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6854发布日期:2019-10-29 03:2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楼宇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要求也越高,对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空气质量问题尤为注重。

目前很多的楼宇为了安全和消除外部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大多安装隔音效果较好的玻璃窗,为了保证隔音效果往往室内处于封闭状态,使得外部新鲜空气无法进入到室内,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而一旦为了通风开启窗户将失去良好的隔音效果,使得隔音窗户形同虚设,使得噪音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通风影响隔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包括窗架和安装在窗架上的玻璃,所述窗架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窗架内部的活动腔,所述窗架的两侧开设有与活动腔连通的外风孔和内风孔,所述活动腔的内壁开设有u型的储气槽,所述储气槽的两端均与活动腔内部连通,两个所述活动腔的内部分别设有正通风结构和侧通风机构。

在上述的楼宇用隔音通风窗中,所述正通风结构包括与对应活动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正面挡板,所述正面挡板与对应活动腔靠近内风孔的一端内壁共同焊接有正面弹簧,所述正面挡板与对应储气槽靠近外风孔的一端相抵,所述储气槽与外风孔不连通,所述正面挡板的长度等于储气槽两端开口的最大间距,所述储气槽远离外风孔的一端与内风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内风孔连通。

在上述的楼宇用隔音通风窗中,所述侧通风结构包括与对应活动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侧面挡板,所述侧面挡板与对应活动腔靠近内风孔的一端内壁共同焊接有侧面弹簧,所述侧面挡板与对应储气槽靠近内风孔的一端及内风孔均相抵,所述侧面挡板的长度等于储气槽两端开口的最大间距,所述储气槽与靠近内风孔的一端与内风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储气槽远离内风孔的一端与活动腔及外风孔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由正面挡板的设计,外部正面风经外风孔进入到活动腔后,推动正面挡板移动,进而使得储气槽与外风孔连通与内风孔隔开,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到储气槽中储存,空气储存后对正面的挡板的挤压力减小进而使得正面挡板在正面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位,使得储气槽内储存的外部空气经内风孔进入到室内,实现外部空气的进入同时保证内外气流的部直接连通,保证隔音效果;

2、由侧面挡板的设计,在侧强风吹过时,将使得活动腔内部形成负压,使得侧面挡板向外风孔一端移动,使得储气槽与外风孔隔断与内风孔连通,进而使得室内空气进入到储气槽中存储,在风吹过后侧面挡板在侧面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位,进而使得储存的室内空气有外风孔排出,实现了室内空气的排除,同样的不会出现内外气流的直接流通,保证隔音效果;

综上所述,由楼宇两侧墙壁的共同通风作用,使得楼宇墙面一面进入外部空气,一面向外部排出室内空气,整体上形成内外空气循环,实现室内通风,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同时不影响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窗架、2玻璃、3活动腔、4外风孔、5内风孔、6储气槽、7正面弹簧、8正面挡板、9侧面弹簧、10侧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楼宇用隔音通风窗,包括窗架1和安装在窗架1上的玻璃2,窗架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窗架1内部的活动腔3,窗架1的两侧开设有与活动腔3连通的外风孔4和内风孔5,活动腔3的内壁开设有u型的储气槽6,储气槽6的两端均与活动腔3内部连通,两个活动腔3的内部分别设有正通风结构和侧通风机构,玻璃2为隔音玻璃。

正通风结构包括与对应活动腔3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正面挡板8,正面挡板8与对应活动腔3靠近内风孔5的一端内壁共同焊接有正面弹簧7,正面挡板8与对应储气槽6靠近外风孔4的一端相抵,储气槽6与外风孔4不连通,正面挡板8的长度等于储气槽6两端开口的最大间距,保证储气槽6与外风孔4连通时正面挡板8将储气槽6与内风孔5的连通阻断,避免内外气流的直接流动,储气槽6远离外风孔4的一端与内风孔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内风孔5连通,保证二者与活动腔3的连通处于同步的状态。

侧通风结构包括与对应活动腔3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侧面挡板10,侧面挡板10与对应活动腔3靠近内风孔5的一端内壁共同焊接有侧面弹簧9,侧面挡板10与对应储气槽6靠近内风孔5的一端及内风孔5均相抵,初始状态下内风孔5与储气槽6不连通,侧面挡板10的长度等于储气槽6两端开口的最大间距,保证储气槽6与内风孔5连通时侧面挡板10能够将储气槽6与外风孔4的连通阻隔,储气槽6与靠近内风孔5的一端与内风孔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储气槽6远离内风孔5的一端与活动腔6及外风孔4连通;内风孔5及外风孔4分别于室内和室外连通并且二者始终处于非连通状态,保证内外气流的不直接流通,保证隔音效果。

使用本发明进行通风时,需要在楼宇相互垂直的两侧墙壁同时安装窗架1及玻璃2,在楼宇外部起风后,楼宇外部的风对一面墙壁呈正面垂直风向时,则对另一面墙壁呈现出侧强风,在正面风吹过来时,空气将由外风孔4进入到活动腔3内部,并且推动正面挡板8和侧面挡板10,侧面挡板10压缩侧面弹簧9后仍与储气槽6一端及内风孔5均相抵,保持原有的状态,而正面挡板8在风力吹动下将逐步挤压正面弹簧7使得储气槽6远离内风孔5的一端与活动腔3连通,而储气槽6靠近内风孔5的一端及内风孔5均在正面挡板8的封闭作用下与活动腔3隔开,此时外部空气进入到储气槽6中,由于活动腔3靠近外风孔4一段空气流失气压减小,使得正面挡板8在正面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回位,进而使得储气槽6远离内风孔5的一端与活动腔3隔开,储气槽6靠近内风孔5的一端及内风孔5均与活动腔3连通,使得储气槽6进入的外部空气通过内风孔5进入到室内;

随着外部风力大小的不断改变,正面挡板8多往复移动,而外部空气也不断的经过储气槽6储存在进入到室内,整个过程持续进行并且外部空气不直接与内部空气直接接触连通,使得外部噪音不会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式传播至室内,进而保证玻璃2的隔音效果。

而楼宇另一侧墙壁吹动的侧强风将使得活动腔3内部形成负压,在负压作用下正面挡板8和侧面挡板10分别拉动正面弹簧7和侧面弹簧9向对应的外风孔4位置移动,正面挡板8的移动将不会改变储气槽6靠近外风孔4一端与外风孔4之间的连通关系,进而使得室内气流与外部气流不会出现交换,从而保持原状,而侧面挡板10移动后将使得储气槽6靠近外风孔4一端与活动腔3及外风孔4的连通隔断,并且储气槽6远离外风孔4的一端与内风孔5处于连通状态,使得内部空气进入到储气槽6内部,在风吹过外风孔4位置后活动腔3内部将不再有负压存在,继而使得侧面挡板10在侧面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进而使得内风孔5与储气槽6隔断,而储气槽6内进入的室内气流将由外风孔4排出,随着侧强风的不断吹动,使得侧面挡板10做往复运动,使得内部空气不断向外排出。

两侧墙壁通风窗共同实现了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气流交换,并且交换过程没有气流的直接流通,保证了整体的隔音效果。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窗架1、玻璃2、活动腔3、外风孔4、内风孔5、储气槽6、正面弹簧7、正面挡板8、侧面弹簧9、侧面挡板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