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4580发布日期:2020-06-30 20:4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烧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具,具体涉及一种烧烤装置。



背景技术:

烧烤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之一。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材烤熟,烹调形成烧烤食物。现代社会,由于人类发明了多种用火方式,烧烤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发展出各式烧烤炉、烧烤架等烧烤装置。

人们进行烧烤时,为了增加食物风味,通常都会在食材表面刷较大量的油、酱料、调味汁,部分食材在烧烤过程中也会产生油、汤汁等。这些油和汁液在烧烤时会时不时地从食材上流下,一般不作食用,而是作为废液排出。

现有技术中,烧烤炉中承接食材的部分通常被设计成格栅状或网状以便让废液流出,但这些废液容易滴落在格栅或网下方的火源上,经火焰灼烧后极易形成刺激性气体,导致使用者呼吸不适、眼睛受刺激,影响健康。另外一些烧烤装置则将格栅或网替换为烤盘,废液流经烤盘表面并最终从边缘处流出,因此不存在滴落至火源的问题,但是,这样烧烤装置又使得食材与火源隔离而不能被直接炙烤,最终影响食物的风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在提供一种能够让食材直接被火源烧烤,同时又能在让废油在不接触火源的情况下有效对废油进行排出的烧烤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烤装置,用于使用燃气对食材进行烧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座;收纳管,安装在安装座上;烤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锅部以及从锅部的底部向下延伸的通管;火焰发生器,设置在收纳管的顶端且位于烤锅的上方,具有朝向烤锅并对食材进行烧烤的至少一个第一喷火口;第一燃气管,设置在收纳管内,用于向第一喷火口输送燃气;以及烧烤废液引流管,位于通管的底端位置处,其中,通管套设在收纳管的外侧并且与收纳管具有间隙,使得食材在烧烤时形成的烧烤废液从烤锅内经由间隙流至烧烤废液引流管。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第一传动机构,与通管相结合;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架上,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烤锅转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带轮传动机构。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火焰发生器还具有:第一点火器,设置在第一喷火口的附近,用于点燃第一喷火口排出的燃气以产生火焰;输气管,设置在收纳管内,用于向第一喷火口输送压缩空气;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喷火口的附近,用于检测第一喷火口的火焰温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第二燃气管,设置在收纳管内,一端延伸至火焰发生器内;叶轮,套设在通管上;第二传动机构,与轮体相作用;以及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架上,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叶轮转动,从而让叶轮产生方向向上的旋转气流,其中,火焰发生器还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喷火口以及位于第二喷火口附近的第二点火器,该第二点火器用于点燃第二喷火口排出的燃气从而使第二喷火口喷出火焰,进而使得该火焰与叶轮产生的旋转气流相配合而形成火焰旋涡。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火焰发生器还具有:基座,被容纳在收纳管内;内导流板,设置在基座上并且与该基座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形成第一气流腔室;中导流板,设置在基座上,覆盖内导流板以及基座;以及外导流板,设置在中导流板上并且部分地覆盖中导流板,中导流板与基座及内导流板之间均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形成与第一气流腔室相连通的混合腔室以及位于中导流板边缘部位的第一喷火口,中导流板的与外导流板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凹槽,该凹槽与外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二气流腔室,第二喷火口为设置在外导流板上并且与第二气流腔室连通的贯通孔。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整流罩,环绕烤锅设置,用于对旋转气流进行整流。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火焰传感器管,设置在收纳管内,延伸至火焰发生器的顶端并具有与外界相通的传感器开口;以及火焰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开口内,用于检测第二喷火口的火焰。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叶轮具有通过轴承套设在通管上的轮体以及设置在轮体边缘的多个叶片,叶片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轮体上,转动轴与轮体之间具有一定夹角。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烧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锅部由与食材接触的内层板以及包围内层板并与内层板固定连接的外层板所构成,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形成废液空腔,内层板设有与废液空腔相通的锅废液通孔,通管设有与废液空腔相通的通管废液通孔,使得烧烤废液还经由锅废液通孔、废液空腔以及通管废液通孔进入通管与收纳管之间的间隙。不会因为废液与火焰相接触产生的刺激性气体进而影响食材的风味。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烧烤装置,因为第一喷火口位于烤锅的上方,烤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锅部以及从锅部的底部向下延伸的通管,并且通管套设在收纳管的外侧并且与收纳管具有间隙,所以在进行烧烤时食材直接被火焰炙烤从而得到风味更好的食物,同时食材烧烤时产生的废液直接通过收纳管与通管之间的间隙流出锅部进入烧烤废液引流管,即,从远离火源的锅部下部直接留出,从而能够在实现火焰直接烧烤食材的同时让烧烤废液从与火焰相反的位置排出,进而废液滴在火焰上,避免废液被火焰灼烧而产生刺激性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左视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火焰发生器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火焰发生器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烤锅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叶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变形例中旋转火焰厨具之元件爆炸图。

图11是本发明变形例中之厨具产生旋转气流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变形例中厨具产生旋转气流之另一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变形例中旋转火焰厨具之另一元件爆炸图。

图14是本发明变形例中旋转气流产生器之另一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变形例中旋转气流产生器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整体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左视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烧烤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烧烤装置,用于使用燃气对食材进行烧烤。该烧烤装置包括支架110、收纳管120、第一燃气管130、第二燃气管140、第一点火器175管150、第二点火器176管160、火焰传感器管330、烤锅180、火焰发生器170、烧烤废液引流管210、第一传动机构220、第一驱动电机230、叶轮240、第二传动机构250、第二驱动电机260、第二点火器176、整流罩270、火焰传感器190、称重装置290、控制器。

支架110呈方体或筒状,由多根型材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在本实施中,支架110具有由十二根方钢相互焊接构成的框架。同时,该框架的底部中央位置设有安装座112,安装座1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支架110固定连接,且安装座112设有套管。

收纳管120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12的套管上,用于容纳输气管310、第一燃气管130、第二燃气管140、第一点火器175管150、第二点火器176管160、温度检测装置管320以及火焰传感器管330。

烤锅180具有锅部181以及通管182。

锅部181用于容纳食材,该锅部181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通管182从该通孔处向下延伸,使得通管182与锅部181的内部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管182的外侧设有限位轴承,该限位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支架110上,内圈固定在通管182上,从而将烤锅180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10上。另外,本发明中,通管182可通过螺栓、铆钉的方式与锅部181相固定连接,或铸造、旋压成型等方式与锅部181一体成型。

通管182套设在收纳管120的外侧,该通管182的内侧面与收纳管120的外侧面具有间隙,食材在进行烧烤时产生的废液可以从锅部181直接进入到间隙内,从而流出锅部181。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烤锅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锅部181由与食材接触的内层板1811以及包围内层板1811并与内层板1811固定连接的外层板1812构成,内层板1811与外层板181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形成废液空腔。内层板1811还设有与该废液空腔相通的烧烤废液通孔,同时通管182设有与废液空腔相通的通管182废液通孔,使得食材在烤锅180内烧烤时产生的废液还可以通过烧烤废液通孔、废液空腔以及通管182废液通孔,进入通管182与收纳管120之间形成的间隙。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火焰发生器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火焰发生器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如图1~5、图6、7所示,火焰发生器170包括基座171、内导流板172、中导流板173、外导流板174以及安装管。

基座171呈圆柱状,其外径略小于收纳管120的内径。

安装管包围基座171并与基座171相固定连接,其内径略大于收纳管120的外径。由此,火焰发生器170通过基座171容纳在收纳管120内、安装管套在收纳管120外的方式与收纳管120插拔连接。

内导流板172设置在基座171上并且与该基座17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形成第一气流腔室。

中导流板173呈圆柱状,其顶部具有凹槽。该中导流板173设置在基座171上,覆盖内导流板172以及基座171。中导流板173与内导流板17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形成一个混合腔室。本实施例中,中导流板173、内导流板172以及基座171均呈圆形,因此中导流板173与基座171之间的边缘部位的间隙处形成环形开口状结构,该开口状结构即为第一喷火口。

第一点火器175设置在第一喷火口的附近,用于点燃第一喷火口排出的燃气以产生火焰。

温度检测装置177安装在基座171上,位于第一喷火口的附近,用于检测第一喷火口的火焰温度。

外导流板174呈圆弧面状,覆盖中导流板173上的凹槽,该外导流板174与中导流板173顶部的凹槽相配合形成第二燃气腔室。同时,外导流板174具有多个直径为1mm左右且与第二燃气腔室相连通的通孔,这些通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不同直径的多个同心圆上,从而形成第二喷火口。

第二点火器176设置在第二喷火口的附近,用于点燃第二喷火口排出的燃气以产生火焰。

第一燃气管130设置在收纳管120的内部,其一端与火焰发生器170上的第一喷火口相连通,燃气通过第一燃气管130进入到火焰发生器170上的第一喷火口。

输气管310的上端部穿过内导流板172后开口,同时第一燃气管130的上端部穿过内导流板172后开口,使得输气管310以及第一燃气管130同时与第一气流腔室相连通。由此,输气管310所输送的压缩空气以及第一燃气管130所输送的燃气可以到达第一气流腔室内。

第二燃气管140设置在收纳管120的内部,延伸至中导流板173处并且贯穿中导流板173,从而与第二气流腔室流通,燃气通过第二燃气管140进入到第二喷火口进行燃烧。

火焰传感器管330设置在收纳管120的内部,该火焰传感器管330延伸至火焰发生器170的顶端,具有与外界相通且方向朝上的传感器开口。火焰传感器190设置在该传感器开口内,用于检测第二喷火口的火焰。

本实施例中,第一点火器175、第二点火器176均为电点火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电连接,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进行点火动作。火焰传感器190为光感应器,根据感受到的光强度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导线将该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温度检测装置177为温度感应元件,对第一喷火口的火焰温度进行检测,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导线将该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

第一点火器175管150设置在收纳管120的内部,以容纳连接第一点火器175的导线;第二点火器176管160设置在收纳管120的内部,以容纳连接第二点火器176的导线;温度检测装置管320设置在收纳管120的内部,以容纳连接温度检测装置177的导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点火器175、第二点火器176、火焰传感器190、温度检测装置177所连接的导线均为由相互配合的两个电插接部进行分隔的分段式结构;第一燃气管130、第二燃气管140、输气管310以及第一点火器175管150、第二点火器176管160、温度检测装置管320、火焰传感器管330均为由相互配合的连接套管部进行分隔的分段式结构。这些相互配合的电插接部以及连接套管部分别位于基座171底端以及收纳管120中与基座171底端相匹配的位置处,使得火焰发生器170被拔出时,第一点火器175等的导线因电插接部分离而断开,同时第一燃气管130等管路因连接套管部的分离而断开。由此,本实施例的火焰发生器170可以被整体拔下,便于替换或维修。

烧烤废液引流管210为不锈钢圆管或方管。本实施例中的烧烤废液引流管210采用不锈钢方管制成,其顶面设有与通管182相适配的通孔,通管182通过通孔插入烧烤废液引流管210的内部,防止废液进入烧烤废液引流管210时飞溅。烧烤废液引流管210设置在安装座112的顶部,并与水平线呈夹角,便于废液流出。

第一传动机构220与通管182相结合,第一驱动电机230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20带动烤锅180转动。其中,第一传动机构220可以是齿轮传动、链轮传动、带轮传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220采用带轮传动的形式。具体地,第一传动机构220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230上的第一主动带轮221、套设在通管182的外侧并与通管182相固定的第一从动带轮222以及安装在支架110上的第一驱动电机230。第一驱动电机230驱动第一主动带轮221进行转动,第一主动带轮221通过第一传送带驱动第一从动带轮22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烤锅180转动。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电机230为双向电机,能够驱动烤锅180正转或反转。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叶轮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5、图9所示,叶轮240具有通过轴承套设在通管182上的轮体241以及设置在轮体241边缘的多个叶片242。

第二传动机构250与叶轮240相结合,第二驱动电机260通过第二传动机构250带动叶轮240转动。本实施中采用带轮传动,具体地,该第二传动机构250包括第二主动带轮251,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260上;第二从动带轮252,设置在叶轮240上;第二驱动电机260驱动第二主动带轮251进行转动,第二主动带轮251通过第二传送带驱动第二从动带轮25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叶轮240转动。

本实施例中,叶片242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轮体241上,当轮体241在第二驱动电机260以及第二传动机构250的驱动下转动时,叶片242因离心力作用而伸展(即沿转动轴转动至水平位置);同时,转动轴与轮体241平面(即与轮体241的旋转轴相垂直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定夹角,该夹角为锐角,使得叶片242伸展并随轮体241转动时,叶轮240产生方向向上的旋转气流。当风轮停止旋转时,叶片242在重力的作用下绕转动轴旋转,从而自然垂下;另外,当有外力撞击叶片242时,该叶片242也将绕转动轴旋转产生位移,从而对外力撞击产生缓冲作用。

整流罩270呈筒状,通过螺栓或铆钉等方式固定安装在支架110上。该整流罩270环绕设置在烤锅180的周侧,使整流罩270的内侧面与外层板1812的外侧面形成整流通道,用于供旋转气流通过的同时并对旋转气流进行整流(即防止该旋转气流逸散)。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含有控制电路以及控制芯片的控制盒,该控制盒上设有显示屏以及多个控制按键。显示屏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根据从火焰传感器190传来的电信号显示火焰的有无,并根据温度检测装置177传来的电信号显示当前的火焰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燃气管130、第二燃气管140以及输气管310上均设有电磁阀,这些电磁阀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芯片通过控制电路对电磁阀、第一点火器175、第二点火器176、第一驱动电机230以及第二驱动电机260的工作进行控制,同时该控制芯片内还设有不同的控制程序,每种控制程序与不同的烧烤模式对应。烧烤模式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是烧烤的所需温度(对应于第一燃气管130以及输气管310的输送量)、火焰旋涡的强度(对应于第二燃气管140的输送量以及叶轮240的转速),还可以包含烧烤所需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火焰旋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架110还包括称重装置290,该称重装置290包括四个支脚293、四个称重元件291以及称重台292。

四个支脚293分别安装在框架上的四根竖直柱上,四个称重元件291,分别安装在四个支脚293上,同时称重台292与地面平行地安装在称重元件291上。本实施例中,通管182外侧的限位轴承外圈均安装在该称重台292上,从而使得称重元件291能够对烤锅180及其容纳的食材进行称重,进而得出食材的重量。

本实施例的烧烤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者将食材放置在锅部181内,然后可以根据烹饪需求,通过温度调节按钮设定需要的烧烤模式。控制芯片按照使用者选定的烧烤模式,通过控制电路分别控制第一点火器175以及第二点火器176进行点火,进一步在分别控制第一燃气管130、第二输气管310以及输气管310的输送量的同时控制叶轮240的转速,使得食材在对应的温度下进行烧烤,同时,第二喷火口与叶轮240相配合产生火焰旋涡。

上述过程中,控制芯片不断地接收到温度检测装置177以及火焰传感器190的电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判断温度以及火焰强度(即火光的强度)是否在烧烤模式对应的控制程序的设定范围内,进一步根据判定结果控制电磁阀以及叶轮240,使得第一火焰口的温度或第二火焰口的火焰强度得到调节。由此,第一火焰口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食材进行烧烤,其过程中食材产生的废液经由通管182与收纳管120之间的间隙或内层板1811与外层板1812之间的间隙这两条路径从烧烤废液引流管210留出;同时,第二喷火口与叶轮240相配合产生火焰旋涡,烘托用餐氛围。

<变形例1>

本发明为一种旋转气流产生器,如图1至图3所示,主要包含火焰输出装置30以及叶轮20。叶轮20为轴流式叶轮,具有基座21以及复数个叶片22自基座21边缘向外延伸,可以受驱动装置25驱动而旋转产生旋转气体流场26,火焰输出装置30内部设有燃料通道与焰口31相通,且焰口31设置于叶轮20的轴线上且被旋转气体流场所环绕。因此,焰口31产生的火焰受旋转气体流场牵引形成火焰气旋,适合应用于需要火焰特效的场合,例如舞台表演或展览会场布置。

另一方面,位于叶轮20中央的基座21不会产生推动气体的作用,使气流仅受该等叶片22推动前进而产生旋转气体流场。在完成此目的的前提下,技术人员可以设置一个叶片22或复数个叶片22搭配驱动装置25的转速产生特定型态的旋转气体流场。叶轮20的圆形基座21可以界定旋转气体流场的内轮廓,减少焰口31的扰流。然而,叶轮20的基座21也可以是环形基座,作为设置其他元件(例如驱动装置25或如下锅具)的支架。

如图5-6所示,为旋转气流产生器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旋转气流产生器不同之处在于,叶轮20的基座21设为环状,复数个叶片22设置于基座21内侧边缘,基座21相对于叶片22的表面具有若干齿部,可以与驱动装置25的齿部啮合而传动。此外,技术人员也可以改用传动链或传动带来取代本实施例的齿轮传动结构,驱动叶轮20旋转产生旋转气体流场。此外,本实施例还设有风室10界定旋转气体流场的内轮廓,产生稳定气体流场。由于驱动装置25相应地设置与基座21外侧,相较于上述实施例更能充分利用基座21下方空间。

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旋转气流产生器的具体应用方式,配合图示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图中为一种旋转火焰厨具,包含风室10、叶轮20、火焰输出装置30以及锅具40。风室10用于定义形成横切面为封闭轮廓的风道15,由内墙11界定出风道15内轮廓,以及设于内墙11外侧的外墙12界定出与内轮廓不相交的风道15外轮廓,风室10顶底两侧分别为风道15的入风口13及出风口14实质上垂直于风道15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于本实施例中,风道15的横切面为具有预定内径及外径的环形,但也可依需求产生其他几何图形的封闭轮廓,用以界定风道的外围轮廓。此外,锅具40设于内墙11所形成内轮廓的中央,可以选用具有内凹面的煎炒锅,或者平底烤盘,透过锅具40外缘、固定件或锅体外侧架设于内墙11。

叶轮20具有圆形基座21以及复数个叶片22,与环形风道15同轴设置且叶轮20的风口靠近于风室10的入风口13,而叶轮20的叶片22可以与风室10的内径与外径界定的环形宽度实质相等,使叶轮20产生的旋转气体流场26局限于风道15出风口14界定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叶轮20为轴流式叶轮,其轴心受驱动装置25的驱使旋转产生朝向出风口14的气流,控制空气旋转气体流场26的气体流速与流量。

火焰输出装置30具有柱状本体贯穿锅具40以及位于本体上方的伞状基座,伞状基座上设置焰口31位于风室10出风口14上方且高于锅具40开口,火焰输出装置30内部设有燃料通道(例如瓦斯管或天然气输送管)与焰口31相通,用于提供火焰的燃料,除此之外,技术人员也可以依火焰效果或加热需求将焰口31设置低于或约略位于锅具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焰口31位于环形风道15的轴心,使焰口产生的火焰受到风室界定的旋转气体流场牵引,产生向出风口上方燃烧的火焰涡特效。此外,火焰输出装置30在焰口31设有点火器(图未示),用于点燃瓦斯,技术人员也可以依需求不设置点火器,使用独立的点火器点燃焰口31处的瓦斯。

请参阅图3,为了使厨具同时具备烧烤及产生火焰漩涡的需求,除了将锅具40选用为烤盘之外,火焰输出装置30可以具有复数个焰口,分别设置锅具40开口上方的焰口31向上方产生火焰漩涡,以及设置于上方伞状基座的底部向下朝向锅具40表面的焰口32以朝向食材喷射火焰,于烧烤食物时锁住食材的原味。

请参阅图4,为旋转火焰厨具的另一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为,本实施例的锅具40为汤锅,是由锅内墙41与锅外墙42所构成,锅内墙41自锅具底部向开口方向延伸,而锅外墙42与锅内墙41相连接而形成放置食材的空间及汤锅容量。在此设置下,火焰输出装置30贯穿锅内墙41将焰口31设置于锅具40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还多了火焰输出装置35设置于锅具40与风室内墙11之间,此外,锅内墙41中的火焰输出装置30还可以设置多个焰口(图未示)朝向锅内墙41,作为锅具40烹煮食物的热源。

在其他实施例中,叶轮20的基座21可以是环形基座,以设置锅具40或火焰输出装置35的支架,而锅具40的表面界定了旋转气体流场的内轮廓。此外,在不影响火焰漩涡的观赏效果的情况下,锅具40或火焰输出装置35也可以吊挂的方式位于旋转气体流场内.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烧烤装置,因为第一喷火口位于烤锅的上方,烤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锅部以及从锅部的底部向下延伸的通管,并且通管套设在收纳管的外侧并且与收纳管具有间隙,所以在进行烧烤时食材直接被火焰炙烤从而得到风味更好的食物,同时食材烧烤时产生的废液直接通过收纳管与通管之间的间隙流出锅部进入烧烤废液引流管,即,从远离火源的锅部下部直接留出,从而能够在实现火焰直接烧烤食材的同时让烧烤废液从与火焰相反的位置排出,进而废液滴在火焰上,避免废液被火焰灼烧而产生刺激性气体。

本实施例,由于第一驱动电机能够使烤锅正转或反转,所以第一驱动电机可以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烤锅正转或反转,从而便于废液从锅部流至烧烤废液导流管。

本实施例,因为火焰发生器设有第二喷火口以及与第二喷火口相配合的叶轮,第二驱动电机可以带动叶轮进行转动,形成与第二喷火口相适配且方向向上的旋转气流,第二喷火口喷出的火焰与旋转气流相配合从而形成火焰旋涡。另外,控制芯片不断地接收到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火焰传感器的电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判断温度以及火焰强度(即火光的强度)是否在烧烤模式对应的控制程序的设定范围内,进一步根据判定结果控制电磁阀以及叶轮,使得第一火焰口的温度或第二火焰口的火焰强度得到调节,从而到达烘托用餐氛围的效果。

本实施例,锅部由与食材接触的内层板以及包围内层板并与内层板固定连接的外层板构成,因为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形成废液空腔,所以食材在烤锅内烧烤时产生的废液还可以通过烧烤废液通孔、废液空腔以及通管废液通孔,进入通管与收纳管之间形成的间隙。

本实施例,因为火焰发生器内设有第一火焰传感器以及第二火焰传感器,用来检测火焰发生器是否产生火焰,当火焰发生器无火焰时,及时通知使用者对其维修。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实施例中,第二喷火口与第二燃气管相连通,使得其可以产生火焰并与叶轮产生的旋转气流配合而形成火焰旋涡;但在本发明中,该第二燃气管可以替换为烟雾传输管,同时第二喷火口可以作为烟雾出口,使得气氛烟雾(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舞台烟雾作为气氛烟雾)传输至该烟雾出口,从而形成烟雾旋涡,其同样可以起到烘托用餐气氛的效果。这种情况下,由于烟雾出口向上设置,而第一喷火口向下设置,因此烟雾喷出后不会受到烧烤用火的干扰。

实施例中,支架还具有称重装置。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去掉该称重装置,直接将通管的轴承外圈固定在支架上(例如支架上设置于通管配合的支撑结构,将轴承外圈焊接在该支撑结构上)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