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2161发布日期:2019-09-21 00:41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重要性,在烹饪器具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炖锅进行烹饪,由于炖锅大多数均由陶瓷制成,从而使得其在工作时,热量由加热源通过水缓慢而均匀地渗透至陶瓷炖锅中的食物,从而使得炖品营养成份不会因过热而破坏,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营养成份的流失,进而使得吨品的营养成分更高。

目前,现有的炖锅的其锅盖手柄均是固定安装在锅盖上的,不能够进行拆卸安装,从而使得多个炖锅在放置时必须将并排放置,而不能进行堆叠放置,从而使得其不仅占用了极大地空间,而且还给运输带了许多的不便,当使用包装盒对其进行包装时,由于锅盖把手的存在,使得包装盒的体积变得很大,从而极大地浪费了包装盒的材料,进而增加了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包括锅体和与所述锅体相配合的锅盖,所述锅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空腔,所述锅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向外突出的提手,且所述提手位于所述容纳空腔的开口边沿处,所述提手的外侧套设有由隔热材料制成的提手套,其中,所述锅盖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外侧套设有卡接块,且所述卡接块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卡接腔,且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卡接块的顶部安装有锅盖把手。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炖锅,能够实现锅盖把手的安装与拆卸,从而使得其在生产完成后可以在运输时通过将锅盖把手拆卸下来进行堆叠放置,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占有量,进而使得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更多的运输量,此外,通过锅盖把手的可拆卸设置,使得炖锅的体积变小,从而有效地降低炖锅包装盒的体积,从而有效地降低包装盒的使用材料,进而有效地降低其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地提高了炖锅的密封效果,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之间通过安装有密封圈,且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之间旋转密封。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人们通过提手对锅体的取放,所述提手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均雕刻有字母。

此外,在具体应用时,上述凹槽内可以雕刻有字母,所述字母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雕刻,其可以为商家的名字、产品的名字或带有美好寓意的字母等。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锅盖把手的安装与拆卸,所述固定块为T字形的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槽,在具体使用时,在卡接槽的作用下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卡接块来实现锅盖把手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地降低锅盖把手材料的使用,进而在有效地节约了材料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锅盖把手的重量,所述锅盖把手的顶部设置为两端向上翘起的弧形结构,且所述锅盖把手的中部开设有镂空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锅盖与锅体卡住,便于锅盖与锅体实现连接,所述锅盖的顶部外侧均匀开设有三组指示孔,且所述锅体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指示孔相配合的限位柱。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指示孔均由若干个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减小的指示孔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顶部边沿处均安装有与所述指示孔相对应的标志点。此外,在具体应用时,当锅体与锅盖卡住的时候,锅盖上的最大指示孔刚好与提手上的标志点对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相比于传统的炖锅,本发明能够实现锅盖把手的安装与拆卸,从而使得其在生产完成后可以在运输时通过将锅盖把手拆卸下来进行堆叠放置,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占有量,进而使得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更多的运输量,此外,通过锅盖把手的可拆卸设置,使得炖锅的体积变小,从而有效地降低炖锅包装盒的体积,从而有效地降低包装盒的使用材料,进而有效地降低其制造成本。

2、本发明通过指示孔、限位柱和标志点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锅体与锅盖在旋转密封时可以通过指示孔和限位柱来实现卡住,此外,使用者可以通过锅盖上的最大指示孔是否刚好与提手上的标志点对齐时来辨别炖锅是否密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中:

1、锅体;2、锅盖;3、容纳空腔;4、提手;5、凹槽;6、提手套;7、凹陷部;8、固定块;9、卡接块;10、卡接腔;11、锅盖把手;12、镂空结构;13、指示孔;14、限位柱;15、标志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锅盖把手可拆卸的炖锅,包括锅体1和与所述锅体1相配合的锅盖2,所述锅体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空腔3,所述锅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向外突出的提手4,且所述提手4位于所述容纳空腔3的开口边沿处,所述提手4的外侧套设有由隔热材料制成的提手套6,通过提手套6的使用,使得其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者因接触提手4而带来的烫伤,其中,所述锅盖2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凹陷部7,所述凹陷部7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顶部外侧套设有卡接块9,且所述卡接块9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8相配合的卡接腔10,且所述卡接块9与所述固定块8之间通过转动实现卡接,所述卡接块9的顶部安装有锅盖把手11,且所述锅盖把手11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拆卸。相比于传统的炖锅,本发明能够实现锅盖把手11的安装与拆卸,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其空间占有量,进而使得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更多的运输量,此外,还有效地降低包装盒的使用材料,进而有效地降低其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锅体1和锅盖2来说,所述锅体1与所述锅盖2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且所述锅体1与所述锅盖2之间旋转密封,通过密封圈的使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密封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提手4来说,所述提手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5,且所述凹槽5内均雕刻有字母。通过凹槽5的设置,从而便于人们通过提手4对锅体1的取放。具体应用时,所述凹槽5内可以雕刻有字母,所述字母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雕刻,其可以为商家的名字、产品的名字或带有美好寓意的字母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固定块8来说,所述固定块8为T字形的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固定块8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接块9相配合的卡接槽。在卡接槽的作用下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卡接块9来实现锅盖把手11的安装与拆卸,从而便于锅盖把手11的安装与拆卸。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锅盖把手11来说,所述锅盖把手11的顶部设置为两端向上翘起的弧形结构,且所述锅盖把手11的中部开设有镂空结构12。通过镂空结构12的设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锅盖把手11材料的使用,进而不仅有效地节约了材料,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锅盖把手11的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锅盖2来说,所述锅盖2的顶部外侧均匀开设有三组指示孔13,且所述锅体1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指示孔13相配合的限位柱14,通过三组指示孔13和限位柱14的配合使用,使得锅盖2与锅体1卡住,从而便于锅盖2与锅体1实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指示孔13来说,每组所述指示孔13均由若干个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减小的指示孔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提手4来说,所述提手4的顶部边沿处均安装有与所述指示孔13相对应的标志点15,具体应用时,当锅体1与锅盖2卡住的时候,锅盖2上的最大指示孔13刚好与提手4上的标志点15对齐。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使用,其能够实现锅盖把手11的安装与拆卸,从而使得其在生产完成后可以在运输时通过将锅盖把手11拆卸下来进行堆叠放置,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占有量,进而使得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更多的运输量,此外,通过锅盖把手11的可拆卸设置,使得炖锅的体积变小,从而有效地降低炖锅包装盒的体积,从而有效地降低包装盒的使用材料,进而有效地降低其制造成本。

此外,本发明通过指示孔13、限位柱14和标志点15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锅体1与锅盖2在旋转密封时可以通过指示孔13和限位柱14来实现卡住,此外,使用者可以通过锅盖2上的最大指示孔13是否刚好与提手4上的标志点15对齐时来辨别炖锅是否密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