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4703发布日期:2020-02-07 22:2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养生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养生壶,基本上在制作各种各样的养生汤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溢出现象,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大都采用的是以下方式:1.电子控制上用小火力加热焖熟方式,这对一些汤品做出来的口感非常有影响;2.把盖子打开加热;3.用户全程监控,汤快溢出时用勺子等搅一搅或打开盖子;4.采用大壶体煮小容量的汤等等,然而上述操作均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为解决以上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带有搅拌页片的壶,但搅拌页片是固定连接于壶身上,不可拆离的,进行清洗时非常不便,并且,在烹煮银耳或红枣等大颗粒材料时会发生卡死搅拌页片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养生壶,壶身底部设有可拆卸的磁力固定的搅拌器对烹煮的汤水进行搅拌,防止烹煮过程中汤水溢出,清洗时搅拌器的知零部件均可单独取出进行清洗。解决了固定安装的搅拌器清洗不便的问题,再者,加设有滤网罩,防止大颗粒材料卡死搅拌刀。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养生壶,包括壶身、发热盘和搅拌机构,发热盘密封连接于壶身的底部,搅拌机构包括设置有搅拌刀的搅拌体,还包括可拆卸的并且磁力固定于发热盘上表面的搅拌器,搅拌器设有搅拌座,搅拌体可转动的设置于搅拌座的内部并对汤水进行搅拌。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带搅拌功能的养生壶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可拆卸的磁力固定结构的搅拌器,安装和拆卸都十方便,清洗时可单独拆下进行清洗,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材料的烹煮汤水进行有所选择的搅拌,即对于较稀的汤水,烹煮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搅拌的,可将搅拌器拆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体还包括第一磁块,第一磁块密封的固定于搅拌体的内部。由此,第一磁块密封固定设置免受汤水的腐蚀,延长第一磁块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机构还包括转动座、第二磁块和驱动件,第二磁块密封的固定于转动座的内部,转动座设置于发热盘的下底面,并且转动座的第二磁块与搅拌体的第一磁块的位置相对应,驱动件驱动转动座转动。由此,搅拌体与驱动件分开设置,使驱动件免受壶身内部热湿气体的腐蚀,提高驱动驱动件的寿命,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是相对面是互为不同极性的磁体,因此,在磁力作用下,第二磁块吸住第一磁块,从而固定搅拌器,并且在磁力吸引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自动导向对中功能,再者,第一磁块随第二磁块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搅拌体转动对汤水进行搅拌,防止汤水溢出,烹煮更均匀,口感更佳。驱动件优选为电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器还包括可拆卸的滤网罩,滤网罩罩设于搅拌座的外周。由此,设置滤网罩可防止汤水的较大颗粒的材料进行搅拌座内,卡住搅拌刀不能转动的情况发生,较大颗粒的材料如银耳、红枣或花生等。若材料是小颗粒的,可以将滤网罩拆下,滤网罩上设有便于拆卸的缺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网罩的设有多个均布的滤孔,滤孔的直径介于1.5mm~2.5mm之间。由此,直径1.5mm~2.5mm的滤孔可有效防止大颗粒的材料进入搅拌座内,滤孔的直径优选在1.6mm~2.0mm之间,滤孔的形状也可设计成长条形或其它花纹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座包括底壁和设有至少一个开口的圆弧壁,底壁和圆弧壁构成可容纳搅拌体的腔体;底壁上设有突起的中心轴,搅拌体上开设有与中心轴相配合的中心孔。由此,搅拌体设置于底壁与圆弧壁构成的腔体内,圆弧壁的开口为方便安装搅拌体,搅拌体从圆弧壁的开口放进搅拌座内,该开口还兼具排气泡功能,中心轴的设置为了固定搅拌体,并使搅拌体绕中心轴的旋转中心线转动,清洗时可将搅拌体取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壁设有向下突起的支撑条。由此,支撑条与发热盘的上表面相抵,减少搅拌座的底壁与发热盘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发热盘将热量传递到搅拌座,支撑条优选设于底壁的外边缘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热盘设有向上突起的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径大于底壁的外径。由此,限位环的设置方便搅拌座安装过程中的定位,有效简化搅拌体与转动座的对中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器还包括提手,并且提手设置于靠近壶身的壶口位置。由此,提手的设置方便搅拌器的安装放入与拆卸取出,优选提手的形状为圆环状、带状、球状或横置的柱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器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搅拌座与提手连接。由此,连接柱用于连接提手与搅拌座,使提手靠近壶身的壶口,同时也使提手与搅拌座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搅拌体设在可拆卸的搅拌器上,搅拌体内设有第一磁块,发热盘的底面设有第二磁块,一方面利用磁力将搅拌器固定在壶身底部的发热盘上,另一方面,第二磁块带动第一磁块转动,实现搅拌刀对汤水的搅拌,使汤水加热均匀和提升口感,如此结构,搅拌器的安装与拆卸都十分方便,特别是清洗时可将搅拌器单独取出进行清洗操作,搅拌体也可从搅拌底中取出进行清洗。再者,磁力相吸的固定方式使安装过程中具备一定自动导向对中功能,最后,加设有滤网罩,可保护搅拌体正常运转,不被银耳或红枣等材料卡住搅拌刀而不能正常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养生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搅拌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搅拌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壶盖1;壶身2;壶底盖3;电源座4;发热盘5;限位环51;搅拌机构6;搅拌体61;搅拌刀611;第一磁块612;中心孔613;转动座62;第二磁块622;驱动件63;搅拌器7;搅拌座71;提手72;连接柱73;底壁74;圆弧壁75;中心轴76;支撑条77;滤网罩8;滤孔81;手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养生壶,包括壶身2、发热盘5和搅拌机构6,发热盘5密封连接于壶身2的底部,搅拌机构6包括设置有搅拌刀611的搅拌体61,还包括可拆卸的并且磁力固定于发热盘5上表面的搅拌器7,搅拌器7设有搅拌座71,搅拌体61可转动的设置于搅拌座71的内部并对汤水进行搅拌。

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器7还包括可拆卸的滤网罩8,滤网罩8罩设于搅拌座71的外周。

如图4所示,滤网罩8上开设有多个均布的滤孔81,滤孔81的直径介于1.5mm~2.5mm之间。

如图2所示,搅拌座71包括底壁74和设有至少一个开口的圆弧壁75,底壁74和圆弧壁75构成可容纳搅拌体61的腔体;底壁74上设有突起的中心轴76,搅拌体61上开设有与中心轴76相配合的中心孔613。

如图3所示,底壁74的外边缘部设有向下突起的支撑条77。

如图2所示,发热盘5设有向上突起的限位环51,限位环51的内径大于底壁74的外径。

如图1所示,搅拌器7还包括提手72,并且提手72设置于靠近壶身2的壶口位置。

进一步说明,搅拌器7还包括连接柱73,连接柱73设置于搅拌座71与提手72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体61还包括第一磁块612,第一磁块612密封的固定于搅拌体61的内部。

进一步说明,搅拌机构6还包括转动座62、第二磁块622和驱动件63,第二磁块622密封的固定于转动座62的内部,转动座62设置于发热盘5的下底面,并且转动座62的第二磁块622与搅拌体61的第一磁块612的位置相对应,驱动件63驱动转动座62转动。

如图1所示,养生壶还包括壶盖1、壶底盖3、电源座4和手柄9,壶盖1可翻转的设置于所壶身2的壶口,手柄9设置于壶身2的外侧,壶底盖3设置于壶身2的下方。

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养生壶还包括壶盖1、壶底盖3、电源座4和手柄9,壶盖1可翻转的设置于所壶身2的壶口,手柄9设置于壶身2的外侧,壶底盖3设置于壶身2的下方。

进一步说明,第一磁块612和第二磁块622均为圆环状磁块构成,或多个圆形或方形磁块均匀公布成环状构成,或多个圆环状磁块叠加构成。

进一步说明,搅拌器7由塑胶、金属或陶瓷等食用级材料制成。优选食用级的不锈钢。滤网罩8由塑胶、金属或陶瓷等食用级材料制成,优选食用级的不锈钢。

工作原理:进行汤水烹煮时,可根据汤水的材料选择加装滤网罩8,或不加装滤网罩8,若汤水的材料颗粒较大,如含有银耳、红枣或花生等大颗粒的材料时,将滤网罩8套装于搅拌器7的连接柱73上,并盖住搅拌座71,打开壶盖1,用手提着圆环状的提手72,将搅拌器7的搅拌座71朝下的放进壳身2内,并使底壁74放进发热盘5的限位环51内,直至底座74的支撑条77与发热盘5的上表面相抵,此时,搅拌体61内的第一磁块612会吸住转动座62内的第二磁块622,完成搅拌座7的固定。两磁块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其产生的磁力大小不同,为达到最佳的对中效果可通过微调搅拌器7的位置,感受磁力的大小,由于限位环51的限定,搅拌器7只需轻微调整便可使搅拌体61与转动座62完全对中。进一步说明,搅拌座71在靠近发热盘5的过程中,因磁力吸引而产生一定的导向功能,在磁力的作用下,基本可以实现自动对中的效果。

搅拌器7在磁力作用固定后向壶身2加入汤水材料并开始烹煮,烹煮过程中,驱动件63带动转动座62转动,转动的第二磁块622在磁力相吸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磁块612转动,最后带动搅拌体61上的搅拌刀611转动,对汤水进行搅拌,汤水边烹煮边搅拌,汤水材料受热更均匀,也防止汤水沸腾溢出,并且提升汤水的口感。

烹煮完毕后,用手提起圆环状的提手72,将搅拌器7从壶身2分离并取出,如此,便可对搅拌器7进行单独的清洗操作,搅拌体61也可从搅拌座71内取出进行清洗,十分方便,结构也简单,操作便捷,更适合不同材料的汤水的烹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