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6195发布日期:2020-02-21 18:54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特别涉及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属于家居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窗帘是带有一定自我反应、调节、控制功能的电动窗帘。如根据室内环境状况自动调光线强度、空气湿度、平衡室温等,有智能光控、智能雨控、智能风控三大突出的特点。

现有的智能窗帘在调节光线上是采用多块窗帘的运用达到遮光的目的,此种智能窗帘结构复杂,容易坏,且调光速度慢,调光效果不好。对此,我们提供一种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解决现有的智能窗帘结构复杂,容易坏,且调光速度慢,调光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包括顶安装码、同步带、窗帘轨道、滑车、吊轮轨道、副传动箱、开合帘电机和主传动箱,所述副传动箱和主传动箱固定安装在窗帘轨道两端,所述开合帘电机的输出端与主传动箱转动连接,所述同步带两端分别与主传动箱和副传动箱绕接,所述窗帘轨道、副传动箱和主传动箱通过顶安装码固定安装在房顶,所述滑车与同步带固定连接,所述吊轮轨道固定安装在窗帘轨道下端,且下端通过第一挂布吊轮挂接有两块窗帘,且两块所述窗帘的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窗帘轨道两端,所述窗帘轨道侧端固定连接有调光膜折叠轨道,所述调光膜折叠轨道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和轴承座,且伺服电机和轴承座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调光膜折叠轨道包括调光膜轨道主体,所述调光膜轨道主体下端开设有主槽和滑轨,且滑轨置于主槽一侧,所述主槽相对的两内壁固定连接有开合端头轨道,所述滑轨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第二挂布吊轮,两个所述开合端头轨道之间滑动安装有一个调光膜开合端头,所述调光膜开合端头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丝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管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侧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开合端头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端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挂布吊轮下端固定连接有折叠调光帘,所述折叠调光帘包括接电盒,所述接电盒设有多组,且多组接电盒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且接电盒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与第二挂布吊轮相连接,所述接电盒下端固定连接有液晶调光膜,所述液晶调光膜下端开设有通孔,且相邻的液晶调光膜上的通孔通过连接环相连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折叠调光帘排头处的接电盒通过第二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另一排头处的接电盒通过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在调光膜折叠轨道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下方。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伺服电机、调光膜折叠轨道和轴承座通过顶安装码固定连接在房顶。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调光膜折叠轨道安装在窗帘轨道靠近窗户的侧端。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挂布吊轮下端挂接的窗帘遮光率不超过60%。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伺服电机和开合帘电机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液晶调光膜上端电性连接有电线,所述接电盒两端均开设有线束孔,且电线通过线束孔并经过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合帘电机,通过主传动箱带动同步带转动,带动滑车的移动,从而来操控窗帘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调光膜开合端头的位移,从而带动折叠调光帘的一端位移,达到控制折叠调光帘展开和合起,方便开窗通风;

在折叠调光帘展开时,可通过控制器操控液晶调光膜是否通电,不通电进行遮光,通电透光,配合窗帘可实现多种光线的控制,达到了调节光线的效果,与现有的智能窗帘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液晶调光膜,能够更快地进行调节光线,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光膜折叠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光膜开合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调光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丝杆,3-调光膜折叠轨道,4-轴承座,5-顶安装码,6-同步带,7-窗帘轨道,8-滑车,9-吊轮轨道,10-副传动箱,11-折叠调光帘,12-开合帘电机,13-主传动箱,14-第一挂布吊轮,15-调光膜轨道主体,16-调光膜开合端头,17-主槽,18-开合端头轨道,19-第二挂布吊轮,20-螺纹管,21-连接柱,22-横杆,23-第一连接环,24-滑块,25-接电盒,26-第二连接环,27-转轴,28-液晶调光膜,29-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包括顶安装码5、同步带6、窗帘轨道7、滑车8、吊轮轨道9、副传动箱10、开合帘电机12和主传动箱13,副传动箱10和主传动箱13固定安装在窗帘轨道7两端,开合帘电机12的输出端与主传动箱13转动连接,同步带6两端分别与主传动箱13和副传动箱10绕接,窗帘轨道7、副传动箱10和主传动箱13通过顶安装码5固定安装在房顶,滑车8与同步带6固定连接,吊轮轨道9固定安装在窗帘轨道7下端,且下端通过第一挂布吊轮14挂接有两块窗帘,且两块窗帘的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窗帘轨道7两端,窗帘轨道7侧端固定连接有调光膜折叠轨道3,调光膜折叠轨道3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和轴承座4,且伺服电机1和轴承座4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2,调光膜折叠轨道3包括调光膜轨道主体15,调光膜轨道主体15下端开设有主槽17和滑轨,且滑轨置于主槽17一侧,主槽17相对的两内壁固定连接有开合端头轨道18,滑轨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第二挂布吊轮19,两个开合端头轨道18之间滑动安装有一个调光膜开合端头16,调光膜开合端头16包括螺纹管20,螺纹管20与丝杆2转动连接,螺纹管20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1,且连接柱21侧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4,且滑块24与开合端头轨道18滑动连接,连接柱21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2,且横杆22端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23,第二挂布吊轮19下端固定连接有折叠调光帘11,折叠调光帘11包括接电盒25,接电盒25设有多组,且多组接电盒25之间通过转轴27转动连接,且接电盒25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环26,第二连接环26与第二挂布吊轮19相连接,接电盒25下端固定连接有液晶调光膜28,液晶调光膜28下端开设有通孔,且相邻的液晶调光膜28上的通孔通过连接环29相连接,整体性好,美观。

其中,折叠调光帘11排头处的接电盒25通过第二连接环26与第一连接环23固定连接,方便第一连接环23带动折叠调光帘11进行展开或收起,另一排头处的接电盒25通过第二连接环26固定连接在调光膜折叠轨道3靠近伺服电机1的一端下方,防止折叠调光帘11在被第一连接环23带动展开时另一端出现位移。

其中,伺服电机1、调光膜折叠轨道3和轴承座4通过顶安装码5固定连接在房顶,固定效果好。

其中,调光膜折叠轨道3安装在窗帘轨道7靠近窗户的侧端,折叠调光帘11被隐藏在窗帘后面,方便调光,且美观。

其中,第一挂布吊轮14下端挂接的窗帘遮光率不超过60%,方便调光,如果窗帘折光率高的话,调光效果不明显。

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伺服电机1和开合帘电机12电性连接,方便控制。

其中,液晶调光膜28上端电性连接有电线,接电盒25两端均开设有线束孔,且电线通过线束孔并经过靠近伺服电机1的一端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每个液晶调光膜28并联,防止一个出现故障剩下的液晶调光膜28都无法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节光线的智能窗帘,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合帘电机12,通过主传动箱13带动同步带6转动,带动滑车8的移动,从而来操控窗帘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1带动丝杆2转动,丝杆2转动带动调光膜开合端头16的位移,从而带动折叠调光帘11的一端位移,达到控制折叠调光帘11展开和合起,方便开窗通风,在折叠调光帘11展开时,可通过控制器操控液晶调光膜28是否通电,液晶调光膜是在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注入液晶或聚合物混合材料,在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液晶调光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通电时,液晶分子实现有序排列,这时电致调光膜便从不透明态转换为透明态。通过电场作用,能够实现从开态到关态,关态到开态之间的快速转换,配合窗帘可实现多种光线的控制,达到了调节光线的效果,与现有的智能窗帘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液晶调光膜28,能够更快地进行调节光线,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