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式被动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4393发布日期:2020-01-03 10:51阅读:1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挂式被动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挂式被动窗安装结构,属于建筑窗户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建筑窗户安装方式为窗框嵌在窗口内,在窗口中间或与窗口外侧平齐安装;为减少被动窗四周的热量损失,提高被动房的节能效果,现有被动房被动窗安装方式为外挂安装,窗户安装在墙体外侧,采用膨胀螺丝将角码固定在墙体上,因在窗口四周固定膨胀螺栓造成了大量点热桥,而且角码位置气密膜粘贴不平顺,影响整体气密性;外墙保温施工时,保温板在角码位置要开洞裁切,施工难度较大,影响外墙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挂式被动窗安装结构,包括结构墙体及预留窗口,所述预留窗口四周的结构墙体的外端面通过结构胶粘贴副框,并用自攻丝穿过副框与结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副框的内侧镶嵌窗框,所述副框和窗框之间的缝隙填充预压膨胀棉,并用自攻丝穿过副框与窗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副框靠近预留窗口的端面距预留窗口的边沿的距离为20-50mm,所述窗框的内侧端面紧贴结构墙体的外表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预留窗口左右两侧及下侧的副框为矩形框;所述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的竖向截面呈梯形,其内端面和外端面为竖直面,内端面通过结构胶与结构墙体的外端面连接;底部端面为水平面,与窗框之间填充预压膨胀棉;顶部端面为倾斜面,背向结构墙体向地面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的内侧端面与结构墙体间粘贴防水透气膜。

进一步的,所述副框的宽度小于窗框的宽度;所述副框的外端面与窗框间粘贴防水隔气膜。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上安装防水板,所述副框和防水板的宽度之和大于窗框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倾斜板,所述第一竖板连接倾斜板的一端,倾斜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均竖向垂直于地面方向,所述倾斜板向地面方向倾斜的角度与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的顶部端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第一竖板通过自攻丝固定连接在副框上,所述自攻丝依次穿过第一竖板、防水隔气膜、副框和结构胶固定连接在结构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的顶部端面与倾斜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防水板遮盖窗框和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之间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副框为聚氨酯材料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副框安装外挂式被动窗,避免了膨胀螺丝固定角码,减少了热桥,提高了节能效果。防水透气膜和防水隔气膜的粘贴,能够保证窗户四周气密性,防水板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积水,而且外墙保温板粘贴时可以与副框平顺对接,提高施工效率及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挂式被动窗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水板的剖视图。

图中:1、结构墙体;2、结构胶;3、副框;4、自攻丝;5、窗框;6、预压膨胀棉;7、防水透气膜;8、防水隔气膜;9、防水板;901、第一竖板;902、倾斜板;903、第二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以一扇被动窗顶部为例,一种外挂式被动窗安装结构,包括结构墙体1及预留窗口,所述预留窗口四周的结构墙体1的外端面通过结构胶2粘贴副框3,并用自攻丝4穿过副框3与结构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副框3的内侧镶嵌窗框5,所述副框3和窗框5之间的缝隙填充预压膨胀棉6,解决缝隙的气密性,并用自攻丝4穿过副框3与窗框5固定连接。所述副框3为聚氨酯材料件,自攻丝4穿过更加省力,通过自攻丝4穿过副框3连接结构墙体1和窗框5,使其连接更加牢固,增加稳定性。

所述副框3靠近预留窗口的端面距预留窗口的边沿的距离为20-50mm,所述窗框3的内侧端面紧贴结构墙体1的外表面设置,方便粘贴防水透气膜7,进一步保障气密性。

所述预留窗口左右两侧及下侧的副框3为矩形框;所述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的竖向截面呈梯形,其内端面和外端面为竖直面,内端面通过结构胶2与结构墙体1的外端面连接;底部端面为水平面,与窗框5之间填充预压膨胀棉6;顶部端面为倾斜面,背向结构墙体1向地面方向倾斜,可有效防止积水,雨水可沿倾斜面滑下。

所述窗框5的内侧端面与结构墙体1间粘贴防水透气膜7,增强气密性,达到防水及排除结构墙体1及窗框5间潮气的作用。所述副框3的宽度小于窗框5的宽度;所述副框3的外端面与窗框5间粘贴防水隔气膜8,达到防水及阻断潮气进入室内的作用。所述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上安装防水板9,所述副框3和防水板9的宽度之和大于窗框5的宽度,雨水可沿防水板9落到窗框5的外侧,使其避免与被动窗接触。

所述防水板9包括第一竖板901、第二竖板903和倾斜板902,所述第一竖板901连接倾斜板902的一端,倾斜板90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板903,所述第一竖板901和第二竖板903均竖向垂直于地面方向,所述倾斜板902向地面方向倾斜的角度与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的顶部端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第一竖板901通过自攻丝4固定连接在副框3上,所述自攻丝4依次穿过第一竖板901、防水隔气膜8、副框3和结构胶2固定连接在结构墙体1上。所述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的顶部端面与倾斜板90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防水板9遮盖窗框5和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之间的缝隙。雨水可沿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的顶部端面滑下,并沿防水板9的倾斜板902滑出,最终经第二竖板903落下,避免与被动窗接触,同时,防水板9形成一级防水,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窗框5和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之间的防水隔气膜8,为防水隔气膜8减轻负担,防水隔气膜8为二级防水,避免雨水进入窗框5和预留窗口上侧的副框3之间的缝隙,进而进入室内。

采用副框3安装外挂式被动窗,避免了膨胀螺丝固定角码,减少了热桥,提高了节能效果。粘贴防水透气膜7和防水隔气膜8,能够保证窗户四周气密性,而且外墙保温板粘贴时可以与副框3平顺对接,提高施工效率及保温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