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内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4524发布日期:2020-01-10 14:3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垫内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垫内芯。



背景技术:

坐垫使用舒适并具有装饰作用,形状多为方形、圆形和椭圆形。其中坐垫区分为车用、家用、休闲户外和办公商用等类别,且发展迅速。

传统的坐垫透气性较差,因此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使用者臀部和腿部的汗液很难排出,导致使用者产生闷热感,很不舒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坐垫内芯,具有高舒适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坐垫内芯,包括底层、表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层与所述表层之间的透气连接层,所述底层以及所述表层均包括若干相互交错设置的弹性凸筋,若干所述弹性凸筋呈网格状且构成若干凹陷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应用上述内芯时,利用弹性凸筋接触臀部,降低了臀部与整个内芯的接触面积,同时若干凹陷空间可以为臀部和腿部产生的汗液以及热气提供储存空间,提高了整个内芯主体的透气度以及散热效果,避免使用者产生闷热感,同时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并且表层与底层均为弹性凸筋构成,因此当重压内芯时,弹性凸筋发生弹性形变,并将凹陷空间内的气流挤出,从而增大臀部和腿部的空气流动,进一步提高其透气度以及散热效果。又因为弹性凸筋较为柔软,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使得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适透气,达到了高舒适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陷空间呈正六边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六边形的凹陷空间结构比较稳定,因此可以增强弹性凸筋的抗弯折强度,避免弹性凸筋撕裂或损坏,增强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连接层包括若干组固定在一起的弹性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均位于所述表层和所述底层的位置相对的两个凹陷空间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透气连接层设置为多组弹性的连接筋,提高整个透气连接层的透气效果,并且提高弹性凸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避免弹性凸筋撕裂或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筋包括多个弹性筋条,所述弹性筋条的一端相互靠近并固定在一起,所述弹性筋条的相交处位于所述凹陷空间的中部,且另一端相互远离并固定于所述凹陷空间的顶点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筋条将凹陷空间的顶点位置连接在一起,增强整个弹性凸筋的抗拉能力,并且当重压内芯时,筋条的弹性对弹性凸筋施加作用力,并拉住其相互靠拢,降低弹性凸筋的形变量,从而进一步避免弹性凸筋撕裂或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上设置有供臀部和腿部嵌入的凹槽,并且一对所述凹槽之间形成长条形的支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内芯时,使用者的臀部和腿部陷入凹槽内,与此同时,支撑部对使用者的腿部内侧进行支撑,使得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服。从而使得该内芯可以完美的贴合人体特征,并且更加贴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因此达到了高舒适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的尾端设置处有一条沿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一端靠近所述表层的中部,且另一端延伸至表层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内芯时,将带有透气槽的一端靠近使用者的臀部,进而通过设置透气槽使得上述内芯更好的贴合臀部特征,更加贴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并使得臀部的各个位置的透气性达到最好,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所述透气连接层以及所述底层的外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弹性的包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包边将表层、透气连接层以及底层固定在一起,增强了三者间的连接稳定性,也避免边缘处的弹性凸筋出现损坏,同时增强了边缘处的弹性凸筋的抗压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该坐垫内芯的尾端至前端呈渐扩状设置,或两侧中部向外突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种形状的坐垫内芯,使其更加贴合人体特征,同时使其可以适配于不同特征的座椅,提高内芯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利用弹性凸筋接触臀部,降低了臀部与整个内芯的接触面积,并利用凹陷空间可以为臀部和腿部产生的汗液以及热气提供储存空间,提高了整个内芯主体的透气度以及散热效果,避免使用者产生闷热感,同时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2.通过将表层与底层设置为弹性凸筋,当重压内芯时,弹性凸筋发生弹性形变,并将凹陷空间内的气流挤出,从而增大臀部和腿部的空气流动,进一步提高其透气度以及散热效果;

3.通过设置连接筋构成透气连接层,提高整个透气连接层的透气效果,同时将凹陷空间的顶点位置连接在一起,增强整个弹性凸筋的抗拉能力,避免弹性凸筋撕裂或损坏;

4.通过设置凹槽供臀部和腿部陷入,并利用支撑部对使用者的腿部内侧进行支撑,同时设置透气槽使得上述内芯更好的贴合臀部特征,使其完美的贴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应用,达到了高舒适度的效果;

5.通过设置包边将表层、透气连接层以及底层固定在一起,增强了三者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抗压强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凹槽和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连接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层;2、表层;3、透气连接层;31、连接筋;311、弹性筋条;4、包边;5、凹槽;6、支撑部;7、透气槽;8、弹性凸筋;9、凹陷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坐垫内芯,包括底层1、表层2以及设置于底层1与表层2之间的透气连接层3,表层2、透气连接层3以及底层1的外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弹性的包边4。

如图2所示,表层2上设置有供臀部和腿部嵌入的凹槽5,并且一对凹槽5之间形成长条形的支撑部6,支撑部6用于支撑腿部内侧。

当使用上述坐垫内芯时,将整个坐垫内芯装入坐垫的外套内,然后将其放置于座椅上,并使得内芯的表层2朝上。并且当使用上述内芯时,使用者坐在表层2上,并且此时使用者的臀部和腿部陷入凹槽5内。

与此同时,两个凹槽5之间的支撑部6支撑腿部内侧,为腿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从而使得该内芯可以完美的贴合人体特征,并且更加贴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应用,从而提高其使用舒适度。

如图1、图2所示,表层2的尾端还设置处有一条沿支撑部6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透气槽7,透气槽7的一端靠近表层2的中部,且另一端延伸至表层2的外壁。

当使用上述内芯时,将带有透气槽7的一端靠近使用者的臀部,从而利用透气槽7使得上述内芯更好的贴合臀部特征,更加贴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并使得臀部的各个位置的透气性达到最好,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如图1所示,底层1以及表层2均包括若干相互交错设置的弹性凸筋8,若干弹性凸筋8呈网格状且构成若干正六边形的凹陷空间9。

当应用上述内芯时,利用弹性凸筋8接触臀部,大幅度的降低了臀部与整个内芯的接触面积,从而减缓闷热感的产生。并且弹性凸筋8较为柔软,因此可以提高内芯的柔软度,使得使用时更加舒适。

同时若干凹陷空间9可以为臀部和腿部产生的汗液以及热气提供储存空间,并且当重压内芯时,弹性凸筋8发生弹性形变,并将凹陷空间9内的气流挤出,从而提高了整个内芯主体的透气度以及散热效果,避免使用者产生闷热感,达到了使用高舒适度的效果。

如图2、图3所示,透气连接层3包括若干组固定在一起的弹性的连接筋31,连接筋31均位于表层2和底层1的位置相对的两个凹陷空间9之间。

如图2、图3所示,连接筋31包括多个弹性筋条311,弹性筋条311的一端相互靠近并固定在一起,且另一端相互远离并固定于凹陷空间9的顶点处,并且弹性筋条311的相交处位于凹陷空间9的中部。

通过将透气连接层3设置为多组弹性的连接筋31,提高整个透气连接层3的透气效果。并且连接筋31由多个筋条组成,并且多个筋条将凹陷空间9的顶点位置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弹性凸筋8间的连接稳定性。

并且当重压内芯时,筋条自身的弹性拉住凹陷空间9的各个顶点相互靠拢,从而降低弹性凸筋8的形变量,并增强整个弹性凸筋8的抗拉能力,避免弹性凸筋8撕裂或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该坐垫内芯的尾端至前端呈渐扩状设置,或两侧中部向外突出设置。本实施例中,只展示两侧中部向外突出的这一种。通过设置两种形状的坐垫内芯,可以使其更加贴合人体特征,同时使其可以适配于不同特征的座椅,提高内芯的适用性。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