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市场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水杯作为一种生活常见用品,由于其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和良好的保温效果等特点受到大家的喜爱,因此,市面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电热水杯产品,比如车载电热水杯等。
目前的电热水杯一般由杯体和盖子组成,盖子螺纹连接于杯体的上端,而电加热装置一般设置于杯体的底部,对杯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但是,现有的电热水杯大多是将水装入杯体后,通过手动扳动控制开关或者手动按下按钮,电加热装置才能开始对水杯内的水进行加热,操作过程十分麻烦,使用不方便;而且大部分电热水杯都打开盖子才能加热煮水,使用十分不方便,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热水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密封性能好的一种电热水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水杯,包括杯体、上盖和电加热装置,上盖盖设于杯体的上端,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杯体的底部且用于对杯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还包括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
感应装置为磁感应开关;
磁感应开关包括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第一感应元件设置于上盖,第二感应元件设置于杯体,第二感应元件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感应元件相配合。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感应装置,并使得该感应装置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进而达到控制电加热装置通断电的目的。感应装置是由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构成的磁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元件设置于上盖,第二感应元件设置于杯体,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感应元件相配合,通过打开或者盖合上盖即可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进而完成相应的烧水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热水杯,包括杯体、上盖和电加热装置,上盖盖设于杯体的上端,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杯体的底部且用于对杯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还包括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
感应装置为接触开关;
接触开关包括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第一接触元件设置于上盖,第二接触元件设置于杯体,第二接触元件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二接触元件相配合。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感应装置,并使得该感应装置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进而达到控制电加热装置通断电的目的。感应装置是由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构成的接触开关,第一接触元件设置于上盖,第二接触元件设置于杯体,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二接触元件相配合,通过打开或者盖合上盖即可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进而完成相应的烧水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元件的一端设有复位按钮,复位按钮的一端穿过杯体与第一接触开关相抵。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开关可以有两种控制方式:1、盖合上盖时,第一接触开关将复位按钮下压,实现第二接触元件与电加热装置的连通,开始对杯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打开上盖时,复位按钮复位回弹,第二接触元件与电加热装置断开,停止加热;2、打开上盖时,复位按钮复位回弹,第二接触元件与电加热装置连通,开始对杯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盖合上盖时,第一接触开关将复位按钮下压,第二接触元件与电加热装置断开,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电热水杯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杯体包括内胆和外壳,第二密封圈设置于内胆和外壳之间,且位于内胆和杯身的上端部。由此,杯体由内胆和外壳两部分组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第二密封圈能对内胆和杯身进行密封,起到良好的密封和保温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电热水杯还包括泄压装置,上盖包括内盖和外盖,内盖盖设于杯体的上端口,外盖罩设于内盖的外周,外盖上端开设有出汽口,内盖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出汽口相对应,泄压装置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泄压装置用于将杯体内的产生的蒸汽从出汽口释放。由此,通过设置泄压装置,使得杯体内的水在加热过程特别是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及时从出汽口排出,保证安全性。有了这个泄压装置,即使是在加热的情况下,使用者也不需要打开上盖,干净卫生,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泄压装置包括钢珠和弹簧,钢珠和弹簧均设置于内盖的第一安装孔内,第一安装孔的下端从上至下呈收缩状设置,钢珠的下端与内盖的下端相抵,弹簧的下端与钢珠相抵,另一端压紧于出汽口的边缘。由此,杯体内的水在加热过程特别是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向上推动钢珠远离第一安装孔的下端边缘,此时,蒸汽可以从钢珠与内盖的下端边缘形成的间隙跑出,再通过出汽口排出,完成泄压;泄压后钢珠由于重力的作用回落而压紧于内盖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泄压装置包括钢珠和弹簧,利用蒸汽的推力和钢珠的重力实现一种电热水杯的泄压功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电热水杯还包括汽网,汽网与出气口的下端边缘相抵,弹簧的上端压紧于汽网。由此,杯体内的水在加热过程和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先经过汽网再经过出汽口排出,汽网能够对蒸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阻挡作用,同时避免外界杂物进入杯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电热水杯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安装于内盖与外盖之间且位于内盖的上端,第一密封圈的上端与汽网相抵。由此,第一密封圈安装于内盖与外盖之间,可以有效的提高上盖整体密封性能,有效防止蒸汽从内盖与外盖之间的间隙处跑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电热水杯还包括手提件,手提件包括吊绳和扣针,外盖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吊绳的一端安装于第二安装孔内且通过扣针固定于外盖。由此,手提件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和使用,而且拆装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感应装置,并使得该感应装置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进而达到控制电加热装置通断电的目的,且通过打开或者盖合上盖即可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进而完成相应的烧水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设置泄压装置,使得杯体内的水在加热过程特别是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及时从出汽口排出,保证安全性。有了这个泄压装置,即使是在加热的情况下,使用者也不需要打开上盖,干净卫生,方便快捷。
3、泄压装置包括钢珠和弹簧,利用蒸汽的推力和钢珠的重力实现一种电热水杯的泄压功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4、还设置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安装于内盖与外盖之间,可以有效的提高上盖整体密封性能,有效防止蒸汽从内盖与外盖之间的间隙处跑出,第二密封圈设置于内胆和外壳之间,能对内胆和杯身进行密封,起到良好的密封和保温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水杯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密封性能好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电热水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热水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热水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热水杯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电热水杯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和4的电热水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和4的电热水杯的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中的附图标记:1-杯体;2-上盖;3-手提件;4-汽网;5-第一密封圈;6-泄压装置;7-第二密封圈;8-感应装置;9-电源开关;81-第一感应元件;82-第二感应元件;83-第一接触元件;84-第二接触元件;11-外壳;12-内胆;21-外盖;22-内盖;31-吊绳;32-扣针;61-弹簧;62-钢珠;211-第二安装孔;212-出汽口;221-第一安装孔;841-复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热水杯。
如图1~5所示,该电热水杯包括杯体1、上盖2、电加热装置、泄压装置6、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7和感应装置8。上盖2盖设于杯体1的上端,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杯体1的底部且用于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本实施方式的电加热装置可以为发热盘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杯体1包括外壳11和内胆12,外壳11套设于内胆12的外周,内胆12优选为不锈钢内胆12。外壳11的下端外壁上设有一电源开关9,该电源开关9为一圆形按钮,用于控制电加热装置与外界电源的连通。本实施方式的上盖2包括内盖22和外盖21,内盖22盖设于杯体1的上端口,外盖21罩设于内盖22的外周。
感应装置8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为磁感应开关。如图3和图4所示,磁感应开关包括第一感应元件81和第二感应元件82。第一感应元件81通过胶粘或者焊接固定设置于上盖2,且内置于内盖22和外盖21之间。第二感应元件82通过胶粘或者焊接固定设置于杯体1的外壳11的内壁上。第一感应元件81可以为磁铁,第二感应元件82可以是市面上购买的磁性开关等。第二感应元件82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第一感应元件81与第二感应元件82磁感应配合。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的工作原理为:盖合上盖2时,第一感应元件81接近第二感应元件82,第二感应元件82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通,电加热装置开始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打开上盖2时,第一感应元件81远离第二感应元件82,第二感应元件82与电加热装置断开连接,电加热装置停止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杯通过设置感应装置8,并使得该感应装置8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进而达到控制电加热装置通断电的目的。感应装置8是由第一感应元件81和第二感应元件82构成的磁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元件81设置于上盖2,第二感应元件82设置于杯体1,第一感应元件81与第二感应元件82相配合,通过打开或者盖合上盖2即可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进而完成相应的烧水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盖21上端面中心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出汽口212。内盖22为中空结构且中部设有第一安装孔221。第一安装孔221与出汽口212相对应。泄压装置6安装于第一安装孔221内,泄压装置6用于将杯体1内的产生的蒸汽从出汽口212释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泄压装置6包括钢珠62和弹簧61。钢珠62和弹簧61均设置于内盖22的第一安装孔221内。第一安装孔221的上端圆柱形,下端从上至下呈收缩的喇叭状,钢珠62的下端与第一安装孔221最下端的内盖22侧壁相抵。弹簧61的下端与钢珠62的上端相抵,弹簧61的上端压紧于出汽口212的边缘。由此,盖上上盖2后,电加热装置开始对杯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杯体1内的水在加热过程特别是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向上推动钢珠62远离第一安装孔221的下端边缘,此时,蒸汽可以从钢珠62与内盖22的下端边缘形成的间隙跑出,再通过出汽口212排出,完成泄压;泄压后钢珠62由于重力的作用回落而压紧于内盖22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泄压装置6包括钢珠62和弹簧61,利用蒸汽的推力和钢珠62的重力实现一种电热水杯的泄压功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汽网4与出气口的下端边缘相抵,弹簧61的上端压紧于汽网4。由此,杯体1内的水在加热过程和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先经过汽网4再经过出汽口212排出,汽网4能够对蒸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阻挡作用,同时避免外界杂物进入杯体1内。
第一密封圈5安装于内盖22与外盖21之间且位于内盖22的上端,第一密封圈5的上端与汽网4相抵。由此,第一密封圈5安装于内盖22与外盖21之间,可以有效的提高上盖2整体密封性能,有效防止蒸汽从内盖22与外盖21之间的间隙处跑出。
第二密封圈7设置于内胆12和外壳11之间,且位于内胆12和杯身的上端部。由此,杯体1由内胆12和外壳11两部分组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第二密封圈7能对内胆12和杯身进行密封,起到良好的密封和保温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杯还包括手提件3。手提件3包括吊绳31和扣针32。外盖2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1,吊绳31的一端安装于第二安装孔211内且通过扣针32固定于外盖21。由此,手提件3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和使用,而且拆装比较方便。
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杯通过设置泄压装置6,使得杯体1内的水在加热过程特别是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及时从出汽口212排出,进而即使是在加热的情况下,使用者也不需要打开上盖2,干净卫生,方便快捷;泄压装置6包括钢珠62和弹簧61,利用蒸汽的推力和钢珠62的重力实现一种电热水杯的泄压功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还设置了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7,第一密封圈5安装于内盖22与外盖21之间,可以有效的提高上盖2整体密封性能,有效防止蒸汽从内盖22与外盖21之间的间隙处跑出,第二密封圈7设置于内胆12和外壳11之间,能对内胆12和杯身进行密封,起到良好的密封和保温作用。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电热水杯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①本实施例的上盖2与实施例1中的上盖2的结构不同;②本实施例中未设置泄压装置6、汽网4、第一密封圈5等结构;③感应装置8的控制方式不同。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盖2也包括外盖21和内盖22两部分,内盖22的下端密封且位于杯体1的上端口,外盖21整体密封且罩设于内盖22的外周。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也为磁感应开关。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的工作原理为:打开上盖2时,第一感应元件81远离第二感应元件82,第二感应元件82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通,电加热装置开始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盖上上盖2时,第一感应元件81接近第二感应元件82,第二感应元件82与电加热装置断开连接,电加热装置停止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本实施方式通过打开盖子来实现烧水功能,完全不用担心烧水时产生汽压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电热水杯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感应装置8的结构和控制方式不同。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为接触开关。接触开关包括第一接触元件83和第二接触元件84。第一接触元件83通过胶粘或者焊接固定设置于上盖2,且内置于内盖22和外盖21之间。第二接触元件84通过胶粘或者焊接固定设置于杯体1的外壳11的内壁上。第一接触元件83可以为压块,第二接触元件84可以是市面上购买的微动开关等。第二接触元件84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第一接触元件83与第二接触元件84接触配合。第二接触元件84的上端设有复位按钮841,复位按钮841的上端穿过杯体1与第一接触开关的下端相抵。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的工作原理为:盖合上盖2时,第一接触开关将复位按钮841下压,实现第二接触元件84与电加热装置的连通,电加热装置开始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打开上盖2时,复位按钮841复位回弹,第二接触元件84与电加热装置断开,停止加热。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杯通过设置感应装置8,并使得该感应装置8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进而达到控制电加热装置通断电的目的。感应装置8是由第一接触元件83和第二接触元件84构成的接触开关,第一接触元件83设置于上盖2,第二接触元件84设置于杯体1,第一接触元件83与第二接触元件84之间为面接触配合,通过打开或者盖合上盖2即可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电,进而完成相应的烧水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实施例4: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中的电热水杯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①本实施例的上盖2与实施例3中的上盖2的结构不同;②本实施例中未设置泄压装置6、汽网4、第一密封圈5等结构;③感应装置8的控制方式不同。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盖2也包括外盖21和内盖22两部分,内盖22的下端密封且位于杯体1的上端口,外盖21整体密封且罩设于内盖22的外周。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也为接触开关。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装置8的工作原理为:
打开上盖2时,复位按钮841复位回弹,第二接触元件84与电加热装置连通,电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盖合上盖2时,第一接触开关将复位按钮841下压,第二接触元件84与电加热装置断开,电加热装置停止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