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0708发布日期:2020-06-12 13:4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挑檐百叶设备
技术领域
,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
背景技术
:现有固定式建筑挑檐或者这样装置,通常具备一定的遮阳和挡雨功能,但在冬季时存在遮挡日照的问题。申请号为201720217116x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组合式建筑挑檐结构,由上部的透光板和下部的调光百叶组件组成,透光板固定在两个对称的透光板支架上,调光百叶组件位于两个透光板支架得内侧,所述百叶支架固定在建筑外墙上。由于百叶的体积和重量都相对较大,而固定位置只有百叶支架的内侧与墙壁接触的地方,这样承重相对比较集中。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百叶支架的内侧与墙壁接触的地方承重相对比较集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其通过在百叶外框架的底部增加斜拉杆,使得百叶框架得内壁与墙壁接触的地方的压力被分摊,使得整个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墙体上。一种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其包括:叶片1、框架2、连杆4、推头5、定位锁件6、电机7,叶片1的两侧设有轴承,框架2由左框架21、前框架22、右框架23和后框架24组成,左框架21通过螺丝钉固定在墙面上,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相对应的内侧分别设有前轴孔和后轴孔,叶片1的两侧的轴承分别活动固定在相对的前轴孔和后轴孔中;电机7固定在前框架22或者后框架24上,电机7的电机轴71与推头5的一端连接,推头5的另外一端与连杆4连接,连杆4上设有多个定位锁件6,每个定位锁件6与一个叶片连接,从而带动叶片沿着轴承发生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拉杆8,斜拉杆8位于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的下方,且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的下方固定,另外一端通过螺丝钉固定在墙面上。进一步的,斜拉杆8的一端位于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总长度的1/3~2/3处。进一步的,若百叶长度过长,或者重量多大,框架2上可以设置中框架,中框架的一端与左框架21相连,另外一端与右框架23相连,这样可以采用两组叶片。进一步的,当采用了中框架后,可以在中框架的底部设置一根斜拉杆8,其安装方式与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下的斜拉杆8的安装方式相同。进一步的,叶片1可以采用片状百叶,也可以采用中空梭形百叶。进一步的,当叶片1采用中空梭形百叶时,叶片1由上叶片11、下叶片12和左右两个相对的活动封盖板3组成,上叶片11、下叶片12和左右两个相对的活动封盖板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活动封盖板3的中部对应设置有转轴套33;中空梭形百叶通过其左右两侧面上的活动封盖板3上的两个转轴套33分别活动卡设在前框架22的前轴孔和后框架24的后轴孔上。进一步的,定位锁件6包括套筒61、螺丝62和驱动板63,套筒61上设有第一通孔611和垂直于第一通孔611的第二通孔612,连杆4贯穿套筒61的第一通孔611,螺丝62旋入第二通孔612内部,将连杆4固定锁死在套筒61的内部。进一步的,驱动板63呈现“人”字形,“人”字形驱动板63的顶部与套筒61相连,“人”字形驱动板63的底部与中空梭形叶片1相连,且“人”字形驱动板63的顶部靠近中空梭形叶片1端部地方的距离较短,“人”字形驱动板63的顶部靠近中空梭形叶片1中部地方的距离较长。进一步的,电机7与plc控制器电性相连,可以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运动。进一步的,电机7中设有通信单元,其可以与移动控制端产生通信,使得移动控制端能够控制电机7运动。进一步的,中空梭形叶片1的与框架2形成的平面的夹角为0°~105°。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中空梭形叶片1发生腐蚀,中空梭形叶片1采用铝合金6063t5,较为优选的,在铝合金6063t5的表面涂布有氟碳。进一步的,电机7采用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工作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防水等级为ip56。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角度为0°的右视图。图4为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叶片1框架2左框架21前框架22右框架23后框架24活动封盖板3沉头螺丝31内嵌套可伸缩组件32连杆4推头5定位锁件6套筒61第一通孔611第二通孔612凸起柱塞613螺丝62驱动板63电机7电机轴71斜拉杆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案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右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的角度为0°的右视图;如图4所示,为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挑檐上用斜拉杆固定的百叶,其包括:叶片1、框架2、连杆4、推头5、定位锁件6、电机7,叶片1的两侧设有轴承,框架2由左框架21、前框架22、右框架23和后框架24组成,左框架21通过螺丝钉固定在墙面上,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相对应的内侧分别设有前轴孔和后轴孔,叶片1的两侧的轴承分别活动固定在相对的前轴孔和后轴孔中;电机7固定在前框架22或者后框架24上,电机7的电机轴71与推头5的一端连接,推头5的另外一端与连杆4连接,连杆4上设有多个定位锁件6,每个定位锁件6与一个叶片连接,从而带动叶片沿着轴承发生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拉杆8,斜拉杆8位于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的下方,且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的下方固定,另外一端通过螺丝钉固定在墙面上。斜拉杆8的一端位于前框架22和后框架24总长度的1/2。叶片1可以采用片状百叶,也可以采用中空梭形百叶。叶片1由上叶片11、下叶片12和左右两个相对的活动封盖板3组成,上叶片11、下叶片12和左右两个相对的活动封盖板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活动封盖板3的中部对应设置有转轴套33;中空梭形百叶通过其左右两侧面上的活动封盖板3上的两个转轴套33分别活动卡设在前框架22的前轴孔和后框架24的后轴孔上。定位锁件6包括套筒61、螺丝62和驱动板63,套筒61上设有第一通孔611和垂直于第一通孔611的第二通孔612,连杆4贯穿套筒61的第一通孔611,螺丝62旋入第二通孔612内部,将连杆4固定锁死在套筒61的内部。驱动板63呈现“人”字形,“人”字形驱动板63的顶部与套筒61相连,“人”字形驱动板63的底部与中空梭形叶片1相连,且“人”字形驱动板63的顶部靠近中空梭形叶片1端部地方的距离较短,“人”字形驱动板63的顶部靠近中空梭形叶片1中部地方的距离较长。电机7与plc控制器电性相连,可以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运动。进一步的,中空梭形叶片1的与框架2形成的平面的夹角为0°~105°。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中空梭形叶片1发生腐蚀,中空梭形叶片1采用铝合金6063t5,较为优选的,在铝合金6063t5的表面涂布有氟碳。进一步的,电机7采用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工作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防水等级为ip5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