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3363发布日期:2019-11-01 19:1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煮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蒸煮器,蒸煮器用于制作含淀粉含量较低的低糖米饭。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蒸煮器通过在内胆上安装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实现内胆可以排米汤,进一步地实现内胆内米汤和米饭的分离,实现制作低糖米饭,但是电磁阀需要供电,这样就导致内胆结构复杂难清洗,成本很高,可靠性较低。

还有部分蒸煮器为了实现制作低糖米饭,一般在蒸煮器的内部设置蒸笼,蒸笼上设置米汤孔,在蒸笼里放置米,蒸煮器在初始工作的时候,内胆内的水穿过蒸笼上的米汤孔进入到蒸笼内并淹没米,随着蒸煮器工作,加热件持续对内胆加热,在持续加热熬煮的过程中内胆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实现制作低糖米饭,但是该方法使得米在水中长时间的熬煮来实现水位的降低,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难以准确的把握加入的水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导致无法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导致制作出的低糖米饭较软、口感差,且降淀粉的效果较差;其中当用户在制作低糖米饭时添加的水过多,或者制作的米份量过多时,此时内胆内的米汤和米饭无法实现快速完全分离,导致低糖米饭的口感差、降淀粉的含量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严格限制水位的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才能制作出低糖米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煮器,主要解决现有蒸煮器制作低糖米饭需要通过电磁阀来排米汤的问题,主要解决现有蒸煮器需要严格控制水位且无法实现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的问题,解决现有蒸煮器制作出的低糖米饭较软、口感差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蒸煮器在制作低糖米饭的过程中降低米中的淀粉的含量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蒸煮器,包括:煲体,内胆安装在煲体内,内胆内安装有可拆卸的蒸煮件,蒸煮件上设置有多个沥米汤孔;且蒸煮件的上方安装有可拆卸的米汤收集盒。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米汤收集盒上设置有进米汤孔。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米汤收集盒上设置有进米汤柱,进米汤孔位于进米汤柱上。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还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件,当内胆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内的米汤可通过进米汤孔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米汤收集盒设置为可用于蓄米汤的凹形结构,米汤收集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通孔,内胆内的米汤沸腾时可通过通孔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米汤收集盒的侧面与内胆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进米汤通道,内胆内的米汤沸腾时可通过进米汤通道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蒸煮件的顶部端面与米汤收集盒的底部端面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h≥0mm。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米汤收集盒和/或蒸煮件的底部设置为平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米汤收集盒和蒸煮件均设置为凹形结构,且米汤收集盒位于蒸煮件的上方的内侧。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蒸煮件上设置有与进米汤柱位置对应的集米汤柱,集米汤柱上设置集米汤孔。

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米汤收集盒位于蒸煮件的正上方,当内胆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内的米汤至少部分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且至少部分米汤留在内胆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在内胆内设置蒸煮件和米汤收集盒,米汤收集盒位于蒸煮件的上方,蒸煮件上盛放米,实现蒸煮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使得内胆内的一部分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一部分米汤向下留在内胆底部内,实现内胆内至少两个部分都可以盛放米汤,并进一步地实现内胆内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通过米汤收集盒和蒸煮件来实现内胆内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水和米在熬煮的过程中,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到水中并形成米汤,实现降低米中的淀粉的含量,可制作出米饭中含淀粉的含量更低的低糖米饭,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使得低糖米饭的口感好、软硬度适中,低糖米饭的口感较佳。

本方案不需要严格限制用户向内胆内添加的水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只需要设定一定高度的水位范围即可,在该范围内米饭和米汤能够快速完全分离,在内胆底部和米汤收集盒内可分别盛放内胆内的米汤,均可实现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内胆的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后,内胆底部内的米汤的水位可低于蒸煮件,不需要严格限制用户添加的水位,均可实现米饭独立的位于蒸煮件上。

本方案通过在米汤收集盒上设置进米汤柱,进米汤柱上设置进米汤孔,并通过在蒸煮件上对应地设置集米汤柱,集米汤柱上设置集米汤孔,通过进米汤柱和集米汤柱的对应设置实现了内胆内的米汤在沸腾的情况下能更多的集中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进而使得内胆内的米汤水位能下降到低于蒸煮件的底面,可以可靠的实现内胆内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通过设置米汤收集盒的底部为圆弧形或圆锥形结构,或设置蒸煮件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或圆锥形结构,有利于内胆下部的米汤在沸腾的情况下更多的集中到集米汤柱位置并集中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实现了米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能确保内胆内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内后留在内胆下部的米汤低于蒸煮件的底面,进而确保实现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相对现有部分蒸煮器在内胆上设置电磁阀来进行排米汤的蒸煮器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只需要在现有的饭煲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米汤收集盒和一个蒸煮件即可实现将内胆内米汤和米饭进行快速完全分离的结构,极大的降低了可制作低糖米饭的蒸煮器的成本,且制作出的低糖米饭口感更好,降淀粉的含量的效果更好,有利于肥胖人士和糖尿病人士利用本方案的蒸煮器来制作低糖米饭食用,且能满足需要喝米汤的人群使用,在较大降低成本优势的前提下,有利于普及人们食用低糖米饭的健康饮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的一种进米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方案的另一种进米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方案的再一种进米汤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方案的进米汤通道的示意图;

图6为本方案的米汤收集盒和蒸煮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方案的米汤收集盒和蒸煮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方案的米汤收集盒和蒸煮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方案的米汤收集盒和蒸煮件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方案的内胆内米汤和米未分离的示意图;

图11为本方案的内胆内米汤进入米汤收集盒内且米汤和米分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煲体,2-内胆,3-蒸煮件,301-沥米汤孔,302-集米汤柱,3021-集米汤孔,4-米汤收集盒,401-进米汤柱,4011-进米汤孔,402-通孔,403-进米汤通道,5-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本发明的一种蒸煮器,如图1至图11构成所示,本方案的蒸煮器可用于制作低糖米饭;水和米在熬煮的情况下,会使得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到水中形成米汤,米汤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本方案的蒸煮器通过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的结构来实现将内胆2内的米汤和米饭之间的快速完全分离;进一步的实现制作低糖米饭,即为含淀粉较低的米饭。其中,米汤为黏糊的浓稠状态,在加热的情况下很容易沸腾并快速向上涌起,且能连片的大部分沸腾并涌起,本方案结合蒸煮件3、米汤收集盒4、加热件5的相互之间的结构来实现了蒸煮器的在制作米饭的过程中可使得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实现制作低糖米饭。

本方案主要通过在内胆2内设置可拆卸的蒸煮件3和可拆卸的米汤收集盒4,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可独立拆卸进行清洗,其中蒸煮件3用于盛放米饭,米汤收集盒4用于收集盛放米汤,蒸煮器工作的过程中,内胆2内的水淹没蒸煮件3上的米,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使得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到水中逐渐形成米汤,当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2内的一部分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一部分米汤向下留在内胆2底部内,这就使得内胆2底部内的米汤水位能下降到低于蒸煮件3的底面;整个过程实现内胆2内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米汤带走了米中的部分淀粉并与米饭快速完全分离,实现制作低糖米饭;解决了现有部分蒸煮器在内胆2上安装电磁阀来进行排米汤的问题,且内胆2结构简单、易清洗。

一种蒸煮器,包括:煲体1,内胆2安装在煲体1内,内胆2可独立的拆卸放置在煲体1内的凹槽内方便对内胆2的独立清洗,内胆2内安装有可拆卸的蒸煮件3,蒸煮件3上设置有多个沥米汤孔301,可在内胆2上设置凸起的支撑蒸煮件3的凸筋或限位的斜面,蒸煮件3直接支撑安装在凸筋或限位的斜面上即可,蒸煮件3用于盛放米饭,蒸煮件3上的沥米汤孔301用于将米饭中的米汤沥出,多个沥米汤孔301均匀的分布在蒸煮件3上,沥米汤效果更佳,蒸煮件3可以设置为平面结构;米汤收集盒4可以独立拆卸,将米汤收集盒4的外沿设置放置到内胆2外沿上支撑放置的沿边即可。

本方案还包括煲盖,煲盖可旋转地安装在煲体1的上部来实现内胆2上部的开闭,当煲盖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1上时,煲盖端面上的密封件实现对内胆2的上部密封,防止内胆2外沿位置溢出米汤。

本方案在蒸煮件3的上方安装有可拆卸的米汤收集盒4,米汤收集盒4位于蒸煮件3的上方位置,主要位于蒸煮件3的正上方位置,当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2内的米汤至少部分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且至少部分米汤留在内胆2底部且内胆2底部的米汤水位低于蒸煮件3。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将内胆2的内部空间区域分为两层,米汤收集盒4在上层,蒸煮件3在下层,且米汤收集盒4和蒸煮件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还设置有一定距离间隙,该距离间隙内盛放被蒸煮的米饭,开始时将米放置在蒸煮件3上进行蒸煮形成米饭,米汤收集盒4用于盛放米汤,内胆2内的米汤可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进而实现内胆2内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的内胆2内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的方式可以为通过进米汤孔4011或通孔402或进米汤通道403;均可实现内胆2的米汤在沸腾的状态下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来实现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

一种方式为,如图2所示,米汤收集盒4上设置有进米汤孔4011,当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2内的米汤可通过进米汤孔4011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主要在米汤收集盒4上设置有进米汤柱401,进米汤柱401可设置在米汤收集盒4的侧面或底面上,进米汤孔4011位于进米汤柱401上,主要为进米汤孔4011位于进米汤柱401的侧面和/或顶部端面上;优选的,进米汤柱401位于底部端面上的中部位置,中部位置有利于米汤的集中到进米汤柱401然后进入米汤收集盒4内。优选的,将进米汤柱401设置在米汤收集盒4的底部端面上的中心位置上。进米汤柱401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或圆锥形结构,进米汤柱401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形成进米汤的通道,在进米汤柱401的侧面和/或顶部端面上设置进米汤孔4011,内胆2内的米汤通过进米汤柱401上的进米汤孔4011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其中进米汤柱401可设置为上下均开口的中空结构,进米汤孔4011只位于进米汤柱401的侧面上;其中进米汤柱401可设置为下开口的中空结构,进米汤孔4011位于进米汤柱401的侧面和顶部端面上,也可只在进米汤柱401的顶部端面设置进米汤孔4011;可根据有利于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来具体的设置进米汤孔4011的位置。

另一种方式为,如图3所示,米汤收集盒4设置为可用于蓄米汤的凹形结构,米汤收集盒4的侧面设置有多个通孔402,内胆2内的米汤可通过通孔402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凹形结构有利于米汤收集盒4收集米汤,米汤收集盒4可收集盛放更多的米汤,可根据蒸煮器的实际大小来设置米汤收集盒4的大小;其中,通过在米汤收集盒4的侧面设置多个通孔402,多个通孔402均匀的分布在米汤收集盒4的侧面上,通孔402与米汤收集盒4的底面有一定的高度距离,方便米汤收集盒4盛放米汤;通孔402的作用为可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通过通孔402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当内胆2内的外环区域集中有涌起的米汤泡时,此时一部分米汤可通过通孔402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有利于更多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

再一种方式为,如图4所示,米汤收集盒4的侧面与内胆2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进米汤通道403,内胆2内的米汤可通过进米汤通道403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可以为米汤收集盒4的外侧表面与内胆2的内侧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间隙,该距离间隙形成进米汤通道403,内胆2内的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该距离间隙内并沿该距离间隙向上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特别有利于内胆2内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米汤收集盒4可支撑放置在内胆2的边沿上或支撑放置在蒸煮件3上,米汤收集盒4放置到内胆2内时,在米汤收集盒4外沿设置多个间隔的限位部,限位部位于米汤收集盒4的上部边沿端面上,多个间隔的限位部之间设置避空位,使得避空位与进米汤通道403相通,内胆2内的米汤向上进入到进米汤通道403内时并通过避空位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实现米汤收集盒4对米汤的收集效果;或者在米汤收集盒4上直接设置两个可活动的把手挂钩将米汤收集盒4挂在内胆2的边沿上即可;如图5所示,也可以为在米汤收集盒4的外侧面上设置多个向内凹陷的缺口,该缺口形成进米汤通道403,内胆2内的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该缺口内并沿该缺口向上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特别有利于内胆2内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

本方案还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件5,加热件5用于加热,可直接对内胆2加热,加热件5可以为发热管或电磁线盘,只需实现对内胆2的加热即可,可采用加热件5对内胆2直接加热,也可采用加热件5对内胆2间接加热,如间接采用先产生蒸汽然后对内胆2进行加热。本方案中当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2内的米汤可通过进米汤孔4011或通孔402或进米汤通道403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加热件5对内胆2加热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在制作低糖米饭的过程中,米汤很容易受热剧烈沸腾,在沸腾的情况下米汤向上涌起,使得米汤在涌起的状态下向上涌起能通过进米汤孔4011或通孔402或进米汤通道403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使得内胆2内的部分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部分米汤遗留在内胆2底部,且在该过程中能快速的实现实现米汤和米的分离,不会出现长时间将米饭和米汤混合熬煮来降低内胆2内米汤水位的问题,有利于提升低糖米饭的口感,特别是提升低糖米饭的软硬度和口感。

本方案的蒸煮件3与米汤收集盒4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h≥0mm,主要为蒸煮件3的顶部端面与米汤收集盒4的底部端面之间的距离为h,h≥0mm,当h=0时,此时米汤收集盒4直接放置在蒸煮件3上,内胆2内的米汤在沸腾的状态下也可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米饭位于米汤收集盒4的外侧区域位置内;为了更有利于米汤在沸腾的状态下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设置h>0时,本方案限定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之间的距离,在该距离内,在该距离内主要盛放米饭,内胆2内的米汤可通过蒸煮件3并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优选的,h≥5mm;可根据蒸煮器的大小即内胆2的大小和制作低糖米饭的份量来合适的调整设定h的大小,优选的,h≥40mm,既可确保米汤能向上涌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也能确保制作1-3份量的低糖米饭,适合常规大小的饭煲在正常情况下制作1-3人份量的低糖米饭,如现有市场上的2l-6l大小的饭煲;只需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更有利的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且使得留在内胆2底部的米汤低于蒸煮件3的底面即可,满足内胆2内的米汤和米的快速完全分离。

为了更好地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本方案在蒸煮件3上设置有与进米汤柱401位置对应的集米汤柱302,集米汤柱302上设置集米汤孔3021;蒸煮件3上放置米,米对蒸煮件3上的沥米汤孔301起到一定的压紧效果,米饭因颗粒小对沥米汤孔301起到一定的压紧效果,此时在蒸煮件3上设置与进米汤柱401位置对应的集米汤柱302,集米汤柱302设置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为集米汤孔3021,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能更集中的涌向集米汤柱302的位置,因为此时集米汤柱302的位置无任何遮挡压紧物,且蒸煮件3的下方在持续加热的情况形成微压的效果,更使得沸腾的米汤集中涌向集米汤柱302位置,通过集米汤柱302内的中空结构的集米汤孔3021进入到进米汤柱401内,然后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集米汤柱302和进米汤柱401的位置处于同一竖直轴上,其中进米汤柱401的底部可与集米汤柱302的顶部有一定的距离间隙,相互不贴合接触;或其中进米汤柱401的底部可与集米汤柱302的顶部相互贴合接触形成连接的中空结构,也可以为集米汤柱302套接在进米汤柱401的内部,只需实现集米汤柱302和进米汤柱401之间的对接即可,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可通过集米汤柱302和进米汤柱401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实现内胆2内米汤和米的分离。

本方案中,米汤收集盒4和/或蒸煮件3的底部设置为平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使得米汤收集盒4可用于蓄米汤即可,蒸煮件3可用于盛放米饭即可,同时有利于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即可。

为了有利于米汤充分的聚集到中部的集米汤柱302位置,并通过进米汤孔4011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优选的,将米汤收集盒4的底部设置为圆弧形结构或圆锥形结构,圆弧形结构或圆锥形有利于米汤集中到进米汤柱401位置,对沸腾的米汤起到引导导向的作用,特别是在米汤沸腾的情况下产生的米汤泡更能集中到进米汤柱401位置,有利于内胆2内更多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实现米汤和米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的蒸煮件3,蒸煮件3的整体结构可以设置为圆形结构或圆锥形结构,对应的将蒸煮件3的底部设置为圆弧形结构或圆锥形结构,圆弧形结构或圆锥形结构有利于内胆2下部的米汤在沸腾的情况下更多的集中到集米汤柱302位置并集中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对沸腾的米汤起到引导导向的作用,特别是在米汤沸腾的情况下产生的米汤泡更能集中到集米汤柱302位置,有利于内胆2内更多的米汤或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实现米汤和米的快速完全分离。

其中,蒸煮件3也可设置为凹形结构,类似蒸笼,有利于用户制作低糖米饭,特别是低糖米饭,凹形结构有利于盛放米和对米的沥米汤,且方便用户的取放和对蒸煮件3进行拆卸独立清洗。

针对蒸煮件3的结构,可以将沥米汤孔301位于蒸煮件3的侧面和/或底面上进行设置,能够使得米汤通过但米不能通过沥米汤孔301,实现对米的沥米汤效果;如米不能通过沥米汤孔301,沥米汤孔301可用于沥米汤;可根据蒸煮件3的具体结构来设定沥米汤孔301的位置,优选的将沥米汤孔301设置在蒸煮件3的底面上,沥米汤效果更好。当蒸煮件3为凹形结构时,可以将沥米汤孔301同时设置在蒸煮件3的侧面和底面上,熬煮效果和沥米汤效果更好。

优选的,本方案将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的底部均设置为圆弧形结构或圆锥形结构,有利于内胆2内更多的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对米汤起到的引导导向的效果最佳。

本方案中可将米汤收集盒4和蒸煮件3均设置为凹形结构,且米汤收集盒4位于蒸煮件3的上方的内侧。米汤收集盒4套装在蒸煮件3的上方的内侧,方便用户整体取放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蒸煮器完成制作低糖米饭后,如低糖米饭后,米汤收集盒4内盛放米汤,内胆2内也有部分米汤,蒸煮件3上盛放低糖米饭,方便用户使用;此时可将沥米汤孔301设置在蒸煮件3的侧面和/或底面实现沥米汤效果更好、熬煮效果更好;内胆2内的米汤穿过沥米汤孔301并通过进米汤孔4011或通孔402或进米汤通道403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来实现米汤和米的分离。

优选的,本方案将米汤收集盒4和蒸煮件3均设置为凹形结构,米汤收集盒4直接放置在内胆2的顶部外沿上即可,如图9所示,方便用户整体取放使用,体验效果更好。

本方案的电路控制,煲体1内安装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电源单元、控制单元、计时单元,电路板与加热件5、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电源单元用于供电,计时单元用于时间检测与设定,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胆2的温度,一般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内胆2的底面,和/或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煲盖上,煲盖向下盖合煲体1时使得温度传感器位于内胆2上部,此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内胆2内的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加热件5的加热,内置工作程序即可,主要控制加热件5执行开始加热、停止加热、加热时间、加热功率大小,整个电路可实现对蒸煮器的控制方法的电路控制,主要为控制加热件5的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功率的大小的配合即可实现将米汤向上涌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

本方案的蒸煮器制作低糖米饭的过程,蒸煮器启动工作,米位于蒸煮件3上,水位于内胆2内,此时水淹没米,加热件5加热使得水和米充分熬煮,在熬煮的过程中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到米汤中形成米汤,在熬煮的过程中可轻微沸腾,沸腾的米汤泡较小,不会出现大量的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在熬煮一定的时间后,米中的部分淀粉充分分离出到水中后,米汤的浓度较高后,加热件5持续加热或增大功率加热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剧烈沸腾,米汤集中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使得内胆2的一部分米汤向上涌起快速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此时内胆2底部内还留一部分米汤,该部分米汤的水位低于蒸煮件3的底面,整个过程实现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蒸煮件3上盛放低糖米饭,水带走米中的部分淀粉形成的米汤分别盛放在米汤收集盒4内和内胆2底部的区域内,蒸煮件3上的米饭完全与米汤隔离开,实现低糖米饭的制作。

针对制作低糖米饭,米汤和米在充分熬煮的过程中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到米汤中形成米汤,米汤为浓稠的黏糊状态,米汤的浓度越高越容易向上涌起,且涌起的效果越好,米汤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米汤在加热加热件5持续加热的情况下充分涌起,因米汤的浓度大,米汤向上涌起的速度更快,且更容易向上涌起;同时容易形成米汤泡向上涌起,米汤一部分形成米汤泡向上涌起,米汤泡可带走大量的米汤一起向上涌起,使得较多的米汤能够快速的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通过控制加热件5的加热时间或功率的大小,可确保内胆2内的大部分米汤能够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使得内胆2底部内留下的米汤不会淹没蒸煮件3上的米饭,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因此本方案的蒸煮器能更好的适用到制作低糖米饭中。

本方案的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内胆2内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不需要严格限制用户向内胆2内添加的水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均可实现内胆2底部和米汤收集盒4内均有米汤,米饭独立的位于蒸煮件3上,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相对现有饭煲在内部设置蓄水盒并通过严格限制蓄水盒和内胆底面的高度来实现在饭煲工作的过程中内胆内少量的米汤通过在狭窄的空间内以溢出的方式进入到蓄水盒内来制作低糖米饭的方式具有的优点:可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不会出现内胆底部米汤和米饭一起煮熟制作出的米饭中米汤和米饭没有完全分离的问题,本方案实现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降低米饭中的淀粉含量效果更好,且米饭口感更好;且不需要严格限制内胆水位的高低以及水位和米的匹配高度;本方案相对现有饭煲在内部设置蒸笼并通过持续加热熬煮的过程来使得内胆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制作低糖米饭的方式具有的优点:可实现米饭和米汤快速完全分离,不会出现利用加热来使得水位缓慢下降的问题,不会出现米饭在米汤中较长时间熬煮导致米饭过软、口感差的问题,且不需要严格限制内胆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和米的匹配高度,降低米饭中的淀粉含量效果更好,且米饭口感更好。

针对本方案的蒸煮器,当内胆2内不放置蒸煮件3和米汤收集盒4时,可当普通的蒸煮器正常使用,如正常的饭煲使用,只需直接采用在内胆2内加水和米进行做饭,制作不降淀粉的正常米饭,同时可以理解为,在现有的蒸煮器上,如现有的饭煲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米汤收集盒4和一个蒸煮件3即可实现将内胆2内米汤和米饭进行快速完全分离的结构,极大的降低了可制作低糖米饭的蒸煮器的成本,本方案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有利于制作低糖米饭的蒸煮器的普及,以及有利于普及人们食用低糖米饭的健康饮食。

本方案蒸煮器的结构还可以运用到需要降低食材中的淀粉含量的环境中,食材可以为米,也可以为其他含淀粉较高的食材,可以利用本方案的蒸煮器来制作低糖食物,食材不单一地限定为米,含淀粉较高的食材在水中熬煮后,会形成黏糊状态的具有一定浓度的汤液,该汤液在受热沸腾的情况下很容易向上涌起,因此可利用本方案蒸煮器来制作低糖食物。

工作原理:本方案蒸煮器包括蒸煮件3、米汤收集盒4,蒸煮器工作的过程中,内胆2内的米汤在沸腾的情况下快速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使得内胆2内的一部分米汤进入到米汤收集盒4内,米汤带走米饭中的部分淀粉,其中位于米汤收集盒4内的米汤和位于内胆2底壁的米汤均与蒸煮件3上的米饭不接触,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使得蒸煮件3上的米饭内含淀粉的含量更低,降淀粉的效果更好,方便制作低糖米饭,且低糖米饭的口感更佳。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