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体及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5768发布日期:2021-03-23 10:4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容器体及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体及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加热容器中,电热式的加热容器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使用方便、安全且加热速度快等优势。为了满足于用户的使用需求,市面上的加热容器多种多样,其选用的材质包括了塑料和不锈钢。我们都知道,如果塑料反复的与高温沸水接触,很容易从塑料中析出有害物质进入沸水中,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锈钢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用户烫伤,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一种由塑料件和不锈钢件组合的加热容器应运而生,而目前此种加热容器仍然存在问题,其塑料部分和不锈钢部分连接处的配合较为复杂,以保证连接处不发生泄漏,但是,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对加热容器进行清洗时,由于连接处的复杂结构和某些配合零部件的凸出或凹陷,手伸进去时会有划伤的风险,并且在清洗后连接件分有较多残留的水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容器体及加热容器,通过简单的结构配合组合形成加热容器,内隐的配合连接方式以避免用户清洁内部时划伤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体,该容器体包括壶身和壶口,壶口具有开口,所述容器体还包括:连接件和安装件;

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壶身与所述壶口,且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所述壶身和所述壶口中的任一者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壶身和所述壶口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二配合部连接;

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安装件具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配合,且所述第二配合面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面的范围内。

通过此种连接件与安装件配合的形式,避免壶身与壶口连接时,安装部分伸出,配合结构简单,在清洗容器体内腔时,手伸入至该配合部分时,能够方便的对相应位置进行清洗,且不会划伤。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第三配合面,所述第三配合面与第一配合面相对;

所述壶身和所述壶口中的任一者设有第四配合面,所述第三配合面与所述第四配合面配合;

所述第三配合面位于所述第四配合面的范围内。

通过设置的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的设置,保证了装配时连接的稳定性,且进一步的使安装件的配合被限定于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实现壶口与连接件的固定,以此避免安装件的配合位置从容器体的侧壁伸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配合面与所述第四配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0.1mm。

通过对第三配合面和第四配合面之间间隙的限定,以保证两者配合的效果,提高配合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螺栓;

所述壶口包括侧部,所述侧部开有安装槽;

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配合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通过螺栓与安装槽配合的形式以提高壶口与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槽的轴线沿所述容器体的高度方向;

所述螺栓还包括头部;

所述头部具有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

沿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方向,所述头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尺寸。

螺栓与固定壶口与连接件的配合时,对螺栓的具体结构做了进一步的限定,以保证螺栓不会伸出容器体的侧壁,以避免划伤使用者。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体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三配合面和所述第四配合面之间。

通过密封圈的设置以保证壶身与壶口之间连接的密闭性,避免从该连接处渗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侧部具有第一内端面,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第二内端面,所述第一内端面与所述第二内端面平齐;

沿所述容器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第三配合面内。

通过此种限定使密封圈和连接件在与壶身、壶口之间的连接时,保证容器体内外侧壁在壶身与壶口连接位置的平滑过渡,提高外观的一致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对弯折,以使所述连接件的截面为l形;

所述连接件为环形结构。

通过此种l性结构的折弯设计,为安装件在固定壶口与连接件时,提供了安装空间,且形成了容器体内腔的隐藏部分,在此隐藏部分实现安装件的固定连接,保证了安装件不会伸出容器体的内侧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壶身和所述壶口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激光焊接。以便于壶身与壶口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盖,

容器体,所述容器盖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容器体为上述中所述的容器体;

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置于所述容器体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容器体,其壶身和壶口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装配的形式组成容器体,而为了保证壶身与壶口配合连接的稳定性,需要通过连接件与安装件组合实现对两者的连接。连接件在将壶身与壶口连接时,安装件用于实现连接部分的固定。并且,在配合中,需要保证安装件在用于固定连接件时,沿容器体的轴线方向,安装件不会从配合的连接件伸出。通过此种配合形式,避免壶身与壶口连接时,安装部分从伸出,配合结构简单,在清洗容器体内腔时,手伸入至该配合部分时,能够方便的对相应位置进行清洗,且不会划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包括,容器盖,容器体,容器盖盖合于开口,容器体为上述中所述的容器体;加热部,加热部置于容器体的底部。

该加热容器与上述中的容器体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容器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容器主视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

图4为图3的a向剖面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图5中未配合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安装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c部分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壶身;

11-第六配合面;

12-第二外端面;

2-壶口;

21-侧部;

22-开口;

23-第一内端面;

24-安装槽;

25-第四配合面;

3-密封圈;

31-第三内端面;

32-第二通孔;

4-连接件;

41-第一配合部;

411-第二内端面;

412-第三配合面;

413-第一配合面;

42-第二配合部;

421-第五配合面;

422-第一外端面;

43-第一通孔;

5-安装件;

51-螺栓;

511-螺杆;

512-头部;

513-第二配合面;

6-容器盖;

h-高度方向。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可以为电水壶、咖啡壶,也可以为其他能够通电加热液体的容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加热容器包括容器盖6,容器体,该容器体具有壶身1和壶口2,壶口2具有开口22,容器盖6盖合于开口22,加热部置于容器体的底部。具体的,容器盖6盖合于容器体的开口22处,其盖合方式可以为分体式的配合,也可以为翻盖式的配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容器体底部设置的加热部,用于对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属于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现在市场中的加热容器,其容器体的结构组成及材质各不相同,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塑料制品,也有不锈钢制品,以适应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对于塑料材质的容器体,由于使用的加热容器是需要反复的对内部的液体加热至沸腾,而在此频繁的使用过程中,容器体中塑料材质的有害成分很容易析出进入液体,使用者在饮用该容器加热的热水时,有害物质随着热水进入人的体内,容易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对于不锈钢制成的容器体,虽然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析出,但是由于不锈钢制品的导热性能较强,在加热中,如果不小心触碰到外壁,很容易烫伤。或者在加热完成后,需要通过手柄取下容器体,将内腔的液体倾倒出时,由于只有手柄位置能够抓取,在倾倒过程中,如果发生壶身1不稳,发生倾斜时,人手下意识的容易去通过接触容器体外壁以将其扶正,这样就很容器造成烫伤。针对上述问题,有些设计会将壶身1与壶口2设置成不同的材质,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析出以及避免烫伤。

而无论壶身1与壶口2采用的材质是否相同,均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当壶身1与壶口2均为不锈钢材质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也可以为焊接或可拆卸连接。当壶身1与壶口2均为塑料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甚至焊接。当壶身1与壶口2之中的一者为塑料、另一者为不锈钢时,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所以,在壶身1与壶口2的材质选择上,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为了保证装配加热容器整体装配的便捷性和稳定性,由于壶口2相较壶身1来说,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壶口2的直径逐渐减小,如果在壶身1与壶口2一体成型的结构下,对于底部加热部的装配相对困难,不易操作。因此,壶身1与壶口2一般设计为可拆卸连接,在将底部的加热部装配完成后,在将壶口2安装于壶身1的配合位置,以便于装配。而现有技术中有些壶身1与壶口2的可拆卸连接采用结构配合较为复杂的卡扣式或螺接式,其配合部分由于空间等的限制,被设计为伸出于容器体的侧壁的结构。此种的配合方式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如果对容器体进行清洗时,人手伸入对容器体侧壁清洗时,人手很容易触碰到配合处,其凸出的配合部分容器造成手的划伤,影响使用安全。而且清洗完成后,由于其配合位置结构的复杂,清洗进入的水容易在该位置储存,形成水渍,不利于用户下次的使用。

而本申请有效的解决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以下以壶身1与壶口2选用不同材质为例,对本申请壶身1与壶口2可拆卸连接的具体配合结构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容器体还包括:连接件4和安装件5;连接件4连接壶身1与壶口2,且连接件4包括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壶身1和壶口2中的任一者与第一配合部41通过安装件5连接,壶身1和壶口2中的另一者与第二配合部42连接;第一配合部41具有第一配合面413,安装件5具有第二配合面513,第一配合面413与第二配合面513配合,且第二配合面513位于第一配合面413的范围内。

具体的,壶身1和壶口2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装配的形式组成容器体,而为了保证壶身1与壶口2配合连接的稳定性,需要通过连接件4与安装件5组合实现对两者的连接。连接件4在将壶身1与壶口2连接时,安装件5用于实现连接部分的固定。并且,在配合中,需要保证安装件5在用于固定连接件4时,沿容器体的轴线方向,安装件5不会从配合的连接件4伸出。通过此种配合形式,避免壶身1与壶口2连接时,安装部分伸出,配合结构简单,在清洗容器体内腔时,手伸入至该配合部分时,能够方便的对相应位置进行清洗,且不会划伤。

更为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3,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连接件4位于壶身1和壶口2之间,通过连接件4将壶身1与壶口2连接,以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而将壶身1与壶口2分别与连接件4固定的安装件5,需要保证其与连接件4的配合部分不会从壶身1的侧壁伸出,以避免配合部分朝向容器体内壁时划伤手。其中,连接件4也可以延伸至壶身1或壶口2的侧壁与其配合,安装件5的安装配合部分可以埋入配合的连接件4内,还要能够保证安装件5不会伸出容器体的侧壁即可,以避免人手能够触碰到。另外,在连接件4伸出与壶身1或壶口2的侧壁配合时,连接件4的边缘具有倒角,与容器体的内壁平滑过渡,以避免尖角的产生。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保证壶口2与壶身1连接的稳定性,连接件4选用金属制件,其在与塑料制件的壶口2连接时,通过安装件5的固定以能够保证连接更好的稳定性。其中,第一配合部41具有第三配合面412,第三配合面412与第一配合面413相对;壶身1和壶口2中的任一者设有第四配合面25,第三配合面412与第四配合面25配合;第三配合面412位于第四配合面25的范围内。在壶口2与连接件4配合时,沿容器体高度方向h,壶口2与壶身1正对的一端为第四配合面25,在连接件4与壶口2配合时,需要保证第三配合面412与第四配合面25接触配合,并且需要保证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第三配合面412在第四配合面25的范围内,以此保证靠近与壶口2配合部分的连接件4不会伸出容器体的侧壁。并且第三配合面412与第一配合面413相对,由于第一配合面413与第二配合面513之间的限制用于安装件5将连接件4与壶口2之间进行固定,安装件5的配合被限定于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实现壶口2与连接件4的固定,以此避免安装件5的配合位置从容器体的侧壁伸出。

具体的,第三配合面412与第四配合面25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0.1mm。通过对第三配合面412和第四配合面25之间间隙的限定,以保证两者配合的效果,提高配合的稳定性。

更为具体的,为了壶口2与连接件4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和便捷性,安装件5包括螺栓51;壶口2包括侧部21,侧部21开有安装槽24;螺栓51的螺杆511穿过第一配合部41安装于安装槽24。安装槽24的轴线沿容器体1的高度方向h布置。通过安装槽24与螺栓51的形式,实现壶口2与连接件4的固定,此种结构配合稳定性较好,结构配合简单方便。其中,在螺栓51与安装槽24配合时,其轴线与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平行,以此能够保证螺栓51在固定壶口2与连接件4的状态下,不会伸出容器体侧壁而使用户划伤,且配合结构简单,更加稳定。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螺栓51的规格的选用,根据塑料制件的壶口2的厚度可做不同的选择,只要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壶口2的完整性及强度不会受到影响即可。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的效果,连接件4为环形结构,沿其周向,开有周向布置的第一通孔43,布置于壶口2与壶身1之间,即第三配合面412和第四配合面25均为环形面,多个螺栓51环形布置穿过第一通孔43与壶口2固定连接。

另外,如图7所示,螺栓51还包括头部512;头部512具有第二配合面513,第一配合面413与第二配合面513抵接;沿垂直于高度方向h的方向,头部512的尺寸小于第一配合部41的尺寸。为了避免安装件5伸出容器体侧壁以使用户划伤,装配时的头部512需要使其第二配合面513不能大于第一配合面413。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安装部5将壶口2与连接件4固定时,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h,头部512可以露出在连接件4外部,也可以埋入连接件4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如图8所示,壶身1和壶口2中的另一者与第二配合部42激光焊接。为了保证壶身1与壶口2可拆卸连接时简洁性和稳定性,避免较多的零部件露出使用户划伤,连接件4在与壶身1与壶口2连接时,与塑制品部分的连接选用安装件5固定的形式,另外一端由于与壶身1部分都属于金属件,通过激光焊接即可。在进行激光焊接前,需要保证第二配合部42与壶身1端面接触配合,两者之间配合时,壶身1端面的第六配合面11与第五配合面421抵接,且沿壶身1侧壁的延伸方向,第五配合面421置于第六配合面11范围内。为了确保容器体外壁的平整性和光滑度,第五配合面421的外边缘与第六配合面11的外边缘重合,使第一外端面422和第二外端面12平滑过渡。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5所示,为了保证壶身1与壶口2之间连接的密闭性,避免从该连接处渗漏,容器体还包括密封圈3;密封圈3位于第三配合面412和第四配合面25之间。侧部21具有第一内端面23,第一配合部41具有第二内端面411,第一内端面23与第二内端面411平齐;沿容器体1的高度方向h,密封圈3置于第三配合面412内。在螺栓51将连接件4与壶口2固定连接时,置于第三配合面412和第四配合面25之间的密封圈3被挤压在这之间,螺栓51穿过密封圈3的第二通孔32,以保证其更好的密封效果。为了使配合保持一致,第一内端面23、第二内端面411和第三内端面31平齐,且该密封圈3受挤压密封状态下,沿容器体1的高度方向h,密封圈3置于第三配合面412内。

更为具体的,第一配合部41与第二配合部42相对弯折,以使连接件4的截面为l形。由于壶口与壶身采用不同的材质,塑制的壶口壁厚大于不锈钢的壶身壁厚,为了保证容器体外观的一致性,需要保证其外壁平滑过渡。通过将连接件4设计成折弯的形式,使连接件4能够稳定的分别与壶口2与壶身1连接,便于接触配合后的固定装配。另外,由于此种l性结构的折弯设计,为安装件5在固定壶口2与连接件4时,提供的安装空间。且形成了容器体内腔的隐藏部分,在此隐藏部分实现安装件5的固定连接,保证了安装件5不会伸出容器体的内侧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该连接件4的具体形状设计,为适应本方案的优选设计,其可以根据不同的固定、装配需求做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