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9936发布日期:2020-01-31 14:54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设备,特别是一种传递窗。



背景技术:

1990年代初,国内众多企业开始研制和生产无菌隔离器。隔离器为实验动物提供了一个无菌屏障环境,保证了spf级实验动物没有特定病原体的属性。实验人员利用隔离器可以从事大规模繁育动物、保种和进行动物实验等工作。

传统隔离器的传递窗是由pvc透明塑料膜构成的圆柱形主体和内外帽,分为上下两层。当实验动物需要添水、加料、换垫料等工作时,打开传递窗的外帽,将水瓶、饲料、新垫料等根据需要放入传递窗,同时放入消毒液体,关闭外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待熏蒸消毒工作完成后打开传递窗内帽,经人工搬至需要位置进行一对一更换。操作者在扣上、摘下内外帽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同时由于操作过程用力拉拽的原因极易造成传递窗内外帽的变形。

有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物料提升至需要位置的传递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所述传递窗包括筒状外壳、传递窗主体和控制装置,所述筒状外壳的截面为矩形,且所述筒状外壳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所述传递窗主体设于筒状外壳内,且由设于筒状外壳内壁的驱动装置驱动在筒状外壳内沿垂直方向运动;

在所述筒状外壳的一侧下部开设有一进口,在开设进口侧相对侧沿垂直方向开设有至少2个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向外开启的密封门;

在所述传递窗主体与进口和出口侧对应的方向上均开设有主体开口,所述主体开口设有向外开启的内密封门;

所述传递窗主体内设有内消毒装置,筒状外壳内侧设有外消毒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筒状外壳外部,且与驱动装置、内消毒装置及外消毒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导轨和马达。

优选地,所述内消毒装置为紫外消毒装置。

优选地,所述外消毒装置为臭氧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完成传递作业的同时可将物料提升至所需位置,省时省力,效率高,同时在传递同时可完成物料的消毒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筒状外壳2.传递窗主体3.驱动装置4.密封门5.内密封门6.内消毒装置7.外消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递窗。

所述传递窗嵌设安装于用于饲养实验动物的隔离室或隔离舱的侧壁上,包括筒状外壳1、传递窗主体2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筒状外壳1的截面为矩形,且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所述传递窗主体2设于筒状外壳1内,且由设于筒状外壳1内壁的驱动装置3驱动在筒状外壳1内沿垂直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为垂直安装的直线电机或垂直安装的导轨与马达的组合,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对驱动装置的具体形式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驱动装置类型。

由于该传递窗嵌设安装于隔离室或隔离舱的侧壁,因此,在筒状外壳1靠近外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添加物料的进口,在于该侧壁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取出物料的出口。

根据需要,所述出口沿垂直方向上至少开设两个,每个出口的高度与隔离室或隔离舱的每层托架的高度对应,使使用者向托架上搬运物料的时候更加省力且快捷。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所述出口的数量与位置与托架的层数与高度对应,抑或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出口的数量与位置不做具体限定。

出于外壳密封性与便于使用的考虑,所述进口和每个出口处均设有一向外开启的密封门4,当所有密封门4全部关闭密封时,筒状外壳1内为密闭的空间。

在所述传递窗主体2与进口和出口侧对应的方向上均开设有主体开口,用于向传递窗主体2中放置物料。

出于传递窗主体2密封性与便于使用的考虑,每个主体开口均设有一向外开启的内密封门5,当所有内密封门5全部关闭密封时,传递窗主体2内为密闭的空间。

在传递窗主体2内设有内消毒装置6,用于传递窗主体2内部的消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消毒装置6为紫外消毒装置。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内消毒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内消毒装置类型。

筒状外壳1内侧设有外消毒装置7,用于筒状外壳1内部的消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消毒装置7为臭氧消毒装置。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外消毒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外消毒装置类型。

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筒状外壳的外侧,且分别与内消毒装置、外消毒装置及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从筒状外壳的外部控制内消毒装置和外消毒装置的运行和关闭,以及控制驱动装置驱动传递窗主体在垂直方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在使用时,先通过控制装置将传递窗主体调至进口位置,打开进口处的密封门以及传递窗主体位于该侧的内密封门,将物料置于传递窗主体内,关闭内密封门和进口处的密封门。

开启内消毒装置和外消毒装置,对装置内进行消毒。

消毒完毕后,通过控制装置调节传递窗主体的位置,使其位置与需要取出物料的出口对应。

开启该出口的密封门以及传递窗主体位于该侧的内密封门,取出已经经过消毒处理的物料。

由于物料已经被提升至适当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物料搬运的过程中更加省力,效率也更高。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