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8273发布日期:2020-04-17 17:4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不仅可以炒菜,并具有煎,炒,烹,炸,蒸,煮,炖,烙,烤以及做米饭和做饼的功能。炒菜机的推广普及,可望引起厨房里的一场革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

传统的炒菜机是利用电磁加热锅体后,人工加入炒菜原料并人工盖合锅盖,再利用搅拌子进行翻炒,从而得到可供食用的菜品。因此,传统的炒菜机不能实现自动加入炒菜原料及自动盖合锅盖,节省的人力资源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法自动加料及自动盖合锅盖的问题,提供一种炒菜机,该炒菜机能够实现自动加料、自动盖合锅盖本体和自动煮食的一体化全自动流程,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同时也显著的节省了人力资源。

一种炒菜机,所述的炒菜机包括:

机架;

锅体装置,所述锅体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锅体和绕设于所述锅体的加热单元,所述锅体的顶部设有锅口;

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用于将食料从所述锅口倒入所述锅体中;及

锅盖装置,所述锅盖装置包括锅盖本体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锅盖本体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用于移动所述锅盖本体至闭合或开启所述锅口。

上述炒菜机使用时,加料装置能够自动地将食料从锅口倒入锅体中,实现自动加料;加料完毕后,移动机构带动锅盖本体移动至闭合锅体的锅口,实现自动盖合锅盖本体;接着,加热单元对锅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自动煮食。因此,该炒菜机能够实现自动加料、自动盖合锅盖本体和自动煮食的一体化全自动流程,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同时也显著的节省了人力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架、连杆、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连杆用于安装锅盖本体,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旋转;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杆升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套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动力源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旋转,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设有第一非旋转面,所述第一从动轮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非旋转面相配合的第二非旋转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动力源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动力源、固定于所述安装架的导轨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导向块,所述第二动力源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所述连杆与所述导向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套接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连杆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导向块、所述第二传送带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水平传动机构、竖直传动机构和取料机构,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放置容纳食料的料盒;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水平移动;所述竖直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竖直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上下移动;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盒取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件和水平传送带,所述承载台安装于所述水平传送带,所述水平驱动件与所述水平传送带连接,所述水平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水平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直传动机构包括竖直驱动件和竖直传送带,所述竖直传送带与所述承载台连接,所述竖直驱动件与所述竖直传送带连接,所述竖直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竖直传送带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翻转驱动件和传动齿轮,所述翻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传动齿轮可转动至抵触所述料盒并带动所述料盒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出料驱动件和出料件,所述出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出料件移动,所述出料件可开合所述料盒的底部活动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炒菜机的锅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述锅体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所述炒菜机的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述加料装置的水平传动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图;

图7为图1中所述炒菜机的锅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述锅盖装置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所述移动机构的另一视角图;

图10为图9中所述移动机构的升降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所述炒菜机自动上菜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所述炒菜机自动清洗时的示意图。

10、机架,11、清洗管,12、滑轮,13、脚杯,20、锅体装置,21、锅体,211、锅口,22、支撑壳,221、加热槽,23、外壳,24、搅拌件,25、转动臂,26、旋转驱动件,27、吹风单元,30、加料装置,310、支撑架,311、承载台,312、齿形块,313、滑块,314、导杆,320、水平传动机构,321、水平驱动件,322、水平传送带,323、滑轨,330、竖直传动机构,331、竖直驱动件,332、竖直传送带,340、取料机构,341、翻转驱动件,342、传动齿轮,350、连接架,351、导块,40、锅盖装置,41、锅盖本体,42、移动机构,410、安装架,411、第一安装槽,412、第二安装槽,413、位置传感器,414、第一限位开关,415、第二限位开关,416、水平安装板,417、竖直安装板,420、连杆,421、第一非旋转面,422、曲臂,423、触发件,424、连接件,430、旋转组件,431、第一动力源,432、第一主动轮,433、第一从动轮,434、插孔,435、第一传送带,440、升降组件,441、第二动力源,442、导轨,443、导向块,444、第二主动轮,445、第二从动轮,446、第二传送带,50、控制室,60、料盒,70、餐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结合图1,一种炒菜机,包括机架10、锅体装置20、加料装置30和锅盖装置40。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锅体装置20包括安装于机架10的锅体21和绕设于锅体21的加热单元(图未示)。锅体21的顶部设有锅口211。加料装置30用于将食料从锅口211倒入锅体21中。锅盖装置40包括锅盖本体41和移动机构42,移动机构42安装于机架10,移动机构42与锅盖本体41连接,移动机构42用于移动锅盖本体41至闭合或开启锅口211。

上述炒菜机使用时,加料装置30能够自动地将食料从锅口211倒入锅体21中,实现自动加料;加料完毕后,移动机构42带动锅盖本体41移动至闭合锅体21的锅口211,实现自动盖合锅盖本体41;接着,加热单元对锅体21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自动煮食。因此,该炒菜机能够实现自动加料、自动盖合锅盖本体41和自动煮食的一体化全自动流程,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同时也显著的节省了人力资源。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锅体装置20还包括了支撑壳23、外壳23、搅拌件24、转动臂25、旋转驱动件26和吹风单元27。支撑壳23用于套接锅体21,以支撑该锅体21。其中,加热单元可绕设在锅体21的底部或侧部。比如,支撑壳23的外壁设有加热槽221。加热单元安装在加热槽221中。加热元件可选为电磁线圈。加热槽221用来缠绕和固定电磁线圈。通过通电的电磁线圈来引起锅体21的自发热。由于食材主要是位于锅体21的下半部分,加热槽221设于支撑壳23的下半部,从而加热区域更加合理。支撑壳23套在外壳23内,外壳23连接有转动臂25,转动臂25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0上,从而该锅体装置20能够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0上。旋转驱动件26安装于支撑壳23的底部,搅拌件24安装于锅体21内,且锅体21的底部和支撑壳23的底部均设有供旋转驱动件26的输出轴通过的通孔,使得旋转驱动件26的输出轴与搅拌件24连接,实现在自动煮食时对锅体21内食料进行搅拌。外壳23和支撑壳23之间具有间隙。外壳23的底部安装有吹风单元27,外壳23的顶部设有散热孔,该间隙形成散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6,加料装置30包括支撑架310、水平传动机构320、竖直传动机构330和取料机构340。支撑架310活动连接有承载台311,承载台311用于放置容纳食料的料盒60。水平传动机构320安装于支撑架310,水平传动机构320用于驱动承载台311水平移动。竖直传动机构330安装于支撑架310,竖直传动机构330用于驱动承载台311上下移动;取料机构340用于将料盒60取出。自动加料时,在从冷库将预备好的料盒60放置于承载台311上,水平传动机构320和竖直传动机构330分别驱动承载台311的料盒60水平移动及上下移动,使得料盒60到达锅体21的正上方,取料机构340将料盒60中的食料取出,并将食料倒入锅体21之中,实现自动加入炒菜原料。

本实施例中,水平传动机构320包括水平驱动件321和水平传送带322。承载台311安装于水平传送带322,水平驱动件321与水平传送带322连接,水平驱动件321用于驱动水平传送带322沿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水平驱动件321驱动水平传送带322运动,即可带动承载台311及料盒60做水平移动。水平驱动件321可选为气缸或电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平传动机构320可选为丝杆滑块313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

具体地,继续参阅图5和图6,水平传送带322为水平齿形带,承载台311连接有齿形块312,齿形块312与水平齿形带相啮合,从而水平传送带322实现精准地带动承载台311平移。水平传动装置还包括滑轨323。滑轨323的设置方向与水平传动带的运动方向一致,承载台311连接有与滑块313相配合的滑块313。滑轨323能够对承载台311起到导向作用和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竖直传动机构330包括竖直驱动件331和竖直传送带332,竖直传送带332与承载台311连接,竖直驱动件331与竖直传送带332连接,竖直驱动件331用于驱动竖直传送带332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竖直传动机构330可选为丝杆滑块313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加料装置30还包括连接架350。承载台311安装在水平传动机构320上,水平传动机构320安装于连接架350,竖直传送带332与连接架350连接,从而竖直传送带332通过连接架350间接地与承载台311连接。该竖直传动机构330可驱动水平传动机构320及承载台311上下移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台311可选地安装在竖直传动机构330上,水平传动机构320用于驱动竖直传动机构330水平移动,即水平传动机构320间接地驱动承载台311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支撑架310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杆314,连接架350设有导块351,导块351活动套接于导杆314。导杆314对连接架350在做上下移动时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取料机构340的形式很多。比如,结合图5和图6,取料机构340包括翻转驱动件341和传动齿轮342,翻转驱动件341用于驱动传动齿轮342转动,传动齿轮342可转动至抵触料盒60并带动料盒60转动,实现料盒60翻转,进而料盒60中的食料能够倒入到炒菜机的锅体21中。再比如,料盒60的底部可开合。取料机构340包括出料驱动件和出料件,出料驱动件用于驱动出料件移动,出料件可开合料盒60的底部活动板。当出料件带动活动板移动时,料盒60里的食料能够从料盒60的底部落入到锅体21中。再比如,取料机构340还可以是机械手,机械手用于夹持并翻转料盒60,实现料盒60中食料的倾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7至图10,移动机构42包括安装架410、连杆420、旋转组件430和升降组件440。连杆420用于安装锅盖本体41,安装架410安装于机架10,旋转组件430安装于安装架410,旋转组件430与连杆420连接,旋转组件430用于驱动连杆420旋转;升降组件440安装于安装架410,升降组件440与连杆420连接,升降组件440用于驱动连杆420升降。连杆420连接有锅盖本体41,旋转组件430可驱动连杆420及锅盖本体41旋转,升降组件440可驱动连杆420及锅盖本体41上下移动。该移动机构42能够实现旋转和上下移动锅盖本体41,从而实现自动开盖操作和自动封盖操作,从而提高炒菜机的自动化程度。该炒菜机能够实现锅盖本体41本体自动开盖,与加料装置30配合后,实现自动加料,完全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实现高度自动化,高度智能化,市场竞争力强。

此外,参见图1,该炒菜机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控制室50。控制室50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旋转组件430及升降组件440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转组件430及升降组件440的启停。

可选地,参见图7,移动机构42还包括曲臂422。曲臂422的一端连接于连杆420的顶端,曲臂422的另一端连接有锅盖本体41。曲臂422的设置便于锅盖本体41能够自如地转动,便于自动开盖操作和自动封盖操作的实施。

结合图7至图10,旋转组件430包括第一动力源431、第一主动轮432、第一从动轮433和第一传送带435。第一传送带435套接第一主动轮432和第一从动轮433,第一动力源431安装于安装架410。第一动力源431可选为电机、气缸或油缸等动力结构件。第一动力源431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轮432旋转,连杆420与第一从动轮433连接。当第一动力源431启动后,第一主动轮432旋转并带动第一从动轮433旋转,从而实现连杆420的旋转,进而实现锅盖本体41的自动旋转。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组件430还可以通过凸轮机构、齿轮机构或连杆420机构实现驱动连杆420旋转。

其中,上述提到连杆420与第一从动轮433连接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卡接、焊接、一体成型、粘接、套接和螺纹连接等等。比如,连杆420设有第一非旋转面421。第一从动轮433设有插孔434,插孔434的内壁设有与第一非旋转面421相配合的第二非旋转面。如此,连杆420只需插设到插孔434中,连杆420与第一从动轮433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旋转,连杆420便随着第一从动轮433同步旋转,连杆420与第一从动轮433的连接操作简便快捷。可以理解,第一非旋转面421为非标准圆的面,如平面、多边形截面、椭圆截面等,则连杆420便不能相对于第一从动轮433发生相对旋转。

具体地,结合图7至图10,连杆420可相对于第一从动轮433升降移动。比如,连杆420套接于第一从动轮433中。如此,连杆420可与升降组件440连接,升降组件440驱动连杆420升降移动,而第一从动轮433及旋转组件430不会干涉或阻碍连杆420的升降移动。

具体地,结合图9和图10,安装架410连接有位置传感器413。位置传感器413用于与炒菜机的控制器电性连接,连杆420连接有触发件423,触发件423可随连杆420旋转至触发位置传感器413。位置传感器413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连杆420的旋转角度,以控制锅盖本体41的旋转角度和精度,避免连杆420及锅盖本体41转动角度过大。当连杆420转动至预设角度后,触发件423触发位置传感器413,则控制器控制第一动力源431310停止工作,避免连杆420沿当前旋转方向继续转动。

比如,位置传感器413为两个,触发件423为触杆或扇形片,触发件423位于两个位置传感器413之间,触发件423随连杆420左旋至预设角度后会触发其中一个位置传感器413,右旋至预设角度后会触发另一个位置传感器413。

具体地,安装架410设有第一安装槽411,第一动力源431位置可调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槽411中。如此,第一动力源431的位置可调,可张紧第一传送带435,更好地驱动连杆420的旋转。其中,第一动力源431设有第一连接孔,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安装槽411中,实现第一动力源431与安装架410的连接。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7至图10,升降组件440包括第二动力源441、固定于安装架410的导轨442和滑动设置于导轨442的导向块443。第二动力源441安装于安装架410,第二动力源441用于驱动导向块443沿导轨442上下移动。连杆420与导向块443连接,从而连杆420及锅盖本体41随着导向块443做升降移动。

具体地,升降组件440还包括第二主动轮444、第二从动轮445和第二传送带446。第二传送带446套接第二主动轮444和第二从动轮445,连杆420连接有连接件424,连接件424分别与导向块443、第二传送带446相连接。可选地,第二传送带446为齿形带,连接件424与第二传送带446相啮合,从而实现第二传送带446和连接件424及导向块443联动。同时,连接件424与第二传送带446相啮合便于二者的连接与分离。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源441还可以通过齿轮机构、凸轮机构或连杆420机构实现驱动导向块443的升降。

具体地,结合图7至图10,安装架410安装有用于与炒菜机的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限位开关414和第二限位开关415,第一限位开关414和第二限位开关415分别位于导轨442两端。第一限位开关414和第二限位开关415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连杆420的升降幅度,以控制锅盖本体41的升降幅度和精度。当连杆420上升至预设高度后,第一限位开关414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动力源441停止工作,避免连杆420沿当前旋转方向继续上升。同理,第二限位开关415限定连杆420的下降幅度。

具体地,安装架410设有第二安装槽412,第二动力源441位置可调地安装于第二安装槽412中。如此,第二动力源441的位置可调,便于第二动力源441的灵活安装,以及第二动力源441与导向块443及连杆420的配合。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安装架410包括水平安装板416和竖直安装板417。其中,第一动力源431和第一从动轮433安装在水平安装板416上,第二动力源441和导轨442安装在竖直安装板417上。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1,锅体装置20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0上。机架10上设有餐具区。餐具区位于锅体装置20的一侧。餐碟70可放置在餐具区。当炒菜机自动煮食完毕后,锅体装置20转动,则煮好的食物可以从锅体21倒入到位于餐具区的餐碟70上,实现自动倒菜操作。

进一步地,结合图12,机架10连接有清洗管11。清洗管11位于锅体装置20的一侧。当炒菜机自动倒菜完毕后,锅体装置20转动至清洗管11处,清洗管11朝锅体21喷射清洗液,实现炒菜机自动清洗锅体21。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2,机架10的底部设有滑轮12和脚杯13。滑轮12的设置便于炒菜机的移动。脚杯13的设置便于炒菜机的固定。

这种可自动炒菜倒菜及清洗的滚筒式电加热炒菜器主要针对的应用场景为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餐厅。在一个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餐厅中,此种炒菜器可完成菜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推出的自动化过程,并可以自动清洗进入下一个炒菜循环,实现成熟菜品源源不断推出的效果,是机器人餐厅自动化菜品产出的环节,也是整个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餐厅的重要基础。另外,在未来高度智能化的家庭生活中,此种自动炒菜倒菜以及清洗的全自动滚筒式电加热炒菜器也有巨大的应用市场。使用者只需要准备好食材原料,即可以通过此种智能化自动化的炒菜器获得可以食用的美味佳肴,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和人力,方便提高了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家居生活的智能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适用于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餐厅或未来高度智能化的家庭生活,能够实现自动加料、自动煮食、自动倒菜和自动清洗的全自动流程。控制器控制整个自动化炒菜出菜过程,首先,控制锅盖装置与加料装置向锅体内倒入备好的材料。具体地,加料前,移动机构42带动锅盖本体41离开锅体21的锅口211,实现自动打开锅盖本体41,接着加料装置30将食料从锅口211倒入锅体21中,实现自动加料;加料完毕后,移动机构42带动锅盖本体41移动至闭合锅口211,实现自动盖合锅盖本体41。其次,再通过控制电磁线圈加热和锅内搅拌件搅拌来实现菜品炒制,此时会根据炒制菜品的不同而采用不同预设的温控程序和搅拌程序,达到智能炒制,确保炒制菜品的口感;在菜品炒制完成后控制器会控制锅体装置旋转,使得锅体翻转,并将其中成熟的菜品倒入锅体下方一侧的餐碟中,由机械传动带送出菜品,完成倒菜推菜过程;之后控制锅体的开口翻转至对准清洗管,管自动喷出高温高速水流对锅体的内部进行反复清洗,清洗废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入下方污水槽中,完成清洗过程。整个炒菜机的自动化炒菜过程在炒菜倒菜推出成品菜品的同时,完成了自清洗过程,并进入下一个炒菜循环。系统运转效率高,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方便了日常生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