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窗及其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4209发布日期:2020-01-10 16:03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推拉窗及其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拉窗及其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推拉窗在安装排水扣时,由于排水扣及排水口均为圆形状结构,工作人员在操作安装排水扣时无基准的定位点,安装后的排水扣很容易出现偏位的现象,而且孔需打胶粘贴,如此还存在胶水溢流到流水孔位上的问题,从而容易导致流水孔位被堵塞,进而导致排水口无法及时排水,造成使用体验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窗及其排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推拉窗的排水扣的安装容易偏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拉窗排水结构,包括:

玻璃,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呈圆角矩形状;

排水扣,包括封盖和设置于所述封盖内侧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形状与所述排水口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连接体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封盖的底边缘的出水口,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排水口插接配合,所述封盖的内侧边缘与所述玻璃的表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包括上限位平直边、下限位平直边、左弧形边和右弧形边,所述上限位平直边与所述下限位平直边相平行设置,所述左弧形边连接于所述上限位平直边和所述下限位平直边的左侧端部,所述右弧形边连接于所述上限位平直边和所述下限位平直边的右侧端部。

可选地,所述封盖与所述连接体一体注塑成形而制成所述排水扣。

可选地,与所述排水口插接配合的所述连接体的端部位于所述排水口内。

可选地,所述封盖的底边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封盖内侧的过水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过水通道由连接于所述缺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两条侧挡条围合形成。

可选地,所述封盖的内侧设置有掏空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排水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组装时,将排水扣的连接体与玻璃上的排水口插接配合,并且使得封盖的内侧边缘与玻璃的表面抵接,由于连接体开设有连通至封盖的底边缘的出水口,而连接体位于排水口内,这样进入排水口的水最终可以通过出水口排出,实现有效的排水;由于排水口和连接体的形状均呈圆角矩形状,这样配合后的排水口和连接体之间可以避免出现相对的转动,从而避免了排水扣安装在玻璃上后出现偏位,进而确保能够实现有效的排水,提供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推拉窗,包括上述的推拉窗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使用有上述的推拉窗排水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安装在排水口上的排水扣避免相对于排水口转动,从而避免了排水扣安装在玻璃上后出现偏位,进而确保能够实现有效的排水,提供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排水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排水结构的玻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排水结构的排水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图3中的排水扣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玻璃11—排水口20—排水扣

21—封盖22—连接体23—过水通道

111—上限位平直边112—下限位平直边113—左弧形边

114—右弧形边211—缺口212—掏空腔

221—出水口231—侧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推拉窗排水结构,适用于推拉窗中。具体地,该推拉窗排水结构包括玻璃10和排水扣20。玻璃10设置有排水口11,所述排水口11呈圆角矩形状。排水扣20包括封盖21和设置于所述封盖21内侧的连接体22,所述连接体22的形状与所述排水口11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连接体22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封盖21的底边缘的出水口221,所述连接体22与所述排水口11插接配合,所述封盖21的内侧边缘与所述玻璃10的表面抵接。

组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排水结构时,将排水扣20的连接体22与玻璃10上的排水口11插接配合,并且使得封盖21的内侧边缘与玻璃10的表面抵接,由于连接体22开设有连通至封盖21的底边缘的出水口221,而连接体22位于排水口11内,这样进入排水口11的水最终可以通过出水口221排出,实现有效的排水;由于排水口11和连接体22的形状均呈圆角矩形状,这样配合后的排水口11和连接体22之间可以避免出现相对的转动,从而避免了排水扣20安装在玻璃10上后出现偏位,进而确保能够实现有效的排水,提供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22与所述排水口11插接配合为紧配合,这样可以确保连接体22与排水口1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就出现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的该推拉窗排水结构的所述排水口11包括上限位平直边111、下限位平直边112、左弧形边113和右弧形边114,所述上限位平直边111与所述下限位平直边112相平行设置,所述左弧形边113连接于所述上限位平直边111和所述下限位平直边112的左侧端部,所述右弧形边114连接于所述上限位平直边111和所述下限位平直边112的右侧端部。具体地,由于上限位平直边111与下限位平直边112分别位于上方和下方并且相互平行设置,这样,上限位平直边111与下限位平直边112可以共同工作以限制连接在排水口11中的连接体22转动,如此确保连接体22无法转动,从而可以确保安装后的排水扣20也无法实现转动,这样排水扣20的安装位置得以定位,防止放出偏位。另外,左弧形边113和右弧形边114的设置则可以更好地实现与连接体22配合,提高排水扣20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提供的该推拉窗排水结构的所述封盖21与所述连接体22一体注塑成形而制成所述排水扣20。具体地,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生产该排水扣20可以提高该排水扣20的产品一致性以及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提供的该推拉窗排水结构的与所述排水口11插接配合的所述连接体22的端部位于所述排水口11内。具体地,这样可以避免连接体22插接在排水口11中时凸出至玻璃10的另外一侧,进而可以防止连接体22与玻璃10另外一侧的其他外物刮蹭,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提供的该推拉窗排水结构的所述封盖21的底边缘设置有缺口211,所述缺口211与所述出水口221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封盖21内侧的过水通道23连通。具体地,该缺口211与出水口221连通,这样可以将通过出水口221的水经该缺口211排出,能够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提供的该推拉窗排水结构的所述过水通道23由连接于所述缺口211与所述出水口221之间的两条侧挡条231围合形成。具体地,两条侧挡条231围合形成的过水通道23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避免水从侧部泄漏,确保水从出水口221排出后,经过该过水通道23的引流,最终从缺口211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提供的该推拉窗排水结构的所述封盖21的内侧设置有掏空腔212。具体地,掏空腔212的设置可以减轻整个排水扣20的质量,减少原材料的投入,还可以提高对排水扣20安装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推拉窗,其包括上述的推拉窗排水结构。本实施例的该推拉窗由于使用有上述的推拉窗排水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安装在排水口11上的排水扣20避免相对于排水口11转动,从而避免了排水扣20安装在玻璃10上后出现偏位,进而确保能够实现有效的排水,提供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