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体式锅具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锅具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厨房用具,目前,市面上逐步的出现了自动翻炒的设备,比较常见的是将翻炒机构设置在锅盖上,在盖上锅盖之后启动翻炒机构,自动翻炒食物,但因其翻炒时通过机器控制,无法根据不同食物或不同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其翻炒出来的食物往往口味不佳。
当采用人工翻炒时,往往能制作出口味较好的食物,但因翻炒时需要将手抬高,且翻炒时需要较大幅度的挥动手臂,较为不便且费力,同时,锅体与锅铲需要分开放置,拿取与存放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体式锅具以及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体式锅具,包括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手柄以及翻炒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锅具本体外壁上的固定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连接棒,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棒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棒外壁纵向方向上开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周向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同时与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连通,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其开设轨迹一致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三滑槽底面上开设有与其开设轨迹一致的第二通槽;
所述手柄配合设置在所述连接棒上,所述手柄内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滑槽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圆心与所述连接棒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翻炒组件包括铲形第一连杆、第一受力杆、第二连杆、第二受力杆、蜗杆、蜗轮、支撑组件、固定杆和翻炒片,所述第一连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后穿入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受力杆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杆外壁上且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槽上方,所述第一连杆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安装槽开口处穿出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受力杆固设在所述第二连杆该端端部处且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通槽上方,所述蜗杆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杆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杆外壁上,所述蜗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固定杆固设在所述蜗轮上,所述翻炒片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下端端部处;
当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二滑槽内并推动所述第一受力杆移动时,所述翻炒片随之在左右方向上作翻炒动作;
当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三滑槽内并推动所述第二受力杆移动时,所述翻炒片随之在前后方向上作翻炒动作。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开设有空腔形成容纳所述蜗轮的空腔体,所述防护罩顶面上开设有供所述蜗轮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空腔体连通,所述防护罩底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穿过且与所述空腔体连通的第三通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蜗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固设在所述限位块外侧壁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空腔体底面上位于所述第三通孔侧边处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蜗轮与所述固定杆之间。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与所述滑块的宽度相匹配。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支撑杆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连的第二支撑杆,所述蜗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操作如上述的一体式锅具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如下:①、前后方向推动手柄移动,将滑块移动至第二滑槽处;②、转动手柄,使得滑块划入到第二滑槽内,之后左右转动手柄,通过滑块对第一受力杆的作用,带动第一连杆随手柄旋转而旋转,最终使得翻炒片在左右方向上翻炒食物。
操作如上述的一体式锅具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如下:①、前后方向推动手柄移动,将滑块移动至第三滑槽处;②、转动手柄,使得滑块划入到第三滑槽内,之后左右转动手柄,通过滑块对第二受力杆的作用,带动第二连杆随手柄旋转而旋转,通过蜗杆和蜗轮的作用,最终使得翻炒片在前后方向上翻炒食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手柄与锅铲合为一体,通过旋转手柄的方式来控制翻炒片翻炒食物,操作方便、省力,同时,手柄可在翻炒模式与固定式手柄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翻炒模式时翻炒方便,固定式手柄模式时锅体拿取稳定,便于转移、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锅具本体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翻炒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保护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6,一体式锅具,包括锅具本体1,所述锅具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手柄2以及翻炒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锅具本体1外壁上的固定块31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31上的连接棒32。
其中,固定块31通过螺钉与锅具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开设在固定块31中心位置处。
所述连接棒32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一安装槽321,连接棒32安装在固定块31外侧壁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棒32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的直径,第一安装槽321同样开设在连接棒32的中间位置处。
第一连接孔的中心点、固定块的中心点、连接棒的中心点以及第一安装槽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连接棒32外壁纵向方向上开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322,周向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23和第三滑槽324,两条所述第一滑槽322分别同时与所述第二滑槽323和所述第三滑槽324连通,所述第二滑槽323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其开设轨迹一致的第一通槽325,即第一通槽325两端壁与第二滑槽323两端壁之间的间距始终相同,所述第三滑槽324底面上开设有与其开设轨迹一致的第二通槽326,即第二通槽326两端壁与第三滑槽324两端壁之间的间距始终相同。
所述手柄2配合设置在所述连接棒32上,所述手柄2内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1开设在手柄2的中间位置处,第二连接孔21的圆心与所述连接棒3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第一连接孔的中心点、固定块的中心点、连接棒的中心点、第一安装槽、手柄以及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连接孔21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滑槽322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22,所述第二滑槽323和所述第三滑槽324的宽度与所述滑块22的宽度均相匹配,即滑块22可以在第一滑槽322、第二滑槽323和第三滑槽324内自由滑动。
所述翻炒组件包括铲形第一连杆41、第一受力杆42、第二连杆43、第二受力杆44、蜗杆45、蜗轮46、支撑组件47、固定杆48和翻炒片49。
所述第一连杆41一端位于锅具本体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后穿入到所述第一安装槽321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4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即第一连杆能够沿着第一连接孔的中心线作旋转运动,所述第一受力杆42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杆41外壁上且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325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槽325上方,安装时,通过将第一受力杆42从第一通槽325处插入后再将第一受力杆42与第一连杆41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连杆4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1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槽411连通的第一通孔412,所述第二连杆43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411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41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安装槽411开口处穿出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321内,所述第二连杆43与所述第二安装槽411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所述第二受力杆44固设在所述第二连杆43端部处且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326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通槽326上方,第二受力杆设置的位置位于第二连杆位于第一安装槽内的一端端部处,安装时,通过将第二受力杆从第二通槽处插入后再将第二受力杆与第二连杆焊接固定。
所述蜗杆45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杆43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杆43固定连接,即蜗杆45套设在第二连杆43上之后再将蜗杆45与第二连杆43进行固定连接,优选焊接,在第二连杆作旋转运动时,蜗杆随之作旋转运动。
所述支撑组件47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杆41外壁上,所述支撑组件47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杆41上的第一支撑杆471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杆471固连的第二支撑杆472,所述蜗轮46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72上且与所述蜗杆45啮合,蜗杆45左右方向的旋转运动带动蜗轮46进行前后方向的旋转。
所述固定杆48固设在所述蜗轮46上,优选固设在蜗轮下沿处,同时,优选的,在所述蜗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固设在所述限位块,使得固定杆与蜗轮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连杆41上设置防护罩5,防护罩5用于将涡轮46和支撑组件47覆盖在内,起保护作用。
所述防护罩5内开设有空腔形成容纳所述蜗轮46的空腔体51,所述防护罩5顶面上开设有供所述蜗轮46穿过的第二通孔52,所述第二通孔52与所述空腔体51连通,所述防护罩5底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48穿过且与所述空腔体51连通的第三通孔53。
所述空腔体51底面上位于所述第三通孔53侧边处设置有防护板54,所述防护板54位于所述蜗轮46与所述固定杆48之间,上述间隙的设计,使得防护板能够插入到蜗轮与固定杆之间,且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防护板的设置能够防止涡轮蜗杆之间的润滑剂掉落到锅内。
所述翻炒片49设置在所述固定杆48下端端部处,优选的,翻炒片49与固定杆4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便于翻炒片与锅具本体内侧底面完全接触,翻炒部分粘附在锅具本体上的食物。
同时,翻炒片49与固定杆48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减少锅具本体的磨损。
当所述滑块22移动至所述第二滑槽323内并推动所述第一受力杆42移动时,所述翻炒片49随之在左右方向上作翻炒动作。
当所述滑块22移动至所述第三滑槽324内并推动所述第二受力杆44移动时,所述翻炒片49随之在前后方向上作翻炒动作。
在需要左右翻炒食物时,其使用步骤如下:①、前后方向推动手柄2移动,将滑块22移动至第二滑槽处;②、转动手柄2,使得滑块22划入到第二滑槽323内,之后左右转动手柄2,通过滑块22对第一受力杆42的作用,带动第一连杆41随手柄2旋转而旋转,最终使得翻炒片49在左右方向上翻炒食物。
在需要前后翻炒食物时,其使用步骤如下:①、前后方向推动手柄2移动,将滑块22移动至第三滑槽324处;②、转动手柄2,使得滑块22划入到第三滑槽324内,之后左右转动手柄3,通过滑块33对第二受力杆44的作用,带动第二连杆44随手柄2旋转而旋转,通过蜗杆45和蜗轮46的作用,最终使得翻炒片49在前后方向上翻炒食物。
本发明一体式锅具采用三种模式设计,其一,为定位式手柄模式:手柄移动到连接棒前后位置处时,手柄受限,无法旋转,此时,手柄与常见的固定式手柄无异,尤其是在手柄移动至连接棒前端时稳定性最佳,即靠近锅具本体的一端;其二,为左右翻炒模式,如上所述,控制第一连杆旋转而带动翻炒片左右翻炒食物;其三,为前后翻炒模式,如上所述,控制第二连杆旋转后,通过蜗轮蜗杆的作用,使得翻炒片前后翻炒食物。
具体翻炒时,均为手动翻炒,因此,能够炒出口味较佳的食物,同时,只需旋转手柄即可实现前后左右方向的翻炒,操作方便且十分省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