甩出,所以颗粒物的动能得到倍增,该颗粒物具有的动能大于由单个旋转件直接甩出的颗粒物的动能,因此,该部分颗粒物作用于餐具,能够清除掉餐具表面的顽固污渍,餐具的清洗效果能够得到提升。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旋转件21为滚轮,或柱形辊20(结合图8、图12)。滚轮或柱形辊的表面可以为光面、齿状、波纹状、磨砂面、规则或不规则的凸起凹陷形。以增加与颗粒物的摩擦带动力,并能够更好的带动清洗液体。

如图9,所述旋转驱动件为电机40。

所述颗粒物30可以具有弹性,如橡胶颗粒、硅胶颗粒。也可以不具有弹性,如钢丝球,布球,细沙,塑料颗粒;所述颗粒物可以是任意的几何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颗粒物30为食品级的表面带有坑纹和弹性的硅胶圆珠,硅胶圆珠最适合洗碗又不伤害餐具。

硅胶圆珠的表面可以有凹凸的特征加强对冲擦目标的接触摩擦。当颗粒物冲击到餐具表面的任何黏附物时,黏附物会直接受到颗粒物的冲击,因颗粒物是固体,不会像液体受压变形而减少有效冲击,颗粒物能够直接冲击到黏附物而把其清除掉,如颗粒物的比重密度比水更高的话,那其有效清洗动量就会比用水更大。高速转动的旋转件摩擦带动大数量颗粒物,大数量颗粒物直接从高速旋转的旋转件而获得很高的动能,立即短距离冲击餐具,在少量清洗液的配合下,高效地对餐具进行清洗。颗粒物不限大小,不限形状,不限数量,只在乎旋转件与旋转件之间(如图7所示)、旋转件与导向板12(如图8所示)之间的缝隙距离。其中,导向板12为相邻两个回收结构11之间的结构。

实际操作中,容器10顶部或任一侧面设有能够开合的盖板,打开盖板,餐具60放置在餐具支架上,餐具支架镂空,固定在容器的侧壁上或支撑在容器的底部。单独在容器内放置颗粒物,或者,在容器内放置颗粒物和清洗用的液体,如水、洗洁精。关闭盖板,容器密闭。启动电机40,轮组高速旋转,并可同时启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将容器内的水、颗粒物、餐具进行加热。轮组能够将容器底部的颗粒物30、液体向上甩出,作用于餐具,达到清洗餐具的目的,如图3-图6所示。作为一种改进,容器10的侧壁、盖板上设有若干任意角度的反射板50,颗粒物碰撞反射板后,方向改变,如此,颗粒物能够多角度作用于餐具,提高餐具的清洗效率和效果,不留死角。

餐具在清洗完成后,喷淋装置启动,将餐具表面残留的清洗液、残渣冲洗干净。之后使用加热装置对餐具进行加热消毒。

上述喷淋装置设置于餐具周边,包括水泵、管道、喷头。可以单独对餐具进行冲洗,也可与颗粒物同时作用,对餐具进行冲洗,并且在冲洗餐具的同时,也起到了对颗粒物进行清洗的效果,使颗粒物保持一种干净卫生的状态滞留在容器内,在下次清洗时可以循环使用。

上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容器内任何部位,如侧壁、顶面。发热源优先选用卤素管所产生的光波加热。可在清洗开机时同时启动,对容器内的颗粒物、水、餐具进行加热,加速餐具表面脏污的软化。加热装置对餐具消毒的同时,也可对容器内的颗粒物进行加热消毒,利于颗粒物重复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清洗器,因为用水的比例少,驱动方法直接,过程少,所以比现有科技的洗碗方法大幅度省水、省电、省时间。在餐具清洗干净后,驱动颗粒物,可以将餐具表面的水珠打掉,拿出时避免滴水,如需进一步烘干、消毒。颗粒物打掉水滴后,可以减少烘干时间,降低用电能耗。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