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节能夹层锅。
背景技术:
夹层锅又名蒸汽锅、蒸煮锅、夹层蒸汽锅,是食品加工提高质量、缩短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的良好设备。
夹层锅的体积大,适合批量生产。
夹层锅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反压力蒸煮,使压缩空气通入锅内增加压力,防止罐头凸罐和跳盖,其操作规程分析如下:在达到杀菌温度后处于保温状态时,向锅内通入压缩空气;在完成杀菌后、降温冷却时,停止供应蒸汽,将冷却水压入喷水管。由于锅内温度下降,蒸汽冷凝,而使锅内力降低采用压缩空气的压力来补偿。
现有的夹层锅一般包括支架,支架中间设置有锅本体,锅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结构,上部分结构套接在下部分结构内形成夹层结构,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蜗轮和蜗杆,蜗轮通过转轴与锅本体传动连接。当转动蜗杆时,蜗轮带动转轴使锅本体的角度发生偏转,进而达到一定角度时可以将锅本体内的食物倒出。锅本体上方设置有搅拌第二电机,搅拌第二电机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下端连接有搅拌叶片并伸入锅本体内。搅拌第二电机通电时带动搅拌叶片对锅本体内的食物进行搅拌,使得食物受热均匀。
在使用夹层锅后,为保持锅体内壁的清洁,每使用一次后应清洗一次,以避免残留在锅体内壁上的残渣对夹层锅加热的食品造成影响。
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锅体内壁进行清洁,费时费力,清洁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节能夹层锅,其锅体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设置有刷洗锅体内壁的钢丝刷,以通过电动方式对锅体内壁进行清洁,使锅体内壁保持清洁,以节省人力,提高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节能夹层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开口向上,所述锅体的顶部沿其周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中空且其底部开口,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朝外的侧面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水平设置,所述滑轨朝内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环,所述滑块上固定有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可伸缩的钢丝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以带动齿轮转动,齿轮沿与其啮合的齿环在滑轨内滑动,以带动滑块底部的钢丝刷刷洗锅体的内壁,钢丝刷可伸缩,以调节钢丝刷与锅体内壁的接触位置,实现均匀清洁锅体内壁的目的,进而锅体内壁保持清洁,以节省人力,提高清洁效率。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圆筒套,所述圆筒套的开口朝下,所述钢丝刷螺纹连接在所述圆筒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刷螺纹连接于圆筒套内,转动钢丝刷,使钢丝刷沿圆筒套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钢丝刷与圆筒套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钢丝刷可伸缩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圆筒套的顶部螺纹连接在所述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套与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清洁、更换钢丝刷,使钢丝刷保持清洁,进而钢丝刷对锅体内壁的清洁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锅体的底部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锅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锅体的支撑座,所述支撑腿穿过所述底座且与地面抵接,所述支撑腿包括套筒和套杆,所述套筒的开口朝下且其顶部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所述套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通过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驱动套筒转动,使螺纹连接在套筒内部的套杆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达到调节支撑腿的长度的目的,当夹层锅工作时,使套杆朝远离套筒的方向移动,支撑腿与地面抵接;当需要搬运夹层锅时,使套杆朝靠近套筒的方向移动,支撑腿与地面分离并收缩至滑轮的上方,以使滑轮与地面抵接并带动夹层锅沿地面滑动,以达到便于搬运夹层锅,方便操作,节省人力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有若干且沿所述锅体的底部周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作用于夹层锅的支撑力更均匀,进而支撑腿对夹层锅的支撑效果更好,工作时的夹层锅的放置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套杆的底部固定有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的脚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座增大了套杆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夹层锅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以使工作时的夹层锅的放置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锅体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与锅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以在清洗、维护锅体时可使锅体与支撑座分离,进而锅体与底座分离,便于锅体清洗与维护。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底部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竖直设置有线圈型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设置的线圈型弹簧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以避免底座与夹层锅之间发生碰撞,同时,减少夹层锅发生晃动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为操作人员搬运夹层锅达到预定位置提供了施力位置,以便于操作人员搬运夹层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在中心位置开设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的侧面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槽内可放置重物,以增加夹层锅在重量,使夹层锅的重心降低,利于夹层锅稳固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电动方式驱动可伸缩的钢丝刷对锅体内壁进行刷洗,以使锅体内壁保持清洁,节省人力,同时,提高清洁效率;
2、圆筒套与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清洁、更换钢丝刷;
3、支撑腿的长度可调节,以在夹层锅工作时,使支撑腿与地面抵接,达到稳固放置的目的;在需要搬运夹层锅时,使支撑腿与地面分离并收缩至滑轮的上方,以便于搬运夹层锅,方便操作,节省人力的目的;
4、竖直设置的线圈型弹簧起到保护夹层锅的作用,同时,减少夹层锅发生晃动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节能夹层锅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节能夹层锅打开锅盖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滑轨、滑块、圆筒套与钢丝刷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节能夹层锅的剖视图;
图5是支撑腿、第二电机与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滑轨;3、滑块;4、齿轮;5、齿环;6、第一电机;7、钢丝刷;8、圆筒套;9、锅盖;10、支撑腿;101、套筒;102、套杆;11、底座;12、支撑座;13、滑轮;14、脚座;15、弹簧;16、安装槽;17、第二电机;18、推杆;19、配重槽;20、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节能夹层锅,包括锅体1,锅体1呈中空的圆柱型,锅体1的开口向上,锅体1的底部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三根支撑腿10,支撑腿10通过安装块20与锅体1固定连接。
锅体1的底部下方安装有长方体型的底座11,锅体1的底部与底座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座12,以用于支撑锅体1,支撑座12呈圆筒型且竖直设置,锅体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图中未示出),支撑座12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
支撑座12的底部与底座11的上表面之间竖直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呈线圈型,弹簧1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座12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1上。
支撑腿10穿过底座11且能与地面抵接,底座11的底部在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滑轮13,滑轮13转动连接在底座11底部。
底座11的上表面在其一侧竖直设置有推杆18,推杆18呈“门”字型,推杆18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1的上表面。
参照图2和图3,锅体1的顶部沿其周向设置有滑轨2,滑轨2中空且其底部开口,滑轨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朝外的侧面转动连接有齿轮4,齿轮4水平设置,滑轨2朝内的侧壁上固定有与齿轮4啮合的齿环5,齿环5呈圆环型,滑块3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齿轮4同轴固定,以驱动齿轮4转动。
滑块3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卡槽内螺纹连接有圆筒套8,圆筒套8竖直设置且开口朝下,圆筒套8内螺纹连接有钢丝刷7,钢丝刷7的侧面印刻有纹路。
参照图4和图5,安装块20竖直设置且其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6,安装槽16的槽口朝下,安装槽16内设置有套筒101,套筒101的开口朝下且其顶部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6内,套筒101内螺纹连接有套杆102,套筒101和套杆102呈圆柱型,套筒101和套杆102组成支撑腿10,套筒101和套杆10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以实现支撑腿10的长度可调节的目的。
安装槽16内竖直固定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与套筒10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7为驱动部件,以驱动套筒101转动。
套杆102的底部固定有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的脚座14,脚座14的截面呈圆型。
底座11的底部在中心位置设置有矩形的配重槽19,配重槽19的侧面开口,开口沿水平方向贯通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启动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套筒101转动,套筒101带动其内的套杆102沿远离套筒101的方向运动,以使套筒101和套杆102之间的相对位置变远,进而支撑腿10的长度增加,穿过底座11,直至套杆102底部的脚座14与地面抵接,以支撑夹层锅,此时,滑轮13与地面分离(见图1),关闭第二电机17。
配重槽19内可放置石头等重物,以增加夹层锅的重量,使夹层锅的重心降低,利于夹层锅更稳固地放置。
当需要搬运夹层锅时,启动第二电机17,使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套筒101转动,套筒101带动其内的套杆102沿靠近套筒101的方向运动,以使套筒101和套杆102之间的相对位置变近,进而支撑腿10的长度缩短,套杆102收缩至套筒101内部,直至套杆102底部的脚座14与底座11的底部抵接,此时,滑轮13与地面接触(见图4),关闭第二电机17。
手握推杆18,使滑轮13沿地面滑动,以带动夹层锅移动至预定位置。
进而搬运夹层锅便于搬运,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同时,节省人力。
当需要清洁夹层锅的锅壁时,启动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沿与其啮合的齿环5在滑轨2内滑动,以带动滑块3底部的钢丝刷7刷洗锅体1的内侧壁。
根据钢丝刷7抵接锅体1的内侧壁的位置,转动钢丝刷7,以使钢丝刷7朝靠近圆筒套8或者远离圆筒套8的方向运动,以调节钢丝刷7的长度,以均匀清洁锅体1的内侧壁。
待清洁完毕,关闭第一电机6。
当需要清洁或者更换钢丝刷7时,拧开圆筒套8,使圆筒套8与滑块3底部分离,对钢丝刷7进行清洁或者更换,再将已清洁或更换的钢丝刷7安装回滑块3底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