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7090发布日期:2019-12-10 19:2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



背景技术:

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目前,床的结构都是固定的,结构繁琐,拆装时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且床体体积大,不能拆分,搬运麻烦,不能自由配置组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拆装简单、容易,且搬运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包括多个床板单元和支撑腿,所述床板单元具有支撑表面和与该支撑表面相背的支撑底面,所述床板单元的外沿向支撑底面凸出形成连接筋条,多个床板单元的外沿相抵靠并拼接形成床体,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支撑连接床体的外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腿上设有“u”形卡槽,所述第二支撑腿的“u”形卡槽固定卡接相邻床板单元相抵靠的连接筋条,进而支撑连接相邻的床板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的外端部形成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一支撑腿嵌于该安装缺口内并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的外端部的安装缺口和第一支撑腿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并通过固定件穿设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进而使第一支撑腿固定连接床体的外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床板单元的连接筋条和第二支撑腿的“u”形卡槽的槽壁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并通过固定件穿设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进而使“u”形卡槽固定卡接相邻床板单元的连接筋条。

进一步的,床体的外侧壁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并通过该连接板连接相邻床板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床板单元包括外框架、连接梁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梁设置于外框架内并连接外框架,所述支撑板铺设于外框架内,并抵靠连接梁;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为床板单元的支撑表面,支撑板的下表面为床板单元的支撑底面,外框架还向下凸出于支撑板的下表面形成连接筋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还包括第三支撑腿,所述连接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三支撑腿固定插设于连接梁的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长条板,所述支撑板设有多个,且并排铺设于外框架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床头架,所述床头架与床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床板单元的材质为木质。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拼接床的床体由多个床板单元拼接而成,相邻床板单元之间通过第二支撑腿的“u”形卡槽固定卡接相抵靠的连接筋条实现固定,床体的外端部由第一支撑腿进行支撑连接,拆装简单、容易,无需专业人员即可操作,且可拆成独立的小单元,搬运方便。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具有装卸简便和搬运方便的同时,增加可自由配置的有益效果,可根据消费者的喜欢,通过更换组件,组合成自己喜欢的风格,例如可更换不同高低的床腿,不同风格的床腿(床腿可以是木质、塑料、金属等材质),也可以增加柜子、床头等配件,柜子和床头也有多种款式,(在售卖时,已经提供消费者多种配件的选择);另外,从生产成本来讲,通过自由组合,可提高各种配件的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减小库存压力。改变了传统的床板只能搭配相同风格的配件,配件也只能用在对应的床体上,且一但固定不能随意变动,更不能随意搭配其他配件,一但一个部件损坏,整个床要更换,利用率不高,浪费材料,库存压力大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背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第二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一中第三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另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9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再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实施例三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实施例四中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实施例五中第一种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实施例五中第二种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c)为实施例五中第三种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包括多个床板单元11和支撑腿,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床板单元11设有二个,且呈方形形状,所述床板单元11具有支撑表面和与该支撑表面相背的支撑底面,所述床板单元11的外沿向支撑底面凸出形成连接筋条101,二个床板单元11的外沿相抵靠并拼接形成一方形的床体10,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21和第二支撑腿22,所述第一支撑腿21设有四个,并支撑连接床体10的外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腿22设有三个,所述第二支撑腿22上设有“u”形卡槽221,所述第二支撑腿22的“u”形卡槽221固定卡接相邻床板单元相抵靠的连接筋条101,进而支撑连接相邻的床板单元11。

该拼接床的床体10由多个床板单元11拼接而成,相邻床板单元11之间通过第二支撑腿22的“u”形卡槽221固定卡接相抵靠的连接筋条101实现固定,床体10的外端部由第一支撑腿21进行支撑连接,装配时,将床板单元11背向放置,如图3、图4所示,即床板单元11的支撑底面朝上,支撑表面朝下,将床板单元11拼接成所需要的床体结构,完成拼接后,将第二支撑腿22的“u”形卡槽221固定卡接相邻床板单元相抵靠的连接筋条101上,实现相邻床板单元11的连接,第一支撑腿21连接床体10的外端部,再将床体10倒过来,即支撑底面朝下,支撑表面朝上,完成床体的组装,如图1所示。拆卸时,将床体再次背向放置,即床板单元10的支撑底面朝上,支撑表面朝下,相继拆下第一支撑腿21和第二支撑腿22即可实现分离;拆装简单、容易,无需专业人员即可操作,且可拆成独立的小单元,搬运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床板单元11采用二个方形的结构,二个床板单元11拼接成较大的方形床体,该种方形床体10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形状。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定床板单元11形状、数量和拼接方式来改变床体的形状或大小,如采用四个方形的床板单元拼接形成更大的方形的床体、采用二个半圆的床板单元11拼接成圆形的床体、采用六个三角形的床板单元拼接成六边形的床体等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二个床板单元11相抵靠的连接筋条101采用三个第二支撑腿22进行固定连接和支撑,以使连接结构更为稳定。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一个、二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二支撑腿进行固定连接和支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0的外端部形成有安装缺口102,所述第一支撑腿21嵌于该安装缺口102内并形成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支撑腿21能够与床体10的外侧壁相平齐,保证外观的美观性。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床体10的外端部也可以无需设置安装缺口102,第一支撑腿21可直接凸出于床体10的外侧壁进行固定。

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0的外端部的安装缺口102和第一支撑腿21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15、211,并通过固定件(未示出)穿设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15、211,进而使第一支撑腿21固定连接床体10的外端部,具体的,第一连接孔115、211为螺孔,固定件为螺栓,通过螺栓与螺孔的螺接配合实现固定。如此设置,使得连接结构更为简便。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铆接、插接等固定方式进行将第一支撑腿固定连接于安装缺口内。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板单元11的连接筋条101和第二支撑腿22的“u”形卡槽221的槽壁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3、222,并通过固定件(未示出)穿设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3、222,进而使“u”形卡槽221固定卡接相邻床板单元的连接筋条101。具体的,第二连接孔103、222为螺孔,固定件为螺栓,通过螺栓与螺孔的螺接配合实现固定。如此设置,第二支撑腿22的“u”形卡槽221与床板单元11的连接筋条10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为牢固。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床板单元11的连接筋条101与“u”形卡槽221可通过尺寸的过盈配合实现固定等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床体10的外侧壁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并通过该连接板12连接相邻床板单元11。将床板单元拼接成所需要的床体结构后,可先用连接板12连接相邻床板单元11,实现初步固定和定位,后续再采用第二支撑腿22进行固定,结构更为稳固,方便整体的短距离挪动。再进一步的,连接板12与床体10的外侧壁之间通过螺栓与螺孔的螺接配合实现固定,装卸简便。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无需采用连接板12的连接结构,直接采用第二支撑腿22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板单元11的材质为木质,所述床板单元11包括外框架111、连接梁112和支撑板113,外框架111由四个木质框架梁围合形成方形的框型结构,所述连接梁112设有三个(数量不限于此),并间隔设置于外框架111内并连接外框架111,所述支撑板113铺设于外框架111内,并抵靠连接梁112,连接梁112用于抵靠支撑所述支撑板113。所述支撑板113的上表面为床板单元11的支撑表面,支撑板113的下表面为床板单元11的支撑底面,外框架111还向下凸出于支撑板113的下表面形成所述连接筋条101。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还包括第三支撑腿23,所述连接梁112上开设有插孔(未示出),所述第三支撑腿23的端部设有连接柱231,并通过该连接柱231固定插设于连接梁112的插孔,设置该第三支撑腿23,能够对连接梁112进行支撑,进而支撑床板单元11的中部位置,支撑更为稳定。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连接梁112的硬度足够满足支撑,也可以无需第三支撑腿23的支撑结构。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13为长条板,具体为长条形的木板,所述支撑板113设有多个,且并排铺设于外框架111内。采用多个长条板并排铺设,拆卸时,可独立拆开,体积小,方便搬运。同时,支撑板113还固定在连接梁112上,其固定方式是通过螺栓和螺孔的螺接配合,结构更为稳定。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113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平板结构。

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与第一支撑腿21连接的床体10的外端部上的安装缺口102的形成结构是:外框架111的相邻两个框架梁的端部不进行闭合,框架梁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即形成所述安装缺口102;未闭合的框架梁的端部之间通过角码114连接,安装缺口102上的第一连接孔115开设于该角码11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板单元11的材质为木质,形成木质床体,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复合材料或其他如塑料等材质。支撑腿也可以采用木质的,也可以采用硬度较硬的金属材质,以增强支撑力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床头架,所述床头架与床体10连接。如图8所示,增设的床头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12两边的放置平台1,放置平台1用于放置物品,只要完成连接板12的连接即可完成安装。如图9、10所示,增设的床头架为靠板2,方便靠背;同时,为方便连接,其中二个第一支撑腿21与床头架一体连接,在装配第一支撑腿21的过程中即将床头架装配完成。如图11所示,增设的床头架包括靠板2和蚊帐架3,蚊帐架3的四个支柱由四个第一支撑腿21延伸而成,靠板2设置于其中二个第一支撑腿21之间。当然的,床头架的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不再一一举例。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的支撑腿采用矮脚结构,拼接组合后形成矮脚床,以配合不同人群的喜好和不同空间的布局。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13所示,在床底的空间设置抽屉4,以防止物品;充分利用空间。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由配置的组合床,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采用不同形状的支撑腿,以第一支撑腿21为例,参照图14(a)所示,第一支撑腿为圆柱形结构,其底部具有一直径较大的底座,起到更好的支撑。参照图14(b)所示,第一支撑腿21仅为圆柱形结构。参照图14(c)所示,第一支撑腿21为倒椎体的结构,外形更为美观。当然的,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进行替换,在此就不再一一详述。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具有装卸简便和搬运方便的同时,增加可自由配置的有益效果,可根据消费者的喜欢,通过更换组件,组合成自己喜欢的风格,例如可更换不同高低的床腿,不同风格的床腿(床腿可以是木质、塑料、金属等材质),也可以增加柜子、床头等配件,柜子和床头也有多种款式,(在售卖时,已经提供消费者多种配件的选择);另外,从生产成本来讲,通过自由组合,可提高各种配件的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减小库存压力。改变了传统的床板只能搭配相同风格的配件,配件也只能用在对应的床体上,且一但固定不能随意变动,更不能随意搭配其他配件,一但一个部件损坏,整个床要更换,利用率不高,浪费材料,库存压力大的缺陷。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