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4234发布日期:2019-12-20 19:3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蒸煮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煮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蒸锅中,锅盖与锅身、锅盖与蒸格、锅身与蒸格或蒸格之间配合具有间隙,以根据需求使用其对食物进行蒸煮。在蒸煮食物时,由于配合时具有的间隙,锅内产生的水蒸气不止通过锅盖上的出气口流出,更多的大量水蒸汽会从蒸锅侧面的配合间隙处漏出来。这样大量水蒸气及热量会被浪费掉,造成蒸煮食物的时间不够快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煮容器,有效避免大量蒸汽外溢,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使锅内保持微压状态,提高蒸煮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煮容器,包括:

储存部,所述储存部具有开口;

盖合部,盖合在所述开口处;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包括主体部和突出部;

其中,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储存部相连,或者,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合部相连;

所述突出部伸出且挤压密封在所述储存部与所述盖合部之间的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储存部的侧壁过盈配合,或者,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盖合部的侧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主体部固定,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主体部,并延伸伸出至所述储存部和所述盖合部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段的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部和所述盖合部任一者设置有密封槽,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密封槽。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凸起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卡顶于所述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部包括锅身和至少一个蒸格,沿所述储存部高度方向,所述蒸格叠放并置于所述锅身,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蒸格的上端口为所述开口;

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盖合部和最上方的所述蒸格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锅身和所述蒸格之间也设有所述密封部件;

所述锅身口部向外弯折后再向上延伸形成台阶形的抵接部,所述蒸格的下端口部向内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容纳在所述锅身口部内,并与所述抵接部相互抵顶;

所述配合部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部件。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蒸格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密封部件;

每一所述蒸格的上端口部向外弯折后再向上延伸形成有台阶形的抵接部,每一所述蒸格的下端口部向内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配合部,相邻的两个所述蒸格配合时,所述配合部容纳在所述蒸格的空腔内,并与所述抵接部相互抵顶;

所述配合部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部延伸并弯折形成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且所述凹槽部的开口朝向所述锅身的侧壁;

所述凹槽部口部的一侧壁向所述凹槽部的内部卷曲形成弧形的凸起结构;

所述主体部挤压连接在所述凹槽部内,所述弧形的凸起结构止顶在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且所述突出部伸出至所述凹槽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煮容器,该蒸煮容器包括:包括:储存部,储存部具有开口;盖合部,盖合在开口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包括主体部和突出部;其中,主体部和储存部相连,或者,主体部与盖合部相连;突出部伸出且挤压密封在储存部与盖合部之间的间隙内。为了避免蒸煮时产生的大量蒸汽从相应的配合间隙漏出,在相应的配合间隙处设置密封部件,以避免热量流失,从而提高蒸煮效率。具体的,密封部件包括主体部和突出部,通过主体部能够方便快捷可拆卸连接在相应的位置,便于清洁,稳定性较好。突出部主要用于对配合产生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与其连接的主体部本身也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与突出部一起连接进行对相应间隙的密封,以适应不同的间隙。从而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蒸汽外溢,提高蒸煮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配合有蒸格的蒸煮容器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配合有蒸格的蒸煮容器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配合有蒸格的蒸煮容器主视图,其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储存部的高度方向;

图4为图3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标:

1-储存部;

11-蒸格;

111-蒸格把手;

112-配合部;

12-锅身;

121-锅身把手;

13-开口;

2-盖合部;

21-出气孔;

22-锅盖把手;

23-密封槽;

231-凸起部;

24-抵接部;

3-蒸篦;

4-密封部件;

41-主体部;

42-突出部;

43-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容器,包括:储存部1,储存部1具有开口13;盖合部2,盖合在开口13处;密封部件4,密封部件4包括主体部41和突出部42;其中,主体部41和储存部1相连,或者,主体部41与盖合部相连;突出部42伸出且挤压密封在储存部1与盖合部2之间的间隙内。其中,储存部1包括锅身12和至少一个蒸格11,沿储存部1高度方向,蒸格11叠放并置于锅身12,位于最上方的蒸格的上端口为开口13;密封部件4设置在盖合部2和最上方的蒸格之间,锅身12和蒸格11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4,和/或;相邻蒸格11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4。蒸格11置于锅身12的开口13处且沿其高度方向叠加,以满足对更多的食物的蒸煮需求,提高容纳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存部1可以是汤锅、奶锅、煲体、炒锅等烹饪器具或保鲜盒等储存容器。

一般的,如果所需蒸煮的食物不多时,只需要盖合部2(即锅盖)盖合在锅身12的开口13,食物置于锅身12内,即可使用;如果所需蒸煮食物较多,可以在锅身12上增加配合的蒸格11,以放置更多的食物,其中,蒸格11在锅身12的开口13处与其配合,且沿锅身12高度方向(如图2中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为其高度方向),蒸格11顺序叠加,锅盖盖合在最上方的蒸格11的开口13处。无论采用上述的哪种配合进行蒸煮,为了避免蒸煮时产生的大量蒸汽从相应的配合间隙漏出,在相应的配合间隙处设置密封部件4,以避免热量流失,从而提高蒸煮效率。

其中,锅盖上设有出气孔21,以使内部少量的蒸汽流出,避免内部蒸汽过多,完全的闭合状态使内部压力过大,造成锅盖弹开甚至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并且,在锅身12和蒸格11上分别设有锅身把手121和蒸格把手111,以及在盖合部2上设置锅盖把手22,以便于使用,防止烫伤。

另外,密封部件4包括主体部41和突出部42,通过主体部41能够方便快捷可拆卸连接在相应的位置,便于清洁,稳定性较好。突出部42主要用于对配合产生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与其连接的主体部41本身也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与突出部42一起连接进行对相应间隙的密封,以能够适应不同的间隙,从而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蒸汽外溢,提高蒸煮效率。

作为优选,突出部42与储存部1的侧壁过盈配合,或者,突出部42与盖合部2的侧壁过盈配合。主体部41安装在配合处的其中一者上以完成固定后,通过突出部42伸出于一者的侧壁过盈配合,以实现将配合处的间隙完全密封,主体部41在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的同时,与突出部42连接共同实现间隙处的密封,再加上突出部42与侧壁之间的过盈配合,进一步保证了较好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蒸汽从此配合处外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沿远离主图部41的方向,突出部4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通过突出部42的尖头状结构的设计,使其在与侧壁过盈配合时,尖头的端部受侧壁的挤压后产生变形,从而保证配合部分的密封效果。同时,采用此种渐变式结构的设计,能够在配合时产生较好密封效果的同时,由于尖头部与相应的配合侧壁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产生的摩擦及变形阻力小,能够使盖合部2(即锅盖)及蒸格11等相应的配合部分轻松的装卸,节约用力。

或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未标出,突出部42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主体部41固定,第二段远离主体部41,并延伸伸出至储存部1和盖合部2之间的间隙,第二段用于密封相邻储存部1,和/或,第二段用于密封位于最上方的储存部1与盖合部2;第二段的截面积小于第一段的截面积,以使二者之间形成台阶部。突出部42也可以采用上述中通过台阶部分隔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结构配合形式,第二段用于实现与主体部41固定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段用于与相应配合侧壁的过盈配合。通过第二段截面积小于第一段截面积的结构配合形式,使其与相应配合的侧壁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产生的摩擦及变形阻力小,能够使锅盖及蒸格11等相应的配合部分轻松的装卸,节约用力。优选的,第二段可以为横截面逐渐递减的尖头结构,以更好的实现该结构中的过盈配合。

更为具体的,为了保证密封部件4连接的稳定性,储存部1和盖合部2任一者设置有密封槽23,主体部41可拆卸连接于密封槽23。通过密封槽23的设计,使主体部41固定于相应配合处的密封槽23内,确保突出部42作用于相应配合处的侧壁时,保证位置的固定,实现配合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蒸格11内和锅身12内分别设有蒸篦3,用于在其内放置需要蒸煮的食物,为了便于清洗,可以将其设计为与蒸格11、锅身12可拆卸连接的形式,且蒸篦3的外缘与蒸格11上的密封槽23外壁配合,卡和在密封槽23外壁,从而实现与蒸格11的连接。对于锅身12内放置的蒸篦3,只要于锅身12内侧壁的凸出部分配合即可完成固定。

优选的,密封槽23内设置有凸起部231,主体部41具有凹陷部43,凸起部231卡顶于凹陷部43。凸起部231位于密封槽23的槽口处。通过凸起部231与凹陷部43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在将主体部41固定于密封槽23内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主体部41的限位,由于在锅盖、锅身12、蒸格11之间相应的配合处,突出部42的尖头设计在配合时受挤压,通过变形的形式过盈配合,在此过程中,由于其受挤压会沿一个方向产生运动趋势,会存在带动主体部41随着转动的情况,有可能使主体部41从密封槽23内脱出。通过上述中配合的凹陷部43和凸起部231,实现对主体部41的限位,避免在尖头部分受力时带动连接的其他部分运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密封效果。

其中,凸起部231为弧形结构。通过弧形结构的卷曲的设计,在节省材料、减轻重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和美观性。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在锅身12与蒸格11配合时,两者之间设置密封部件4,锅身12口部向外弯折后再向上延伸形成台阶形的抵接部24,蒸格11的下端口部向内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配合部112,配合部112被容纳在锅身12口部内,并与抵接部24相互抵顶;配合部11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密封部件4。在蒸格11之间配合时,相邻蒸格11之间也设置有密封部件4,每一蒸格11的上端口部向外弯折后再向上延伸形成有台阶形的抵接部24,每一蒸格11的下端口部向内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配合部112,相邻的两个蒸格11配合时,配合部112容纳在蒸格11的空腔内,并与抵接部24相互抵顶,配合部11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密封部件4。

在锅盖与锅身12、锅盖与蒸格11、蒸格11与锅身12或蒸格11之间配合时,无论时哪种情况的配合,在配合时,为了保证盖合的稳定性和配合效果,相对处于下方的部分开口13处设有台肩,相对处于上方的部分配合处设有与台肩对应的缩进部,缩进部置于台肩上,从而实现相邻的两者之间的连接配合。另外,对于密封部件4的具体位置,可以在配合部112和抵接部24之间配合的任意间隙处,其具体的位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保证将配合处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产生的蒸汽不会从配合间隙漏出即可。

优选的,配合部112延伸并弯折形成有凹槽部,凹槽部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且凹槽部的开口朝向锅身12的侧壁或蒸格11的侧壁;凹槽部口部的一侧壁向凹槽部的内部卷曲形成弧形的凸起结构;主体部41挤压连接在凹槽部内,弧形的凸起结构止顶在主体部41的侧壁上,且突出部42伸出至凹槽部。在配合部112与其配合的蒸格11或锅身12的侧壁位置设置凹槽部,该凹槽部即为上述中的密封槽23,进行对主体部41的连接,使主体部41挤压变形后卡顶在凹槽部内,使其在连接稳定的基础上,密封了主体部41与凹槽部的配合间隙。并且,对竖直方向形成的间隙进行密封时,突出部42端部弯折后挤压抵接在蒸格11或锅身12的侧壁,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配合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较好,适合反复开合的蒸锅使用,使用寿命较高。

优选的,密封部件4的材料包括塑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只要能够在具有变形、回复能力的同时能够在使用时通过自身性能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即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