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掀式电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7962发布日期:2020-06-09 20:0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掀式电烤箱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烤箱,尤其是指提供一种上掀式电烤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与厨房电子设备相关的有电烤箱、电烤炉及微波炉,一般为五面(如上下左右及后面)形成箱体,这样的箱体基本为从一侧开门。可知:“五面侧开门”箱体在使用时,会占用侧面场地的空间,不利于公共场所多个设备排列,这是其一;其二,厨房电子设备以储放及烘烤食物为主,因此会产生难以清洗的油渍,不方便对箱体的清洗,本发明人经研究试验,开发了一种容易拆卸/安装的箱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掀式电烤箱,该电烤箱不但箱门容易拆卸/安装,而且箱顶也可以拆卸/安装。

为达成上述目的,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掀式电烤箱,其包括箱体、箱盖及箱门,箱盖在箱体顶部以活动形式连接于箱体的左、右侧板,箱门以向上掀起的转接形式连接于箱体的左、右侧板,其中:箱体包括前面板和后侧板,前面板和后侧板分别以侧面连接相应的左、右侧板侧面,以此使箱体内形成外壳空间及容于外壳空间的内胆,在内胆的左、右侧板上分别以对称形式设有第一、第二、第三转接孔,第一转接孔靠近第三转接孔后下方,第二转接孔靠近后侧板并与第一转接孔处于水平,第三转接孔分别在内胆的左、右侧板上抵近前上方直角交点设置;箱门具有转接部及设于转接部的第三结合件,第三结合件两端分别形成有转轴,两端转轴以匹配内胆左、右侧板上的第三转接孔形式将箱门设于箱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箱门进一步包括门体部及门体部上边侧设有的铰链,门体部通过铰链连接转接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转接部具有匹配第三结合件装入的孔部,孔部包括中间的细孔及连通在细孔两端的粗孔,细孔向外贯穿有移位孔,粗孔相对于细孔形成有沉头孔面。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三结合件包括扳动杆、弹簧、内螺丝件及扳动按钮。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扳动杆中间具有螺丝孔,扳动杆在细孔中螺丝孔对应移位孔,而扳动杆两端分别延伸于粗孔并凸出转接部两侧而形成转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扳动杆分别靠近两端转轴向中间形成有外螺纹部,弹簧为二弹簧,分别套在处于粗孔的扳动杆上且向内的一端抵靠沉头孔面,内螺丝件拧在外螺纹部并抵接向外的弹簧的一端;扳动按钮具有螺丝,螺丝通过移位孔与螺丝孔拧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箱体进一步设有电控装置、耐温线缆、马达和插接轴以及上、下火,内胆具有烘烤空间并与外壳空间构成夹层空间,电控装置封装于前面板背面的夹层空间中并通过耐温线缆经夹层空间与上、下火及马达连通,马达在夹层空间中与插接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火为排列在烘烤空间的上前、后石英管组成,上前、后石英管两端分别透过内胆两侧板与夹层空间中的耐温线缆连接;下火为排列在烘烤空间的下前、后石英管组成,下前、后石英管两端分别透过内胆两侧板与夹层空间中的耐温线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内胆两侧板以对称形式分别设有滑道,滑道在内胆中处于上、下火之间,而在内胆后侧板中设有接插口,接插口处于后侧板中间且高于滑道在内胆中的高度,插接轴对应接插口处于的夹层空间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箱盖为匹配于箱体顶部的构件,系夹层空心结构并包括盖体及第一、第二结合件,其中:盖体具有左、右短边衬和前、后长边衬结合形成的四方框以及上、下平板,四方框由上、下平板覆盖,在盖体中设有触媒,第一、第二结合件相当于第三结合件的结构构件,分别以贯穿前、后长边衬的形式设于箱盖中;触媒以嵌入形式设于盖体中间并贯穿上、下平板。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结合件的扳动杆两端凸出盖体两侧而形成转轴,第二结合件的扳动杆两端凸出盖体两侧而形成转轴,其中:第一结合件两端的转轴分别以移位形式插于内胆左、右侧板上的第一转接孔,使得箱盖以可转动的形式设在箱体上;第二结合件两端的转轴分别以移位形式插于内胆左、右侧板上的第二转接孔,使得箱盖与箱体顶部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掀式电烤箱进一步包括烧烤载具,烧烤载具以匹配内胆滑道的形式设于内胆中,并包括烤网及可托起烤网的手柄,烤网包括四周边框及以等距形式排列在边框中的竖条,在相对中间的多个竖条之间以平行形式靠近一边框设有横条,以此通过该一边框、一横条及多个竖条交织形成方块部;手柄为相同于边框的圆形钢筋条经折弯形成,并包括手捏段、向内以对称形式形成的凸部以及前端形成的对称弯折部,当手柄结合于烤网时,凸部搁置或/和钩住处于方块部的边框的上方,而弯折部则会顶持于横条下方。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一是采用上掀式开门,能够有效利用空间或缩减占用空间;二是箱门及箱顶部采用易于拆卸/安装的结构,利于清洁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呈现图3中箱盖、箱门的分解图。

图5是呈现图4中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并结合参阅图4、图5,图中提供了一种上掀式电烤箱,该电烤箱包括箱体10、箱盖20、箱门30及烧烤载具40,箱盖20在箱体顶部以活动形式连接于箱体的左、右侧板,箱门30以向上掀起的转接形式连接于箱体的左、右侧板,其中:

箱体10包括前面板11和后侧板(未标注),前面板11和后侧板分别以侧面连接相应的左、右侧板(未标注)的侧面,以此使箱体10内形成外壳空间(未标注)及容于外壳空间的内胆(未标注),内胆具有烘烤空间12并与外壳空间构成夹层空间(未图示),电控装置(未标注)封装于前面板11背面的夹层空间中并通过耐温线缆经夹层空间与上、下火125、126及马达连通,马达在夹层空间中与插接轴(未图示)连通,上火125为(排列在烘烤空间12的)上前、后石英管组成,上前、后石英管两端分别透过内胆两侧与夹层空间中的耐温线缆连接;下火126为(排列在烘烤空间12的)下前、后石英管组成,下前、后石英管两端分别透过内胆两侧与夹层空间中的耐温线缆连接。本例中,在内胆的两侧板上以对称形式分别设有滑道121,滑道121在内胆中处于上、下火125、126之间,而在后侧板中设有接插口127,接插口127处于后侧板中间且高于滑道121在内胆中的高度,插接轴(未图示)对应接插口127处于的夹层空间中。本例中,在箱体10的左、右侧板上分别以对称形式设有第一、第二、第三转接孔(或称“闩接孔”)122、123、124,其中:第一转接孔122靠近第三转接孔124后方(或后下方),第二转接孔123靠近后侧板并与第一转接孔处于水平,第三转接孔124分别在左、右侧板上以抵近前上方直角的交点位置;

箱盖20为匹配于箱体10顶部构件,系夹层空心结构并包括盖体21及第一、第二结合件22、23,其中:盖体21具有左、右短边衬21和前、后长边衬(未图示)结合形成的四方框,四方框由上、下平板覆盖,在盖体21中设有触媒211,在前、后长边衬中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结合件22、23,触媒211以嵌入形式设于盖体21中间并贯穿上、下平板;第一、第二结合件22、23分别以贯穿形式设于前、后长边衬中,使得第一、第二结合件22、23中的扳动杆221、231的两端凸出盖体而形成转轴(未标注),第一、第二结合件的扳动杆221、231分别设有扳动按钮224、234,各扳动按钮224、234分别具有螺丝(未图示),各螺丝分别通过移位孔(未图示)与第一、第二结合件的扳动杆221、231的螺丝孔拧接,以此使第一、第二结合件的扳动按钮224、234分别处于上平板,当分别拨动第一、第二结合件的扳动按钮224、234时,第一、第二结合件扳动杆221、231会带动各自的转轴作伸缩移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22两端的转轴分别以移位形式插于左、右侧板上的第一转接孔122,使得箱盖20以可转动的形式设在箱体10上;第二结合件23两端的转轴分别以移位形式插于左、右侧板上的第二转接孔123,使得箱盖20以可转动的形式设在箱体10上,这样的结构形式有利于处在箱体10顶部的箱盖20在箱体10上容易组装/卸除,从而方便了对箱体内的清洁。由于第一、第二结合件22、23与第三结合件32为相同结构,为节省笔墨及阅读时间,在后仅对第三结合件32的结合形式作详细说明,而第一、第二结合件22、23结合于盖体21中的具体结构形式可参照第三结合件32在箱门30中的结构形式实施。

箱门30通过第三结合件32以(向上翻起形式)转接于箱体10上,并包括转接部31及通过铰链连接转接部31的门体部33,门体部33与转接部31可通过铰链实现180°转动,转接部31(结合参阅图5)具有匹配第三结合件32装入的孔部311,孔部311包括中间的细孔3111及连通在细孔3111两端粗孔3113,细孔3111向外贯穿有移位孔3112,粗孔3113相对于细孔3111形成有沉头孔面(未标注);第三结合件32包括扳动杆321、弹簧322、内螺丝件323及扳动按钮324,其中:扳动杆321中间具有螺丝孔(未图示),扳动杆321在细孔3111中螺丝孔对应移位孔3112,而扳动杆321两端分别延伸于粗孔3113并凸出转接部31而形成转轴(未标注),靠近转轴向中间形成有外螺纹部(未图示),弹簧322为二弹簧322,分别套在处于粗孔3113的扳动杆321上且向内的一端抵靠沉头孔面,内螺丝件323拧在外螺纹部并抵接向外的弹簧322一端,以此使得凸出转接部31两端的转轴在外力作用下呈现可延伸移位状态,扳动按钮324具有螺丝(未标注),螺丝通过移位孔3112与螺丝孔拧接,当左右拨动扳动按钮324时,扳动杆321在其拨动的作用下左右移动,以此使扳动杆321的转轴处于伸缩状态。本列中,箱门30通过第三结合件32两侧的转轴分别以移位形式插于左、右侧板上的第三转接孔124,使得箱门30以可向上翻转形式设在箱体10上;

烧烤载具40设于内胆中并包括烤网41及可托起烤网的手柄42,烤网41与手柄42是可分离的结构,烤网41包括四周边框411及以等距形式排列在边框411中的竖条412,在相对中间的多个竖条412之间以平行形式靠近一边框设有横条413,以此通过一边框411、一横条423及多个竖条412交织形成方块部(未标注);手柄42为相同于边框411的圆形钢筋条经折弯形成,包括手捏段421、向内以对称形式形成的凸部422以及前端对称的弯折部423,由于凸部422及弯折部423属于对称结构,使得凸部422与凸部422之间及弯折部423与弯折部423之间形成有间距(未标注),当手柄42结合于烤网41使用时,凸部422搁置或/和钩住处于方块部的边框的上方,而弯折部423则会顶持于横条413下方,以此方便在内胆中便取出烤网4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