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拖把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加洗拖把效率的不锈钢拖把池。
背景技术:
拖把,又称墩地抹布,指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亦泛指长柄清洁工具,拖把应源于抹布,最传统的拖把,将一束布条捆扎在一个长木杆的一端就成了,简单,价廉,工作头由抹布块变成了一束布条,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众所周知,拖把池是一种用于拖把进行洗涮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所。
参考中国专利号“cn201620892835.7”一种拖把池,包括池体,得出目前的不锈钢拖把池,在洗拖把时,需要过多的力气才可将拖把洗干净,这样过于费力,而且拖把中的水需要用手挤干,这样过于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需要过多的力气才可将拖把洗干净和拖把中的水需要用手挤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洗拖把效率的不锈钢拖把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洗拖把效率的不锈钢拖把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座板、隔板、不锈钢网、夹板和底块,所述底块焊接固定在池体左端下侧,所述底块上端前后两侧均嵌入固定有第一活塞缸,每个所述第一活塞缸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每个所述第一活塞上端均嵌接固定有与第一活塞缸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末端延伸出第一活塞缸相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下端四角均嵌接固定有末端与底块相接的复位弹簧,每个所述第一活塞缸右端下侧均相接有第一横管,两根所述第一横管右端垂直相接有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右端垂直相连有末端贯穿到池体内部的连接管,所述池体内部底端前侧通过电焊焊接有与连接管末端相连的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缸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端嵌接固定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活塞缸上端焊接有与其相通的螺帽,所述第二螺杆末端穿过螺帽与螺帽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末端呈环形均匀焊接有至少三根搅拌杆;所述池体前端下侧螺丝连接有铰链,所述池体前端通过铰链铰接座板,所述座板与铰链螺丝连接,所述座板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座板下端且位于支撑脚之间嵌接固定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末端相接有挂钩,所述池体前端上侧通过点焊焊接有挂环;所述隔板从左到右通过电焊焊接在池体内部上侧,所述隔板下端通过电弧焊焊接与池体焊接的不锈钢网,所述隔板与池体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与不锈钢网滑动连接的夹板,每块所述夹板后上角均开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右端穿过螺孔与池体嵌接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左端贯穿过池体通过电焊焊接有手轮。
具体的,所述池体内部底端中间开有流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缸与第一横管相通,所述第一横管与第二横管相通,所述第二横管与连接管相通,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活塞缸相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随着第一活塞往下移动而往上移动,所述第二活塞随着第一活塞往上移动而往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扣入挂环内部与挂环卡接。
更佳的,所述隔板后端上侧开有个弧形槽。
更佳的,所述压板上端均匀布置有至少二十块凸起的凸块。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夹板中的螺孔螺纹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当需要洗拖把的时候,通过踩动压板,可以随着第一活塞往下压,而使第二活塞往上移动,从而随着推动第二螺杆往上移动与螺帽螺纹配合,使得第二螺杆一边往上移动一边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行搅拌池体内的水,使得在搅拌的时候,将拖把清洗的更加干净;
当需要挤干拖把中的水时,通过将拖把放在不锈钢网上,随后转动手轮,可以随着第一螺杆与螺孔螺纹配合,而带动两块夹板拉近距离或拉开距离,随着两块夹板拉近距离,可以夹住拖把,将拖把中的水挤干,从而更加方便;
通过将挂钩从挂环取出,随后座板可以通过铰链展开至与池体夹角呈九十度角,使得通过支撑脚的支撑,可以便于使用者坐在座板上方,从而当使用者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坐着,进而便于使用者休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第二活塞缸的a局部放大图。
图中:1-池体、2-挂环、3-铰链、4-座板、5-支撑脚、6-弹力绳、7-挂钩、8-流出口、9-隔板、10-不锈钢网、11-夹板、12-螺孔、13-第一螺杆、14-手轮、15-底块、16-第一活塞缸、17-复位弹簧、18-第一活塞杆、19-压板、20-凸块、21-第一活塞、22-第一横管、23-第二横管、24-连接管、25-第二活塞缸、26-第二活塞、27-第二螺杆、28-螺帽、29-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实施例1,一种增加洗拖把效率的不锈钢拖把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包括座板4、隔板9、不锈钢网10、夹板11和底块15,所述底块15焊接固定在池体1左端下侧,所述底块15上端前后两侧均嵌入固定有第一活塞缸16,每个所述第一活塞缸16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1,每个所述第一活塞21上端均嵌接固定有与第一活塞缸16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塞杆18,所述第一活塞杆18末端延伸出第一活塞缸16相接有压板19,所述压板19下端四角均嵌接固定有末端与底块15相接的复位弹簧17,每个所述第一活塞缸16右端下侧均相接有第一横管22,两根所述第一横管22右端垂直相接有第二横管23,所述第二横管23右端垂直相连有末端贯穿到池体1内部的连接管24,所述第一活塞缸16与第一横管22相通,所述第一横管22与第二横管23相通,所述第二横管23与连接管24相通,当需要洗拖把的时候,通过将拖把放入池体1内踩动底块15上的压板19,可以通过第一活塞杆18带动第一活塞21往第一活塞缸16内压,随着第一活塞21将气压通过第一横管22往第二横管23挤,而使气压从第二横管23传输到连接管24;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1内部底端前侧通过电焊焊接有与连接管24末端相连的第二活塞缸25,所述第二活塞缸25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26,所述第二活塞26上端嵌接固定有第二螺杆27,所述第二活塞缸25上端焊接有与其相通的螺帽28,所述第二螺杆27末端穿过螺帽28与螺帽2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7末端呈环形均匀焊接有至少三根搅拌杆29,所述连接管24与第二活塞缸25相通,所述第二活塞26随着第一活塞21往下移动而往上移动,所述第二活塞26随着第一活塞21往上移动而往下移动,当气压传输到连接管24的时候,可以排入第二活塞缸25内部,从而可以推动第二活塞26往上移动,通过第二活塞26带动第二螺杆27往上移动,可以随着第二螺杆27与螺帽28螺纹配合而使第二螺杆27和第二活塞26同时转动,通过第二螺杆27带动搅拌杆29转动的时候,可以进行搅拌池体1内的水,然后当松开压板19的时候,通过复位弹簧17可以将压板19重新往上弹,使得随着第一活塞21往上移动,而使第二活塞26往下移动,从而来回踩动压板19可以当搅拌杆29在搅拌的时候,水流冲洗拖把,将拖把清洗的更加干净;
实施例3,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池体1前端下侧螺丝连接有铰链3,所述池体1前端通过铰链3铰接座板4,所述座板4与铰链3螺丝连接,所述座板4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脚5,所述座板4下端且位于支撑脚5之间嵌接固定有弹力绳6,所述弹力绳6末端相接有挂钩7,所述池体1前端上侧通过点焊焊接有挂环2,所述挂钩7扣入挂环2内部与挂环2卡接,通过将弹力绳6拉着的挂钩7从挂环2取出,随后座板4可以通过铰链3展开至与池体1夹角呈九十度角,使得通过支撑脚5的支撑,可以便于使用者坐在座板4上方,从而当使用者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坐着,进而便于使用者休息;
实施例4,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隔板9从左到右通过电焊焊接在池体1内部上侧,所述隔板9下端通过电弧焊焊接与池体1焊接的不锈钢网10,所述隔板9与池体1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与不锈钢网10滑动连接的夹板11,每块所述夹板11后上角均开有螺孔12,所述螺孔12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3,所述第一螺杆13右端穿过螺孔12与池体1嵌接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3左端贯穿过池体1通过电焊焊接有手轮14,所述隔板9后端上侧开有个弧形槽,当需要挤干拖把中的水时,通过将拖把放在不锈钢网10上,拖把杆扣入隔板9的弧形槽内部,随后坐在座板4上顺时针转动手轮14,通过手轮14带动第一螺杆13顺时针转动,可以随着第一螺杆13与夹板11中的螺孔12螺纹配合,由于两块夹板11中的螺孔12螺纹方向相反,使得带动两块夹板11拉近距离,随着两块夹板11拉近距离,可以夹住拖把,将拖把中的水挤干,从而更加方便,然后当逆时针转动手轮14的时候,则可以拉开夹板11之间的间距,使得便于将拖把放入夹板11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池体1内部底端中间开有流出口8,通过流出口8,可以便于使用者将污水从池体1内部排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19上端均匀布置有至少二十块凸起的凸块20,通过凸块20,可以在脚踩压板19的时候,增加脚部与压板19的摩擦力而起到防滑的作用。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及“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