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传动展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0496发布日期:2020-05-06 23:0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传动展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画轴展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传动展示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画轴展示靠人工下拉,再将画轴、壁纸底部固定后展示,收回时靠人工卷回,或者靠卷轴顶部设有回旋弹簧收回。下拉时弹簧收紧,固定后展示,释放后弹簧势能释放,使得画轴卷回,长期使用,画轴内的弹簧容易出现疲劳,导致画卷无法收回完全,且画轴与展示装置连接繁琐、不灵活。

专利cn204120673u提供一种卷轴书画展示架,它包括横担、固定在横担一端的静端盖和滑设于横担上的动端盖,动端盖包括滑设于横担上的支架、转动连接在该支架上的工字轮以及绕设于该工字轮上的收起拉绳,画卷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静端盖内端,画卷的另一端与工字轮的内端可拆卸连接,工字轮两端的两个轮盘上设有同向的棘齿,支架上对应该棘齿铰设弹簧卡子,该弹簧卡子及棘齿配合使画卷能够正转展开、阻挡画卷反转收起,弹簧卡子挡设于工字轮的出绳口,初始状态下,弹簧卡子抵接于棘齿,画卷反转收起状态下,收起拉绳迫使弹簧卡子脱离棘齿。该结构展示方法单一,只能够展示一副卷轴,展试单一,试用用场合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循环传动展示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传动展示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侧板、上盖板、后盖板和前盖板及底板,所述机箱内设有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机侧板处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循环传动机构,所述机箱循环传动机构装设有若干个展示物品卷筒,所述展示品卷筒两端分别设有按钮连接装置和按钮连接旋紧装置,所述按钮连接装置和按钮连接旋紧装置均与循环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按钮连接旋紧装置还用于旋转展示物品卷筒的旋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传动机构为双面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每一面均包括大链轮组件和小链轮组件,所述大链轮组件和小链轮组件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两侧的侧板上部设有上部固定横梁,所述上部固定横梁上装设有两个小链轮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传动机构上设有拉紧调节装置,所述拉紧调节装置包括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下部浮动横梁及中间活动横梁,所述中间活动横梁装设于机箱两侧的侧板中部,下部浮动横梁装设于机箱两侧的侧板下部,所述部所述大链轮组件装设在中间活动横梁装上,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下压大链轮组件收紧链条。

进一步的,按钮连接装置包括主体和旋钮体,所述旋钮体设于主体上部,所述主体下方设有下壳,所述旋钮体上设有按钮部、左卡槽及右卡槽,按钮部还包括下按区及回挡区,所述回挡区底部与旋钮体连接,所述按钮部为弹性件,所述左卡槽及右卡槽分别设于下按区及回挡区衔接处的两侧且与回挡区间设有供链条卡入的间隙。

进一步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包括主体、旋钮体、连接体、传动件及自锁机构,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连接部及外部连接部,所述主体下方设有下壳,所述旋钮体设于主体上部,所述旋钮体上方设有握手部;通过握手部受力旋钮体下滑转动时,所述旋钮体下部设有旋钮体支脚,所述连接体上部设有连接体支脚,所述旋钮体支脚与连接体支脚受旋转外力传动连接;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设于旋钮体上的按钮部及设于主体上的锁槽,所述按钮部在锁槽中卡锁锁固;所述按钮部与握手部设有供外部物件卡入的间隙。

进一步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还包括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固定于旋钮体下方,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复位受力下滑后的旋钮体。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体设有导向销,所述主体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销与主体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部还包括下按区及回挡区,所述回挡区底部与旋钮体连接,所述回挡区为弹性件,所述下按区在锁槽中卡锁锁固。

进一步的,所述握手部包括左卡槽及右卡槽,所述左卡槽及右卡槽分别设于下按区及回挡区衔接处的两侧且与回挡区间设有供链条卡入的间隙。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在两侧同时循环展示多种不同规格的展示品,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能既能够旋紧卷轴内的旋紧弹簧,又能够方便、快速,体现一种便捷功能,本实用新型又能够卡接住链条、皮带等物品,起到对卷轴固定在链条、皮带上的作用,是一种分体式的,双功能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下压调节大链轮组件的位置,可收紧或调整链条的胀紧度,有效的延长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传动展示机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连接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旋钮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旋钮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装设有左卡槽及右卡槽的旋钮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连接旋紧装置下壳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板,2、上盖板,3、按钮连接装置,4、展示物品卷筒,5、按钮连接旋紧装置,6、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7、调节挡板,8、下部浮动横梁,9、链条,10、小链轮组件,11、上部固定横梁,12、大链轮组件,13、中间活动横梁,14、底板,15、电机支座及传动部件,16、电动机,17、后盖板,18、前盖板;

51、传动件,51a、传动连接部,51b、外部连接部,52、连接体,52a、连接体支脚,52b、安装槽,53、下壳,53a、容纳腔,53b、通孔,53c、固定孔、54、螺钉,55、主体,55a、横向槽,55b、导向槽,56、弹簧,57、旋钮体,57a、旋钮体支脚,57b、导向销,57c、下按区,57d、回挡区,58、左卡槽,59、右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传动展示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侧板1、上盖板2、后盖板17和前盖板18及底板14,所述机箱内设有电动机16,图中15为电机支座及传动部件15。所述展示机1处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循环传动机构所述机箱循环传动机构装设有若干个展示物品卷筒4,所述展示品卷筒两端分别设有按钮连接装置3和按钮连接旋紧装置5,所述按钮连接装置3和按钮连接旋紧装置5均与循环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按钮连接旋紧装置5还与展示物品卷筒4的旋紧部件连接所述按钮连接旋紧装置5还用于旋转展示物品卷筒4的旋紧部件。机箱循环传动机构可为皮带机构或者链条机构。

旋紧部件可为旋紧弹簧。前盖板18为中空型结构,展示品卷筒可在中空处拉出展示,展示结束后,并能自动回缩到卷筒内。

所述循环传动机构为双面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每一面均包括大链轮组件12和小链轮组件10,所述大链轮组件12和小链轮组件10通过链条9或者皮带传动连接。双面同步驱动使得整体展示机可具有双面的展示功能,增加了一倍的展示量。多个展示物品卷筒4的两端分别与双面同步驱动机构两面的链条或者皮带连接,并且是分别通过按钮连接装置3和按钮连接旋紧装置5连接的。

所述机箱两侧的1上部设有上部固定横梁11,所述上部固定横梁11上装设有两个小链轮组件10。

所述循环传动机构上设有拉紧调节装置,所述拉紧调节装置包括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6、下部浮动横梁8及中间活动横梁13,所述中间活动横梁13装设于机箱两侧的1中部,下部浮动横梁8装设于机箱两侧的1下部,所述部所述大链轮组件12装设在中间活动横梁13装上,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6下压大链轮组件12收紧链条9或者皮带。图中7为调节挡板,可以防止链条9或者皮带收紧时的过度调节。

链条9或者皮带使用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变形拉长,通过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6下压调节大链轮组件12的位置,可收紧或调整链条9或者皮带的胀紧度。链轮弹簧自动调节机构6是大链轮组件12的上方装有一个压簧式结构,当链条9松了,压簧自动可把大链轮组件12下压,从而达到调节链条9松紧的功能。

按钮联接装置3与按钮联接旋紧装置5的结构区别如下:

如图4、7所示,按钮连接装置3包括主体55和旋钮体57,所述旋钮体57设于主体55上部,所述主体55下方设有下壳53,所述旋钮体57上设有按钮部、左卡槽58及右卡槽59,按钮部还包括下按区57c及回挡区57d,所述回挡区57d底部与旋钮体55连接,所述回挡区57d为弹性件,所述左卡槽58及右卡槽59分别设于下按区57c及回挡区57d衔接处的两侧且与回挡区间设有供链条卡入的间隙。

按钮联接装置3按下下按区57c,链条的滑入,能与链条进行方便地联接。按钮部按下后,可把需固定的物体,如链条、皮带卡入供外部物件卡入的间隙,并握手部挡住,不能继续向下滑入,按钮部复位后,固定的物体由于按钮部挡位,不能再向外滑出。

而按钮联接旋紧装置5除了上述结构外,装置按旋转方向可以旋转,从而旋紧卷轴内的旋紧弹簧。卷轴上的展示品,需要展示时,可拉开,看完后通过旋紧弹簧自动收回。

如图2-9所示,按钮连接旋紧装置包括主体55、旋钮体57、连接体52、传动件51及自锁机构,所述传动件51包括传动连接部51a及外部连接部51b,所述主体55下方设有下壳53,所述旋钮体57设于主体55上部,所述旋钮体57上方设有握手部;通过握手部受力旋钮体57下滑转动时,所述旋钮体57下部与连接体52上部传动连接,所述连接体52下部与传动连接部51a固定连接;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设于旋钮体57上的按钮部及设于主体55上的锁槽,所述按钮部在锁槽中卡锁锁固,所述按钮部与握手部设有供外部物件卡入的间隙。

作为拧紧使用时,通过握手部施力下压,旋钮体57下滑脱离主体55,旋钮体57下部与连接体52上部接触连接,之后转动旋钮体57,使得旋钮体57下部转动,形成旋转联接,传递扭矩,从而带动连接体52转动。传动件51的传动连接部51a与连接体52通过连接体52的安装槽52b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传动件51一起转动,而传动件51的外部连接部51b带动的其连接的机构拧紧,从而旋紧卷轴内的旋紧弹簧。

需要自锁时,通过握手部稍施力下压,旋钮体7上的按钮部滑入锁槽实现锁固。可以更好的实现与外部物件,如链条、皮带连接的功能,使其连接更稳固。

所述装置还包括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固定于旋钮体57下方,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复位受力下滑后的旋钮体7。

当旋转拧紧结束后,旋钮体57通过旋钮装置内的弹性复位机构,例如图1所示的弹簧56,进行复位。

所述旋钮体57设有导向销57b,所述主体55设有导向槽55b,所述导向销57b与主体55滑动配合。当下滑时,旋转体上的导向销57b沿主体55的导向槽55b向下运行,直至脱离主体55上的导向槽55b。导向销57b与导向槽5b的配合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下压的过程中更准确、便捷且手感更好。并且所述导向槽55b与导向销57b之间可设置斜面配合,使得下滑更顺畅,下压时阻力小,手感更好。

并且,当复位是,导向销57b能在主体55的导向槽55b的导向下,复位精准,不偏差。

所述旋钮体57下部设有旋钮体支脚57a,所述连接体52上部设有连接体支脚2a,所述旋钮体支脚与连接体支脚52a受旋转外力传动连接。

所述旋钮体支脚与连接体支脚52a可均设置为三个或者多个,使其传动时更稳固。

所述按钮部位t字形。所述按钮部还包括下按区57c及回挡区57d。其中短边为下按区57c,长边为回挡区。所述回挡区底部与旋钮体57连接,所述钮部位为弹性件,能下压回弹。所述锁槽为横向槽55a,所述横向槽55a与导向槽55b连通。通过握手部稍施力下压,转动旋钮体57,使得旋钮体57上的下按区57c滑入横向槽55a实现锁固。

此时,旋钮体57不能整体下按,如要下按旋转拧紧,旋转体部件需先往锁定的反向进行反方向旋转针旋转,解除自锁,再由导向销57b沿导向槽55b下按,脱离主体55后旋转拧紧。

所述旋钮体支脚57a与连接体支脚52a顶部均为圆锥体。防止旋钮体支脚57a与连接体支脚52a接触时发生对顶的情况,影响机构运行。

所述握手部包括左卡槽58及右卡槽59,所述左卡槽58及右卡槽59朝向按钮部的侧面,设有上边沿的凸起,所述左卡槽58及右卡槽59通过螺钉54联接到旋转体上,所述左卡槽58及右卡槽59分别设于下按区57c及回挡区57d衔接处的两侧且与回挡区57d间设有可供外部物件卡入的间隙。

下按区57c按下后,可把链条滑入左卡槽58、右卡槽59的间隙内,并由左卡槽58、右卡槽59挡住,不能继续滑入,下按区57c复位后,固定的物体由于按钮回挡区57d挡位,不能再向外滑出。链条在自动播放画轴的机器中为常见结构,但采用该结构实现了链条与卷轴的连接功能,实现了多功能的效果,是首次采用。

在旋钮体57上面,还可设置有锁紧与解锁指示标注,在主体55上面,设置有旋转方向使用指示标注。

下壳53设有向下突出的容纳腔53a,容纳腔53a用于容纳连接体52,使其更稳固。下壳53底面中部设有通孔53b,所述连接体52的底部穿出通孔53b,方便与传动件51连接。所述下壳53周围设有固定孔53c,用于通过螺钉54与主体55连接。

循环传动展示机的整个工作原理:

循环展示机通过电动机16的运转,皮带或者链条带动中间活动横梁13及大链轮组件12的同步运动。大链轮组件12的运行,带动同侧皮带或链条的传动,由于两个大链轮组件12是同步运转,因此,两侧小链轮组件10也呈同步、同向运行,同时,还具有快速、中速、低速几种运行速度模式,从而实现悬挂在两侧链条上的展示品的运行,实现双面的展示效果。

整个展示机上可以同时悬挂多种卷轴式展示品,有几十种展示品(有时可多达百种)每个展示品,旋转到展示窗口后,可以把卷轴拉伸开来,把要展示的样品展示给客户,供客户选择。

展示机可以根据卷轴的宽度制造出各种规格、型号的展示机。

同时,由于展示机内,每一种展品到展示位置的距离有多种可能,可以展示不同长度的展品,因此在展品长度的尺寸上可以有多种的选择,展示范围更广、更灵活。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