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力压紧式检修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9942发布日期:2020-01-31 14:5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均力压紧式检修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修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均力压紧式检修门。



背景技术:

在制冷设备的应用过程中,制冷设备安装在机箱框架内,机箱框架通常设有检修门,现有技术中的检修门通常采用螺钉组装式的门体结构,门体的一端和机箱框架通过铰链连接,在门体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完成门体和机箱框架的锁紧密封。然而,在检修门的开关过程中,门体与机箱框架铰接的一端受到较大的剪切力,在检修门使用的后期,门体和机箱框架的铰接处变形会造成检修门和机箱框架的密封性破坏,影响制冷设备的使用效果。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526934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2月22日公开的名为“一种新型立式辊磨快速检修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新型立式辊磨快速检修门,包括门框、检修门组件;门框的外侧向内设有环形翻边形成密封面;门框上焊接有门栓铰接座,检修门组件主要包括门栓、检修门和活接螺栓;门栓一端通过门栓销轴安装在门栓铰接座上,门栓另一端设有外端开放式锁闭槽;与门栓铰接座相对位置所述门框上焊接有门栓锁闭座,门栓锁闭座上通过销轴铰接安装有活接螺栓;活接螺栓上部装有球头手柄。其不足之处在于:检修门固定在门栓上,门栓和门栓铰接座铰接,检修门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检修门打开状态时,其与门框铰接处由于受到持续的剪切力容易变形损坏,影响检修门闭合后的密封性。

因此,设计一种与外界连接的固定结构和锁紧密封机构分离的均力压紧式检修门就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检修门与外部框架壁面铰接,铰接端既要支撑铰接端又要作为锁紧密封的一端,造成检修门的密封性容易受铰接端形变影响而破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均力压紧式检修门,检修门的锁紧密封结构和其连接外部框架的连接结构分离,能够为检修门持续提供均匀的压紧力,保证检修门闭合的密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均力压紧式检修门,位于外界壁面上,其特征是,包括门体和若干根压杆,门体固定在压杆上,压杆的两端位于门体外,压杆的其中一端设有垂直压杆轴线的固定圆柱,压杆连接在固定圆柱的中点,外界壁面上设有若干对间隔设置的“u”形的限位槽体,“u”形的限位槽体的开口端朝向外界壁面固定;固定圆柱的两端分别位于成对的两个限位槽体内,压杆位于成对的两个限位槽体之间,限位槽体的槽宽尺寸与固定圆柱的直径尺寸呈间隙配合;压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压紧机构;门体和限位槽体之间设有第二压紧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都能向外界壁面压紧压杆。

通过限位槽体能够在检修门打开时连接检修门与外部框架,同时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作为压紧检修门的锁紧机构,能够向外界壁面压紧压杆,完成检修门和外界壁面的压紧密封,限位槽体的“u”形结构能够在限位压杆的同时,保证压杆被下压的行程;检修门的锁紧密封结构和其连接外部框架的连接结构分离,能够为检修门提供均力压紧,保证检修门闭合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第一压紧机构包括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外界壁面的压板,压板可转动至与压杆压紧接触。通过压板完成压杆一端的固定压紧,操作方便可靠,压紧力稳定。

作为优选,压板设有过渡斜面,过渡斜面位于压板向压杆转动时先与压杆接触的一侧。通过过渡斜面能够方便压板压到压杆上,方便第一压紧机构的使用操作。

作为优选,第二压紧机构包括间隔压杆设置的连接固定片和夹持体,夹持体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上夹持片上可转动连接一固定环,下夹持片与外界壁面固定,连接固定片朝向夹持体的一端为夹持端,夹持端朝向外侧翻折成一锐角角度,固定环可搭接在夹持端内。将固定环搭接在夹持端内,操作上夹持片与下夹持片合拢,就能完成第二压紧机构的压紧,操作便捷可靠。

作为优选,门体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加强筋,压杆位于相邻的两加强筋之间,压杆与加强筋焊接固定。通过加强筋加强门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压杆和加强筋焊接固定,扩大了压杆能与门体连接的面积,结构稳定,增强了压杆与门体固定的位置可靠性。

作为优选,固定环外包覆设有缓冲套。减小固定环对压杆的刚性冲击,防止固定环在压杆上产生磨损或压痕,保证固定环对压杆作为位置的精确性,提高锁紧效果。

作为优选,上夹持片上固定设有手柄。延长力臂,方便操作第二锁紧装置锁紧压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检修门的锁紧密封结构和其连接外部框架的连接结构分离,能够为检修门提供均力压紧,保证检修门闭合的密封性;检修门的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关闭检修门锁紧的操作方便快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界壁面1门体2加强筋21压杆3固定圆柱31限位槽体32压板4抬升段41压紧段42过渡斜面421连接固定片5夹持端51上夹持片6下夹持片7固定环8手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和图2中,一种均力压紧式检修门,位于外界壁面1上,包括门体2和两根压杆3,门体2固定在压杆3上,门体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加强筋21,压杆3位于相邻的两加强筋21之间,压杆3与加强筋21焊接固定。压杆3的两端位于门体2外。压杆3的其中一端设有垂直压杆3轴线的固定圆柱31,压杆3连接在固定圆柱31的中点,外界壁面1上设有若干对间隔设置的“u”形的限位槽体32,“u”形的限位槽体32的开口端朝向外界壁面1固定。固定圆柱31的两端分别位于成对的两个限位槽体32内,压杆3位于成对的两个限位槽体32之间,限位槽体32的槽宽尺寸与固定圆柱31的直径尺寸呈间隙配合。图4中,压杆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压紧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包括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外界壁面1的压板4,压板4可转动至与压杆3压紧接触。压板4的一端与外界壁面1铰接固定,压板4的铰接轴垂直外界壁面1。压板4从铰接处往另一端依次设有向上弯折的抬升段41和压紧段42,压紧段42与外界壁面1平行。制造压板4时,通过调整抬升段41的抬升距离来确保压板4能够对压杆3提供可靠的压紧力。压板4设有过渡斜面421,过渡斜面421位于压板4向压杆3转动时先与压杆3接触的一侧。过渡斜面421设置在压紧段42上。图3中,门体2和限位槽体32之间设有第二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包括间隔压杆3设置的连接固定片5和夹持体,夹持体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上夹持片6和下夹持片7,上夹持片6上可转动连接一固定环8,固定环8和下夹持片7铰接在上夹持片6的不同位置,从而形成偏心转动的效果。上夹持片6上固定设有手柄9。固定环8在沿压杆3轴线方向的视图为圆弧段和线段组成的勺子形,固定环8的圆弧段能够压接住压杆3上。固定环8外包覆设有缓冲套。下夹持片7与外界壁面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片5朝向夹持体的一端为夹持端51,夹持端51朝向外侧翻折成一锐角角度,固定环8可搭接在夹持端51内。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都能向外界壁面1压紧压杆3。

关闭检修门时,压杆3绕限位槽体32转动,固定圆柱31沿限位槽体32滑动向限位槽体32的开口端,检修门和外界壁面1初步吻合,转动第一压紧机构的压板4,过渡斜面421配合压杆3端部的圆角,将压杆3和门体2槽外界壁面1所在方向压紧,完成第一压紧机构的压紧;转动手柄9使固定环8进入到夹持端51内,压紧手柄9,固定环8同步压紧压杆3,完成第二压紧机构的压紧。打开检修门时,先打开第二压紧机构,在打开第一压紧机构,转动检修门向外,检修门打开,限位槽体32限位了门体2的移动,并且通过限位槽体32承受检修门重力造成的弯曲力。

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完成检修门的密封压紧,限位槽体32作为检修门的承重限位,防止检修门打开时检修门重心与某一压紧机构之间的力臂会变长,造成检修门闭合时的密封性能出现影响,实现均力式的压紧,保证了检修门压紧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